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青和霍去病的关系(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一起打过仗吗)

卫青和霍去病的关系(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一起打过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83 更新时间:2023/12/9 19:08:00

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朝有传奇色彩的大将军,他们是甥舅关系。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是卫青姐姐卫少儿的儿子,两个人都是私生子。卫青还有一个姐姐,叫卫子夫,后来是汉朝的皇后,卫青是跟着这个皇后姐姐平步青云的。

卫青、霍去病,每每提到汉武帝时期的武将,这两人都是并列从我们口中出场。不像汉高帝刘邦时期的大将军韩信一枝独秀,站在武将排行榜TOP1的位置上独领风骚。

这说明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卫青和霍去病的军事水平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人都是大破匈奴的功臣良将。

汉武帝也是这么认为。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结束后,汉武帝设大司马位,卫青和霍去病皆为大司马,领同样的工资,行政级别属于同级。

战后,卫青的部属没有受到任何封赏,而霍去病的属下却是升官发财一条龙。卫青的门人都闻风而动,投靠了风头正劲的骠骑将军门下。

霍去病成了帝国的明星,相反大将军卫青的府上却是一片萧条。时至如今,霍去病依然是传说一般的存在,不仅因为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的豪言壮语。

不仅因为他曾经“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他如祁连山状的墓冢更是吸引许多游客驻足,人们似乎都好奇马踏匈奴的传说。

而卫青和他生前一样,默默地躺在茂陵,没有任何“流量”。

人都有从众心理,大众认为霍去病厉害,我们都跟着喊霍去病牛逼,但真正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对此二人的战功能力进行详细分析比对?

二人官阶相同,但水平的差异绝对是有,难的是我们从未打开已经积满尘土的史书。

卫青属于自学成才,在做平阳公主骑奴时他就苦练骑射本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汉武帝拉开决战匈奴的大幕时,卫青的机会终于来了。

汉武帝曾经想教霍去病孙吴兵法,霍去病却嗤之以鼻,认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随机应变才是硬道理。

但不可否认的是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其实多半得自汉武帝的言传身教。霍去病虽然和他的舅舅卫青一样是个私生子,但他的成长经历属于顺风顺水的那种。

因为姨妈卫子夫是皇后的缘故,霍去病得以在宫廷之中自由出入。

霍去病以侍中的身份常伴汉武帝左右,汉武帝的战略格局、思路、谋略,霍去病耳濡目染不可能不有所触动。再加上外戚的关系和霍去病凌厉风行的性格,汉武帝肯定是经常对霍去病点拨一二。

说汉武帝刘彻是霍去病的老师应当妥当。

▲汉武帝 【剧照】

元光五年,卫青第一次出征就直捣匈奴龙城。而另外三路人马不是没碰到匈奴军队就是被打得一塌糊涂,李广甚至还被活捉了。

卫青第一次受到朝野的瞩目。

元朔二年,卫青略定河南地,汉帝国在河南设朔方郡。

元朔五年,卫青重创匈奴右贤王部。

元朔六年,卫青两出定襄。第一次斩首数千,第二次斩首万馀。虽然有一个赵信反水投降匈奴,虽然有一个苏建全军覆没,但整体战绩颇佳,何况是与单于主力交锋。

重要的是这次军事行动汉武帝看到了自己高徒霍去病的崭露头角。霍去病率领八百骑兵不仅斩首二千二十八级,还俘虏了单于的季父。

汉武帝以千六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从此草原上、大漠上只有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纵横驰骋的身影。

元狩二年的“河西之战”霍去病独领风骚,彻底将河西之地纳入帝国的版图。

其实,换做卫青,以他的持重和军事才能,汉军照样可以取得全胜,将河西之地设为汉帝国的郡县,只是汉武帝将机会给了霍去病。包括受降浑邪王,如果换做是卫青可能会处理得更好,因为卫青持重,有大局观。

汉武帝之所以屡次将机会给了霍去病正是要他迅速建功立业而后制衡以卫青为首的“卫氏集团”。

事实证明,汉武帝成功了,只是不幸霍去病却在二十四岁的年龄猝死。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汉武帝照样偏袒霍去病。汉武帝将敢力战深入之士,也就是所谓的精锐部队都交给了霍去病,这还不算。

汉武帝最初也是想将出击单于主力的任务交给霍去病的,只是后来阴差阳错让卫青碰上了。卫青重创单于主力却没有拿下单于本人,完全因为李广和赵食其的迷失方向,错过了合围单于的最佳时机。

霍去病出征,汉武帝给他开小灶,肉米一拉就是几十车,而卫青从没有过如此待遇。

▲霍去病 【剧照】

可以说,霍去病最终能够与卫青比肩成为汉帝国军界的中流砥柱,他的个人能力是一方面,汉武帝自身的偏袒也促成了霍去病的封神。

另外,霍去病的成功还有一点,运气好。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里就感慨:“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虽然霍去病经常带着少量部队在草原上纵横驰突,但所幸都没有遇到匈奴的主力。不像其他将领,不是找不到匈奴人,就是突然遇到了匈奴主力而惨遭大败。

想想,当初霍去病率领八百骑兵要是遇到了单于的主力结果会怎样?

