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晃和关羽谁厉害,关羽和徐晃的两次交战结局如何?

徐晃和关羽谁厉害,关羽和徐晃的两次交战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4/1/22 19:31:46

关羽和徐晃的两次交战是什么时候?

关羽和徐晃总共交过两次手,分别在建安十四年和建安二十四年。

一:徐晃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周瑜於江陵。先说明一件事:徐晃在战前就在江陵。所以不存在他打通北道来江陵支援的说法。【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三国志吴主传

此战相对而言很明了,应该发生于南郡会战期间,关羽绝北道之前,即建安十三年底,公元208年,或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从汉津的位置来看,显然不在北道上,因此确定这场战役不会发生在绝北道时期,而此战之后徐晃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很显然,这个依旧是南郡会战时期,因此确定徐晃与关羽的交战发生在绝北道之前,关羽这个时候在打游击战。

有观点认为此战发生在刘备败走当阳时期,这似乎说不过去,刘备败走经过了汉津,没有遇到任何曹军,说关羽在这个时候和徐晃交战,可能性很小。

至于此战的结果,徐晃传没有记载,别说破关羽,连个走关羽的记录都没有。请注意,徐晃传备详,所谓备详,就是完备详细,如此周备详尽的传记竟然没有记载结果。可以看后面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以及魏书中曹仁讨关羽,屯樊城,于禁助曹仁击关羽,结果均是未完成任务,所以以三国志对魏的夸胜讳败,这些地方显然是不敢记载结果,就是说明徐晃与满宠的情况不乐观。可以确定此战徐晃和满宠的目的是把正在打游击战的关羽打败,但是结果则是他们讨伐关羽未成功(暂且不论是否反被关羽打跑)。

在此给出江陵战役前期的大致战役过程。曹操赤壁战败后,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周瑜和刘备在江对岸会合准备进攻。此时关羽已经在江北打游击,周瑜则派出甘宁带几百人攻击夷陵城。然后,曹仁派出徐晃带领数千人讨伐关羽,满宠从当阳出兵配合,双方在汉津交战,胜负不明,但徐晃肯定没占便宜。同时曹仁还派出五六千人围攻夷陵,被周瑜一下歼灭了一半,剩下的赶紧退回江陵城。接下来周瑜渡江进攻。这时徐晃应该还没回来(不然为什么让牛金出战),然后发生了“曹天人”出风头的事,此时曹仁剩下的数千人要守城,机动部队很少,相比东吴的数千机动部队自然是“贼众盛,不可当也。”曹仁出完风头后徐晃差不多回来了,这时候才是徐晃“击周瑜”。

下面分析关羽和徐晃的第二战。下面是本人自己编撰关羽传的叙述(来源也是三国志,不过进行了顺序条张郃内容整合)

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羽偏军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羽所置偏将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羽之围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羽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与晃对陈。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大惊,谓晃曰:“公明,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羽与晃战,不利,退走。晃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

战斗第一阶段,是徐晃击退关羽偏军,采用的是欺骗战术,使关羽军队不战而退,徐晃的表现可谓相当好。而关羽则对于失利没有直接责任,因为战斗是偏将指挥的,最多背个领导责任。

第二阶段:徐晃要解围,关羽要围城打援,先看双方兵力:关羽北伐军初始兵力不大于四万。之前破曹仁,和于禁对峙的拉锯战,会战损数千人。新获于禁三万,至少需要两千人押回江陵。给北上起义军支援,大约两千人,水军人数,不少于一万,照此计算,徐晃发动对关羽总攻时,关羽手里能用的兵力大约25000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可能多了。看看徐晃传记载:“羽恐四冢有失,自将步骑五千出战”,堂堂主将亲自增援,竟然只能集结五千步骑出战,说明关羽的兵力就是捉襟见肘。

再看徐晃:初次到前线,于禁大致没到,徐晃的兵力少了是送死,所以其所属兵力应该近万。当然期间有不少新兵就是了。“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两个将军,带的人不会太少,考虑前线吃紧,总共带领近万人支援是靠谱的。最后“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一营的兵力,按东汉军制大约一千余人,十二营,不少于一万二千人。合计徐晃总兵力最终在三万人左右,略多于关羽的军队。

兵力小结:关羽手里能用的陆军机动部队约为15 000人,徐晃总兵力约为30 000人,考虑到前线具体情况的不同,双方直接交战兵力相差约在数千人,徐晃军略多。(本结论仍有争议,欢迎大伙踊跃发言讨论兵力问题)

徐晃开头就是一招声东击西,关羽的军队果然中计,四冢接近失败。关羽也不是省油的灯,亲自带领5000步骑增援。结果不知是发挥失常还是兵力差距太大或者徐晃本次发挥超好,擅长野战的关羽同志被一举拍飞。

第三阶段:解围。接下来徐晃率领军队冲进关羽陆军对樊城的包围圈,并且正式击败了关羽的陆军,这一仗形容关羽被打的“落花流水”可能有些过,但是也大体可以这么说,因为关羽的军队竟然有人“自投沔水死”而关羽是有水军的,可见关羽这一战损失小不了。保守估计,关羽损失了4000人以上(不保守估计近万,过万都有可能,但两万就多了),攻城器械至少损失一半。

