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飞一生中有哪些辉煌的战功,张飞后来是怎么死的?

张飞一生中有哪些辉煌的战功,张飞后来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2/21 5:14:45

张飞一生中有哪些辉煌的战功

被误导的名字

张飞的名字,《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有准确的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这段史文告诉我们,张飞准确的名字是:名飞,字益德。

古人有名,还有字,两者的用途并不相同。名是用来彼此相区别,而字,主要用途是在社交场合中显示礼貌。大体的规矩是:称呼别人,一般要称他的表字,以示尊重。称呼自己,则要称名,以示谦虚。

张飞的益德,意思就是不断增加品德。不断增加品德,将来就能腾飞,这正是当时儒家思想盛行的体现。当时的人,用“德”字来取名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庞德、庞德公、刘玄德、曹孟德等等。

但是张飞的名字上千年之后却被人擅自改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就说:“姓张,名飞,字翼德。”这会不会是偶然的笔误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书中多次提到张飞的表字,都是羽翼的“翼”,可见绝非偶然。这样一改,不仅破坏了张飞原来名字的文化含金量,而且从此谬种流传,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三国迷。现今有些游客,到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看到张飞塑像前面的说明牌上按照史书写的是“字益德”,还说是没文化,写错了。

不过,损害张飞姓名权的始作俑者,还不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此之前问世的元代《三国志平话》,就已经把张飞的表字“益德”,改成了“翼德”。在长坂坡前的那一声怒吼,也写成了“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可见是《三国志平话》改名在先。今天我们要想认识张飞的真实形象,就不能不把来龙去脉搞清楚。

义释严颜,深谋远虑

张飞因误导被损害,而且扭曲最严重的东西,就是他的真实形象。后世流传的张飞是一个作风鲁莽、性格暴躁的粗线条人物,与程咬金、李逵有一拼。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却完全不是如此。

证据不用多举,只消来看张飞第一次取得的辉煌胜利,也就是义释严颜的江州之战,就会完全明白。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喧宾夺主,动手攻占益州。益州的军政长官刘璋在成都顽强抵抗。为了加强攻势,刘备便在第二年从荆州紧急召唤张飞等人,跟随诸葛亮率军赶往益州增援。江州之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响了。

古往今来,从江汉平原进入天府之国,最便捷的交通大动脉就是长江。张飞等人沿江西上,很快就到达益州东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塞江州城下。江州,在现今的重庆市区,当时是巴郡的首府。不过,江州虽然地位重要,这时的防守兵力却相当薄弱,因为刘璋的主力兵团已经集中在江州的西北方向,正在全力保卫益州的中心城市成都。因此,张飞很快就将江州的城池拿下,生擒了对方的主将严颜。于是便出现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中记载的生动一幕。张飞责骂被捆绑的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

严颜毫无畏惧,也高声叫道:“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张飞听了勃然大怒,高声传令:把严颜拖出去斩首示众。严颜视死如归,神色不变,又顶了张飞两句:“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结果张飞对严颜的骨气很是欣赏,当场把他释放不说,还作为上宾热情对待。

史书中对这场战役的具体作战经过一笔带过,却把张飞和严颜的对话忠实记录在案,可见对此非常重视。而这一历史场景,确实也很精彩。在严颜这一方,前面四句回答可谓义正辞严,很有骨气;后面两句不仅视死如归,更是暗含讽刺:砍脑袋就砍,发怒干什么?言外之意,你恼羞成怒了吧,我的话戳到你的痛处了吧,把严颜的硬骨头精神展现无余。

其实写严颜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衬托张飞。张飞越是被对方斥责、顶撞甚至讥讽,他反而越是欣赏对方,这才能够显示出他那罕见的度量。总之,张飞在这里的形象,已经不是一个粗鲁残暴的武夫,而是一位心胸宽广、赏识人才的君子。

张飞处置严颜的背后,其实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和细密考量。

严颜的籍贯和家族,陈寿《三国志》完全没有记载。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地方志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书中卷十二记载严颜是“临江人”。这临江县,是巴郡的属县,即今重庆市的忠县。当时这个地区的民风,据《华阳国志》卷一记载,有两大相互关联的特点:一是“其民质直”,即朴实耿直;二是尚武精神,将领出现多,所以俗语总结为“巴有将,蜀有相”。

严颜的严氏家族是临江县的土著大族,“临江县,严、甘、文、杨、杜,为大姓”。严颜之所以会有非凡的骨气,一是深受本地耿直民风的熏陶,生性就当不来软骨头;二是他的家族是当地第一名门,他不能给本家族丢脸;三是他就在巴郡家乡本地保卫第一军事要塞,更不能给本地的将领群体丢脸。

知道了严颜的背景和性格,再来看张飞对待严颜的一系列举动,就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君子风度,而是极具政治眼光的深谋远虑了。深谋远虑至少有三点:第一,严颜既是巴郡将领群体的代表,又是巴郡地方大族的代表,优待他对于争取益州本土上层社会的支持,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第二,严颜的性格朴实耿直,一旦成为座上宾,他会尽心尽力帮助你,而不会搞阴谋,耍诡计;第三,要想获得严颜的真心支持,必须先给足严颜面子,让他充分表现出视死如归的硬骨头精神,然后再来释放他,这样才能保护他的形象不受损害,避免他以后被人耻笑,这就是争取严颜时在方法上的周密细致考虑。

