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宪宗历史人物介绍(唐代唐宪宗李纯为何会昙花一现)

唐宪宗历史人物介绍(唐代唐宪宗李纯为何会昙花一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2/5 5:35:12

有人就觉得唐宪宗多半是个昏君。其实不然,唐宪宗在位十四年,真正称得上昏聩的时候,也就最后一年,而在他前十三年的统治时期里,他可以说是安史之乱后最有作为的君王。

唐宪宗李纯:本是大唐最后的中兴之光,为何会昙花一现?

说起唐朝,我们对这个朝代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

我想很多读者朋友的第一反应都会大同小异,"强盛"、"开放"、"万国来朝"、"中华文明的高光时刻"。

这个朝代的强盛,一直到14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无比神往,激励这当代的我们朝着这个目标而复兴。

但我们也知道,唐朝这个朝代并不是一直都是像我们第一印象里那样强盛和繁荣的。

唐玄宗统治末期的安史之乱,成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而后,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王朝再也没有找回过当初的荣光。

其实,安史之乱离唐王朝真正灭亡还差150多年,这个王朝并不是在安史之乱后就彻底一蹶不振走向灭亡。

事实上,唐朝中后期好几任皇帝都尝试过中兴,但最终都宣告失败。

其中,最有希望实现中兴的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很多人或许并不熟悉这位皇帝,文学常识方面有所研究的读者朋友或许会想到:

"这位唐宪宗不就是当初逼得韩愈写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那个皇帝吗?"

然后有人就觉得唐宪宗多半是个昏君。其实不然,唐宪宗在位十四年,真正称得上昏聩的时候,也就最后一年。

而在他前十三年的统治时期里,他可以说是安史之乱后最有作为的君王。

唐宪宗李纯出生时,当时的皇帝还是他的曾祖父唐代宗,唐代宗时期,藩镇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已经逐渐脱离朝廷的掌控。

加上唐代宗的姑息政策,导致藩镇割据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

当唐代宗之子唐德宗继位后,坚决削藩,结果导致藩镇叛乱此起彼伏。

最后更是酿成了泾原兵变的局面,逼得德宗不得不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

而当时年仅6岁的唐宪宗也随着自己的祖父唐德宗出逃,年幼的唐宪宗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藩镇势力的可怕。

不过唐宪宗并不是那种寻常的小孩,他并没有因为这场童年的噩梦而对藩镇产生恐惧。

相反,他立志削藩,并试图以太宗和玄宗为榜样,重振大唐雄风,为此他十分喜欢阅读《贞观政要》。

而当祖父抱着他,开玩笑问起他是谁家的孩子时,他直接回答到他是大唐第三天子,此举让唐德宗为之惊叹。

当贞元二十一年(805)时,唐宪宗的父亲唐顺宗继位,由于唐顺宗身患中风,瘫痪在床。

再加上试图通过王叔文集团等文官势力,来抑制在德宗时期膨胀的宦官势力。

唐顺宗被朝内的宦官势力和朝外的节度使势力共同逼宫,不得不禅位给自己的长子唐宪宗。

但节度使们可能没想到,这位年轻皇帝会在比他的祖父当年更强硬。

唐宪宗继位后,便决心"以法度裁制藩镇"。然后,主动对割据的藩镇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决定以武力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于是,唐宪宗任上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开始了,那就是朝廷和藩镇之间的战争。

仅仅在唐宪宗继位的第二年,唐宪宗先镇压了起兵谋反的西川节度副使,之后又连续战胜了夏绥军和镇海军两位节度使。

仅仅一年时间,便取得了三场对藩镇势力的胜利。

之后几年里,大部分实力较弱或是认同朝廷统治的藩镇势力。

都重新回归到了朝廷的统治中,只剩下淮西、成德、淄青三大节度使,长期习惯于不服从朝廷的统治,坚持对抗朝廷。

从元和十年(815)开始,朝廷一直处于和这三处节度使对峙的局面。

三大节度使气焰嚣张到直接在上朝的路上刺杀了当时的唐朝宰相武元衡

最后在名将李愬的努力之下,朝廷先是在元和十二年(817)击败了久攻不下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之后在元和十三年(818),击败了三大节度使中的最后一位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到此全国所有藩镇势力被彻底平定,重新归附唐朝。唐朝再一次实现了统一,唐朝似乎真的要走向中兴了。

但历史非常具有戏剧性,唐宪宗统治后期,爱上了寻仙问道。

在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举行了规模浩大的迎佛骨的仪式,这也是我们开头提到的韩愈那件事的起因。

不仅如此,唐宪宗还喜欢钻研长生不老之术,经常服用所谓的金丹。

结果,千辛万苦完成了唐朝的再次统一的唐宪宗,就在元和十五年(820)的正月,暴毙而亡。

唐宪宗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再一次统一了因为藩镇割据而陷入分裂的唐王朝,但是这个所谓的统一。

