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下句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下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8 更新时间:2024/3/4 4:36:56

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下句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或为 巴蛇吞象 。传说古时四川有一条蛇,头大口大,以至于吞下了一头象,三年之后名胜的骨头才吐出来。比喻人心不足,贪午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

成语出处:《山海经 海内南经》: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战国楚 屈原《天问》: 一蛇吞象,厥大如?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句: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故事一:在民间有一个 人心不足蛇吞象 的故事:

传说,从前有一个农民上山砍柴,见一条小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农民就把它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小蛇慢慢长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农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饮山泉,饿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对农民很感激.

过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长出棵小小的灵芝.它精心守护,培育,灵芝越长越大,越长越神奇.人们都想得到它,只因蛇的守护,谁也不敢近前.

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就叫人四下张贴了一道皇榜:谁能采来这棵灵芝,就受重赏.这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央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答应了他的要求,农民就把灵芝献给皇上,得到一批金银财宝的奖赏.

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瞎了,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珠才能治好.

皇上又想到这个献灵芝的农民,就命他去挖那大蛇的眼睛.许诺他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农民发了财,又想当官,就又来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

大蛇只好忍痛让他挖去一只眼珠,皇后的眼睛复明了,农民遂当上宰相

.他当上宰相后,养尊处优,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怕哪一天死掉,丢下这万贯家财.于是,就想到长生不老之法.听说吃龙蛇心能够长生不老,就又到山中去找大蛇,要求再给他一颗心,成全他长生不老.

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张嘴叫他去挖.这个贪婪的宰相一近前,就被大蛇吞下肚里,再也没回来.

古代典故和民间传说有所不同.一个是说蛇的贪婪 蛇吞象 一个是说人的贪婪,人被蛇吞掉 蛇吞相 ,这大概是口头学传播演变的结果.无需鉴别真伪,都是比喻贪心不足,不得好下场.教育人们要克制欲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常言道: 知足长乐 .当然这句话用在事业上,学业上是消极的,不对的,而在克制私欲和贪心上,则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故事二: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老夫妇,他们没儿没女,夫妇俩人相依为命。男的以卖豆腐为生,女的在家里操持家务,日子虽然不算富裕,却也衣食无忧。

在一天的清晨老头去集市上卖豆腐,天气很冷。走在半路上,发现路边的水洼里躺着一条一尺来长的小白蛇,已经快要冻僵了,老头看着挺可怜的,就把它拣起来揣到了自己的怀里。出乎意料的,老头那天的豆腐卖的特别快,以往卖这些豆腐得需要整整一上午的时间,这天也就半个时辰豆腐就卖完了。老头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跟老太婆讲起了这件新鲜事,然后从怀里把小蛇拿了出来,小蛇暖过来了,在炕上活泼的爬来爬去。夫妇俩商量,反正自己没有子女,就把它当自己的孩子养吧,也许他真的能给他们带来好运。他们就给这条小蛇取名叫蛇。

真的,自从那天以后,他们的豆腐生意真的是越做越火。就这样,过了大概有半年,小蛇越长越大,已经快1米长了,头上长出了一对角,而且身上好像还有鱼鳞一样的东西,小蛇特别懂事,每天老头出去卖豆腐,就在家陪着老太婆,老太婆去园子干活,它就在一边表演,等到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就去门口等老头卖豆腐回来,而且还学会了,用嘴干简单的事情,比如帮老太太扫地,老两口越看越喜欢。

一天,老两口闲聊天,老太太就说,小蛇是挺好的,但是毕竟不是人啊,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孩子,到老了也能有个人伺候,承欢膝下,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老头说,都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几年的活头了,再说有小蛇陪着我们,它就像我们的孩子,也算是个伴吧。

这话被小白蛇听到了。其实这条小蛇可不是一般的蛇,他原本是天上的小白龙,由于触犯了天规,被贬到人间受罪。幸好被老夫妇收留,已是感恩不尽,现在听到了老两口的长吁短叹,他觉得,应该报答他们。于是在一天的深夜,他就悄悄潜入天宫,求玉皇大帝帮忙,给这对老夫妇一个孩子。

1年以后,老夫妇生了一个儿子,没想到垂暮之年还能有一个,老两口自是欢喜得不得了,整天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给孩子取名叫做象,希望他长得像大象一样的健壮。

老来得子,他们把象奉为掌上明珠,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老两口忙碌的时候就是蛇老照顾弟弟,小蛇对这个弟弟也是疼爱有加。渐渐的,象会走路了,会跑了。蛇也越长越大了,大到一间屋子已经容不下。并且他已经露出了龙型,俨然就是一条龙了。而且他的饭量大的出奇,一顿饭要吃一头羊或者半头牛。老夫妇商量,他们已经养不起蛇了,反正自己如今也有了儿子,就让蛇出去自己过吧。于是他们把蛇赶到了村头的一栋破窑里。刚开始的时候偶尔还会让象给他送点吃的东西,由于蛇的巨大饭量,慢慢的他们也就没有人去了,只留下蛇在破窑里自生自灭。

蛇饿呀,没办法,他只有偷村子里的,鸡 羊牛来充饥。村子里的人们组织起来像把他灭掉,但是谁也近不了他的身。村人无奈就把这件事举报到了县里。县太爷下令,悬赏捉拿,谁要是能撕下一片蛇的鳞,赏银百两。可是村民们都不敢去。

