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汉室最忠心的人居然是荀彧,最终被逼自尽

对汉室最忠心的人居然是荀彧,最终被逼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31 更新时间:2024/2/16 19:19:2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荀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我们都知道曹操手下有很多贤臣谋士,诸如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而荀彧(xún yù)首当其冲,称得上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但这样一位“王佐之才”最后却被曹操逼死,史上不乏众多扼腕叹息之声。但我今天却要说句反话,荀彧之死实属咎由自取!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荀彧乃荀子之后,祖上在汉朝都位居高官,而他也是末代汉帝的忠实守护者,但他作为一介文人,想靠一己之力匡扶汉室纯属妄想,所以他必须借助强悍的武力来稳定汉室江山。

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军阀集团是袁绍,荀彧便去投靠袁绍,但经过短暂的接触之后,发现袁绍目光短浅,难成大事。然后转投曹操,年仅29岁,此后22年中,一路辅佐曹操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

荀彧的才能主要表现在战略上运筹帷幄,战术上足智多谋,以及识人善任这三方面。

荀彧不遗余力的帮助曹操规划了统一北方的基本方针和战略路径,还出谋划策帮助剿灭吕布,击败袁绍,奇袭荆州等,甚至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一众贤良之士。

荀彧如此尽心竭力帮助曹操其实只为了一件事——匡扶汉室,而曹操也是当时最有能力做成这件事的人,但曹操的野心超出了荀彧的想象。

他本来建议曹操奉迎天子汉献帝,以此能够获得道义上的“正统”,占据政治的“制高点”,荀彧便能借助曹操的军事力量匡扶汉室。但随着曹操势力逐渐壮大,企图废掉汉献帝,改朝换代。

而这也成了荀彧和曹操之间最大的隔阂。以至于两人在多次争执之后,曹操最终狠下心来,送了一个空的食盒给荀彧,逼他自尽。曹操和荀彧所持目标截然不同,最终导致二人阴阳相隔。

当时的汉室其实气数已尽,军阀割据,战乱四起,汉室王朝注定在此刻要灭亡的。而荀彧没有认清当前的国际形势,一直固守汉室传统,妄图匡扶汉室。

但历史滚滚向前,改朝换代势不可挡,荀彧可以说是一个冥顽不灵的老顽固,虽然他那时还不到50岁。

而当时的曹操其实已经具备了改朝换代的基础,不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基础,甚至那些北方的豪门大族已经和曹操建立了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当然也包括荀彧家族。

但曹操在世前依然没能成功篡位,最终由他的儿子曹丕废了汉献帝,登基称帝。

所以说,荀彧之死其实是一个老顽固的咎由自取,妄图以死来阻止历史进程!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秦琼:一生立功无数,死后被赐予昭陵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琼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不但开创了“贞观”盛世,而且他还是为数不多不杀功臣的君主,他的一生从来没有烂杀任何一个有功之臣,甚至对于手握重兵的臣子从来没有怀疑过。他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都很好,做到了有功必赏,唐初的很多大臣跟李世

  • 李世民的皇后是谁,李世民为什么那么喜欢文德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李世民的皇后是谁,李世民为什么那么喜欢文德皇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皇帝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皇帝跟皇后并没有让有太多记忆。除非是那些开国皇帝,或者说是在历史上有重大成就的,或者就是像商纣王隋炀帝那种昏君可以让人们记忆深刻。作为一个皇后,能让人记住的更是少之又少,能让人记住的皇后,要么他就是心狠手辣之人

  • 陆逊为什么火烧连营七百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大家都知道,关羽是被孙权杀害得,当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备对着天空大叫一声。突然就昏倒了在地上。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灭了东吴孙权。打算为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雪恨。就在公元221年刘备上位之后,他一心要帮关羽报仇,不管大臣如何反对,他就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定要去,他把诸葛亮留在了成都,让他辅助自己的儿子刘

  • 蜀汉文武元老的后代有没有杰出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蜀汉文武元老的后代有没有杰出人才?众所周知,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以仁义待人,深得百姓的拥戴,而诸葛亮也素以贤相之名而著称,是后世敬仰与学习的楷模。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如此能人的后代,却十分普通。比如刘禅虽为刘备的儿子,但由于本性羸弱不堪,在面对邓艾大军时不思反抗,反而要出城投降;作为丞相诸葛亮的后代,诸

  • 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刘备最初为什么不重视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庞统和诸葛亮人称凤雏卧龙,同为荆州青年才俊,也同在刘备帐下效力,这就难免被人拿来作比较,那么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刘备最初为什么不重视庞统?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庞统和诸葛亮是齐名的谋略家。水镜先生就曾说过:“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之才与诸葛亮不相上下。诸葛亮的

  • 秦国从秦惠文王开始或多或少都昏过,为什么秦国最后还是一统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我们评价秦国没出昏君是因为这秦国从秦献公开始到秦始皇,他们历经数代努力将秦国带上了巅峰,秦始皇统一全国,在历史上的意义非凡,整体而言他们都算明君,但其实从秦惠文王开始或多或少都昏过,只是对大局无碍。秦国从秦惠文王开始或多或少都昏过,为什么秦国最后还是一统六国?君权增强秦国在秦孝公以前私斗严重成风,在

  • 程昱一生忠于曹操,为什么却被他两次免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显现出曹操对良才的渴望,他赤脚迎许攸,对良才的急切,失去关羽,他头痛欲裂,对自己的守身护卫许褚的器重,任其重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三国时期君主得臣心的套路,但有这样一个人,曹操却是亲自授名于他程昱。1.曹操亲授其名我们知道,孩子一出生,名字便由父母取

  • 陆逊火烧刘备70万大军,晚年为什么被孙权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三国之中的吴国经历孙坚、孙策、孙权三人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方才建立起来,从吴国建立到强大的过程中曾有两次面临着灭顶之灾,但所幸这两次大灾难都有人出来力挽狂澜,凭借一己之力救了整个吴国。东吴第一次面临大灾难是曹操为了山河统一而亲率百万大军南下,曹操欲灭掉东吴,在这危机时刻是站周瑜出来带领东吴水师打败了曹操

  • 汉朝末代皇帝刘协,虽是亡国之君但名声却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中国历史朝代中的亡国之君大多都是残暴无道、无心政事之君,也正是他们由于他们这种做派,才使得国家灭亡、百姓涂炭,这些亡国之君将国家葬送之后大都不会留下好名声。但是汉朝末代皇帝刘协虽然是亡国之君,可是他的名声就很好,刘协的谥号是“孝献”,这个谥号的意思就表明了刘协是一个孝顺、睿智

  • 曾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结局为何如此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曾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结局为何如此唏嘘,唐朝是一个盛产诗人的时代,彼时潇洒不羁有诗仙李白,忧郁现实有诗圣杜甫,诗风诡谲有诗鬼李贺,边塞有岑参,田园则有王维、孟浩然。但是还有一位同样擅长田园派,是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也是唐朝诗人里的一位重要角色。提起韦应物,可能很多人略感茫然,但是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