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四公子(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溥侗)

民国四公子(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溥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65 更新时间:2023/12/17 18:55:55

民国四公子,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溥侗。关于四人的身份说法不一,不过张学良与袁寒云均见于各说。按张伯驹所著《续洪宪纪事诗辅注》:人谓近代四公子,一为寒云(袁克文),二为余(张伯驹),三为张学良,四、一说为卢永祥之子卢小嘉,一说为张謇之子孝若。又有谓:一为红豆馆主溥侗,二为寒云,三为余,四为张学良。

民国四公子介绍

张学良,东北奉系大元帅张作霖之嫡长子。

袁寒云,名克文,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次子。

溥 侗,清朝皇族,加郡王衔恭勤贝勒载治之子。

孙 科,国民党总理孙中山之子。

张伯驹,直隶都督张镇芳之子。

张孝若,农商总长张謇之子。

卢小嘉,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

段宏业,民国执政段祺瑞之子。

民国四公子简介

1、民国四公子:袁克文

袁克文(1890年1931年),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昆曲名票,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鲜人)所生。1931年死于天津。长兄袁克定。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1890年7月出生于朝鲜汉城。

袁克文从少年时代即有过目成诵的天赋,记忆力非一般人能比。因此,袁世凯对所生17子、15女最宠爱者就是袁克文。袁克文出身在这样高贵的门第,接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特殊教育,这是他后来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文物鉴赏等诸多方面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重要条件。

与他的父亲大不相同,袁克文无心于政治权位,其作派潇洒风流,十分热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年轻时的袁克文便粉墨登场,饰演京剧文丑,成为著名的票友,与梨园名家打得火热。

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 他与其兄袁克定意见相抵,触怒了袁世凯,于是他便游居上海,加入青帮。后因无心争争斗斗的事情,又移居天津。

袁克文性情散淡,写得一手好字,与方地山、黄二南等文人雅士多有往来。但他不善理财,挥金如土,后来竟至贫寒落魄。

1931年患急症病故,享年41岁,身后留有《寒云日记》一册。有报评之:“天下莫不识寒云,诗酒风流,多才多艺。”

2、民国四公子:张伯驹

张伯驹(1898(戊戌年)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中国第一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字馨庵,河南项城人。自幼天性聪慧,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据有关资料介绍,他是光绪三十年进士,袁世凯的表弟,历任长芦盐运使、直隶(地名)按察使等职。

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曾任河南都督,但因镇压白朗起义不力而被免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作为筹划者之一,组织更变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任该会副会长和登基大典筹备处副处长。

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建国初期,张伯驹将多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

2、民国四公子:张学良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民国初年有名的大军阀,以武勇于乱世之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大军阀。张学良数度挥兵入关,两次直奉大战成名。

日本人炸死张作霖后,张学良统领东北,同苏军打了一大仗,又顶住日本人的压力,“改旗易帜”。为保存实力、避免被日军挑起事端而被当时称为“不抵抗将军”率东北军撤离东北,1936年12月同杨虎城将军“兵谏”,被蒋关了大半生,2001年以101高寿去世于夏威夷檀香山。

2、民国四公子:溥侗

溥侗(1871年-1952年)是溥仪的族兄,爱新觉罗氏,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人,再加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

红豆馆主精于昆曲、京剧,对于京剧则生、旦、净、丑全能。《群英会》一剧能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且都技艺精妙,出神入化。他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有关,能书善画,通晓词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学,对所演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规定情境有深刻领悟,又兼见多识广,博采众长,因此对不同人物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现。

红豆馆主溥侗还精于文物赏鉴,实乃才艺俱佳,冠盖绝伦,系中国戏曲史上一大奇才。

标签: 历史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溥侗

更多文章

  • 李清照的丈夫是谁(李清照第一任丈夫赵明诚、李清照第二任丈夫张汝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李清照的丈夫是谁

