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常林简介(常林人物生平)

常林简介(常林人物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39 更新时间:2024/4/4 23:20:55

常林简介?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生卒年不详。常林少时家贫,好学有才智。初为曹操部下,任南和县令,有政绩显著而升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曹丕当政时历任五官中郎将、功曹、平原太守、魏郡都尉、丞相府东曹掾、少府、大司农,晋封乐阳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历任光禄勋、太常、光禄大夫,晋封高阳乡侯。死后追封骠骑将军,谥号贞侯。

人物生平

幼而孝悌

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人。七岁时,父亲的一个朋友登门造访,问常林:“伯先在不在家?”见常林毫无行礼之举,不悦,又问:“你怎么见了我也不致礼?”常林说:“虽说应尊敬客人,但是你当着我说我父亲的名字,我为什么还要拜你呢?”于是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避乱上党

公元190年(初平 元年),太守王匡 起兵讨伐董卓 时,派一些门生在其属的县里寻找官员及百姓的过失,一旦发现立即关押,然后判定罪责让他们用钱或粮食来赎罪,如果延误期限就要灭其宗族,以树威严。常林的叔父因为打了客人几巴掌,被王匡的门生告了一状,王匡大怒,把他关进牢房问罪。整个常氏家族诚惶诚恐,不知道要责罚他们多少钱粮,还不知能否救出常林的叔父。

常林就去找王匡的同乡胡母彪,说:“王府君凭着文武高才,到我们这个郡来当太守,鄙郡山河相绕土地辽阔,百姓富足,又有很多贤能的人才,可以任他重用。如今主上年幼,贼臣董卓虎踞京师,整个华夏为之震怒,正是各地雄才为国奋力之时。但如想要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使天下智士望风归附,纷纷响应,共同平息暴乱,除天时、地利外,还要靠人和。如果这三条同时具备不是可战无不胜吗?但如对百姓没什么恩德,任用的又不是贤能的人才,那么定将自取灭亡,怎谈得上匡扶朝廷,树立功名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接着常林就把叔父被关押的情况说了一遍,胡母彪立即写信责备王匡,王匡就把常林的叔父给放了,常林于是迁到上党避乱,在山中耕种。

治理有方

当时正逢旱灾,当地只有常林家获得丰收,于是他把周围的邻居都叫来,把自己的粮食整升整斗地分给他们。常林住的地方紧挨着已故河间太守陈延家的围墙。陈冯二姓都是官宦旧族。张杨企图霸占这两家的妇女和财产,常林就为陈冯两家出谋划策,两家在被围困了六十多天后终于保全了性命和财产。

并州刺史高干上表荐常林为骑都尉,常林婉言谢绝。后刺史梁习又举荐州内的名士常林以及杨俊、王凌、王象、荀纬,曹操任命他们都当上了县令。常林任南和县令,治理有方,卓有成效,因而提升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之处,政绩斐然。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曹丕 获任命为五官中郎将 ,常和被选为五官将功曹 。同年,曹操西征关中,田银、苏伯乘机反叛朝廷,幽州、冀州动荡不安。曹丕想亲自带兵去讨伐他们,常林说:“我曾任职博陵、幽州,对于贼寇的情况,是可以猜测推断的。北方的官吏百姓,崇尚和平安定,厌恶战乱,受教化已久,安分守己的占绝大多数。田银、苏伯乃乌合之众,阴谋虽大但才智不足,难成大患。如今我军主力远离京师,外面又有强敌,将军在此坐镇天下,如轻易出兵远征,即便取胜也不算大智大勇。”曹丕点头称是,便派手下将官前去讨伐,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叛军消灭了。常林以后出任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后又担任丞相府的东曹。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并建魏国,常林升任尚书 。魏国建立以后,被授予尚书。

晚年经历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丕称帝,常林迁任少府 ,封乐阳亭侯。后又转任大司农 。

