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简介(盘点唐朝历史上的4位著名传奇猛将)

唐朝名将简介(盘点唐朝历史上的4位著名传奇猛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45 更新时间:2024/2/5 5:35:29

突厥人问:“唐朝的将领是谁?”回答说:“薛仁贵。”突厥人说:“我听说薛将军流放到象州已经死了,怎能复生?”薛仁贵脱掉头盔去见他们,突厥人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都下马排队拜揖,渐渐逃走。

盘点唐朝历史上的4位传奇猛将,皆有灭国之功,且都是以寡击众。

在唐朝历史上,诞生过很多绝世名将,灭个国跟玩似的,就连外交官在受辱之后,都能轻松调来数千军队过来将对方灭国,可见唐王朝有多彪悍。

而唐王朝之所以如此彪悍,与前面的显赫战绩有莫大的关系,唐王朝前期的名将实在是太强悍了,而这里就来盘点其中最为传奇的四大猛将,来看看都有谁吧。

TOP、4 王忠嗣

王忠嗣幼年时,父亲战死,故而被接入宫中抚养,而且还被唐玄宗收为假子,并赐名忠嗣。

王忠嗣长大以后,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於用兵的谋略,唐玄宗与他谈论兵法,王忠嗣对答如流,唐玄宗很器重他,说:“你今后必然成为良将。”

后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在玉川战役时,年仅24岁的王忠嗣率300精骑星夜出击,突袭吐蕃军队,结果斩敌数千。

吐蕃王赞普仓皇逃走,成为历史上唐朝和吐蕃作战中一次难得的突袭获胜战例。后接替王晊担任陇右节度使。

在公元738年时,率十万骑兵北伐契丹,出雁门关,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

接着又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使吐谷浑降唐。

后因王忠嗣数次上书奏言安禄山将会作乱,引得宰相李林甫对王忠嗣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为帝。

唐玄宗对王忠嗣审讯,打算处以极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

TOP、3 薛仁贵

薛仁贵是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世代为将,但在薛仁贵这一代已经没落了;后来在妻子的鼓励下,薛仁贵从军了,从最小的士兵开始做起,刚上战场的薛仁贵,很快就崭露头角。

当时唐军先锋被高句丽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观之胆寒,于是撤军。

后唐军进攻至安市城,高句丽莫离支渊盖苏文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大军二十五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李世民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

此战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高句丽军望之披靡。唐军大举跟进,高句丽军大败,被斩首两万余级。此战过后,薛仁贵被唐太宗李世民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自此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至唐高宗时,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可惜因大非川之战失败,被革职除名为平民;此后也被用过,其中最后一战是云州之战,当时突厥人入侵云州,薛仁贵奉命征讨。突厥人问:“唐朝的将领是谁?”回答说:“薛仁贵。”

突厥人说:“我听说薛将军流放到象州已经死了,怎能复生?”薛仁贵脱掉头盔去见他们,突厥人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都下马排队拜揖,渐渐逃走。

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突厥军,斩杀上万人,俘虏两万余人,夺取驼马牛羊三万余头,取得云州大捷。

TOP、2 苏定方

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后来在进攻西突厥的时候,苏定方随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咬金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

在双方激战的时候,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等又率领两万多骑兵前来增援,形势相当危急。苏定方率领五百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飞驰直捣敌人军营。西突厥大败,唐军追击溃军二十里,斩杀一千五百多人。

后苏定方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

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在苏定方晚年时,由于西北边境局势又告不安,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苏定方被任命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为吐谷浑的后援,年逾古稀的苏定方在西北边陲啸啸马鸣、瑟瑟寒风中,度过他戎马生涯的最后时刻。

TOP、1 李靖

李靖被誉为唐朝“军神”,在历史上与白起韩信、岳飞齐名,关于李靖的战绩就不多说了,整个唐朝无人出其右;而这里就来说说李靖的猛吧。

在唐灭东突厥之战中,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

他们判定:如果唐兵不倾国而来,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李靖探知这一消息,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