仅仅只不过只是一个暂时的的局面。曾经强大的唐王朝其实早已千疮百孔。

唐宪宗虽然费劲千辛万苦,耗费十余年的时间,终于通过武力再次统一了全国。

但是唐朝的节度使制度终究没能得到彻底的改善,藩镇割据的种子依然存在。

而唐王朝内部也充满政治的暗流,从玄宗时期就不断扩大势力的宦官集团,早已拥有了和文官集团分庭抗礼的实力。

双方互相攻伐,甚至有说法说,唐宪宗的暴毙其实就是因为唐宪宗对于宦官势力长期的压制而导致的宦官反噬。

最终,当唐宪宗暴毙而亡后,曾经的元和中兴的梦想就在元和十五年(820)划上了句号。

而唐宪宗去世后,唐朝的历史也彻底的步入了晚唐时期。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和长期的藩镇割据以及唐宪宗连续的削藩战争,再也没有了重振雄风的余力。

唐朝再一次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旋涡。

而后世的君主虽然也曾试图再次削藩,但终究是无力回天。

唐朝的中兴之梦,在宪宗那昙花一现的十四年中进行了一次回光返照后彻底走向了破灭。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刘福通历史人物介绍(刘福通是抗击元军的真正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刘福通这个名字可谓籍籍无名,但光论消灭元军、推翻元朝的功劳,朱元璋在刘福通面前都要靠边站。刘福通出生于巨富之家,他家财万贯,生性豪爽,心怀大志,待人慷慨大方,在当地素有威望。刘福通:抗击元军的真正主力,功劳比朱元璋还大。元朝末年,抗击元军的起义军首领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人。其实

  • 李光弼历史人物介绍(唐朝中兴第一名将李光弼的历史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唐朝三百年,涌现出很多知名将领,安史之乱后,能被人们熟记于心的将领就变得很少了。李光弼因为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在《新唐书》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唐朝三百年,涌现出很多知名将领,安史之乱后,能被人们熟记于心的将领就变得很少了。李光弼因为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在《新唐书》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唐朝的少数民

  • 刘邦历史人物简介(西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资料与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沛县人。原名刘季,当了皇帝以后,改名刘邦。他曾任泗水(今江苏省沛县东)亭长。秦代的繁重徭役、残酷统治,使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沛县人。原名刘季,当了皇帝以后,改名刘邦。他曾任泗水(今江苏省沛县东)亭长。秦代的繁重徭役、残酷统治,使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 楚灵王历史人物简介(楚灵王是什么时期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楚灵王是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的二儿子,他是靠政变登上楚王之位的。楚共王和他的长子楚康王都是励精图治的君主,但到了楚灵王这儿画风突变,渐趋狗血。爱好细腰、戏弄晏子的楚灵王,最后落了个什么下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是一个特别有故事的人,比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如灭烛绝缨;再比如问鼎中原,但和他的孙子

  • 蒋干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蒋干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蒋干,他确实是忠于曹操的,也想做出一番事业的,怎奈他遇到的对手太厉害了,这说明他不自知。俗话也说:“人有一贵,贵在自知。”所以人的智慧是有上下高低的,如果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应该不至于使曹操败的如此惨烈。蒋干的处世能力,点醒世人,长点心吧!这种自以为是的人要远离。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魏武帝曹操率

  • 唐德宗李适简介资料(唐朝唐德宗李适是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是唐朝后期的三个重要矛盾,到了代宗儿子李适(742年-805年)即位时,各项矛盾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唐德宗即位后便把矛头指向了藩镇。唐德宗时期的三个皇帝——唐德宗 李适(kuò)。《中国帝王奇闻趣事》唐德宗时期的三个皇帝 ——唐德宗李适(kuò)。唐肃宗李亨之后,安史之

  • 刘墉结局是怎样的(历史上真实的刘墉下场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在嘉庆九年于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5岁。去世的当天,他还在南书房正常当值,晚上回家后还设宴招待了客人,在晚上十点左右他在屋中端坐而终。算是寿终正寝,刘墉死后,安葬在了原籍山东高密。历史上真实的刘墉在嘉庆九年于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5岁。去世的当天,他还在南书房正常当值,晚

  • 刘非是谁的侄儿(汉武帝侄儿江都王刘非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刘非是汉景帝的第5子,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哥哥,比刘彻大12岁。刘非是西汉少数得以善终的诸侯,他的陵墓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东阳大云山,在西汉时代的规模非常大,实属罕见。他是江都王,汉武帝侄儿,与父争姬,变态暴虐,害死姬妾三十五人。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

  • 明嘉靖帝简介(真实大明朝历史中嘉靖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历史上的嘉靖皇帝确实是沉迷于修道炼丹,不过最开始嘉靖并不这样,刚当上皇帝那几年,他也曾怀揣远大志向,励精图治想要治理好大明王朝,奈何后来发生一些些事情,改变了他的心态,让他变成了一个“道士皇帝”。看《大明王朝1566》,真实历史中的嘉靖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我们平时看电视剧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

  • 明朝16帝表介绍(明朝十六帝高清画像及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明朝十六帝:1.明太祖朱元璋;2.明惠帝朱允炆;3.明成祖朱棣;4.明仁宗朱高炽;5.明宣宗朱瞻基;6.明英宗朱祁镇;7.明代宗朱祁钰;8.明宪宗朱见深;9.明孝宗朱佑樘;10.明武宗朱厚照;11.明世宗朱厚熜;12.明穆宗朱载坖;13.明神宗朱翊钧;14.明光宗朱常洛;15.明熹宗朱由校;16.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