明白了以上这三点,再来回味张飞的言行和举动,就真相大白了。这充分说明,真实的张飞,哪里是戏剧当中只知道叫喳喳的粗鲁莽撞人,而是具有深谋远虑的细心周到人。《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说他宽大严颜之后,“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从此张飞一路顺顺利利就打到成都同刘备会师了。可见义释严颜收到的政治效果确实非常好。

大战张郃,威震宕渠

作为名将,张飞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功,要数他的宕渠之战。建安十九年(214年)夏秋之际,刘备攻占益州,马上把张飞安排到一个战略要地,也就是巴西郡,去兼任太守。张飞到巴西郡就任后不久,就出演了威震宕渠的大好戏码,杀得曹军的虎将张郃落荒而逃。

建安二十年(215年)秋天,曹操翻越秦岭,一举拿下汉中,然后留下夏侯渊、张郃、徐晃三员大将在此镇守,自己高奏凯歌回了北方。接下来镇守汉中的曹军,借助胜利形势不断向南侵入巴西郡。

这年11月,曹军一位同样姓张的大将,率领大军气势汹汹杀进巴西郡,要给张飞好看。

来者张郃,字俊乂,冀州河间郡鄚县(在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氏,久经沙场,名列曹操异姓五虎上将之一。此番他领兵杀来是奉曹操的特殊指令。什么指令?就是不要地盘,只要人口,抢到的人口一律押回汉中。

曹操抢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的人口资源非常之紧缺。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疾病流行,灾害频发,造成了人口急剧减少。二是张郃所进攻的巴西郡,民风非常有特色,性格耿直、崇尚勇武,是当兵打仗的好材料。

11月,张飞在巴西郡的首府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得到军情急报,说是张郃从汉中郡的首府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向正南方向杀来,已经占领阆中东南面的宕渠县(今四川省渠县东北),正在这一带大量抢夺人口。张飞一面命令继续搜集对方的动向情报,一面动员人马准备迎战。

张郃之所以将抢人的目标锁定在宕渠县,原因有二:第一,从汉中打进巴西郡,就有一条叫做宕渠水的河流,向南流向宕渠县。上游现今叫南江,下游现今叫渠江。沿着河流行军,不会缺乏水源。第二,这条河流直通的宕渠县,是张郃抢人最理想的地方。宕渠县是一个古代部族的国都。这个部族擅长使用木板制作的盾牌冲锋陷阵,所以叫做板楯蛮,英勇善战,闻名天下。汉高祖刘邦最初起兵攻占关中,打前锋的就是板楯蛮。到了东汉,板楯蛮依然屡建战功,被称为“神兵”。

张飞奉命来到巴西郡,打造保卫大后方的可靠屏障;而张郃却奉命杀进此地,要来抢人。两位姓张的名将,即将施展本事较量一番。

此刻的张飞,正在平心静气做临战之前的功课,因为他又得到进一步的军情密报:张郃的大本营,就建立在宕渠县城西南方的蒙头、荡石一带。巴西郡的地理状况,张飞是早就摸透了的。他出任巴西郡太守,一年来在辖区各地巡察,对此处的山川河流,包括张郃建立大本营的蒙头、荡石,他又细细走了一遭。凭借对地理的熟悉,再加上沙场作战的丰富经验,张飞终于找准对方的软肋,从而有了一招制敌的胜算。

张郃大本营的所在地,史书上叫做蒙头、荡石,后来叫做八濛山,位于现今四川省渠县的东北约三公里。此处地形极为奇特:渠江在这里,沿着顺时针方向,先是从北向南,然后又从南向北,绕了几乎是整整三百六十度的大圆环,最后形成一个开口小而腹部大的口袋形地区。这块口袋形的地区,现今叫做元渡坝,腹部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原野,东西最宽处大约3公里,南北最长处约3.3公里。狭窄的开口处,最宽只有500米左右,而陡峭的八濛山,就扼守在最窄的开口处。相传因连绵起伏的八座山峰,经常云雾蒙蒙,故而得名八濛。通往腹部的山间小路,崎岖而狭窄,悬崖峭壁,惊心动魄。

张郃把大本营设在这里,意图何在呢?这里四周是滔滔江河水,形成天然的隔离带。只需要把分批抢来的人,往口袋中一放,然后派重兵把开口处的对外通道卡死,不就行了吗?一言以蔽之,这是张郃精心挑选的一处天然集中营。

但是在张飞眼里,这个集中营却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就是粮食供应有严重问题。对方上万人马,深入我方地盘,至少有六百里之遥。军粮供应不上,只有就地去抢。如今又将大本营建立在蒙头、荡石所在的山上,到外面抢粮的通路,就只有北面一个方向,而东侧、西侧和南面,都被口袋形的滔滔江河水所阻断。如果张飞出动大军,把北面对外的通道牢牢堵死,不出一个月,张郃就会缺粮断炊。而张飞的人马位于西北方二百里的阆中,能充分保障粮食供应。

