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惠文王为什么杀商鞅(秦惠文王为何处死大功臣商鞅)

秦惠文王为什么杀商鞅(秦惠文王为何处死大功臣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52 更新时间:2024/3/2 12:25:18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以后太子赢驷继承了皇位,也就是秦惠,秦惠文王继位以后公子虔等人告发了商鞅,说商鞅想要谋反,于是秦惠文王下令捉拿商鞅。商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潜回了自己在秦国的封地邑商,并且发动邑商城内的兵勇攻打郑县,在于秦军交战的过程当中商鞅兵败身亡。

杀商鞅是政治斗争需要,保留商君法是秦国强大需要,如果连这个都分不清,就一锅端了,那秦惠文王就不是秦朝崛起史上的一代雄主了。

从秦孝公的角度看,秦国要有商鞅这个人,才能有商君法。而从秦惠文王的角度看,就变成了,秦国需要商君法,但不需要商鞅这个人。

杀商鞅是因为惠文王登基之后,需要站稳脚跟,就必须拉拢一下那些在商鞅变法期间受到严重打压的公族亲贵,表示自己和之前的秦孝公是不一样的,希望别人支持他,否则他很难顺利接过秦孝公留下的国君权力。

处死商鞅同时还意味着,虽然在商鞅变法时期,打压公族亲贵是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干的,公族亲贵对商鞅和秦孝公都是满怀怨恨的,但他们无法报复秦孝公,所以只能忍了。

而新继位的国君惠文王处死商鞅则是让商鞅背了锅,将秦孝公的晚年错误和商鞅切割开来了。

更重要的则是,因为商鞅在秦孝公时期主持变法,又打击公族,在秦孝公去世后,如果惠文王不依靠公族来帮助自己,仍然继续让商鞅掌握很大的权力,那么商鞅就可能变成秦国的一个权臣,直接威胁刚继位的惠文王的政治权威。

但商鞅变法期间实施的改革对秦国的富强是有利的,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秦国已经开始享受到一部分红利,如果彻底废黜商鞅之法,那就太愚蠢了,因为这意味着就要放弃一部分已经得到的好处。

从国君的帝王心术来说,同样如此,商鞅必须死。国君当然希望能有人做有利于国家利益的事,能够帮自己加强权力,让自己的权力尽可能少的受到其他人的制约。这也就是商鞅变法索要达到的目的。

但喜欢这些已经做成的事,不代表就一定要接受做这些事的人。否则,恩归于下,怨归于上,国君就不好当了。

事实上,不仅惠文王是这么做的,在秦朝灭亡之后,相继而起的汉朝也是这么做的。虽然汉朝吸取了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废除了一些秦朝的政策,但是秦朝的制度却被汉朝沿用下来了,而且更彻底。只是汉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策略相对缓和一些。

所以,汉朝初期是杂用封建制和郡县制,在汉朝自己能控制的地区实行郡县制,在自己暂时还鞭长莫及,无法控制的地区,则实行分封制。只是在刘邦时期,就已经把异姓诸侯王都诛杀完了,并且留下了非刘氏不得王的汉朝祖制。

即便如此,汉朝的宗室藩王们也还是在几十年后发动了叛乱,也就是七国之乱。而汉朝在平定七国之乱后,就更加有理由推动郡县制东部地区扩展了,削减原来的宗室诸侯的封地,或者是将一部分直接变成朝廷的郡县,或者是通过推恩令让宗室诸侯的实力大大削弱,无力威胁中央。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朝秦惠文王历史简介(历史上的秦惠文王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秦惠文王嬴驷(前356年—前311年),公元前337年即位。这一年,嬴驷19岁,史称秦惠王或秦惠文王。公元前325年,自称为王,成为秦国第一位王,这一年,嬴驷31岁。秦孝公即位之初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贤才,并最终觅得大才卫鞅,开始深彻变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华夏。秦国可以

  • 秦武王简介(秦惠文王嫡子秦武王是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秦武王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的嫡子,名叫嬴荡,天生有神力,尤其喜欢勇士,在秦武王嬴荡继位之后,但凡勇武之辈,皆受到了重用,反而是张仪却受到排挤。秦武王还联越制楚、平定蜀乱,而且还命甘茂等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秦武王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所以在秦武王继位之后,张仪就借机逃到了魏国,成为了魏国的相

  • 雍正对佟佳氏的感情(雍正与其养母佟佳氏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雍正皇帝也非常喜爱佟佳氏,视若亲生母亲。历史上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偏爱老十四,气愤之下,四阿哥言,自己只有佟佳氏一个母亲。所以佟家和胤禛的关系更近,而且很融洽。雍正皇帝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后生育了四阿哥,按照大清的规矩,低品级的妃子是不能亲自抚养皇子的,所以四阿哥胤禛就有佟佳氏和惠妃一起抚养。导读:通过

  • 孝庄皇后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多尔衮和孝庄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根据史学家的话,多尔衮和孝庄文皇后是叔嫂的关系,但是多尔衮在松锦之战中受伤而不能生育,这让皇太极很过意不去,所以他让自己的妻子孝庄文皇后去伺候多尔衮。就这样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日久生情,后来等皇太极去世第一,夫妻关系,第二,清白关系, 第三,情人关系,我是相信第一种夫妻关系孝庄12岁嫁给皇太极,所以电

  •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二虎(朱元璋最后放过二虎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放过二虎和玉儿,这对小夫妻最后还是被吴凤的手下给杀死了,只是当时没有拍这个镜头而已。表面上看朱元璋是让二虎和玉儿带着孩子走了,但是背后朱元璋却让吴凤带着人跟了上去。所以最终朱元璋并没有放过这两个人。明朝的朱元璋创作了很多的第1,包但不限于第1位把丞相给撸下来了,而且是一撸到底,包括但

  • 历史上比干挖心是真的吗(商朝比干为什么被商纣王挖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比干挖心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比干是商朝帝乙之弟,殷纣王之叔父,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惨死于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终年63岁。帝乙在位很短,临终时,比干主张传位于帝看过电视剧《封神榜》的小伙伴都知道,比干因火烧狐狸洞遭到苏妲己的记恨。妲己见自己子孙的皮毛被做成了一

  • 朱元璋为何不喜欢朱棣(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其实朱元璋并不是不喜欢朱棣,而是他一直觉得朱棣是最省心的,而关于朱棣当上皇帝以后确实嗜杀成性,其原因就是因为他这人做事果断,不留余地。在明朝时期,立太子有个规矩就是长子为太子,如果长子死了,那就是长子的儿子为太子,但是朱棣是老四,所以轮上不太可能,当然朱元璋也以为朱棣不会有篡位之心。朱元璋是一个非常

  •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

  • 朱棣的儿子结局怎样(朱高炽当了一年皇帝,朱高煦被烤死,朱高燧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朱棣

    朱棣的儿子结局怎样,朱高炽当了一年皇帝,朱高煦被烤死,朱高燧善终。老大朱高炽是朱棣的太子,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登基,仅仅在位不到一年便去世了。老二朱高煦的结局有点搞笑,他造反失败被他的大侄子朱瞻基给俘虏了。朱瞻基去看望他到要走的时候朱高煦伸脚绊倒了朱瞻基,大侄子大怒下令把他烤死。老三朱高燧还算善终了,朱

  • 清朝的皇帝顺序排列名字(清朝历代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清朝皇帝顺序表: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庆→清宣宗道光→清文宗咸丰→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绪→宣统帝溥仪。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多人对这个朝代是又爱又恨,因为大清朝曾经荣光过,开疆扩土,保境安民,鼎盛时国土面积1300万平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