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尝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75 更新时间:2024/3/28 16:31:05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四君之一,他是齐国贵族,齐威王之孙,此后继承父爵于薛,所以又被称为薛公。孟尝君依靠父亲留下的遗产,广招宾客以养士,好扩大自己的势力。当时秦昭襄王就像招揽孟尝君到秦国当丞相,可见孟尝君的确是有一番才能。不过也有人说孟尝君是名不副实,以他的能力来看恐怕能以背负盛名。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孟尝君的主要事迹,看看孟尝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担当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名号。

孟尝君田文,齐国王族子弟,家财丰盈,凭借家族影响,疏财纳士,而享有贤明,位列“战国四君子”之一。

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且有鲸吞他国之势,孟尝君仅仅是战国末期诸侯列国王族垂死挣扎的一个典型。孟尝君以父祖之资而博得贤明,但其未必当的一个“贤”字,当利益受到损害时,其行为与强盗无异。

一、相秦不成临险境,而怨秦

1、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并请求见到孟尝君,《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由此可见,秦昭襄王也成了孟尝君的粉丝,欲将其揽入秦国,为秦国效力。

既然当时头号强国秦国力邀,孟尝君有点飘飘然,准备收拾行装去秦国,而宾客却不赞成其入秦,再三规劝,仍执意前往。最后,还是一个叫苏代的宾客,以比喻的方式力谏,令其有所悟,才放弃入秦的打算。

齐愍王二十五年,齐国派孟尝君入秦。秦昭襄王随即任命孟尝君为秦相。孟尝君入秦为相,引起赵国的警觉,赵武灵王认为秦、齐将来有联合的基础,于赵国不利。于是,赵国积极活动,孟尝君为秦相不足一年即被免,取而代之的是赵国重臣楼缓。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有人在秦昭襄王面前诋毁孟尝君的话,“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

秦昭襄王不但免了孟尝君秦相,还将其囚禁,并欲“杀之”。最终,孟尝君依靠宾客中的“能人”才得以逃离函谷关,从此也为世人留下了“鸡鸣狗盗”的故事。

战国之时,诸侯列国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素有贤明的齐国重臣入秦为相,他国君主难免想入非非,不计代价搞破坏,是预料之中的事。再者,孟尝君的影响力,且背后有强大的齐国,抵挡赵国应该不困难,谁曾想孟尝君竟然沦落至“高调赴秦,落魄而归”的窘境。

还有,孟尝君入秦、相秦是秦昭襄王九年,此时正是宣太后专政时期,穰侯魏冉手握秦国大权,即使赵国未对孟尝君相秦之事从中作梗,孟尝君也难以久在秦相之位。

“历史倪说”认为,以孟尝君之才,门客之多、之智,入秦之前应该对相秦之事做充分的预估,其中综合诸侯列国局势不难得出赵国将会对相秦之事从中作梗,而秦国宣太后专政,魏冉掌权也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此时相秦难以长久,甚至有生命之忧。但历史事实是孟尝君既率领门客浩浩荡荡入秦,还接任秦相。孟尝君之才着实令人生疑。

2、孟尝君相秦不成差点命丧秦国,一向靠脸面吃饭的孟尝君哪能咽的下这口气,为一己之私,不惜率军伐秦。

于是,孟尝君竟率领齐军,且纠结了韩国、魏国,来势汹汹,直奔函谷关而来,最终令秦昭襄王折腰。

《纲鉴易知录卷六·周纪》记载:孟尝君怨秦,“齐、韩、魏伐秦,败其军于函谷关,河、渭绝一日。秦割河东三城以和,三国乃退”。

孟尝君相秦无果险丧命,恼羞成怒即兵戎相加,却不从自身找原因,且以孟尝君的智慧与阅历不可能不知道,多国联合伐秦,难有好下场,当年公孙衍发起声势浩大的“五国相王”以对抗秦国,结果颗粒无收。

孟尝君联合齐、韩、魏攻秦而胜,以秦献三城和解,但三国退兵之后直面秦国的是韩国、魏国,将来两国要付出血的代价可想而知。孟尝君为一己之私置他国安危不顾,其“贤”与否不言自明。

二、言不入耳即屠赵一县之众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逃离秦国,途经赵国时,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且“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

当他们真正见到倾慕已久的孟尝君时,心理的落差极大,令他们“皆笑”,并说“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闻之,怒”,进而做出了不理智行为,“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令人难以想象,被誉为“战国四君子”的孟尝君,且久负贤名,竟然如此涵养,一言不和即动杀机,竟视他国子民如草芥。当此情形下,即使有不如意,以其威名,加上平原君盛情款待,也不至于如此。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孟尝君究竟为什么做事如此残暴?“历史倪说”认为,孟尝君之父田婴,封靖郭君,专齐政多年,有子四十余人,孟尝君田文即是其中之一,且为妾生庶子,且早年田婴令其母将其抛弃。由此可见,孟尝君田文虽因智而承田婴嗣,但内心的自卑,偏激早已埋藏心底。为了更好地孟尝君,“历史倪说”将其庶子承嗣的来龙去脉梳理如下:

