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三代国君都曾被送到别国去当质子

秦国三代国君都曾被送到别国去当质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35 更新时间:2024/2/8 10:31:44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之间为了互相取信,谋取一定程度上的和平,会互相交换人质,这些人质就被称为质子。

质子通常是以诸侯的儿子作为人质质押于敌国,秦异人就是一例子。除了以平等方式互相交换人质外,亦有当弱国有求于强国时,就出现单方面送出质子的情况。秦异人,也就是嬴政的的父亲,就是作为秦赵两国寻求政治平衡的牺牲品。

由于质子本来就是作为两国政治关系上的一个保障,所以一旦两国关系恶化,出现矛盾,那么质子在敌国的安全就会没有了保证。很有可能会被敌国国君一气之下,下令处死。所以一般在交换人质的时候,都会将不那么受宠的子孙打发到敌国去。

秦异人的母亲就不受宠,所以他其实也就是安国君身边,一个可有可无的孩子,因此他才被派到了赵国去当质子。可是也正是这样的安排,让他在赵国遇见了大商人吕不韦,并且吕不韦秉持着商人“人弃我用”的态度,一路扶持,帮助异人从赵国中逃脱出来,还成为了秦国太子,在秦孝文死后,即位成为了秦庄襄王

其实在秦异人之前的两位秦国国君,都曾有过和他一样的经历,都被派遣到敌国去当过一段时间的人质。

秦异人的父亲安国君,也就是后来的秦孝文王。这是秦国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国君了,他在他父亲秦昭王死后服丧一年之后登基称王,可仅在位三天,就生病暴毙。由于在位时间过短,因此史书上对这位安国君的记载也不是太多。

但从对秦庄襄王的记载中可以知道,异人曾提醒过孝文王,说他当年在赵国的时候结识了那么多大臣贵族,现在即位了却没有再和他们联系,小心他们心生怨恨。由此,可以由此推断,这位秦孝文王也曾经作为人质在赵国待过。

再往上看的话,就到了异人的爷爷秦昭王了。秦昭王和他的儿子正相反,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之一,足足有五十六年。不过相同的是,这位秦昭王年幼的时候,曾被秦惠文王送到燕国去当了人质。

后来他的哥哥秦武王即位后,在一次比试中不慎被鼎砸死了。他在权臣魏冉和赵国国君赵武灵王的协助之下,才回到了秦国,继承了王位。同时,秦昭王也是秦国一统六国的奠基人,他在位时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后来一统六国,建立了大秦王朝的秦始皇嬴政。

到这里,秦国这三代国君也就说完了。在小编看来,这祖孙三代,真的是如出一辙,都曾因为不受宠或者无足轻重的身份,被送到敌国去当了一段时间的人质,但在后来的夺位之争中都能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继承了秦国的王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罪己诏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罪己诏的原文: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

  • 秦朝的存在时间为什么那么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以一西疆小国,继承先祖的基业,内治弊政,外拓疆土,充国力、强军队、远交近攻,仅用十年就灭掉了山东六国,实现了天下一统,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巨大功绩,其雄韬勇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他自认“功盖五帝”,自号“始皇帝”,并放言:“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其对江山永固的自信,可见一

  • 秦朝灭亡速度快的两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秦朝建立到如今已经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当时的秦国统一了六国,这在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同时也是在这个事情建立了封建王朝,而在够后来的两千年的时间里面,几乎每个王朝都是以秦国建立的治国制度为模板在一直使用,虽然秦朝所在的时间并不是很大,但是对后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并且如果秦朝当时没有统一六

  • 秦朝空有80万大军为何只存在了十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朝灭亡时,南北共有80万大军按兵不动,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秦一统六国后,很多兵力都被分配到了南北两地,一部分人跟随蒙恬到北方抵御匈奴,另一部分人则是前往南岳地区,成家生活。不过这并不是导致秦灭亡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秦始皇的部队,而秦始皇已经去世,秦二世并没有始皇帝那样的魄力,根本就组织不起来一支庞

  • 秦始皇暴政为何没人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秦始皇,历史上对他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一位暴君。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我们都必须承认,秦始皇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人,其文治武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此外,他对中国古代历史也影响颇深,比如他所取得“皇帝”称号,皆被后代帝王采用,至于三公九卿制的影响就更不用说

  • 有修长城的时间秦始皇为什么不攻打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秦始皇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秦朝的一位皇帝,也是史上第一位自称自己是皇帝的人,当然了,秦始皇在位期间也是做了很多有功劳的事情,比如兴修灵渠,修筑万里长城,过错还是有很多的,大兴文字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说到万里长城这一点,为什么秦始皇宁愿修建万里长城也不愿意奇兵攻打匈奴呢?具

  • 历史上唯独秦始皇没有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谥号”,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后人对过世的有地位的人的一种极其概括的评价,字数不一定,有长有短,这种习惯也同样影响着古代东亚的其他国家。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难发现,所有的皇帝中,除了秦始皇,其他人都有谥号,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什么唯独秦始皇一个人没有谥号呢?“谥号”最早是由周朝周公创造的,其浸

  • “中华”名字的来源跟秦始皇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表现在称谓上,则是古今名号繁杂,历代国号多变。然而最近的两个国号,即1912年的中华民国和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却都以“中华”作为专名。为什么要选择“中华”作为专名,“中华”两个字背后又有多么深厚的底蕴呢?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也是

  • 秦始皇沙丘之变过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沙丘之变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事件,沙丘之变与秦始皇有着不小的关系,秦始皇出游时随行的有胡亥、赵高、李斯。他们离开咸阳后到达云梦,然后是浙江,江苏,到达平原津的时候皇帝病倒了,经医治无好转,终于熬到了沙丘,秦始皇觉得自己时间不多了,才让赵高写遗诏给扶苏,让扶苏回咸阳给自己办丧事。沙丘之变的过程如何呢?遗

  • 刘邦为何对萧何最放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