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李靖因军功进封代国公,增加食邑三千户,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

李世民高兴地对大臣说:“汉朝李陵带领五千步卒进攻匈奴,最后落得归降匈奴的下场,尚且得以留名青史。

李靖以三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这是古今所没有的奇勋,足以雪往年在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

在唐朝历史上,名将无数,猛将也无数,但是论传奇猛将,估计也就以上四位了。

在历史上,这样的猛将都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苏定方和李靖,敌我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依然能打赢决定性的战役,能与之相比的,可能也就项羽的巨鹿之战和张辽的白狼山之战了。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死得最惨的前十位将领人物(三国哪个名将死的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三国死得最惨的前十位是典韦、孙坚、钟会、张郃、张飞、吕布、夏侯渊、魏延、姜维等。其中姜维兵败投降,卧薪尝胆,试图复兴蜀汉,但再次失败被杀。魏国将士气愤于姜维策动钟会谋反,《世语》说他们把姜维的尸体剖开,“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征战沙场戎马一生的大将们要么杀别人,要么被别人斩杀,能

  • 金一南的父亲金如伯简介(开国少将金如伯生平简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其实,金一南的父亲金如柏将军,也是一位传奇人物。金如柏1909年出生于江西永丰县,1930年7月,红军攻下了永丰县,正在家里种地的金如柏,就有了参加红军的念头。金一南的父亲金如柏,是开国少将,一生都保持硬气提起开国少将金如柏,可能大家都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儿子,大家就很熟悉了。金如柏的儿子就是金一南

  • 后唐是唐朝的延续吗(历史上后唐与唐朝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后唐不属于唐朝,不是唐朝的延续。后唐李氏乃沙陀人,晋王是唐朝皇帝封的。当李存勖打到开封,俘虏梁末帝时,他骄傲的很,晋满足不了他的内心。他还派兵灭前蜀,建立起强大的帝国。又因为李唐王朝赐他家姓李,他觉得他能统一天下来延续唐朝,故又称唐。在中国历史上,国号“唐”的朝代不止一个,一共有三个。虽然这三个朝代

  • 唐朝强大到什么程度(唐朝强盛巅峰时期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唐朝从各方面讲,都是中国古代皇权专制王朝的巅峰。当时,大唐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无论领土面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科技水平,文化艺术,外交影响力等等,均远超世界各国,综合国力位居全球第一。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强盛王朝,以前网上也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最能代表汉民族血性的朝代就是秦朝与唐朝。

  • 第一位女诗人是谁(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是卫宣公庶子)和宣姜的女儿,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这是按父系论,按母系论就是姑姑)。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是卫宣公庶子)和宣姜的女儿,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这是按

  • 秦始皇陵兵马俑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的资料(世界第八大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兵马俑采用陶俑作为陪葬品,因而得名。陶俑有真人大小,由工匠加工烧制,全部为手工劳动,没有使用模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异,体态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制作均按照秦军编制。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前世”和“今生”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一统六国,北

  • 孝庄与多尔衮之间有什么关系(历史上他们俩是情侣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很多人相信两个人感情深厚,是在很多清宫剧中,多尔衮和孝庄一直是一对少年情侣,只是因为阴错阳差才没有在一起。那么历史上,孝庄和多尔衮是情侣关系吗?如果不是的话,两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多尔衮和孝庄真的是情侣关系吗?历史上他们俩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清朝历史中太后下嫁之谜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焦点。很多

  • 唐朝安禄山是什么民族(粟特族人安禄山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安禄山是粟特族人,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九蕃语言。唐朝时候发生的安史之乱是盛唐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安史之乱最高前后两任领导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粟特人,因此很

  •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动乱之一,起因是由于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导致唐朝大乱,而这场战斗也是唐朝衰落的起点。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八年之久,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突厥族里,原名本姓康。开元年间,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励精图治,推行各种积极的政策发展经济,增强国

  • 孙权之子孙亮,暗养三千勇士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孙亮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