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那么厉害为什么死得那么早

吕布那么厉害为什么死得那么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2/8 10:43:57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被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算得上是盖世英雄。但就是这样的人物,却没有人收留,最终落得被缢杀的悲惨结局。其中原因有三:

名声坏了:吕布的坏名声,主要因为其不忠。

吕布开始跟着并州刺史丁原干,丁原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也很亲近。但董卓入京后,就引诱吕布杀了丁原,进而吞并丁原的军队,并任命吕布为骑都尉,同他发誓结为父子,对他十分欣赏。

董卓自知自己凶暴,为人所恶,所以时常要吕布作自己的侍卫及守中阁。董卓性格十分猜疑,曾因心情不爽向吕布掷出手戟,而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发觉,所以心中十分不安。王允利用此,要求吕布作内应除掉董卓。吕布犹豫说:“奈何是父子,怎么好下手呢?”王允说:“将军姓吕,本来就非亲生骨肉,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父子!”于是吕布答应了王允,成功刺杀董卓,与王允同掌朝政。

董卓死后两个月,其旧部属李傕郭汜等召集旧部,攻入京城,吕布战败逃走。他先投靠袁术,但因袁术比接纳他,吕布改投袁绍。后来又与袁绍闹翻,被袁绍追杀,吕布被迫逃跑投了陈留太守张邈。最后自己夺得徐州,独霸一方。

可见,吕布反复无常,来回换主人,而且连续杀主人,这样的人,别说那个时代,就是现在乃至今后,也得不到世人的认可。

功劳太大

吕布最终是被曹操杀掉的。按说曹操最爱才,不该杀吕布,但为什么还是杀了呢?主要是吕布功劳太大,让曹操心生猜忌。

曹操行刺董卓失败后,逃回沛国谯县老家树立起“忠义”旗帜,到处招兵买马,组建军事武装力量,随即掀起了一场会同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波澜壮举。从刺杀董卓到讨伐董卓,曹操是想自己完成这一使命,但是这件奇功偏偏被吕布给夺了,这让曹操倍感失落的同时,也担心吕布以杀董卓的功劳来威慑自己的地位,所以他想除掉吕布。

吕布被曹操擒住之后,表示愿意归降,并向曹操陈述了“明公所虑,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的利害关系。曹操当场没有立即表态,他知道绝不可以再给吕布活的机会,但又要避开杀董卓头功被吕布抢到自己有妒忌之嫌,他不想引狼、也不想养虎,更不想纵狼驰骋和放虎归山。所以才惺惺作态问刘备“如何”。

刘备心里明白,曹操和吕布在猜忌和野心上是同类人,也知道曹操必力挺杀了吕布,所以才提醒曹操:吕布杀义父丁原和刺死义父董卓之事。于是,曹操果断的下令把吕布“先缢死,然后枭首”。如此,曹操既避了嫌,还向天下人说明,要吕布死的不是我,另有他人。

加上吕布勇猛,他数次与曹操为敌,特别在濮阳一战中使曹操险些丧命,曹操自然对吕布恨之入骨,杀他是自然而然的事。

树敌有点多

吕布虽然本领大,但也太傲慢,不但杀自己的两个义父,而且树敌过多,如袁术、袁绍、曹操等。就连他“辕门射戟”救过的刘备,也对他深怀怨恨,非要在关键时候置吕布于死地。

这主要是吕布夺了刘备的徐州。吕布在定陶被曹操击败后,原准备投奔袁绍,哪知道袁绍不但不拉他一把,反而出兵五万,帮助曹操共同进攻吕布。吕布没有其他出路,只好来徐州投奔刘备。刘备好意收留了他。初次见面,刘备假意让贤,要吕布接管徐州,没有料到吕布倒也不推辞,还对刘备称兄道弟,惹得张飞怒目圆睁,要与吕布决斗。尽管如此,刘备还是让吕布到小沛城里去安身。后来,在刘备与袁术阵上激战的时候,吕布以张飞多次挑衅为借口,乘虚而入,占领了徐州,将刘备驱逐到小沛。后来,吕布干脆领兵进攻小沛,欲置刘备于死地,刘备不得已离开小沛去投奔曹操。

人家好心收留你,你却夺人家的根据地,太不地道了。吕布以怨报德,刘备肯定耿耿于怀,没齿难忘,一直借机报仇。至于吕布帮他的事,在这种奇耻大辱面前,难免会忘得一干二净。

刘备恨吕布,自然想让曹操杀了吕布,一是泄愤,二是担心曹操得到吕布这样的猛将,对自己今后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最好的选择就是用曹操之手除掉吕布。人不是我杀的,和我没有关系,我只是说了我应该说的话而已。

