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起义的原因,刘秀当上东汉开国皇帝的全过程

刘秀起义的原因,刘秀当上东汉开国皇帝的全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65 更新时间:2023/12/9 4:52:21

刘秀简介,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是西汉皇室后裔,长沙定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买的后代。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心怀大志还很能吃苦。刘秀13岁时,西汉被王莽篡夺,他因为受到牵连被捕入狱,但没多久就被放了。出狱后,刘秀还是回到了家乡,继续过耕田种地读书交友的生活。但从王莽篡汉自立新朝开始,天下的刘姓皇室成员就以复兴刘氏汉家天下为己任,一直在暗中积极的进行活动。新朝乱政,天下大乱,很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各地刘氏皇族纷纷揭竿而起,投身于反新莽、复刘汉的斗争之中。其中,以刘秀为代表的长沙王后裔一支,在反新莽起义中异军崛起,最后推翻新政,平定群雄,光复汉室。中国历史从此便又被拉回到刘姓统治的时代。

刘秀简介:刘秀起义的原因

刘秀的长兄刘縯也是一位为人刚毅有大志的优秀皇族后裔。王莽篡汉后,他不惜倾家荡产,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收养侠义之士,暗中积蓄力量,决心恢复汉家天下。刘秀年轻时深受哥哥的影响。公元22年十月,当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绿林军进逼南阳时,刘秀和长兄刘縯在舂陵老家组织起一支以舂陵刘氏宗室子弟为骨干的“舂陵兵”,响应绿林军。不久,刘縯、刘秀率部加入绿林军,与绿林军一起多次击败王莽军队,成为绿林军中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拥立汉室后裔刘玄为帝。公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陈牧率千余人起义,响应绿林军,号称“平林兵”。正在这里避难的刘玄参加平林兵,从此走上反新复汉的道路。因为他是皇族成员,而平林起义军在反王莽斗争中需要借助刘氏宗族的号召力,便将刘玄推上皇帝宝座。刘玄能登上帝位,纯粹是因为比刘秀兄弟参加起义早的缘故。

刘玄即位后,改年号为“更始”。刘縯被任命为大司徒,刘秀则任太常偏将军。刘玄称帝后,令刘攻打南阳,又派王凤、刘秀等率军北攻昆阳。在昆阳一役中,刘秀以非凡的军事才能,一举消灭了王莽军队主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优秀战争范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昆阳大捷”。昆阳之战的胜利,使王莽的主力丧失殆尽。接着,起义军乘胜直捣长安。更始元年十月,绿林军攻克长安,斩杀王莽,新朝灭亡。同月,刘玄定都洛阳。公元24年二月,刘玄迁都长安,完全恢复刘氏汉家天下。昆阳之战结束后,起义军阵营中的分裂也爆发了。威望日增的刘縯、刘秀兄弟受到绿林军内农民将领和更始帝的猜忌和排斥。在李佚等怂恿下,刘縯及其部将刘稷被更始帝刘玄杀害。正将兵在外的刘秀闻兄遇害,自知势孤,遂强忍悲痛,迅速驰回宛城,向更始帝“谢罪”,不和刘縯的旧属往来,不替刘縯服丧,不提昆阳战功,饮食言笑如常,终免除杀身之祸。

更始帝以为刘秀不记他的仇,反倒有点过意不去,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但是毕竟不敢重用。后来,长安攻下来了,王莽也给杀了。更始帝到了洛阳,才给刘秀少数兵马,让他到河北去招抚河北郡县。从此,刘秀摆脱了更始诸将的直接监控,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当时河北形势纷繁复杂,各种武装林立,群龙无首,正好让刘秀得到一个扩大势力的机会。刘秀依照冯异“理冤结,布惠泽”和邓禹“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的建议,废除王莽时期的一些苛刻法令,释放一些囚犯,争得了各阶层民众以及一些地方实力派的支持,逐渐组成了建立政权的基干力量,并在邓禹的参赞下,暗自定下了先巩固河北根据地,逐步夺取天下的根本大计。

刘秀在河北势力的发展,再次引起更始帝的不安,于是以加封刘秀为萧王作借口,下令调刘秀及其部将返回长安。暗令屯军于邯郸的尚书令谢躬乘便袭击刘秀,另遣苗曾、韦顺、蔡充分别任幽州牧和上谷、渔阳太守,以控制幽州精兵。刘秀觉得时机已成熟,便决定脱离更始政权,与刘玄决裂,乃“辞以河北末平,不就征”。接着,先后收斩苗、韦、蔡三人,掌握了幽州十郡突骑;继而,用计袭杀谢躬于邮城,吞并所部6军,清除了隐患。之后,在当地官僚和地主的支持下,刘秀消灭了假冒汉成帝儿子刘子舆而在邯郸割据称帝的王郎势力,又镇压和收编了铜马等100多万农民起义军,势力迅速壮大,人称“铜马帝”。