    李清照的丈夫是谁李清照的丈夫是谁?李清照第一任丈夫赵明诚、李清照第二任丈夫张汝舟。李清照第一任丈夫赵明诚赵明诚(1081年1129年),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官员、学者。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大观元年(1107年),赵挺之去世,赵

  • 温飞卿是谁(唐代诗人温庭筠[yún],花间派鼻祖,与李商隐合称温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温飞卿,温庭筠

    温飞卿是谁?温飞卿是谁?温飞卿就是温庭筠[yún],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温飞卿是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温飞卿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懿宗咸通七年(866),温飞卿主持秋试,因榜进士诗三十余篇以振公道,触怒宰

  • 永琰的生母是谁(清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永琰,乾隆,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清高宗

    永琰的生母是谁永琰的生母是谁,清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永琰就是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清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简介魏佳氏(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满洲镶黄旗人(

  • 汉更始帝和汉光武帝的关系(汉景帝的后代,族兄弟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汉更始帝和汉光武帝的关系

    汉更始帝和汉光武帝的关系汉更始帝和汉光武帝的关系?汉更始帝刘玄和汉光武帝刘秀都是汉景帝的后代,两人是族兄弟的关系,其五世祖为汉景帝的第六子刘发。由于汉武帝推恩令的实行,让刘玄和刘秀的四世祖刘买这个刘发的第十三子被封为舂陵侯。刘发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熊渠(刘玄的曾祖父),后来继承了刘熊渠,次子刘外(刘

  • 李建成为什么叫隐太子(李世民为李建成取谥号为“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为什么叫隐太子李建成为什么叫隐太子,李世民为李建成取谥号为“隐”。大唐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秦王李世民的人所杀死,李建成死后,李世民为他取谥号为“隐”,这里的隐,既有李世民对李建成之死的负罪感,也暗含了李建成最终没有能继位的遗憾。李建成简介李

  • 李旦为什么会放弃皇位?出于形势被迫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生下了两个儿子,其中备受宠爱的就是小儿子李旦,不过大家都知道李旦两次登上皇位,最终都放弃了,那么李旦放弃皇位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他是出于当时的形势而被迫放弃的。李旦确确实实有过两次登基的经历,但是两次又把皇位给让了出去,很多人都觉得他可能就是不喜欢当皇上,但普天之下又有几个人愿意放

  • 刘备为什么要选择刘禅,刘禅背后的势力支持(外来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刘备选择刘禅是因为刘背后的外来势力支持。应该有很多人对于刘备是比较熟悉的,刘备的前半生或者是比较惨,而身价的子嗣大多数都是女儿,其实在古代女人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没有办法继承家业,所以就收养了一个养子,延续刘家的香火,这一个养子就是刘封。刘封从名义上是属于刘备的长子,但是刘禅出生以后,刘封继承人的身份

  • 白起如何变成杀神的,坑杀40万赵国军队(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国军队。现如今在生活当中是拥有很多有关历史的记载,记载了每一个人物的辉煌历史以及人物的事迹,应该有很多人都听说过白起。白起是属于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也是属于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在生活当中做出了很多的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是最终变成了杀神,其实也就是因为坑杀了40万赵国军队,

  • 朱祐樘为何童年非常坎坷不幸,因为万贵妃(极为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朱祐樘童年非常坎坷不幸是因为万贵妃。现如今很多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古代是属于一个比较封建的社会,也比较讲究血统和出身,而在政治权力斗争的过程当中,出身的因素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人都认为出生在皇家就会拥有着优越的生活,也会拥有着很好的地位,但是在明朝有一位皇帝,童年的生活却极

  • 李自成大顺政权如何建立,李自成大顺政权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李自成大顺政权

    李自成大顺政权如何建立,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获得各地农民的支持。在中国历史当中,是拥有很多个朝代的每一个朝代都拥有着一些英雄豪杰,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英雄豪杰也会从历史的舞台当中退场。但是在生活当中是拥有着很多有关的历史记载,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存在时间比较短的国家,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