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康熙皇帝的评价,清朝是什么时候衰败的?

对康熙皇帝的评价,清朝是什么时候衰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475 更新时间:2024/2/18 7:24:53

我们中国人,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相互关系的认识,通常从康熙时代开始,便会陷入两个相关的“历史错觉”。

错觉之一,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如果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看,的确是这样,康熙很有作为;但如果把康熙放到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去看,则另当别论了。评价一位决定和影响国家命运的历史人物,不能撇开他所处时代的世界发展潮流这个参照系。康熙在位长达60年(公元16621722年),正处于17、18世纪之交。这一时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遥远的欧洲,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孕育了工业革命。对于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的这场历史性巨变,反应灵敏与迟钝,可以举出一例来进行比较。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五月,和康熙同时代的沙皇彼得一世,正在北方海边荒滩上搭建一座小木屋,他要在这个小工棚内住下,亲自指挥大批劳工在涅瓦河出海口的三角洲上建造一座“开放口岸”,以大量引进西欧列强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取得的各种先进成果。彼得一世登基时,沙俄尚处在封建农奴制阶段,中国清朝的封建制度比沙俄“先进”。但彼得一世受到欧洲工业革命的震撼,激发了他强烈的变革图强思想。为此,他一反历代沙皇认为出访别国是“低三下四”的傲慢传统,隐姓埋名,化装成平民前往荷兰、英国等西欧强国考察,并选派大批贵族子弟前往西欧强国学习,等等。这就不难理解沙俄为何能成为晚清不断入侵中国的西方列强之一。

相比之下,康熙对于欧洲工业革命的反应则显得有些迟钝了。虽然中国与欧洲相距遥远,但欧洲工业革命的信息,早在明末就由利玛窦汤若望等一批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康熙登基后,似乎对西方科学知识饶有兴趣,他本人曾专心学习,但却没有把他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这表明,西方传教士们带进中国来的欧洲工业革命信息,并没有激活康熙的变革思想,遗憾莫大于此。

错觉之二,认为中国在“康乾盛世”时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至今仍大有人在。其实,这是中国人在长期闭关锁国环境中滋长起来的保守自大的“优越感”。它离开了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看中国,没有看清本质。康熙不能把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个人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同这种保守自大的“优越感”直接有关。正是这种保守自大的“优越感”,使中国吃尽了西方列强和东方近邻日本侵略者的苦头。

世界近代史的时间跨度,是从公元1640年至1900年。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跨度,则是从公元1840年至1919年,比世界近代史落后了整整200年。清兵入关是公元1644年,也就是说,清朝这条东方“龙船”从航第一天起,就航行在历史迷雾之中,不知道遥远的西方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历史性巨变,更不知道西方发生的这场历史性巨变对中国将意味着什么。结果,英国的钢铁炮舰远隔重洋乘风破浪而来,把中国清朝这条东方“龙船”撞沉了。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近代史之间这200年“时间差”,一旦被落下,中国用加倍的时间去追赶也难以赶上。中国最近几十年改革开放取得飞速发展,其实仍然处在这个“追赶”过程中,且慢说我们即将成为“老大”或“老二”,那将形成新的“历史错觉”。

康熙在位期间真可谓励精图治,坐稳了大清江山。雍正是个过渡,在位13年。乾隆在位又是长达60年。康、雍、乾三朝,的确算得上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那是中国“醉酒时刻”,自我陶醉在一片“太平盛世”之中。乾隆的奢靡享受,比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宫里天天锦衣玉食,古玩字画玩得腻味了,先后六次下江南,游山玩水,乐而忘返。他每次南游,陆上车舆,水中龙船,浩浩荡荡,绵延百里。沿途官员搜肠刮肚,想尽点子,各献珍奇,竭力奉迎。沿途百姓挖河、修路、出力、出汗、出银子、挨鞭子。“乾隆皇帝来一趟,一年胜过两年忙;官员搜刮凶如虎,一年三熟也是荒”。乾隆皇帝乐不可支,江南百姓叫苦连天。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就出在乾隆身边,这毫不奇怪。统治者被自我满足的“优越感”麻痹了神经,听不见时代洪流的怒涛急浪正在日夜不息地滚滚向前,漠视民间疾苦,听不见底层百姓的种种诉求,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不能自觉地把除弊革新作为常态化的治国之策来实施,于是开始积累社会矛盾,以至积重难返,走向崩溃。

从康熙登基到道光年间爆发鸦片战争,时间相隔178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相当于康熙三个“任期”。对于晚清遭受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军国主义不断入侵,清王朝一败再败、不可收拾,清政府一连串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局面,康熙当然已经不会知道。但事情的起因,却是从康熙时代就已埋下的伏笔。

道光年间爆发鸦片战争,中国被英国侵略者一拳打翻在地,“拳击场”上并没有“裁判”站在身旁读秒数数,等候清王朝直起腰来应战,或是当众宣布“不能再战”。于是,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侵略者的一套“组合拳”接连打了过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沙俄入侵东北、英军入侵西藏……直打得清王朝气息奄奄,任人宰割。清末,慈禧太后把偌大中国败得精光之后,在万般无奈之下,被逼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所谓“新政”。但这时狂飙已起,山雨已来,危楼嘎嘎摇晃,倾覆只在旦夕之间,呜呼哀哉,一切都已晚了!

