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艺最后为什么会举兵造反呢?

罗艺最后为什么会举兵造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3/12/15 3:25:27

罗艺最后为什么会举兵造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北征》诗云:“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武德九年,李世民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成功拿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皇位,可谁知在这个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他就收到了罗艺造反的消息。

乱世英豪

大家所熟知的罗艺应该是《隋唐演义》中武功高强、为人正直的绝世猛将,他是罗成的父亲,同时也是秦叔宝的姑父。在演义中,罗艺未能活到大唐建立便死于苏定方之手,但其儿子却成为大唐开国元勋。

可惜这都是虚构的,历史上确有罗艺,但罗成却不存在,他也不是秦琼的姑父。罗艺不仅活到了大唐建立,还被封为王爵,只不过在李世民称帝之后,罗艺选择了造反,这又是为什么呢?

罗艺出生于武将世家,父亲罗荣在隋朝担任监门将军,由此罗艺从小便学习武艺,熬炼筋骨。罗艺虽然才能出众,作战勇猛,但其性格有缺陷,他性情残暴不仁,骜不驯,这个性格让他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同时也给他惹来不少麻烦。

罗艺本可以凭借家世获得不低的职位,但他硬是凭借勇猛作战,立下不少功劳,凭借战功升迁为虎贲郎将。

隋朝末期,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逐渐发展成割据势力,罗艺驻防的涿郡自然也不太平,他深知隋朝不得人心,注定灭亡,此时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凭借在边疆剿匪积攒的名望,罗艺轻而易举夺得幽州大权,自封幽州总管,成为隋朝边疆实力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不过,随着中原混战加剧,罗艺明白自己手中这点兵力不足以在乱世立足。

当时罗艺已经在边疆运营多年,在当地声望很高,宇文化及窦建德等势力都曾拉拢过他,不过,罗艺都一概拒绝了,他认为占据关中的李渊最有可能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

降唐立功

罗艺看天下大势已定,当即投降归附李唐。李渊见罗艺来投自然非常高兴,当即封他为燕王,赐李姓,因此在相关史籍中,罗艺大多就以“李艺”这个名字出现。

从罗艺的前期发展过程来看,他是一个很会审时度势、投机站队的人,不过在投降李唐之后,罗艺却失去了这种本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选错了阵营。

李唐灭掉窦建德和王世充后,大唐的敌人就剩下刘黑闼了,李渊自然不会允许刘黑闼在自己地盘上继续活蹦乱跳,于是派遣手下大将前去讨伐,可没想到,大唐能打的将领却被刘黑闼虐了个遍。

这时,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关于皇位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如果罗艺能够看清局势的话,他应该向李靖学习,保持中立,可惜的是,罗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李建成阵营。

罗艺和李世民结梁子

刘黑闼虽然战败,但在突厥势力的帮助下,再次起兵攻打李唐。这次,李渊派太子李建成领兵出征,同时让罗艺从旁协助,两人在洺州会师后相谈甚欢,后来一同打败了刘黑闼。

胜利归来的罗艺被李渊加封为左翊卫大将军,而李建成也趁机拉拢罗艺。

秦王李世民看到罗艺位高权重,自然也想拉拢一番,便派亲信到罗艺大营拜访,企图拉近关系,没想到罗艺却无故暴打了李世民亲信,这让李世民心里很不舒服,两人的梁子算是正式结下了。

罗艺加入太子李建成阵营后,在朝中积极为李建成摇旗呐喊,暗中帮助李建成加强在军中的实力。罗艺不仅从手下精锐中抽出300人送给李建成,还将手下大将薛万彻、薛万均一并送出。

这使得太子府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阵容丝毫不弱于李世民的秦王府,甚至还强一些。李建成有充足的力量与李世民抗衡,这给李世民带来不小的麻烦,此时罗艺与李世民之间最大的梁子就此结下。

起兵造反

或许在罗艺看来,李建成是太子,登上皇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但他绝对想不到,李世民不按规矩出牌:既然不让我坐皇位,那我就掀桌子,硬来!

