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景帝妃子栗姬简介生平,栗姬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汉景帝妃子栗姬简介生平,栗姬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14 更新时间:2024/1/23 5:26:19

揭汉景帝妃子栗姬

有一个细节不能不提。公元前153年,景帝长子、栗姬所生的二十岁的刘荣被立为太子,两年后,薄皇后才被废。在这两年中,栗姬与薄皇后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很微妙呢?

按照当时礼仪,刘荣见薄皇后,得叫母后,而见到生母栗姬,却只能称呼封号。儿子不能认妈,这种情形,是个母亲都会妒忌的,人之常情嘛。栗姬心中憋屈,多半难免,但她似乎并未妒忌薄皇后,有些奇哉怪也。

是她预料到薄皇后终将被废,不构成威胁?还是薄皇后人缘太好,待她不薄,她不忍心妒忌?都不是。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栗姬并无觊觎皇后之位的野心。

谁来做皇后,她不关心,她所关心的,是汉景帝晚上睡了哪位女人,为何不跟她睡。这恐怕才是史书上所记的“栗姬妒”的根源。薄皇后根本没有陪侍景帝的可能,栗姬又怎么会对她心生妒忌?

栗姬的容貌想必应该很美,至少不比另一个程姬差。程姬的故事,我在前面说过,汉景帝是很喜欢她的,来月经不放过,喝醉了也不相忘,堪称后宫第一美女了吧。但在前173年,这二女同时进的宫,栗姬当年即怀孕生下刘荣,且一连生了三个儿子。程姬是数年后才有了儿子刘余和刘非。如果栗姬容貌一般,景帝不会这么高频率临幸她,对吧?另外,在《史记》中也有记载:景帝(晚年)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这有些托孤的意思了,说明栗姬在汉景帝的心目中,是可以母仪天下的,仪容不是一般的美。

女人貌美,可以拴住某个男人的心,却未必能拴住一个皇帝的心。这怪不得皇帝,架不住女人多呀,否则宫斗戏还怎么拍?汉景帝同时放不下的女人有许多个,栗姬想“三千宠爱在一身”怎么可能?不妒忌就怪了。她是没有妒忌薄皇后,其他的女人嘛,几乎都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这种情绪,在她儿子被立为太子之后,表现得最为明显。

女人爱妒忌,是出于天性吗?不好说,尽管心理学家言之凿凿,我想,我们最好还是存疑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身边有个女人爱妒忌,起码生活会丰富多彩,不至于枯燥无味。就好比烹饪,搁点醋,菜肴的味道会更美。但搁醋也要适量才好,过了反而会破坏菜肴的美味。这就是爱妒与善妒的辩证法。如果说妒忌是女人天性的话,那么善妒就是女人后天修炼的结果。一个聪明的女人,知道何时何事可以妒一下,何时何事需要克制妒忌之心,爱妒与善妒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此。

显然,栗姬是个妒忌的女人,她的短板是不善妒。

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做红娘,曾多次给皇帝弟弟推荐介绍美人,汉景帝来者不拒,个个喜欢,几乎忙不赢了。这让栗姬很不爽,太史公用“日怨怒”三字来刻画,颇为贴切。栗姬怨怒谁?当然不是皇帝,她怨的是长公主的多事,怒的是那些美女抢了本该属于她的宠幸。这种情绪如果外露那是很危险的。因为刘嫖这个女人,栗姬无论如何也得罪不起。

若栗姬偷偷妒忌一下不为外人道也倒还罢了,可她妒令智昏,做出了两件足以决定她未来人生命运的傻事儿,不但害了儿子刘荣,也把自己打入了冷宫,基本由此改变了汉朝历史的走向。

妒忌原本可以理解并得到原谅,不善妒,就是她的错了,怨不得别人。

第一个事儿,是针对刘嫖的。

当时陈阿娇十三岁,刘嫖打算跟栗姬联姻,把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为了表示诚意,刘嫖亲自出面说媒,栗姬却高调的说了“不”,这非常的不明智。你再妒忌,也不该妒忌到刘嫖的头上,毕竟人家刘嫖不是你的情敌,不是吗?