田文的父亲叫田婴封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齐宣王去世,齐愍王即位。齐愍王即位的第三年封田婴于薛邑。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

当初田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田婴认为“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而命令田文的母亲将田文扔掉。但是田文的母亲未遵从田婴的命令,而“窃举生之”。可以想象,田婴掌管着齐国国政,再加上府中妻妾、儿女众多,竟不知田文正在一天天长大。

等田文长大以后,其母才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荐给田婴。田婴作为一家之主,一国之相,知道事情真相后,肯定暴跳如雷,且会处罚田文母子。令人未曾想到的是,田文一阵发言,令田婴哑口无言,事情就此作罢。

后来,田文建议田婴广散家财,用以招揽人才。《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田文对田婴所说,“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

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且十分器重他,“使主家待宾客”,这对田文来说可谓一步登天。随着田文与宾客频繁交往,其名声随之传播至各诸侯列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田婴去世后,田文“于薛”继承了田婴的爵位,即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诸侯列国“宾客及亡人有罪者”。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令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归附而至。

孟尝君田文以身作则,食客达数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孟尝君设晚宴招待宾客,有个人恰好遮住了灯光,令宾客十分恼火,以至于“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当此情形,孟尝君立即明白了那个宾客怒自何来,立即站起来“自持其饭比之”。那个宾客羞愧难当,无地自容,随即刎颈自杀。

自此之后,孟尝君名声大噪,《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士以此多归孟尝君”。而孟尝君更是对投之门下的宾客均热情接纳,“无所择,皆善遇之”,以至于形成了“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的局面。

孟尝君于战国之末,为了齐国的利益,广招贤士,其爱国之举值得赞美,但贤明之下,行事却与贤相悖,向后人展示了“君子”的两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景公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史上对于齐景公的评价其实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齐景公有远大的抱负,但平日又贪图享乐。齐景公在位一共58年,期间齐国国情算是有好转,国内相对比较稳定,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因为当时晋国和楚国等诸侯国都不敢攻打齐国,但齐景公晚年却在立嗣上选择废长立幼,为此后“田氏代齐”埋下隐患的

  • 钟离春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钟离春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其实挺有趣的,毕竟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话说她是真的丑,但是还好的地方是她的治国能力却十分的强悍,所有也是深受当时的齐宣王喜爱啊,有事钟离春,没事夏迎春的古话也是传唱至今的,但是很多网友也说了,这个钟离春这么厉害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

  • 小明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小明王想必很多人都不太认识这个人吧,但是都听说过他的事情,话说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他竟然也建立起了一个政权,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小明王到底是谁呢?其实这个人一生还是挺传奇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王的简介吧,对这个人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小明王简介小明王一般指韩林儿,韩林儿(?-1366年)

  • 黄帝的生平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都说,咱们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这里面所谓的“黄”指的就是我们所谓的“黄帝”了。在我国的历史与神话当中,关于黄帝有着非常多的传说,一直充斥着各种神秘色彩。那么大家又具体了解过历史上真正的黄帝吗?现在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吧。早年经历黄帝(The huangdi;Yellowemperor),公元前27

  • 历史上五大军师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能被称为“军师”的人,往往都会被认为是比较聪明的一类人,大家内心也有各自非常崇拜的军师。那这次就斗胆为大家列出史上最杰出的五大军师,可能他们当中有的人名气不算很高,但功绩放在整个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其实要给军师做排名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大家的观点都各自不同,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所以这

  • 苏轼与苏辙名字有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说,“人如其名”,一个人和他的名字之间,或许会有着某种联系,因为名字寄托着他的家人对他的期望和培养,所以他也就会照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去发展。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族“三苏”,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弟弟苏辙,这三个人在文坛上都是相当厉害的人物,但是我们所知道的,却是苏轼名气最大,而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就

  • 曹操以孔融不孝为由将他杀害,孔融是真的不孝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大家肯定在小时候都听过,而且听过的次数不仅一遍,其实我们的父母会为我们不断重复讲述这个故事,也是希望我们能像孔融那样,养成一个谦逊、礼让的道德品质。孔融能在四岁就懂得让梨,的确是一位非常懂事的孩子,既然孔融从小就有如此品质,长大后必定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果不其然,孔融能诗善

  • 鲁班在历史上究竟有哪些厉害的发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鲁班是木匠的鼻祖,但是你知道鲁班究竟发明过哪些东西么?鲁班是春秋时期的人物,距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了,那个时候鲁班就被称为是大发明家,涵盖的领域包括木工、农业、兵器等,可以说鲁班的确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人才。不过,在古代民间,鲁班多多少少也是被神化过的人物,很多发明都被算在了鲁班的头上,

  • 伍云召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伍云召其实小编觉得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个人是真的挺厉害的,因为他和赵云有点类似,但是他比赵云应该要更加厉害一些,但是这个人的死却十分的有意思的,也就是说非常的让人疑惑的,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伍云召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伍云召的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 方世玉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方世玉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也非常的厉害,也算是中华名族英雄,那么大家看电视剧都知道,方世玉死得非常的惨,那么真正历史上的方世玉也是这样死的吗?也是死得非常的惨吗?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方世玉简介方世玉,乾隆年间人,祖籍广东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