历朝历代对吕布的评价中,都一致肯定吕布的勇猛过人,但也一致否定他的反复无常。苏轼说:“使不幸而贼有过人之才,如吕布、刘备之徒,得徐而逞其志,则京东之安危未可知也。背逆人理,世所共疑。故吕布见诛于曹公,牢之见杀于桓氏,皆以其平生反覆,势不可存。”一个人没有坚定信仰,总是被权势所牵引,不择手段,即便得逞,也不长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如何智取帅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懿是曹操丞相府的长史。所谓长史即是总管的意思,官职并不小,但总管属幕僚,没有实权。他深有韬略,逐渐成了曹魏政权的重要参谋,后来三国分别称帝建制,在曹丕、曹睿相继称帝时,他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但他仍处于辅佐地位,实权依旧掌握在曹氏宗室手中,这种情况使他难展宏图。每次战争,功劳是他的,但是得益最大

  • 诸葛亮的《空城计》中为什么有人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空城计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的时候,由于先锋官马谡,在镇守街亭的时候不遵守诸葛亮的军令,也不顾属下王平的苦苦相劝,硬是将军队驻扎在了远离水源的高地上面,以致被魏军击破,失去了战略要地街亭。将主力军队都派出去了的诸葛亮,则带着数千老弱驻守在西城,本来以为有街亭在前面充当

  • 空城计诸葛亮弹的什么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为错用马谡而丢失街亭,不得不以一班文官面对司马懿的15万大军,仅有的5000名士兵也走了一半去运粮草了,在所有人大惊失色时,诸葛亮不慌不忙大开城门,自己在墙头燃香抚琴,用著名的空城计,吓走了司马懿的15万大军。当然根据史料考证,攻打街亭的并非司马懿,而是张郃,司马懿那个时候远

  • 诸葛亮为什么要提拔重用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为什么要提拔重用马谡呢?诸葛亮要提拔新人。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托孤重臣,刘备让刘禅要像对待父亲一样的对待他。刘禅也是很听话,马上让诸葛亮“开府治事”,就是让他成立行政机关,独立办公,还有一套自己的行政班子。不久,又让他兼任首都益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裁决。而诸葛亮也是逐渐地

  • 张飞是怎么吓退百万曹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飞,除了胆大心细武艺高强,他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永远信心十足。不管与谁对阵,他都抱定必胜的信心,从不退却,甚至当他单枪匹马面对十万曹军时,他并无半点畏惧。据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本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这种百分之一万的自信心简直称得上空前绝后,绝无

  • 刮骨疗伤:关羽到底中的是什么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刮骨疗毒”就是关羽的一个经典事件。刮骨疗毒是关羽英勇过人的事件,那关羽中的是什么毒,为什么一刮就能好呢?大家都知道关羽在一次杀斗臂膀上是中了一箭,要命的是箭上带有很厉害的毒,使得关羽的臂膀开始腐烂,伤势十分严重。在小说中,讲述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而关羽一边吃肉喝酒和马良下棋,谈笑风生,感觉一点疼

  • 东吴猛将如何以八百人吓退关羽三万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吴有一员猛将,我们切不可小觑。他,就是甘宁甘兴霸。甘宁原本是江贼的匪首,他和他的手下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人称“锦帆贼”。甘宁这帮人谙熟水战,在江面来去如风,当地的政府根本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后来,甘宁以做江贼为耻,走上了正途。他勤练武功,苦读兵书,但苦于没有遇上明主。当时,孙坚刚死,孙策自身都

  • 孙策临死前为何把江东交给了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权利是世袭的,父亲死后把位子传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过在封建王朝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刘备,另外一个便是孙策,临死时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留给儿子孙韶。孙策之父孙坚是一个颇能带兵打仗的将军,这样的人驰骋疆场,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必将立于不败之地。可是孙坚最后却死在

  • 刘备与孙尚香结婚多年为何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貌美年轻的孙尚香被当成了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嫁给时年已经48岁的刘备,可以说是白菜被猪拱了也不为过,可这也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这白菜到底有没有让拱,因为他们俩结婚三年,居然没生孩子?是刘备年老身体不行还是其他原因?前文说到,当时的刘备已经48岁,按理说一个正常的男人即便到了六十岁甚至更高的年龄也应当保

  • 孙权为什么非要杀死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在三国时代一直以勇猛著称,他和张飞不同的是,他不冲动,还颇有智谋,对待主公更是忠心耿耿。曹操想要关羽这一人才,努力劝说关羽归降自己,而关羽虽然嘴上答应,心里却一直盼望着刘备归来。刘备一来,就马上逃出曹营。最后在刘备手下打得曹魏几乎都要迁都。也是因为关羽的一系列神乎其神的事迹,历来把他当作神来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