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火烧赤壁的是谁

赤壁之战火烧赤壁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71 更新时间:2024/2/8 10:19:44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典故就不在重复,今天我们来探讨赤壁之战里的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真烧还是假烧?为什么要烧?烧了多久?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古代造船是木头做的,然而木头是易燃物品,现代科学技术鉴别下,木头可在200摄氏度燃烧,400摄氏度可自燃。

演义中赤壁之战把诸葛亮几乎神化了,他三次智取周瑜,草船皆兵借箭满载而归,洞悉天文地理向天借东风。这些都是事实吗?我们所了解的这些,几乎大多人都信以为真,因为各大影视媒体都是这么拍的,各种渠道获取来的信息也都是八九不离十,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些典故的出处吗?

当然很多人都知道,出自《三国演义》,这个可是本小说啊,而小说主要是要把故事情节写得更精彩,把对手戏写得更好,这样才有更多的粉丝。基于《三国演义》里的这些情节典故,作者都是根据民间传说来写的。

根据《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里描述,诸葛亮只是起到了一个连接作用,他促成了结盟,把孙刘联盟起来一起对砍抗曹操。在当时,诸葛亮在刘备军中只是负责粮草,也就是现在说的后勤部队,专门为前线部队装备战略资源,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战后,诸葛亮还是继续做着他本质的后勤工作。

火烧赤壁是真实存在的

在历史上,周瑜的名声比诸葛亮高,诸葛亮知识谋士,也就是政治人物,而周瑜不仅能文,还能武,能文能武,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诸葛亮会治国,管理军队,可是他不会用兵,这个就是诸葛亮的短板。当然说到这点上面,诸葛亮就与赤壁之战毫无关系了,他不会三气周瑜,不会谋划草船借箭,更不会借东风。

虽然诸葛亮没有这么神通广大,但是历史上的火烧赤壁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战,是发生在孙刘联军和曹操之间的对弈。在兵力上,其实双方兵力并不悬殊,当时是黄盖提出火烧赤壁的。

黄盖提出火烧赤壁

根据一些历史文献,在历史学界一致认为黄盖要火攻曹操的战船,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战船用铁索木板连着,一艘链接着一艘,停靠在岸边,试想下,如果这些船一旦着火,那不是多壮观,跑都跑不掉,只能任由其烧得火光漫天。也就是说,火烧赤壁上万千战船,是黄盖的功劳,或者说是周瑜的功劳,孙权的功劳,甚至说是孙刘联军的功劳都可以。

然而,火烧赤壁,这么多木船,真实是黄盖烧的吗?当然不是,当黄盖的火船点燃了曹操的锁链连船,一艘艘燃烧起来,对士气的打击可是致命的。虽然没文献可追踪,可我们可以想象,这么多船,一下子肯定点不着全部的,士兵溃逃,剩下最多的就是战略物资,所以我们可以猜测一下,曹操肯定命手下,去把一些多余的战略物资给烧了,宁可烧掉也不能留给对手。

历史总是有疑问的,因为遗留问题,因为时间问题,多多少少的事实湮灭在时间里,我们后人只能一点点挖掘,一点点研究,尽量还原历史,还原真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史料记载,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译文:建安十八年,孙权坐大船来观军,。曹操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

  • 赤壁之战曹操落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吗?幸好三位谋士先知先觉,提前疏远了曹操,不然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再类推,曹操一旦当了皇帝会怎么样呢?所以他的劝

  •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打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江东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派鲁肃到夏口窥探虚实,鲁肃抵达后,听说曹操大军已向荆州进发,便日夜兼程前往,等他到达南郡时,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已经向南撤退。鲁肃便直接去见刘备,在当阳的长坂与他相会。鲁肃传达了孙权的意图,与刘备讨论天下大事,对刘备表示诚恳的关心。并且询问刘备说:“刘豫州,如今您打算到什么

  • 历史上对赤壁之战发生地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qí]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迎降之议 这时,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刘琮降服。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在吴地一道打猎。”孙权把这封书信给部属们看,他们无不惊惶失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动不动就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今天我们如果进行抗拒

  • 赤壁之战孙刘曹三方兵力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

  • 三国于禁带兵投奔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是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武将,因其忠义无双、勇冠三军,为后人敬仰。但关羽率军北伐樊城,大意失荆州,因腹背受敌被杀,也让很多人为之惋惜。关羽之所以会败麦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兵力不足。本来关羽的兵力就不占优势,在围困襄阳、歼灭于禁、败给徐晃后,兵力更是捉襟见肘。而近在咫尺的刘封竟然不出兵相救,显然也出

  • 曹操为什么要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人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出名的奸臣枭雄,在他的掌控下,汉献帝基本没有话语权,就是一个牵线木偶,日子过得要多苦逼有多苦逼。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曹操已经实质掌握最高权力,为什么还要把女儿嫁给亡国之君呢?而且一嫁就是三个之多,他这么做是不是因为特别喜欢这个女婿呢?按《三国演义》的演义版本,献帝与曹操

  • 孙权称帝后为什么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孙策也应该享受此殊荣。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