此时栗姬的妒忌,完全没来由,不给长公主面儿,后果很严重。刘嫖生气了,心想,我那阿娇如花似玉,还愁找不到好婆家?她一转身,就去讨好王娡王夫人,把阿娇许配给了只有四岁的胶东王刘彻,同时19岁的次子陈蟜娶王娡的三女儿、6岁的隆虑公主为妻。瞧瞧人家王娡,要么不联姻,决定联姻了,就玩深度,牢靠得不能再牢靠了。

王娡不妒忌吗?也妒忌,可她善妒,在刘嫖面前则绝对不妒,她需要傍眼前的这位“大款儿”。

其后的事态发展,对栗姬越来越不利。刘嫖不断的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不断的编排栗姬的黑材料。其中最致命的一个,就是巫蛊。“栗姬与诸贵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就是说,栗姬经常邀请那些正在得到皇帝宠幸的妃嫔一起聚会,然后乘机安排下人在她们身后说鬼话吐吐沫。这种“祝唾其背”的巫蛊术,在汉代很流行,效果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人都信这个。汉景帝听到刘嫖的小报告,心中不是滋味,生气是一定的。

第二个事儿,是针对景帝的。

前151年,薄皇后被废,在朝野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薄皇后并无过错,不该废;另一派则坚持“母凭子贵”的教条,薄皇后无子,该废。汉景帝最后虽然平息了骚动,但心情一直不是太好。他有了立栗姬为后的想法,“百岁后,善视之”的托孤,就是明证。显然,如果栗姬聪明一点的话,当即给景帝下个保证,或者来几句温馨的安慰,皇后之位兴许很快就会落实,毕竟儿子是太子,太子母亲当皇后,这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是惯例。

然而,栗姬再次因妒失智,对汉景帝的托孤,她不但没有抓住机会,反而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不肯应,言不逊”。这种情绪化的反应,即使到了今天,依然令人难以理解。

是的,你妒忌其他女人不错,可你作为庶母,照顾景帝后人,难道不是应当应分的?儿孙们有什么错?这是其一。其二,不答应也就罢了,为何要出言不逊、得罪皇帝呢?你凭的是什么?如果就凭儿子是太子的话,那么,岂非是把儿子放火上烤?

汉景帝当时就“恚”了,“心嗛之而未发也”。太史公为何不用“怒”,而用“恚”?不能不钦佩他的用词之精到,因为“恚”比“怒”多了几分恨的意思。惹皇帝生恨,还有你的好?再说,你栗姬不肯帮着照顾皇帝的儿孙们,有的是人愿意呢。

这两件傻事儿一做,栗姬的命运基本也就终结了。她把所有可能上位的机会都拱手送给了一个打心眼里“愿意”的女人,那就是王夫人。先与长公主结盟,已经取得了在实力与舆论上的优势;栗姬完全被孤立,给王夫人主动出击带来了机遇。当薄皇后被废,后位虚悬,王夫人使了一记杀招:

你栗姬不是没“上进心”只求“上床”吗?那好,我偏要让你显得有“上进心”。她暗中派“上行”(接待宾客的官员)游说汉景帝,建议立栗姬为后。这摆明了就是给栗姬挖了一个坑,无论栗姬跳与不跳,结果都一样。汉景帝火了,本来就生栗姬的气,再加上王夫人烧的这把火,于是,“上行”被杀,从此汉景帝再不愿跟栗姬见面了。

说起来有些好笑,景帝越是不见她,栗姬的妒忌之心就越是强烈,以至于妒恨而死。“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她这一死,第二年年初,景帝就废了刘荣的太子位,接着宣布立王夫人为皇后,然后不顾窦太后的反对,果断立刘彻为太子。

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栗姬善妒,明智的与刘嫖结盟,那么,皇后位固然不会旁落,儿子刘荣顺利接班做皇帝,多半也板上钉钉,大汉朝的江山,就没刘彻啥事了。历史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又会怎样呢?

窃以为只有一种结果:刘荣会继续执行父祖既定的休养生息之国策,因为他秉性类父,起码不至于走刘彻后来的穷兵黩武之路,“文景之治”再延续一代人,西汉王朝可能会更加强盛。

以今天的盛世标准来衡量,对外和平、对内和谐、百姓富足、国家有钱,这几条,“文景”两朝都基本达标。而汉武帝到处用兵,征战不休,把国家数十年财政积累消耗于一旦,此类所谓的盛世,不要也罢。

顺便说明两点:

一,栗姬的“媚道”,学界有人认为主要是指她会跳舞,窃以为,不排除她是大胸女人。尽管汉代男人审美,似乎并不十分关注女人的胸,但谁敢说那不是男人在集体装蒜呢?女人羞说,男人不说,恰恰说明大胸女人的性魅力可能最高,最有杀伤力。说女人胸大无脑,或者是个伪命题,但栗姬大胸脑无,却是可能的。