刘秀简介:刘秀称帝

公元25年六月,在众将的极力拥戴劝进下,刘秀在镐(今河北省柏乡县)正式即位称帝,国号“汉”,改年号为“建武元年”,定都洛阳。至此,中国历史又恢复了刘姓汉家天下,进入东汉时期。刘秀复汉称帝之时,西有更始政权,东有赤眉军,此外,还有刘永割据豫东、皖北,隗嚣割据西北甘陕、内蒙一带,公孙述割据巴蜀、汉中,以及其他大小割据势力。刘秀用了10多年的时间,先后镇压了赤眉起义军,削平了刘永、隗嚣、公孙述等各地的割据势力,于公元36年统一全国。刘氏宗族复兴汉家天下的计划,至此才最终宣告完成。

看完了刘秀简介,你对这位帝王的了解肯定更深啦。其实刘秀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不仅有抢天下的能力,还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刘秀在完成统一大业后,大力发展社会的经济,安抚周边少数民族,使国家逐渐开始变得兴盛起来。从此,汉王朝彻底衔接上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五郎为什么出家?杨五郎出家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金沙滩一战中,杨家将中大郎身替宋王而死、二郎战败拔剑自刎、三郎被乱马踩踏而死等等,这一战真是让杨家大将损失严重,但是杨五郎却没有能够在此战中死亡,后来削发为僧。其实历史上对于杨五郎为什么出家有很多的猜测,那么到底杨五郎为什么会出家呢?出家的原因是什么呢?虽然史书对杨五郎的事迹介绍很少,但是,杨五郎

  • 古代女人穿内裤吗,古代女人穿不穿内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女人穿不穿内裤?是因为真的没有还是因为高度的性解放?据史学家介绍,从性爱角度来看,不穿内裤的女人往往值得向往。年轻男子对于性爱的渴望使其焦虑而压抑,那些不穿内裤的女人则提供了被观测时的“放荡”内容。性爱的幻想,记录着每个年轻男子的青春期,女人穿与不穿内裤,便有了重要的社会

  • 扈三娘与矮脚虎王英,扈三娘为什么会嫁给王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扈三娘是梁山的第一女将,有着非常美丽的外表,在战场上也是非常的英姿飒爽,尤其是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对于敌人来说最致命的招数就是绳套捉人的绝技。虽然大家对于扈三娘的了解无非最多的还是与其丈夫王英所联系在一起。想想看扈三娘有貌有才,却嫁给了一个身材矮小且有点色的王英,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嫁给他呢?扈三娘她

  • 蒋介石简历生平,蒋介石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蒋介石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要说他是一个战术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个战略家。他是一个善于控制对手的一个人。虽然说他曾经也曾让中国的国家声誉以及地位有所提高,也统治过一些人口,但是对于蒋介石一生来说,他确实是一个有胆识与勇气以及智谋的人,那么蒋介石到底有什么样的生平?怎么死的呢?蒋介石(188719

  • 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的爱情,蔡锷将军与小凤仙是怎样相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蔡锷将军与小凤仙是如何相识相爱的?蔡锷将军是谁?小凤仙是谁?熟习民国初年历史的人都晓得袁世凯和蔡锷这两个人,前者是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专制四年半,称帝失败,在国人的辱骂声中气死;然后者正是他的掘墓人。1915年末,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蔡锷出征四川,同北洋军酣战三个月以寡敌众,给了袁世凯繁重打击,

  • 打虎将李忠如何加入梁山的,打虎将李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忠是李广的旁系后代,李广在汉朝的功勋是大家都知道的。飞将军李广曾经射杀老虎,于是后人就给了一个射虎将军的美名。但是李忠虽然说李广的后代,但是自知自己的成就是无法超越李广的,就把射虎改为了打虎。那么打虎将李忠到底有什么样的生平?如何加入梁山的?李忠是如何死的?李忠的排名是否实属?打虎将李忠,出身市井

  • 白起的结局怎么死的,白起立下了哪些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起简介,白起也叫公孙起,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是一位非常勇猛的将领。在秦昭王征战六国的时候,白起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被封为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李牧、廉颇、王翦。下面随ak军事网的小编一起去看看白起的结局是什么呢?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昭王四

  •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杨广死后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时间十四年,在大部分人的眼中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荒淫、昏庸的亡国之君,曾经的一些举动实在是让人可耻。但是他也是一个有才干的谋略家,比如平定陈朝、修建东都、大运河等等行为,这些确实是事实。尤其是喜欢诗文的他被后代文人所称赞,那么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呢?杨广怎么死:被自己人

  • 平型关大捷是谁指挥的,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看见平型关战役和平型关大捷都以为这两个词是同一个意思,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很少会有文章将平型关战役和平型关大捷联系起来,所以上述那种说法还是很常见的。平型关大捷被很多人熟知,所以以至于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平型关战役是怎么回事,那么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平型关战役图片平型关大捷在历史

  •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是谁,韩信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是谁?“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背水一战 又称井陉之战,发生在汉高祖三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两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