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历史上三国周瑜结局死因

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历史上三国周瑜结局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17 更新时间:2024/2/20 12:56:04

历史上三国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

说到周瑜,喜欢《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他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今天想就这个问题做些粗浅探讨。

我们先看看不同的史书及野史,对周瑜之死的不同说法。

第一种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这是最家喻户晓的一种说法。

毛宗岗曾说用“美人陪衬大美人”是演义很高明的创作手法,《三国演义》里周瑜生来就是为了衬托“绝世美人”诸葛亮的主要“美人”之一。罗贯中虽然有时不忘在他头上插点花,但那是为了使他衬得别人更美丽的一种手段罢了。所以,他即便是一个“死”也要派派用场,于是就演义了一段非常好看的“三气周瑜”故事。

我们看《三国演义》“三气周瑜”故事时,总给人一个感觉,此时的周瑜和孔明比之赤壁之战时都有了“大不同”的变化。周瑜不再机智多谋,反而成了一个弱智的好动气的幼稚孩童,就连孔明也不再象以往那样心胸宽大,对对手不依不饶地步步进逼,同以前周瑜对他的态度相差无几。明知周瑜有病气不得,打了胜仗就偷偷开心好了,何必还派人骂周瑜,甚至写信羞辱,似乎是必欲置死地而后快一般。假如说,周瑜以前对孔明是小人行为的话,此时的孔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难怪鲁迅会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了。

第二种在取蜀途中进退两难气急而死,这是最原始的一种说法。

之所以说这种说法最原始,是因见于《三国志平话》。在《三国志平话》里周瑜取蜀是认真的,没有假道伐虢,不过取蜀途中刘备在前面堵截,张飞又在周瑜身后把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好多城池都夺了过去。面临进又进不了回又回不去的境地,周瑜病气交加,在走到西蜀的“巴邱”时再也走不动了,他向鲁肃哭诉临死见不到爱妻小乔的苦处,还要担心自己死后尸体怎样运回吴地,最后只能请故人庞统帮忙,在周瑜死后设计骗过诸葛亮,才把遗体运回了吴国。

《三国志平话》形成于宋代,承袭北宋民间说书贬曹褒刘的思想倾向,《三国志平话》通过“汉君懦弱曹吴霸,昭烈英雄蜀帝都”的叙说,极力歌倾刘备蜀汉集团的斗争故事。除了开端交代三国分合因由的司马仲相断阴间公事外,全书前半部门主要描述张飞“勇冠天下”,而后半部分则尽情讴歌诸葛亮的斗智。《三国志平话》所记载的事件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它毕竟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其中不少故事或者任意虚构想像,或者直接取于民间传说,可信度不高。

第三种因战争受伤而死,这是最简单又壮烈的一种说法。

持这种观点的一般都是从历史角度出发的人,台湾学者陈文德著有《诸葛亮大传》和《曹操大传》两篇巨著。文中对周瑜之死就是这个观点:军事天才周瑜在江陵之战中了箭,伤了胸肺久治不愈,拖了没多久就不治而亡。虽然东吴得到了荆州北部的两郡但却损失了军事天才周瑜,比之刘备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这种说法,虽看起来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并不严谨。如果周瑜是伤重而死,正史应当有所记载;更何况之前周瑜能提出亲自取蜀大计,想必当时的身体一定是健康的,绝不可能是带伤之身,更不可能俨然病危之时。

第四种因女人而死,这是最有趣又最富创意的一种说法。

这一说法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分别是“被女人害死说”和“被女人爱死说”。

“女人害死说”:据民间传说害死周瑜的是小乔。话说周瑜由于忙于军务冷落了小乔,小乔就和他的家将周云勾搭上了,周瑜本来就因受了诸葛亮的气。病的不死不活。小乔和奸夫一合计,打算把他早点弄死,好他们乐得逍遥,但苦于没有机会下不了手。于是就设计骗周瑜爬到棺材里引诸葛亮上钩,于是在卧龙吊孝时小乔把周瑜出气孔堵死活活闷死了他,并赖在诸葛亮身上。这一说法很无稽且低俗,与史料不符。

“女人爱死说”:取自周大荒的《反三国演义》。既然是反三国当然没有三气周瑜之类,也没有周瑜心胸狭窄之事,只是把周瑜的命描绘得比原来还短。有道是,“自古嫦娥爱少年,从来美人爱英雄”。周大荒先生作为周瑜的后世子孙,把周瑜刻画成为一位兼具少年和英雄的形象,精心包装了一个叫金粟柱的MM,来段感人肺腑的感情大戏。