张飞找准对方的软肋,立即付诸行动。他率领养精蓄锐多时的人马,来到张郃的蒙头大营前面,占据有利地形建立起坚固的营垒,将对方向外的通道严密堵死;然后凭借深沟高垒,与对方打起军粮消耗战来。张郃其实对这种情况是有所预料的,而且也有避险的方案:快进快退,抢够人以后尽快撤离。但是他却没料到,张飞行动更快,赶在前头挡住了自己。为今之计,只有向对方挑战,争取杀出一条退路了。可是,山下面的张飞很冷静,很淡定,任凭你叫喳喳怒吼大骂就是不主动应战。这一对峙,就对峙了50多天。

50多天之后,张飞估计,对方断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军心散了,体力垮了,火候也到了。于是他亲自指挥一支精锐军队,穿越茂密丛林,摸到对方建立在荡石的营寨,突然发起猛攻。将对方拦腰切成两段之后,张飞对张郃所在的蒙头大营,进行前后夹击。面对张飞这一狠招,张郃彻底受不住了。眼看对方的精兵猛将如同潮水一般从前后两边涌来,而自己的前后两段却无法相互支援,张郃被迫抛弃胯下的宝马。在身边十几名侍卫的保护下,张郃连滚带爬穿越丛林,溜出包围圈,狼狈逃回汉中。这一场大战,张飞大获全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飞到底长什么样,揭秘真实历史中张飞相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云阳张飞庙,因为三峡大坝修建时的搬迁而广为人知。而《三国演义》人物中,被歪曲得最厉害的,恐怕也非张飞莫属。在小说里,张飞出场,即如此描写他的容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就这20个字,把威猛无比的猛将形象定了调。作者后来还添油加醋,引了不知道哪里

  • 诸葛亮的后人介绍,诸葛亮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嫡子诸葛瞻 继子诸葛乔 幼子诸葛怀 小女诸葛果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诸葛亮之子,三国蜀汉大臣,工书画。诸葛瞻从小聪明颖慧,是一个早熟的人才。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军旅中写信给他的哥哥诸葛瑾说:“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 辽国是现在的哪里,辽国是现在的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辽国也还是有很多人都比较感兴趣的,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也非常的知名,在和宋朝的各种博弈中也是非常的厉害的,所以很多人对这个辽国也非常感兴趣,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这个辽国是现在的具体什么地方呢?又是现在的什么人呢?下面小编将以这个地图的形式来具体的说说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至

  • 辽国萧太后三位女儿结局,辽国萧太后处斩女儿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辽国萧太后处斩女儿的事情,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如果对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对的话,她的女儿们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并不是真的,辽国萧太后的女儿们都活得好好的,辽国萧太后并没有处斩他们。估计很多人看到有传言说

  • 成吉思汗把王位传给谁,成吉思汗死后谁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成吉思汗的故事,很多人不太知道,成吉思汗把王位传给谁了,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值得学习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学习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学习。成吉思汗把王位传给了能力最强的三子窝阔台。成吉思汗的正妻共生有4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

  • 冯媛为何服毒自杀?汉元帝宠妃冯媛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元帝宠妃冯媛为何服毒自杀?昭仪冯媛怎么死的冯媛(?公元前6年),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安)人,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长女,汉元帝刘奭的宠妃,汉平帝刘衎的祖母。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选入后宫。初为长使,数月升为美人。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生子刘兴,封为婕妤。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汉元帝在虎圈观

  • 霍成君的结局是什么,霍成君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成君(?~前54年)中文名:霍成君别 名:霍皇后国 籍:西汉民 族:汉族出生地:长安逝世日期:公元前54年职 业:皇后父:霍光母:霍显配偶:汉宣帝刘询葬 处:昆吾亭东霍成君 (?前54年),西汉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的小女儿 ,汉宣帝刘询的第二任皇后。本始三年(前71年),霍成君的母亲霍显派女

  • 班婕妤是被谁给害死的,班婕妤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班婕妤(前48?前6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她的父亲是班况,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功劳

  • 傅昭仪怎么死的,傅昭仪有几个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傅昭仪(?公元前2年),傅氏,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其父为河内温县人,早逝;其母遂改嫁为魏郡郑翁。傅氏初为上官太后的才人,汉元帝刘奭为太子时,得以进幸。汉元帝即位,立为婕妤,甚得宠爱。生有一男一女,女为平都公主,男为定陶恭王刘康。后封为昭仪。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

  • 慎夫人简介资料,慎夫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慎夫人(?~?)本 名:慎夫人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族籍 贯:邯郸丈夫:汉文帝刘恒葬 地:随葬文帝霸陵公元前177年,汉文帝带着窦皇后、慎夫人乘辇同往上林苑游幸,晚上在上林苑举行盛宴。由于慎夫人是汉文帝的宠妾,在宫中常与皇后平起平坐,上林郎官按照惯例,把慎夫人的座位也安排在与皇后对等的上席。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