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和李斯是什么关系 赵高为什么杀李斯

赵高和李斯是什么关系 赵高为什么杀李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71 更新时间:2024/2/8 10:35:16

李斯是楚国人,曾拜在荀卿门下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和韩非子是同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县里担任小官,看到办公场所附近的厕所里有老鼠在吃脏东西,一旦人和狗来了,就吓得惊慌失措。但是在粮库里的老鼠就大不相同,他们吃着粟米住着大房子,还不用担心人和狗对他们的威胁。李斯有此感慨道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和老鼠是相似的,是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看到战国后期,六国都萎靡不振,只有秦国经过变法图强,蒸蒸日上,统一六国是大势所趋。因此他离开了楚国,去秦国谋求更大的平台,以便于自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他先到了文信侯吕不韦的门下做了一名郎官,这让他有了游说秦王的机会。他对秦王说平庸的人往往会坐失良机,而有能力的人会抓住机会。以前秦穆公贵为春秋五霸为什么没有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呢?那是因为周朝的气数未尽,诸侯还很多,还没有到发动灭国战争的时候。而现在六国对待秦国就像是郡县对待主人,不趁现在的机会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等到他们恢复过来就没有机会了。秦王认为李斯说的有道理,就任命李斯为长史,用他的计谋暗中派人带上金银财宝去游说诸侯国的著名人物,对于接受财物的,就拉拢为我所用,对于不接受的,就派人暗杀。利用这个方法分化瓦解诸侯君臣,然后派精兵强将去攻打,因此封李斯为客卿。

这个时候韩国的一个叫做郑国的人以修筑渠道的名义来到秦国,其实他是韩国的间谍,这件事对秦王的触动很大。很多王公贵族和大臣进言说,六国来的人大多都是说客,他们来到秦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秦国,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国家,因此您应该下令把所有的客卿都驱逐出去,这份开据的名单里就有李斯的名字。李斯不得不发言了,他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之所以越来越强大,主要原因除了君主的英明之外,就是依靠外来人才的帮助。秦穆公的时候有百里奚秦孝公的时候有商鞅,后来又有魏冉,范睢张仪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人不懈的努力,秦国才能一天天的强大起来,现在有了统一天下的资本和实力。如果现在您下逐客令,就挡住了天下贤能之人的赴秦之路,这就是人常说的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

李斯是秦始皇统一华夏的最大大功臣,李斯制定秦国的政治制度和律法,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了皇帝的称号,持续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但就是这样一个”政治家”却死在一个下面啥也没有的太监手里,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而不学无术的赵高之所以可以战胜李斯,就是因为他抓住了李斯贪恋富贵的这一缺点,以此利用了李斯。得以处死扶苏,让胡亥登基,而赵高则由此一步登天,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都控制了胡亥。而李斯则被彻底边缘化。而李斯早就没有了当年上书秦始皇的《谏逐客书》的魄力,而变成了一个献媚迎合的小人。等到后来再到企图反击,发飙,反弹,雄起的时候,已经是为时已晚。李斯的政治软肋已经赵高牢牢把控,终于被排挤出了核心利益圈。而且屠刀已经举起,就差一个时机而已。当各路起义大军纷纷起事的时候,李斯上书谏言,赵高就此诬陷李斯,秦二世把李斯下狱。

其实李斯之死,赵高的陷害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实际上李斯是死于自己过度的贪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大境界,李斯做不到,惜财贪命,眷恋富贵。无法控制欲望,而贪欲一旦失去控制,人格就会变态,李斯就是死于此,怨不得他人。他光想着当粮库里的老鼠,他却忘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把粮库的粮食吃多了,也是要死的。当时,秦始皇死在东巡的途中,最先知道此消息的只有太监赵高,公子胡亥,再就是李斯。赵高是胡亥的老师,为人奸诈,当他和李斯面对秦始皇临终遗言欲传位于公子扶苏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胡亥,于是以扶苏继位后李斯的相位不保并且将祸及子孙的推测诱导李斯和他一起矫诏,改立胡亥继承大位。