二,栗姬的死亡时间,有人说是在刘荣去世之后,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这说法不对。其实,《史记》写得很清楚,“(栗姬)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即指栗姬死于前151年。而刘荣是在前148年,因恐惧而自杀于中尉府,比母亲晚了三年。

一个小女人的妒与善妒,所产生的危害与否,不仅仅只是生活、婚姻、事业的谐与不谐,特定历史时期,也事关家国天下兴衰的。妒忌时,有意识地保持克制,想想该不该妒忌,该妒到何种程度,无论效果如何,只要女人有这个意识,那就是聪明女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薄皇后怎么当上皇后的,后来薄皇后为何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薄皇后,薄氏(?公元前148年),汉景帝刘启的第一任皇后,与汉景帝祖母薄太后同族,和汉景帝做了20多年的夫妻,但是汉景帝却并不宠爱她。汉景帝为太子时薄氏为太子妃,无子无宠。公元前157年,汉景帝登基后,立为皇后。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黜薄氏的皇后之位,退居别宫。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正月

  • 历史上如何评价邓禹?东汉邓禹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邓禹协助

  • 鲁元公主刘乐丈夫是谁,鲁元公主刘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高祖开国,第一个册封的公主殿下是谁呢?她就是刘邦与吕后的嫡生女刘乐,这名字现在无法查考,史书上没写,大家都这么叫,我也从众吧,反正名字就是个代号,叫阿猫阿狗,也没多大关系。刘乐的封号,是元公主,即长公主的意思。后世史家如唐代颜师古等因其“食邑于鲁”,多称她叫鲁元公主。尽管

  • 邓禹的后代子孙,邓禹的后代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邓禹协助

  • 鲁元公主嫁给了谁,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刘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乐,是西汉皇帝刘邦的女儿,母亲是吕后吕雉,那么,身为一国公主的鲁元公主嫁给了谁?她的女儿是谁?她的一家人都是谁?她的家人是怎么死的?鲁元公主刘乐简介:刘乐,父亲是汉高祖刘邦,母亲是吕后吕雉,弟弟是汉惠帝刘盈,丈夫是赵王张敖,儿子是张偃,女儿是汉惠帝皇后张嫣。刘乐的丈夫,是张敖。张敖是张耳之子。张耳

  • 邓禹是怎么死的,邓禹对刘秀有什么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禹是汉光武帝刘秀身边的谋士,汉明帝刘庄时期,评选东汉帮助刘秀打天下功劳最大的《云台二十八将》中NO.1。宋代军事理论家何去非曾将邓禹视为刘秀能够成就霸业的关键人物,比之为西汉的萧何。邓禹是谁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和刘秀老婆阴丽华是同乡。邓禹从小的学习成绩很好,十三岁就到京城长安最有名的大学学习新

  • 刘如意是怎么死的,刘如意是怎么被吕后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后吕雉的一生,最嫉妒的女人就是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戚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如意,也就是刘如意。刘邦一度想要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自然是非常不满。那么,刘邦死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是怎么被吕后害死的?刘如意是怎么死的?刘邦一死,大权在握的吕太后就要快意恩仇了。特别是戚夫人与赵王如意母子,则肯定被首选成为

  • 郭圣通为什么被废,刘秀喜欢郭圣通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秀与郭圣通本身就是政治婚姻,感情上不像阴丽华是原配结发夫妻,感情深厚,而且郭圣通的家族势力连连遭到打击,没有家族势力的支持很难保持后位,而阴丽华家族的势力在为刘秀开国中起了很大作用,非常受刘秀器重。为了成就大业而娶郭圣通一直想弥补内心对阴丽华的亏欠,特别实在郭圣通的舅舅刘扬三兄弟叛乱后,刘秀更想封

  • 历史上的慎夫人怎么死的?历史上的慎夫人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慎夫人,生卒及家世不详,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汉文帝刘恒的宠妃,当时,慎夫人甚至可以与孝文窦皇后同席而坐。有美色,能歌舞,擅鼓瑟。十分受宠。慎夫人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 看她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

  • 郭圣通是怎么当上皇后的,郭圣通是谁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圣通(?-52年),真定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市)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世称“光武郭皇后”。郭圣通生皇长子东海恭王刘彊、皇二子沛献王刘辅、皇五子济南安王刘康、皇七子阜陵质王刘延和皇十子中山简王刘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封正妻阴氏和平妻郭氏为贵人。刘秀欲封阴贵人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