象长大后整天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父母也老了,整天还要为了他起早贪黑的劳作。蛇看着老两口可怜有时候就把他偷来的鸡或者羊放到家门口,聊表自己的心意。老两口心里知道是蛇送给他们的,但是他们心里觉得愧疚,据那样无情的把蛇赶走了,现在蛇不计前嫌,还给他们送吃的。想想蛇,在看看自己的儿子象,老两口时常偷偷的流眼泪

县里悬赏捉拿蛇这件事被象听到了。他想,蛇是我哥啊,我爸我妈救了他,我跟他要一片龙鳞他还能不给我。

于是象就独自去了破窑,在门口他就叫:蛇哥,蛇哥,爸妈把你养大挺不容易的,现在他们老了,是你该孝敬他们的时候了,我只要你的一片鳞,你就可怜可怜弟弟吧。

蛇对于弟弟的不成器心中很是气愤,但是他毕竟是自己的弟弟,是老夫妇的儿子啊。想到这些,蛇忍着剧痛,一闭眼,从自己身上扯下一片龙鳞,顿时身上血流如注,他把龙鳞交给象,说,回家去好好孝顺父母。

象欢天喜地的走了,只剩下蛇在四面透风的破窑洞里疗伤。蛇想,象有了钱,也许会因此而改变,能把老两口养老送终,也不枉他们养育自己一场。

蛇养好伤后,照常会抓村里的鸡羊用以充饥,他饿呀。

象拿到钱后,整日花天酒地,根本不管父母,等到把钱花光了,才回到家来。

不久后县里又下来通知 ,谁如果能挖下蛇的一只眼睛赏银千两。

于是象又找到了蛇,声泪俱下的说,蛇哥哥,现在只要挖下你的一只眼睛,爹和娘的生就衣食无忧了,有了钱,我也不用到处奔波了,就在家好好孝顺他们,有一天你回到天庭也好放心啊。蛇虽然不太相信象的话,但是他的本心还是希望象能够变好,也好让父母有一个安乐的晚年。于是蛇两眼一闭,一狠心,用自己的龙爪挖出了自己的左眼,血淋淋的爪捧着血淋淋的眼珠送给了象说:回家吧,好好伺候跌和娘。

象拿着蛇的眼睛欢天喜地的去县里领奖,一去不回头。老两口在家里望眼欲穿。

半年后,象才从县里回来,当然他的身上不再有一分钱。这次他是带着县太爷的指令,如果能够拿到蛇的心,他就会获得白银万辆,终生可以花天酒地的挥霍。

老两口祈求他,不要再去伤害蛇哥,他的眼伤刚刚愈合,不要再去雪上加霜。象不听父母的劝告,拿着刀子就出发了。老两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们后悔,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儿子,还不如当初没有他,就带着蛇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象找到了蛇,又是作揖有事请求,让蛇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给他。蛇也是没有办法,他说:你自己来取吧,我的心我自己够不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鲜卑族是现在的哪个民族?鲜卑族的后裔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作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鲜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

  • 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英布是怎样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汉传奇热播,三国杀游戏热玩,这些都将历史上有名的争夺带入人们的视线,同时也将那些历史上的人物的生平挖掘出来了,故事的开端与结局都伴随着背景。英布的故事由此开端。汉王十一年,吕后诛杀淮阴侯韩信,引起了英布的惊慌。同年夏,又杀梁王彭越,将他剁成肉酱,分赐给诸侯。英布得到后,大为恐慌,怕祸及自身,于是暗

  • 问鼎中原的典故故事,问鼎中原是谁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 鼎 字也被赋予 显赫 、 尊贵 、 盛大 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

  • 东施效颦的故事和意思,东施效颦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她

  • 狸猫换太子的真实故事,包青天之狸猫换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狸猫换太子》──一出包公戏,把宋仁宗生母之谜渲染得充满了奇情异彩,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至今仍然在舞台上震撼人心。狸猫换太子据说,包公外出巡察,突然,一阵怪风吹落了他的乌纱帽。“咄!咄!咄!好大的胆!”“谁呀?”他的随从王朝、马汉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

  • 查文斌是否确有其人,茅山道士查文斌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查文斌茅山派最后一位传人的传奇人生茅山道士查文斌 中国茅山派最后一位茅山祖印持有者,他是中国最神秘的民间道士。他救人于阴阳之间,却引火烧身;他带你了解道术中最不为人知的秘密,揭开阴间生死簿密码;他的经历传奇而真实,几十年来从未被关注的。九年前,在浙江西洪村的一位婴儿的满月之宴上,一个道士放下预言:

  • 关于叶圣陶的资料故事,有关叶圣陶的资料和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叶圣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894年10月28日诞生于江苏苏州一清贫的市民家庭,1988年2月16日病逝于北京。原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笔名有叶匋、允倩、斯提、郢、郢生等。1911年中学毕业,因家庭生活困窘无力升学,1912年至1923年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任教,对教育界状况和知

  • 商鞅变法是什么时候,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时间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的时间商鞅变法的时间: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 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为主要内容的变法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 伏羲女娲是什么关系,伏羲女娲是兄妹还是夫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伏羲女娲是兄妹还是夫妻,娲也是人类的始祖,是伏羲的妹妹,但他们也是夫妻,民间还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目前还保存有伏羲女娲交尾图史传伏羲是 三皇 之一,他曾经画过八卦,用各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当时的古人就用这些符号来记载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传说人工取火、用鱼网打鱼都是

  • 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多尔衮是如何败给皇太极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多尔衮简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他的母亲阿巴亥十分得宠,因此他曾经很有可能当上皇帝,不过最终还是败给皇太极。多尔衮简介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