李斯也是私欲太重,竟然和赵高串通一气,改立胡亥,逼死扶苏。他仅是想到了扶苏若继位,最大的政敌将是蒙恬,却忽略了身边的太监——赵高。就凭赵高的为人和手段,再加上和胡亥的关系,这位始皇时期的红人到二世当政时怎么可能依然顺风得水呢?当时内忧外患频出,二世把责任怪罪于李斯,李斯献策,推行严刑酷法。这一主张便损害了赵高的利益,他的小集团受损,也便激起了赵高杀害李斯之心。在赵高的策划下,李斯终是没能逃出被诛灭三族的厄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赵高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中国秦朝二世

  • 历史上的蒙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蒙恬吞药自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嬴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

  • 秦国名将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从一个弱小的国家逐渐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强国,这期间少不了文武将的功劳。这些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才为壮大秦国而得到重用,有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也有白起、魏冉这样勇战沙场的武将。那么秦国名将有哪些呢?秦国名将列举:白起、王翦、司马错、蒙恬、王龁、蒙骜、王贲、李信、蒙武、章邯。白起:又称公孙

  • 秦朝灭亡时秦国的80万精锐之师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被刘邦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灭国时,全国还有80万精锐未动。为何直到刘邦称帝,这80万大军始终都不肯返回都城救国呢?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曾安排蒙恬将军领兵30万北上,驱逐匈奴,同时修建万里长城来防止匈奴入侵,又派赵佗率领50万大军出征岭南。蒙恬的这30万部队和赵佗的50万部队都留在原地镇守。秦始皇去

  • 秦灭六国的顺序及战略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花了10年的时间,扫灭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结束战国动乱的时代,迎来秦朝大一统的历史。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在当时,秦国是实打实的天下第一强国,灭掉其它六国应该轻而易举。实则不然,历史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能是多种偶然性的结果。秦国在扫灭东方六国的过程中,如果走错一

  • 秦朝四大精锐部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00多年前,秦朝的军队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并创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给中国的历史发展留下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当时秦朝赫赫有名的四大军团,在秦朝的历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大军团的具体介绍吧。饱受争议的岭南军团秦统一天下后,秦军在屠睢的统帅下进击南越,但并未成功,后秦始皇

  • 子婴是怎么杀的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07年,章邯等率兵攻打巨鹿,楚上将军项羽率领军队援救巨鹿。这年冬天,宦官赵高杀死了李斯,当上了丞相。后来,章邯等作战多次失利,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非常恐慌,就让长史司马欣前去请示。赵高既没有召见他,也没有给他传过任何话。司马欣心里极度恐惧,就逃走了,赵高派人前去捉拿他。但没有捉到。司马欣去

  • 历史上的子婴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个君主,在位仅46天。当此之时,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刘邦率领军进入关中,子婴派遣将领极力阻止刘邦军队进犯,刘邦带军绕过峣关、翻过蒉山,之后又在蓝田一带两度大败秦军。最后刘邦的军队顺利进入武关,并且派人劝子婴投降,子婴思考之后同意投降。随后子婴遂与妻子用绳子绑着自己,坐上白色马车,身穿

  • 子婴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子婴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三世子婴的身世存有争议,不过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是公子扶苏的儿子。这种说法在《六国年表》中有记载,说秦二世死后,赵高立秦二世兄长的儿子子婴为秦王。如果这个说法属实的话,不管子婴是不是扶苏的儿子,子婴都是秦始皇的孙子。关于子婴的出身,目前存在着这样三种争议。一是认为子婴是秦始皇兄弟;

  • 秦国将领蒙骜简介 蒙骜和蒙恬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骜本为齐国人,后投奔秦国,官拜上卿,还是秦国著名将领,其子蒙武、其孙蒙恬和蒙毅都是秦国名将。蒙骜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战功无数,曾夺韩二城、设立三川郡,夺魏二十城、设立东郡,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蒙骜本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