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刘邦的丞相萧何的结局怎样?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刘邦的丞相萧何的结局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16 更新时间:2024/1/16 10:01:3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汉高祖十年(215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萧何怎么死的?刘邦的丞相萧何的结局怎样?

刘邦的丞相是谁?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事件以后,异姓王已经不再刘邦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威胁,将他们和地方的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异姓王的权力一小,顿时,丞相的权力太大就明显的突出了起来。

于是,刘邦觉得丞相的权利太大了。关于丞相的过大权力,刘邦通过把萧何下狱来打击削弱相权。在刘邦平定了黥布叛乱回到长安后,萧何提议把上林苑开放,让百姓去耕种,因为上林苑基本上已经荒芜,并不是养兽供皇帝狩猎的地方。刘邦一听就恼了,硬说萧何拿了商人的贿赂,所以才替他们说话,借百姓之名为商人牟利。

刘邦将萧何关进了监狱,几天后,有大臣问丞相犯了什么罪,刘邦却为自己狡辩说:“原先李斯做秦国的丞相,凡是功劳都归始皇,不好的事都由自己承担。但丞相萧何却接受了商人的贿赂,替他们求我开放上林苑,刁买人心。因此要治他的罪。”通过打击元老功臣萧何,刘邦在削弱相权的同时将皇帝的权力提高了。

萧何一直备受刘邦的恩宠,而刘邦突然的将自己下狱,萧何很不理解,就召了门客出主意。一个门客全萧何说,是因为萧何权力太大,受到百姓的拥护,不就以后将要满门抄斩,只有自污名节,让百姓骂他,才能让刘邦放心。于是,萧何听从了门客的主义。

萧何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更是诚惶诚恐,谨慎恭敬。虽然因为全身带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而且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这样上殿谢恩。刘邦见萧何如此狼狈,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安抚萧何道:“相国不必多礼!这次的事,原是相国为民请愿,我不允许。我不过是夏、商纣那样的无道天子罢了,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相国,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刘邦的这段话虽然言不由衷,但对萧何的廉政为民,终于还是默认了。从此以后,萧何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恭谨有加了。刘邦也照例以礼相待,但萧何从此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汉高祖刘邦病逝于长乐宫,享年62岁。同年,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萧何继任丞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的父亲是谁,母亲颜征在为什么不告诉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母亲颜征在一直到死,都没有给孔子说过,他父亲到底是谁。颜征在死后,孔子才从邻居一车夫口中,得知父亲是曾经做过陬邑大夫的叔梁纥。这让孔子既震惊更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具有贵族血统!孔子的贵族血统并不假,从叔梁纥上溯,可以追述到殷纣王庶出兄长微子启。周朝建立后,在“兴灭国,继绝世”组

  • 唐哀帝是怎么死的,唐朝最后一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宣帝唐李拀,哀帝李柷(chù)是昭宗第九子,生母为何太后,初名李祚。唐哀帝即位时,是藩镇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祐二年,梁王朱全忠见灭唐时机到,将唐朝朝臣杀光,天祐四年逼李柷禅位,自做皇帝,改名朱晃。建国号“大梁”。唐王朝灭亡。唐昭宣帝李柷(&l

  •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皇后是谁,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最美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皇后是谁?我想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谁都不好回答。这里按历史朝代顺序列举出主流意见里的十大最美皇后,以飨读者。汉高皇后,姓吕名雉(前241年-前180年)。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

  • 岳飞死后岳家军是什么下场?岳飞死后手下大将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诸军多以主将姓氏称某家,如韩世忠部称韩家,张俊部称张家。岳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

  • 陆荣廷后代子女资料,陆荣廷的故居在那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陆荣廷,出生于广西省,是我国近代现代史上的军事家,在清末民国初期,他都是在广西一带从军,从流浪的孤儿,到军阀统领,他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传奇,但是陆荣廷后代的记载却不多。陆裕勋图片陆荣廷一生就有四个儿子,其大公子还是养子,不过陆荣廷待人没有偏见,对养子也是视作亲生,据说陆荣廷死后,还是大公子陆裕光找人凑

  • 张仲景的著作有哪些,张仲景治病救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

  • 为什么梁羽生没有金庸古龙有名,梁羽生对金庸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羽生金庸古龙梁羽生作为新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是以一腔正气创造了武侠小说新的格调,后来,他移居澳大利亚,潜心于历史。作为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金庸、梁羽生、古龙不免俗的被人比较一番,总体来说金庸先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金庸的小说确超越了其他武侠小说,他的小说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金庸小说的艺

  • 古代清明节都有什么样的习俗,清明节的由来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清明节,大家应该都了解,在这样的日子就是去祭祀扫墓的,也就是所谓的上坟。毕竟清明节可是我们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那么在这样的日子,古代清明节都有什么样的习俗呢?这个节日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清明节有什么习俗祭祖扫墓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古代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三教哪九流,分别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古代的一些词语,都是有相应的意思的,最关键的是这个三教九流里面三教和九流分别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毕竟这些在历史上都是有要各种含义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三教是哪三教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就是指儒、释、道这三种宗教,儒家本来

  • 欧阳修最有名的作品有哪些,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欧阳修的作品问题,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欧阳修的,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欧阳修著名的作品有哪些呢?下面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盘点看看吧,这些著名的作品也都非常值得学习和欣赏,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了,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吧!最有名的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