话说这个金MM是个有姿色的小家碧玉,一直对周郎爱慕有加,经过苦思针对周郎爱“顾曲”这一特点,通过自己老爸牵线搭桥,加上自己苦练“时时误拂弦”功夫,终于把周郎勾上了手。周瑜在军营外包了二奶一时倒也逍遥快活。但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金粟柱MM成了周郎的催命符,没过多久就把他爱死了。那个金MM倒也不含糊,一听到周郎死讯马上饮药自尽。虽然作为外妾没人承认殉情而死,但小乔原谅了她,死后可以和爱郎同穴安眠。可惜的是,周大荒先生为使老祖宗更具“美少年”风采还有意为周郎改了寿命,死时只二十八岁。

第五种兼具以上几种的特点,这是一种大杂烩的说法。

中央台播出的《三国》电视剧就是这种说法,即因为战争中箭伤了身体----被诸葛亮三气加重了病情----在取蜀途中由于进退两难又气又急使病情恶化----最后死在女人(小乔)怀里。

第六种旅途中偶然得暴病而死,这是最符合历史真实的说法。

古代医术尽管有不少高明者,但毕竟是个没有发明抗生素的年代,对一些病症的诊疗实在有限,故而周瑜在讨伐曹操的途中,不幸暴病,“以至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无损有加”,使得一代名将周瑜就这么简简单单、快快速速的病死了,以致给刘备留下了一片新天地,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猜想,我们只能在“使周瑜不死先主无处所已”的感慨声中为他沉默致哀了。

说到底,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亡,是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问世后,才出现了周瑜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随后连叫数声而亡的典故。于是乎,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故事就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见,在小说家罗贯中笔下的周瑜,他是一个心胸狭窄,气量小,嫉妒心很强的人。

事实上,周瑜并非罗贯中笔下的样子。有资料显示,历史中真实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吴主孙权曾评价周瑜:“瑾有王左之资,雄烈胆略兼人,言议英发。”《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评价周瑜:“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在生活中,周瑜是一个宽容大度、心胸豁达的人。《江表传》曾记述这样一个故事:东吴老将程普,是一个早年跟随吴主孙坚南征北战、屡建功勋、很有影响的老将。由于年龄大,资格老,人们都尊称“程公”。程公对后起之秀的年轻将领周瑜有些看不起,曾多次给周瑜难堪。而周瑜却以大局为重,对程普的态度“折节容下,终不与校”,并经常虚心向他请教。最终“普后自敬服而亲之。”并对他人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试想,东坡先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见周瑜的风度气度并非空穴来风。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那么这样一位“雅量高致”、“文武筹略”的周瑜为何年方36岁就英年早逝?《三国志吴书》记载:周瑜16岁时大病一场,其父母请来曾经在宫中服侍过汉恒帝的太医柳仝。柳仝替周瑜把脉后说他以前读书用脑太甚,又染过风寒,久病不治,治不除根,日积月累,病情严重。后经柳仝救治,幸免一死。当时柳仝曾给周母留下二两金黄色的药散,并郑重留言:“此病二十年后有可能再复发,到那时可将此药给他服下就没事了。因二十年后我已不在人世,到那时可就无人能配此药了。”后周母病故时,又将此药传留瑜妻小乔,并把太医之言叮咛再三。果其不然,赤壁之战胜利后,209年,攻打荆州一战,周瑜右肋被箭伤,尚未痊愈便又率兵进取西蜀。210年冬,周瑜终因长年征战劳累过度,箭伤和旧病同时复发,救治无效,“道于巴丘(今湖南岳阳)病卒。”,当夫人小乔听到周瑜病逝,猛地想起20年前名医柳仝留给她的那包金黄色药散,后悔不已,竟哭昏过去。醒来第一句话就哭喊道:“是我害了周郎”。

看来,诸葛亮气死周瑜,作为文学作品的刻意描绘,无可厚非。但作为历史,还是要尊重史实、以真相为准。过去对周瑜之死的误解误会,应当澄清,应该纠正,以讹传讹将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换个角度看,类似《三国演义》周瑜形象的人,并不是没有,古代有,现在也有。曾有人认为,倘若当初项羽能听从船夫之言过江东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中国汉代的历史恐怕要改写了;如果罗贯中笔下的周瑜有韩信“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气量,多些忍让,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许就不可能出现。笔者深以为然,十分赞同。古往今来,确实有不少“周瑜”式的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出现,他们因气量狭小而酿成害人害己的悲剧早已尸骨如山,血流成河。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能成大事者一定要有豁达的胸襟、开阔的胸怀。无数事实证明,心胸开阔犹如登高望远,让人看得更高看得更远,也使人想成事能成事成大事;而心胸狭隘的人,自私自闭,锱铢必较,妒贤忌能,到处树敌,不但为自己制造出凶险的生存环境,还会由于动辄发怒、日渐孤立而错失良机,自酿苦果。《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小肚鸡肠,不但“赔了夫人又折兵”,连自己的小命也搭了进去,实在是太不值得。

