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匡章简介(战国时代唯一攻破函谷关的战将)

匡章简介(战国时代唯一攻破函谷关的战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72 更新时间:2024/2/26 4:41:34

匡章简介?匡章,又称匡子、章子,战国时齐国齐威王齐宣王两朝名将。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前335年至前295年间,曾与惠施评论齐魏相王的事。在对秦作战时,有人言语中伤他,但齐威王仍然信任他,他后来得知后,十分感动,誓死效忠齐王,遂北伐燕,南征楚,西攻函谷关,为齐屡建战功。

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在徐州相会,并互相承认对方称王,匡章对此与惠施作了评论。齐威王末年,秦国借道魏韩向齐国展开军事行动,齐威王派将军匡章率兵迎战,两军交错扎营,开战之前,双方使者来来往往。

匡章藉机变更了部分齐军的徽章,混杂到秦军中待机配合齐国的主攻部队破敌。齐威王派往前线的人探不明匡章的用意,悄悄向威王打小报告说:“匡章可能要带兵降秦。”威王听了置之不理。

过了不久,又有前线回来的人向威王报告说:“匡章可能降秦。”威王仍不理睬,如此再叁。朝延众大臣见此情景向齐威王请求说:“言章子人(匡章)之败(不良行为)者,异人而同辞,王何不发兵击之?”。

威王胸有成竹地说:“此不叛寡人明矣,曷(何)为击之!”果然,时过不久,从前线传来齐军大胜的捷报。左右很吃惊,询问威王何以有此先见之明,威王告诉他们,从匡章的日常表现便可推断出。

塬来,匡章的母亲在世时,得罪了匡章的父亲,被他父亲杀死埋于马栈下,威王任匡章为将时,其父已死。威王曾特许他打了胜仗之后,就为其母更葬,但为匡章谢绝,理由是:父亲生前未做此吩咐。

这使威王对匡章的为人有了较深的瞭解,坚信他“为人子不欺死父,岂为人臣欺生君哉?”所以,尽管前线叁次送来情报说匡章可能降秦,但威王都没有相信,坚持放手让匡章指挥作战,终于保住了这次抗秦斗争的胜利。

匡章本人回朝知道了此事,十分感动,誓死效忠齐王。前314年(齐宣王六年),齐国乘燕国内乱,派匡章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发,进攻燕国。燕国人都痛恨子之,纷纷开城迎接齐军,五十日以内,直破燕都。

齐军攻佔燕国后,并无撤回之意,匡章又不管束军队,士卒欺凌百姓,燕人纷纷起来反抗,驱逐齐军。匡章站不住脚,只好带兵回到齐国去了。后二年,在濮水上游抵御秦军,失利。

齐宣王十九年(前301年),齐宣王命令齐将匡章与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叁国联军进攻楚国的方城,楚国派唐昧率军迎击,两军在沘水两岸驻扎了下来。联军因不了解沘水的深浅情况,不敢贸然渡水作战,与楚军相持了6个多月。

齐宣王在国内不耐烦了,派使者周最(即周冣)到阵地言辞苛刻地催促匡章赶快渡河作战,匡章令人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于楚军放箭射守,派出的人根本到不了河辺。后来,一位樵夫告诉说:“要想知道河水深浅太容易了:凡是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浅的地方;凡是楚军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

匡章一听,喜出望外,随即选派精兵乘夜幕从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军发起突然袭击,在沘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境)大败楚军。楚将唐眛因为联军六个多月没有多大的动静,放松戒备,等知联军上岸后才仓卒调兵应战。

楚军大败,2万多人被杀,楚将唐眛战死,之后,韩、魏取得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南15公里)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被迫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前298年,田文回齐为相,发起齐、魏、韩叁国联合攻秦,由匡章统帅联军,前后有叁年之久。

先是攻到秦国的函谷关,驻屯大军,加以封锁,之后赵、宋两国也参加,最后终于攻入了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秦国归还了魏、韩一些侵地后,叁国联军才煺去。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聂政是什么时候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聂政是什么时候的人?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侠客。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

  • 张仪是什么时候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张仪是什么时候的人?张仪是战国时期的人。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

  • 匡章怎么读(匡章读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匡章怎么读?匡章的拼音:[kuāng zhāng]匡章(生卒年不详),又称章子、匡子、田章,战国时期齐国将领。孟子的学生,初游于魏,齐威王末年为齐将,曾率军打退秦国的进攻。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乘燕国内乱,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发,五十日,直破燕都,灭燕国。齐宣王八年(公元前312年),在濮水上

  • 尸佼是什么时候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尸佼是什么时候的人?尸佼是战国时期的人。尸佼,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道家等思想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曰:“楚有尸子、长卢(长卢子)。……世多有其书故不论其传云。”魏国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人,另一说法是山东人。明于刑名之术,被称为“尸子”。《尸子》中提

  • 屈原怎么死的(屈原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屈原怎么死的?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

  • 李悝怎么死的(李悝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李悝怎么死的?关于李悝的去世传言,有两点,一是说,李悝寿终正寝;一是说李悝自杀身亡。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法学家和政治家,受到魏文侯的重用,任命李悝为魏国丞相,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在魏国便开始了变法运动。在经济上,李悝鼓励百姓大量开垦荒地,保障粮食作物的生产;除此之外,李悝废除了井田制,并且将土地买

  • 商鞅是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商鞅是哪国人?商鞅是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简介: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

  • 聂政是战国时期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聂政是战国时期哪国人?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

  • 李悝怎么读(李悝读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李悝怎么读?李悝的读音是:lǐ kuī,李读三声,悝读一声。李悝简介: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魏国安邑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

  • 吕不韦是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吕不韦是哪国人?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后来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简介: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1-4]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