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腐败无能的清王朝,这是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蒋介石的前妻是谁?蒋介石的第一位妻子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蒋介石与著名名媛宋美龄结婚之前,蒋介石陈洁如曾是一对非常甜蜜的恋人。那时的蒋介石风华正茂,而陈洁如虽只是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中,但是经济条件还算不错。蒋介石对陈洁如的爱慕并非一日,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表达,蒋介石一直在等待着。之后通过孙中山和张静江的关系,蒋介石公开向陈洁如的母亲表示,自己非常乐

  • 康熙究竟想把位传给谁?康熙皇帝传皇位于四阿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总共有17个儿子,当他的大儿子死后,所有的阿哥们都可能成为将来的皇帝,那么,康熙皇帝究竟是怎么传位的,传给了谁?康熙皇帝末期,他的儿子们最能继承皇位的无非是老四、老十四而已。但是,康熙帝会把皇位给他们吗?康熙皇帝弥留之际的场景。在穷庐中的康熙,已经处在弥留之中了。他平静地躺着,像一盏熬干了油

  • 吴起变法时间是哪一年,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场革命,从发动到结局,都会历经一段时间。那么吴起变法时间具体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吴起变法时间历时多久?如果从按时间线索划分,吴起变法可以划分成几个时间段呢?翻阅典籍,一同去解析其中的答案吧。吴起雕像吴起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86年,结束语公元前381年,正常变法改革运动持续了将近6年左右的时间,其中经历

  • 宋美龄为什么没有孩子,宋美龄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到宋家的三个姐妹,不只是惊讶,这三个姐妹都是那么的有成就,更多还有佩服。她们三个是同父同母的姐妹。宋美龄三姐妹出生的家庭背景也十分优越,她们从小就接触到了非常超前的欧美教育。这对她们一生的影响都是很重要的。宋氏三姐妹合照她们三个姐妹都接受了高素质的教育,而且都在美国上过同一所学校,一所女子学院为她

  • 张作霖为什么被炸死,张作霖死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作霖死在哪里?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张作霖是在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交叉的三洞桥处被日军布置的炸药包炸伤的,紧急送回沈阳后抢救无效死亡,埋火药的是日本关东军,史称“皇姑屯事件”。日军拍摄的皇姑屯遗址照片张作霖被炸死的起因是张作霖政府无法满足日军的疯狂要求,因为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就是由

  • 宋美龄怎么死的,宋美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美龄是民国时期的女政治家,她跟随丈夫南征北战,多次救丈夫于危难之中,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连外国媒体都多次报道宋美龄的事迹,她每一次出席活动,必将引起很大的轰动。那么宋美龄怎么死的呢?宋美龄照片宋美龄去世的地点是美国的曼哈顿,时间是2003年10月,据她的家属表示,宋美龄是在睡梦中过世的,照顾她的亲

  • 蒋介石谋士杨永泰是被谁刺杀的,杨永泰为何被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献礼的电视剧《毛泽东》日前正在央视一套和湖南卫视同步热播,该剧全景展现了伟人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事迹。曾出演过《手机》、《楚汉传奇》等剧的实力派演员李建新,在该剧中饰演民国政府第一智囊杨永泰。在历史大戏《三国》、《楚汉传奇》中,李建新分饰了荀彧和李斯两大历史名人,不论

  • 孙烈臣简介是怎样的,孙烈臣的后代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烈臣是奉系的重要将领,更是奉系军阀张作霖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他创办了奉天兵工厂,大大增强了奉系军队的军事力量。随着孙烈臣受张作霖的提拔,孙烈臣家人怎么样了呢?孙烈臣照片孙烈臣的家人有:父亲孙魁,母亲裴氏,还有姊弟。姊弟的具体姓名并没有记载,包括后来是做什么的也无从得知。只知道孙烈臣是由姊弟的。孙烈臣

  • 什么是成康之治,成康之治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成康之治?成康之治,是我国古代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太平盛世。说的是西周初年的两位君王周成王姬诵和周康王姬钊的统治。周康王画像周成王姬诵刚刚继位的时候,年纪还很小,他的叔父周公代替他执政,帮助他稳固了周朝的统治。周公还政给成王之后,姬诵和他的儿子周康王姬钊,继承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文治武功,对内奉行

  • 汉武帝杀窦婴的原因,窦婴是被冤枉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担任过丞相职位的窦婴就是其中之一。窦婴本身立下过汗马功劳,加上他身份上是窦太后亲侄子的那层关系,仕途理应平稳上升才是,但没想到他最终还是被汉武帝所杀,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下场。电视剧《汉武大帝》汉武帝剧照窦婴虽然曾经担任过前太子刘荣的太傅,但是在汉武帝登基之后,他还是非常忠心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