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做了十年清官是怎么回事

刘邦做了十年清官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4/2/8 10:30:24

秦国人的到来,不仅消除了魏国人亡国灭种的恐惧,还给魏国带来了一阵清风,一股正气。秦国的兵民朴实憨厚(其百姓朴)。下级官吏谦恭节俭,办事认真,公平执法,不徇私情(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将军高官生活简单朴实,出家门入公门处理政务勤勉高效。出公门入家门闭门谢客,少有私下宴请娱乐,拉帮结派。皆公正廉洁(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故而秦国人行政廉洁高效,秦国人治理下的衙门、市场、社会、百业,都依法办事,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形如没有管理者却能自行自为自治。社会安定,百业兴旺(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秦国人的到来,更给魏国带来了制度的变革,并使百姓从制度变革中获益,刘邦就是其中的一个。

战国时期百姓都是子承父业(农之子恒为农),除此之外别无出路。国家的政权把持在贵族手里,下层的官吏也都是贵族的门客舍人担任,贫民百姓进阶无门。秦国不同,自商鞅变法废分封立郡县之后,上自丞相,下至小吏,不论贵贱,唯才是举。比如秦国的丞相,数出名来的秦穆公的百里奚秦孝公的商鞅,秦惠王的张仪、乐池,秦武王的甘茂,秦昭王的薛文、楼缓、范雎、蔡泽,秦庄王的吕不韦,秦始皇的隗林王绾李斯,都不是嬴氏王族。下级官吏则是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秦国的这套做法,给刘邦这样的下层百姓开辟了就业晋升的机会。刘邦少儿时期读书认字派上了用场,当时读书认字的人不多,故而刘邦一试通过,一脚就当上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所长(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有句话叫环境造就人。秦国人带来的清风正气,激发出刘邦本性里的正能量。原本效法偶像魏无忌“饮醇酒,多近妇女”游手好闲在混在看的刘邦,一变欲要做清官、能吏、好丈夫。

说刘邦欲做清官有证据。刘邦身为派出所长,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手画脚,支使下属零时工跑腿办案,自己如过去般吃喝玩乐淫女人,事办成了案子告破了,再去出头露面汇报成绩,邀功领赏。刘邦是身先士卒,不远百里。楚地酷热,下乡办案烈日难当,有个草帽可以遮阳。找个地面上辖区内摆摊的要一顶,没人会驳亭长的面子。伸手就拿,定也没人敢跟亭长较真。你要不给,治你个偷税漏税,说你有盗窃嫌疑关你三天,耽误的买卖不抵一顶草帽?谁都算得明白这笔账。刘邦没这么做,而是自己动手用竹皮编竹帽(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一次去八十里以外的薛邑办案,路途遥远要走两天,他便编了一顶戴上。自此以后经常戴着,直到当了皇帝还时常以此遮阳,故而被人称为刘氏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鸿门宴上项羽该不该杀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大争议和感叹的,还是项羽放走刘邦,到底是丈夫义举还是妇识短见。主流的看法多半对项羽的做法给予否定,认为项羽不听臣言、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也正是项羽这些性格弱点,酿成了其最终输给刘邦、自刎乌江的结局。然而,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当时历史背景,重新

  • 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氏姐妹虽然专宠后宫,但近十年过去,仍然没能为汉成帝怀上孩子。汉成帝这时也意识到自己有儿子的希望渺茫,于是开始在诸王之中物色人选。元延三年,中山王刘兴、定陶王刘欣来京城朝见汉成帝。前者是汉成帝的弟弟,后者是汉成帝弟弟刘康的儿子,在刘姓诸王中,和汉成帝的血缘关系最近。其时,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随其一起来

  • 卫子夫除了卫青还有几位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子夫不仅她本人位高权重,同时她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堪称帝国双雄。两位大将率汉朝铁骑,扭转了汉匈攻守局势,打的匈奴叫痛。卫子夫其实不止卫青一个弟弟,她有两个姐姐四个弟弟。而大家似乎只认识卫青,那么卫子夫其他三位弟弟是何人,有着什么成就,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卫子夫长兄卫长君,原名卫长子,在卫家几位

  • 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匈奴女嫁汉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据传是夏末商初的后裔移民与北方游牧民族融合形成的一个民族,是秦末汉初时期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这是一个混血人种族群,完美融合东西人种的美。都知道,混血人种就容易出美女。所以在古代匈奴、东胡、楼兰、大月氏等出混血美女,同时她们也有一个著名的称呼“胡姬”。但是每次战争爆

  • 汉宣帝是汉朝鼎盛时期为什么汉宣帝的名气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学过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汉朝的“文景之治”,汉武帝这位皇帝就更加不用说,人们经常拿他与秦始皇相提并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称颂,可以说是汉朝最出名的一位皇帝。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汉朝最鼎盛的时期,既不是“文景之治”,也不是汉武帝在位期间,而是汉宣帝刘询的“孝宣之治”,又叫“孝

  • 汉宣帝的功绩比汉武帝要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汉宣帝的历史功绩比汉武帝大,当世百姓的认可程度比汉武帝高,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汉武帝因为好大喜功,大肆开疆拓土,把“文景之治”以来积累的社会财富都消耗得差不多了,汉朝在汉武帝末期进入了一种贫弱的阶段。而汉宣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重拾“文景之治”时期休养生息的政策,渐渐地,又让国家复苏过来,让大汉王朝得

  • 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芈月,史书上称作芈八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政治家。在别的后宫女人还在忙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时候,芈月已经开始为大秦江山社稷的将来谋划了。芈姓是中国较古老的姓氏,是周时楚国贵族的祖姓,由于其后已经分衍为诸多其他姓氏,因此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楚人起自黄帝之孙颛顼高

  • 宣太后简介:解密秦始皇和宣太后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她是秦国秦惠文王的妻子,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昭襄王之母。前一阵子热播的历史大剧《芈月传》里称宣太后为“芈月”,其实宣太后的确是姓“芈”,但是“芈月”这个名字实为虚构。《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后

  • 刘邦为何选萧何而不是张良当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初期,“汉初三杰”是非常有名的,不过其中关于张良和萧何两个人,很多人都有疑问。刘邦将萧何指定为丞相,张良深切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选择了远离朝局。但是在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明明是张良出谋划策要更多一些,为什么最终刘邦会选择萧何做丞相,张良和萧何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从曾经的韩国贵族,到后来散尽家

  • 历史上的赵高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沦为俘虏,励志报仇。 赵高出生于赵国,是赵国贵族的后代,可以说生活上无忧无虑,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28年,秦兵灭掉赵国,赵国的王公大臣及贵族也都沦为俘虏,赵高也不例外。从此,赵高结束了他的悠闲生活,过上了备受折磨的囚徒生活。终于,赵高没能逃脱他父亲的命运,被拉往蚕室,进行了宫刑。也就是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