可以说没有人不喜欢宽宏大量的君子,也没有人不讨厌心地狭窄的小人,但事到临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当好具有博大胸襟君子的。万事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竞争激烈,鹿死谁手不到最后一刻都难以抉择。因而,顺境时趾高气扬、春风得意者比比皆是;逆境时或自暴自弃、消沉颓废,或孤注一掷、破釜沉舟去拼老命者也大有人在;逢挫折受委屈时,闹情绪、使性子、耍脾气者屡见不鲜;遇名利见荣誉时,争抢个头破血流、不达目的誓不休者也随处涌现;更有一些“武大郎”式的官员,生怕别人优秀,心怀嫉妒,肆意打/压,甚至“窝里斗”,搞得鸡犬不宁……这种种现象,不说没有能力成就大事,就是高素质有水平的人也无暇顾及正事,被复杂纷繁的人际关系搅得难成大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嵇康的文学作品,嵇康遭诬陷被杀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以下篇目参照《嵇康集校注》(戴明扬著)及《全三国文》(严可均撰)。嵇康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十九首。《幽愤诗》一首《叙志诗》二首《游仙诗》一首《六言诗》十首《重作四言诗》七首《思亲诗》一首《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一首《酒会诗》七首《杂诗》一首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

  • 嵇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嵇康是什么时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嵇康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他的风骨成为中国文人推崇的精神,他的为人成为后世贤者效法的榜样。他性格外露,愤世嫉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面对屠刀,神情自若,抚琴而歌,使从容赴死成为一种境界。一、广陵音绝,浩气长存公元262年的一个夏日,在都城洛阳的东市刑场上,嵇康悠然地席地而坐,刽子手持刀肃穆侧立,监

  • 貂蝉此人是否真实的存在过,历史上有没有貂蝉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布的妻子不是貂蝉,董卓身边的貂蝉(实为刁蝉)是曹操所献。如果不分历史人物还是虚构人物,论起汉末三国最知名的女性可以列出不少来,比如曹操的卞夫人、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著名的美女大乔、小乔,还有才女蔡文姬等等,但她们在后世的名气如果跟貂蝉比起来那还是相差不少。一、作为艺术形象的貂蝉貂蝉这个人物始见于《

  • 曹操儿子曹彰历史资料,曹彰的结局是被毒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彰(?-223年),字子文,曹魏家族将领。曹操的第四子,卞氏所生的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曹彰降服辽东后,曹操大喜拉着其子的胡子称其为黄须儿,死后谥号威王。曹彰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自小就立志为将,随曹操征伐,勇猛过人。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一旦

  • 历史上吕布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演义把“奸绝”曹操的残暴奸诈与刘备的宽仁信义放在一起对比的话,那么关羽和吕布,就是“义绝”和“三姓家奴”间的对比。因此这位在文学上有其相应的作用,在历史上也有其一定地位的吕布,在演义的前期,唯一的主角诸葛亮还未出场的阶段中

  • 袁绍简介资料,袁绍最后被谁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绍(?~公元202)姓名:袁绍别名:本初国籍:汉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南)逝世日期:公元202年职业:大将军、冀州牧主要成就:统一河北,成为汉末最强的诸侯治理河北政宽,百姓德之葬处:冀州爵位:邺侯容貌:姿貌威容袁绍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领冀州牧,持节总督幽青并冀四

  • 文丑是谁杀的,袁绍大将文丑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丑和颜良是袁绍阵营的主力将士。袁绍派兵讨伐曹操时,两军在白马交战,曹操用计策将袁绍的主力军队打散,将曹军解于围困之中,并斩杀了颜良。曹操认为白马作战,因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利于自己优势的发挥,便舍弃了白马,将军队和粮草沿着河流向西转移。袁绍得知后,急忙追赶曹操军队,想要获取曹军的粮草。曹操在白马之战中

  • 曹彰最后的结局,历史上的曹彰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武帝曹操共有25个亲生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大位,但曹丕刚即位时,对自己的弟弟很不放心,特别是二弟曹彰和三弟曹植。历史上还留下了曹植著名的《七步诗》,充分反映了曹操死后他的儿子们互相斗争和陷害的状况。然而,曹植能用七步作诗的才学逃过一劫,曹彰却没有这么幸运,他在朝见了曹丕之后不久,竟突然暴毙,死得蹊

  • 甄宓简介资料,甄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甄宓(183~221)中文名:甄氏别名:甄姬,甄洛,甄宓(fú)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出生日期:183年1月26日逝世日期:221年8月4日职业:皇后代表作品:《塘上行》其它:汉相甄邯后裔,上蔡令甄逸之女谥号:文昭皇后子女:曹叡、东乡公主甄宓原是袁绍的儿

  • 袁绍手下有哪些谋臣武将,袁绍的谋士和手下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从接触三国以来,只有是谈到袁绍手下的谋臣大家都会说田丰,沮授有远见有才能,而逢纪,审配则是误国误君的奸臣。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其实我想把你放在袁绍的角度你也是会重用他们的。先说说田丰吧,这个人一直是被人认为是河北最有见识,最有才能的人,可是这是凭哪点呢?真实的人不像游戏可以用4维来评价能力的高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