第四阶段整顿。关羽的陆军,说轻点是被击退了,说重点是被击溃了,不得不“引军退还”,不过水军未受什么损失,还“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说明关羽是有能力的,正所谓“善败者不乱”,如果孙权同志不背后捅刀子,那说不定双方会隔沔水/汉水对峙,接下来或许关羽占领襄阳,战役到此为止(曹总也有自己的事要忙),要不然曹总继续让张八百增援,彻底让徐晃曹仁把关同志赶回家中红薯或者抓回班房都有可能,但这即时发生也都是后话。关羽能在最后阶段稳住阵脚,已经是不易了,何况面对的是一代名将徐晃。这一战,徐晃打得很好,关羽有一定相对表现疲软,但也不丢人。这一仗,成为关羽落败,徐晃大胜比较合理,称为徐晃完胜,关羽惨败则有些过头。

(本阶段的兵力分析基本上是通过逻辑推理,存疑。)

总评:关羽和徐晃的两仗,第一仗大致平手,第二仗徐晃获胜,对于能力比较判断,可以发现二人之间各有优缺点,前期徐晃可能略微疲软,但后期经过多年征战,徐晃的指挥水平与关羽不相上下,甚至可能略微占优,不过没有明显差距。二人可以大致算是棋逢对手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大乔的资料,大乔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乔(?~?)中文名:大乔性别:女民 族:汉族容貌:国色天香籍 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父亲:桥公 (桥姓今简化为乔,两姓合一。)配偶:孙策妹妹:小乔大乔(乔字古作“桥”),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公长女、孙策配偶、孙权

  • 三国魏大将军曹爽的简介,曹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爽(?~249年)中文名:曹爽别 名:曹昭伯国 籍:曹魏民 族:汉族逝世日期:249年职 业:权臣、宗室主要成就:专擅朝政多年爵 位:武安侯官 职:大将军、侍中等曹爽(?249)字昭伯,小名默,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大司马曹真之子,曹操族孙。年少时谨慎持重。魏明帝曹睿为东宫太子

  •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徒弟有哪些?水镜先生弟子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徒弟有哪些?水镜先生与他的三个徒弟 众所周知,水镜先生门下有三个名徒孔明、庞统和徐庶。在他们师徒之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时候看小人书时发现的,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也许是后人杜撰的,但那种明畅生动的故事风格很好。这日,水镜先生把众弟子都叫到堂前来说道:“你们今日要好生

  • 孙策是怎么死的?孙策的死和大乔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关于孙策的死因是说他被刺杀的,真的是刺杀吗?着其中还有什么样的背后故事?小霸王孙策为父亲孙坚报仇,打算进攻黄祖。向西进军时,任命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一起出兵。他们打下了皖城(安徽潜山),就是在那里遇到了乔老太爷和他的两个女儿(俗称大乔、小乔)。之后的事谁都知道

  • 水镜先生和诸葛亮什么关系,诸葛亮与水镜先生谁更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每提及“三国”,大家势必会想到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提到诸葛亮,就会让人想到一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笔者突发奇想:诸葛亮与水镜先生谁更“智慧”呢?也许有人会认为伯乐和千里马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可比性的。可是,笔者倒是认为在大是大非与大智大勇面前,

  • 大乔是谁的老婆,大乔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策与大乔的爱情孙策,听着名字是不是耳熟,可别把他当做公孙策啊。公孙策可是宋朝时期包拯身边的人,可是这个孙策,那就不简单了。他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认为,弟弟是吴国国主孙权。想想,他们老孙家,是不是总是出将才呢!孙策,男,是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父亲孙坚,弟弟孙权,字伯符,有小霸王之称。大家都知道,

  • 太子孙登怎么死的,三国孙权长子孙登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子孙登怎么死的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时吴大帝孙权长子。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临终时上疏举荐贤才,希

  • 曹爽是谁的后代,三国曹爽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爽(?-249年),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大司马曹真之子。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宫中,谨慎持重。曹叡即位后,即任他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任武卫将军;曹叡卧病时,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齐王曹芳即位后,曹爽又被加为侍中,改封武安侯。曹爽原本谦虚谨慎,后来任

  • 三国薛灵芸是谁的妃子,三国薛灵芸的故事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薛灵芸乃魏文帝曹丕的妃子,魏文帝改其名曰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据说薛灵芸是在十七岁时被地方官选中,献给魏文帝的。当薛灵芸听说要同父母分别,整日哭泣,泪水湿衣。到上车往都城洛阳赶路的时候,她用一只玉唾壶装眼泪。从老家常山到京城洛阳,

  • 无字碑有哪三块,历史上三块著名的无字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无字碑,我们想到的肯定是武则天的无字碑,但是你知道吗?在历史上一共有三块著名的无字碑。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三块吧。1、第一块在陕西乾陵武则天武则天是一位褒贬不一、颇具争议的人物。这位女皇帝在位时,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并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