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襄公泓水之战的故事

宋襄公泓水之战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0 更新时间:2024/1/27 14:10:30

公元前639年(周襄十三年)春,、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烈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约楚成王以及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曹国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会盟,齐国和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在会场上遭到楚成王的突袭被擒。

楚成王挟之进攻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宋军坚守,数月未下。不久,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楚成王于同年冬释放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不甘受楚之辱,亦未放弃争霸之心,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于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夏,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三国进攻附楚的郑国。楚成王为救郑率军攻宋。宋襄公遂由郑撤回迎战。

战争过程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阵待敌。

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楚军渡河后开始列阵时,公孙固又请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混乱、立足未稳之际发起进攻,宋襄公又不允许,说:“不鼓不成列”。直待楚军列阵完毕后方下令进攻。由于楚军实力强大,经激战后,宋军大败。宋襄公亲军全部被歼,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重伤。

战后国人皆怨襄公指挥不当,但宋襄公并未认识自己的错误,向臣民辩解说:“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礼”、“君子不重伤(不再次伤害受伤的敌人)、不擒二(不捉拿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中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的敌人)”,认为自己遵守古训行事并无不当。公元前637年(周襄王十五年)五月,宋襄公伤重而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襄公简介宋襄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襄公,名兹父。他的出生年月不详,他是春秋时宋国君。宋襄公其实并非家里的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这个哥哥是庶出的,而宋襄公的母亲是宋桓公的正室,因此这个太子之位当然是宋襄公的,不出意外他还会坐上宋国国君的宝座。这样的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偏偏宋襄公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在即位的时候,

  • 如何评价宋襄公的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宋襄公作如下评论: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同时司马迁认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用现代的眼光看来,宋襄公在春秋乱世中不切实际地空谈古时君子风度,为了守迂

  • 秦穆公墓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穆公墓占地近十亩,仿古建式油漆彩绘大门,墓冢在院内中心部位,高出地面6米有余。大门前树有清代名流陕西巡抚毕阮篆写“秦穆公墓”四字的高大碑石。秦穆公是秦国发展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也是建都雍城的十九位秦君中最为贤明的一位。关于他的事迹在《东周列国志》、《诗经·秦风》等文学作品中多有记述。海内外游人

  • 秦穆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秦穆公在位期间协助晋文公夺取王位,实现秦晋联盟(“秦晋之好”典故的由来)。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也想称霸诸侯,于是秦晋联盟瓦解,秦晋开始对抗!但是秦穆公崤之战中败于晋军后,

  • 历史上钟无艳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钟离春一心只问政治,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欢吹捧,钟离春冒死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条,并指出如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齐宣王大为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其谏议为宣王所采纳,立为王后,从此国大治。而中国也留下两句成语“丑胜无艳”和“自荐枕席”。帮助

  • 西施人物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施,子姓施氏(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前473年),一作先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

  • 周文王姬昌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文王姬昌简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生于西岐(今宝鸡市岐山县)。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

  • 周武王姬发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人物简介西周世祖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

  • 周武王的功绩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武王,中国周朝第一代帝王。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进行大规模的分封功臣谋士,如将吕尚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封邦建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诸侯再

  • 周文王被拘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传,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被囚后,被关在羑里(yǒu lǐ,即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处)。殷纣王以种种野蛮手段对其进行侮辱和折磨,甚至将其长子杀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姬昌被囚禁7年的这段时间里,就推演伏羲氏所画出的八个“三画卦”,他将伏羲的“先天八卦”通过推演,把“三画卦”两两相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