公元227年(黄初七年),曹叡继位,常林被晋封高阳乡侯,升光禄勋太常。司马懿因常林是同乡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每每遇到他便跪拜行礼。有人就对常林说:“司马懿位高权重,你应该阻止他向你跪拜行礼才是。”常林说:“司马懿自己愿意诚恳地叙行长幼之礼,以此为年轻人树立榜样。地位高贵并非我所惧,对我跪拜也无需要我制止。”说话的那人恭敬而面带愧色地走了。当时朝臣们都认为常林节操清峻,想要推他列入三公。但常林却称病谢绝了。

以后他又被授予光禄大夫。八十三岁那年,常林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朝廷像对待公爵那样为他举行了葬礼,谥号贞侯。其子常时继承了他的爵位,官至泰山太守,因触犯刑律而被诛杀。常睸的弟弟常静便继承了常睸的爵位。

性格特征

常林年少孤贫,但不是自己力量换取的他都不要。

常林为人个性好学,东汉末年做门生时更带着经书去耕作,由妻子送饭给他。而且二人相敬如宾。

常林和司马懿 是同乡,而司马懿认为常林在故乡人中年老德高的人,见面都对常林行拜礼。有人认为司马懿位高权重,常林不应受拜,应当停止。但常林则认为司马懿是自愿遵守长幼的礼序,作后人的榜样;而他亦不畏惧有权势人士,同时拜礼亦不是他制定要人作的,不认为有任何不妥。

历史评价

陈寿:“和洽清和干理,常林素业纯固,杨俊人伦行义,杜袭温粹识统,赵俨刚毅有度,裴潜平恒贞干,皆一世之美士也。至林能不系心於三司,以大夫告老,美矣哉!”

裴松之:“林之为人,不畏权贵者也。”

《魏略》:“林性既清白,当官又严。”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荆轲怎么读(荆轲读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荆轲怎么读?荆轲拼音:[jīng kē]荆(jīng)轲(kē)(?~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因为被夏无且(jū)的药囊击中,被秦王拔剑所杀。荆轲,字次非,

  • 吕洞宾是什么时候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吕洞宾是什么时候的人?吕洞宾是唐朝人。吕洞宾简介: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

  • 邹忌是战国时期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邹忌是战国时期哪国人?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邹忌简介: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史记》亦作驺忌,齐桓公田午时的大臣;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古邳镇),号成侯;后又侍齐宣王田辟疆。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

  • 梁习简介(梁习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梁习简介?梁习(?-230年),字子虞,陈郡柘(今商丘柘城)人。初为郡主薄,后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有政绩升任司空西曹令史。后任并州刺史,封关内侯。建安十八年(公元210年)拜议郎,魏文帝继位,梁习复为并州刺史,晋封申门亭侯,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太和二年(公元227年),出任大司农,太和四年(23

  • 邹忌是什么时候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邹忌是什么时候的人?邹忌是战国时期的人。邹忌简介: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史记》亦作驺忌,齐桓公田午时的大臣;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古邳镇),号成侯;后又侍齐宣王田辟疆。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

  • 田豫简介(田豫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田豫简介?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

  • 田畴简介(田畴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田畴简介?田畴(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现玉田县为古无终国)人,东汉末年隐士。好读书。初为幽州牧刘虞从事。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时投曹操,任司空户曹掾。因为向导平定乌丸有功,封亭侯,不受。后从征荆州,有功,以前爵封之,仍不受,拜为议郎。建安十九年(214

  • 沮授简介(沮授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沮授简介?沮授(?-200年),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获,因拒降被曹操处

  • 邹忌怎么读(邹忌读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邹忌怎么读?邹忌的拼音:[zōu jì]邹忌简介: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史记》亦作驺忌,齐桓公田午时的大臣;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古邳镇),号成侯;后又侍齐宣王田辟疆。他曾劝说齐

  • 臧霸简介(臧霸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臧霸简介?臧霸(生卒年不详),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父名叫臧戒,有二子臧艾与臧舜。年少时曾召集数人将获罪的父亲救出,此后四处流亡。后来成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于建安二年领兵击败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