公元625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等人,逼迫李渊封他为太子。不久之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正式执掌大唐。

在外镇守边疆的罗艺听闻李世民登基的消息后,心中十分害怕,因为他曾经不留余力地支持李建成。而李世民并没有对罗艺下手,相反,为了安抚他,不吝对他大加封赏。

可李世民的赏赐却起到了反作用,罗艺接到封赏之后,愈发觉得这只是李世民的暂时安抚计策,此后腾出手来一定会对他秋后算账,心中便萌发出反叛之心。

其实,李世民有容人之量,像李建成旧部魏征、薛万彻等人都被赦免了,有的甚至还得到重用,只要罗艺及时向李世民表达臣服之意,相信李世民会不计前嫌接纳他。

结语

罗艺举兵造反,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很简单,罗艺与李世民之间有私怨,加上罗艺又手握重兵,是大唐的不稳定因素,对于李世民来说终究是个隐患,即使罗艺不反,李世民也会逼他反。

罗艺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在职场上,固然有能力很重要,但站队正确比能力更重要,站对了阵营,做事可以事半功倍,否则有再大的能力也不会得到重用,甚至还会遭到打压、排挤。

如果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受到伤害的也只会是自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番薯解决了人们吃饭问题,却改变了中国人的肤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番薯,明朝,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概念里,黄皮肤是中国人的特征。可在历史上,黄皮肤并不是中国人的标配。在明朝以前,世界并不认为中国人是黄种人。马可·波罗到中国来旅游,他用“肤色白皙”来形容中国人。在之前的作品里,描写中国人的肤色也是用白色。五代十国的一个诗人出门碰到一个美女,回来魂不守舍,写了一首诗,把他看到的美女的胸比作白

  • 婆罗门在印度的地位怎么样?有着怎样的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婆罗门,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印度四姓中,最高级种姓、祭司和学者的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核心人群,印度社会中最崇高的种姓。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卷十五种德经、慧琳音义卷二十九等皆载此阶级由梵天之口生,颜貌端正,清净高洁,以习吠陀、司祭祀为业。依摩奴法典规定,四姓中婆罗门有六法,即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

  • 金朝为什么衰落得会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金朝为什么衰落得会那么快?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危机,在盛世中酝酿任何一个通过战争建立起来的王朝,其初期军队都具有强悍的战斗力。他们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英勇无惧、作风淳朴,这样的军队是难以战胜的。金朝初期的军队就是这样的,他们从白山黑水的寨子里走出,没有多余的财产,没

  • 宋高宗赵构的后任皇帝,为什么是宋孝宗赵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昚,南宋,历史解密

    赵昚,即宋孝宗,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自幼被宋高宗选中育于宫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宋高宗之后的皇帝并非他死后继承,而是由宋高宗禅让所得,这位皇帝宋孝宗赵昚。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成为了漏网之鱼,虽然徽钦二帝把大宋搞得乌烟瘴气的

  • 为什么称张仲景为医圣?详解张仲景的高超医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称张仲景为医圣?这是因为他的成就比较伟大,写了一本叫《伤寒杂病论》的医书,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张仲景之前的历史上,中国的医学分为两个大类别。第一类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基础理论,它讲究阴阳五行及人和自然的关系,讲人的生理,讲生病的病理,也讲致病的因素

  • 秦国支援楚国甚至是复国 两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秦国和楚国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支援楚国,并帮其复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大都是从秦始皇开始到之后的,对于之前的历史知道也大都是来源于电视剧,但是电视剧中关于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的好像并没有多少,所以许多人对这个时期的历史

  • 关羽为什么要离开曹操?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将,同时也是民间公认的“武圣”,尤其在《三国演义》里更被描写成了一位忠义无双的武将。不得不承认,罗贯中老师非常厚待关羽,可谓给足了二爷面子:凡是历史上对他不利的描写全部剔除,并且给关羽强加了不少的戏码。总之一句话,罗老凭借自己的文笔给关羽树立了义薄云天的猛将形象,感兴趣的读者可

  • 南宋是什么时候灭亡的?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历史解密

    南宋由赵构建立,定都临安,上承北宋下启元朝,国祚152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靖康之耻后,皇室漏网之鱼赵构建立了南宋。但是开封被占了,面对金人的威胁,赵构只能一路南下,不断逃窜,等到金人撤退后,赵构才踏踏实实的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稳定下来。然而南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没

  • 乾隆退位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在这三年里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对乾隆太上皇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退位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乾隆在这几年都干了什么?乾隆皇帝是历史上一位很有实力的皇帝,与父亲雍正皇帝和爷爷康熙皇帝共同打造了康乾盛世。乾隆皇帝活了八十九岁在位60年的时间,是一位非常长寿的皇帝。在他在位的第60年,他决定退位,成为太

  • 赵氏孤儿的真相是什么?是公孙杵臼和程婴二人的计谋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杵臼,春秋,历史解密

    对于赵氏孤儿大家都听说过,戏文里面经常唱,但是对于一些不好戏曲的人来说,还有对此了解不多的人,这对他们来讲只是一个悲剧,对里面的过程和牵扯到的一些人不清楚,小编刚刚看完了一篇关于赵氏孤儿的文章也就产生了一些感想,在这就和大家唠叨唠叨。赵氏本来是个大家族,在晋国他们这个家族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掌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