最后,霍去病后来之所以屡屡得胜,还有一层因素,匈奴在卫青率领的帝国军队的强大威慑力下已经风声鹤唳。

朔方郡的建立又为出击匈奴提供了粮草物资供应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卫青给霍去病搭建好了大放异彩的舞台。

其实卫青和霍去病的成功首先是时代的因素,汉帝国在经过文景两代皇帝的积累,到汉武帝继位的时候完全有了出击匈奴的资本。

再者,他们遇到了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刘彻要是继续执行“和亲”之策,想想他俩最多也只能靠外戚的身份坐享荣华富贵而已。

还有,坐镇长安的汉武帝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军事家。汉军出击匈奴的整体战略一定是出自汉武帝之手,包括每一次的将领任命、后勤补给、出军路线,相信汉武帝一定是事无巨细。

想想历史上瞎指挥的帝王还少吗?卫青、霍去病的幸运是他们碰上了不世出的雄主汉武帝刘彻。

加上匈奴人的目光短浅,汉军在汉武帝朝出击匈奴一定会取得大胜。

时势造就了卫青、霍去病二位英雄。

▲卫青 【剧照】

然二人之才干的确在同时期诸将之上,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赵食其,他们和卫霍二人还是没有可比性的。

单就卫霍二人相比,卫青之才能应该在霍去病之上,因为他不仅能打,而且懂政治,最重要的是还谦虚谨慎。不像霍去病,政治上一塌糊涂,还锋芒毕露。

虽说霍去病独创了“闪电战”搞得匈奴人苦不堪言,然终究有运气的成分在里边。整体布局,稳扎稳打永远是最重要的。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晋国是哪个朝代(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春秋,战国,晋国

    晋国是哪个朝代晋国是哪个朝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候国。春秋初期,郑在当时政坛上颇为活跃。此后,成为晋楚齐秦争取和争夺的对象,而仍能于夹缝中求生存,以至战国之初。晋在春秋时期,始终是中原的大国。但它在军事上的优势,为世卿势力的扩张提供条件,终于导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

  • 万历为何讨厌王恭妃(明神宗王恭妃的悲惨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王恭妃

    万历为何讨厌王恭妃,因为王恭妃是宫女,所以万历不待见。王恭妃出身大明的中下级军官家庭,老爹还是电视剧里赫赫有名的锦衣卫。长到十三岁时,大明开启了全国选美,长相不错的王恭妃杀进十强,却在总决赛时惨烈落榜,后来被分到了慈宁宫,却被明神宗万历给撞见了。当上宫女后,被皇帝宠幸,能否飞上枝头变凤凰?对有些朝代

  • 杨贵妃的简介资料和故事(唐玄宗时期杨贵妃的最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杨玉环在公元719年出生,于公元756年逝去,一生只有短短三十几载,但是这三十几载可谓是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杨玉环在开元七年出生于宦门世家,美貌惊人,善歌舞,音乐才华非常惊人,十分擅长弹琵琶。一说到四大美女,大家都能够脱口而出,貂蝉,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她们四个更是有“沉雁落鱼,闭月羞花”

  • 乾隆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淑嘉皇贵妃生了几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乾隆,淑嘉皇贵妃

    淑嘉皇贵妃原姓金氏,是一名来自内务府正黄旗的包衣女子,祖上是朝鲜义州人,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淑嘉皇贵妃的曾祖父名为金三达礼,于天聪元年率领族人归顺朝廷,被编入正黄旗包衣佐领。说起乾隆后宫的宠妃,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令妃,令妃曾在十年内生了六个儿女,儿子嘉庆还继承了皇位,最终被追封为孝仪皇后

  • 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唐代末年黄巢起义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唐末农民大起义前后整整10年,转战了大半个中国,进一步摧垮了门阀士族势力,沉重打击了打击了地主豪强阶级,间接缩短了唐朝走向灭亡的时间。那么唐末为什么会爆发农民大起义?875 年初,私盐贩出身的王仙芝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率众首先起义,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同年,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私盐贩出

  • 开隋九老是哪九位功臣(大隋开隋九老各自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开隋九老就是九个帮助杨坚打下大隋江山的人,包括“四王两柱一将一帅一都督”分别是:伍建章(忠孝王),杨林(靠山王),邱瑞(昌平王),杨素(越王),贺若弼(上柱国),韩擒虎(上柱国),定彦平(双枪将),高颎(大元帅),鱼俱罗(大都督)。在《兴唐传》中有“开隋九老”一说,也就是九个帮助杨坚打下大隋江山的人

  • 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为何隋文帝仅用4个月统一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这次隋统一全国,距离上一次晋武帝司马炎灭掉吴国,统一天下,已经过去了近三百年的时间。为何隋文帝能够实现这一壮举,他所创建的大隋到底有什么优势呢?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派儿子杨广、杨俊以及名将杨素,率领51万余人,分三路南下进攻南陈,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攻进健康城,活捉陈后主陈叔宝,消灭了南

  • 明朝冯保太监简介(明代著名太监冯保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冯保,明代著名太监,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既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名奸诈弄权的大贪官。冯保凭借着自己的聪明睿智,在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混得风生水起。对万历皇帝来说,冯保既是忠仆又是严师。冯保,明代著名太监,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既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名奸诈弄权的大贪官,历史对其评价

  •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开创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虽然李世民有着一份豪情,想要为百姓做实事,但是如果仅靠他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他能够成功地开创贞观之治,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吸取过去历史上的教训,与民同乐,劝课农桑。隋朝的暴政使天下民不聊生,为了能够使百姓真正安居乐业,各地群雄门阀纷纷起义,想要在乱世之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而在众多起义

  • 巴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之巴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据《辞源》:“巴国,古国名,位于今重庆、湖北、四川、贵州一带地方”。西周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姬姓宗族,子爵,因而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战国时期的一大国,与七雄同时称王,疆域被秦国、楚国攻占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的周王室诸侯国,子爵,国都为江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