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黑了曹操多少次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黑了曹操多少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68 更新时间:2024/4/4 18:21:11

三国时期的曹操,在“尊刘贬曹”的社会主流和《三国演义》里面,绝对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背锅侠。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背了很多锅,明明不是自己做的,但是现在有人一提起来,直接就扣在了曹操的头上,明明曹操也不是那样的人,没有那些性格,却总是被黑得谁都不认识。不知道,如果真实的曹操知道了这些,会不会掀起棺材板来?那就一起来看看,曹操有哪些事情都是被黑的?

之所以总是这样黑曹操,一方面是社会思想,一方面是小说需要。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尊刘贬曹的思想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南宋的统治阶级,大家都知道,总是会和“软弱无能”这样的词语放在一起,之所以称为“南宋”,就是因为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都被丢失了,只剩下南边,首都都被迫迁走。他们的情况,就与三国蜀汉有些许类似,为了让民众安于现状,便将刘备尊为先主,曹操骂为国贼,想要借此来消除民众希望恢复河山的愿望。

另一方面,小说的需要。小说看重的是什么,自然是故事情节,要有冲突,有对抗才有戏,平平淡淡的哪还会有人喜欢看?三国时期,最能有冲突的,就是魏国和蜀国了,所以这两个就成了重点描写对象,也成了后世人们讨论的最多的点,相对而言,东吴就显得没什么存在感了,虽然它在历史上也一直很活跃,但是到了后世人的眼中,经常就会被忽略。

既然这样,罗贯中不黑一把曹操,又怎么能让读者体会到一种非常明显的“正”与“邪”的冲突呢?那么,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被黑了多少次?这里选取几个比较有名的片段。

吕伯奢。原著中,曹操路过吕伯奢家,吕伯奢为了款待曹操,磨刀准备杀猪,但是曹操却以为他们是要杀死自己,干脆直接把他们全都杀掉,结果在杀了他们之后才发现是自己误会了,但是留下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后,逃掉了。

但是这一段在《三国志》里面并没有记载,《魏书》中说,是曹操路过吕伯奢的家,吕伯奢不在,但是他的家人贪图曹操的财物和马匹,为了自保,曹操不得不将他们都杀掉。

杨修之死。也不单单是杨修的死,对于杨修这个人,恐怕曹操也不至于“嫉妒”。《三国演义》用一些事例,本想说明曹操对于杨修是怀着一种嫉妒贤才之心,但是却有点走偏了。从杨修的作为来看,他顶多也就是有些小聪明,反应很快,一下子能看得清楚重点,但是不知道收敛锋芒,而曹操,能够广揽天下贤才,又怎么会对杨修这一点小聪明有“嫉妒”之心?顶多也就是一些不爽。这些不爽,在“鸡肋事件”终于爆发了。

杨修看得出来曹操心生退意,但是他最不该做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把这个消息放出去,这是在军中,有一点动静都会搅得军心不稳,万一出现转折,原本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有了机会,这种“收拾东西走人”的想法,岂不就会被扔在一边?但是杨修偏偏说破了,曹操尚且说的极其隐晦,杨修就这样撞到枪口上来,当然就只有开枪了。

只不过,这也只是民间版本,不过就算这样看来,曹操杀他也没什么不对,也不是故意找茬,而是杨修自己太作死了。而历史上,杨修的死因已经无从探究,只知道比较复杂,主要还是政治原因。一个是他参与了夺嫡,一个是杨修和父亲杨彪的政治理念,与曹操的政治理念不合甚至有冲突,算是政敌,曹操自然也不能放过他。

挟天子。因为一个“挟”字,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汉献帝刘协在曹操的手里,就没有什么做皇帝的尊严。事实上,那个时候的人,尤其是皇帝,能够保住性命已经是幸运至极了,而这还得感谢曹操。刘协从登基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是有名无实的皇帝,他只是一个象征,真正的大权,都不在自己的手里,所以说,如果有谁能够掌握住他,就能够拥有号令天下的资本,曹操看的明白,但是袁绍看不明白。

汉献帝东迁,因为宫中时常缺乏用度,曹操抓准机会,经常给刘协进献食物和器物。而且汉献帝和大臣们,如果没有曹操前来搭救,哪里还能活下来,他们抵达洛阳的时候,这里已经是残破不堪,百官没有吃的,只能自己采集野草籽,实在没有吃的时候,甚至有饿死的。曹操虽然是抓住了机会,但不得不说,汉献帝的命,也都是曹操救下来的。

不仅如此,曹操对于汉献帝的态度也正是一个臣子对皇帝的态度,除了把他握在手里。虽然曹操别有目的,但是,毕竟贵为天子,生活保障和尊重也都不缺,汉献帝也赐给了曹操他想要的东西,官职,地位,和权势。

汉献帝如果放在外面,那可就是香饽饽,谁不想得到他用来完成自己的大业,但是有谁能保证,他能够过得比在曹操手里更好?最终的汉献帝,让出了皇帝的位子给了曹丕,他也没有直接被杀,相反倒是安然度过余生,也算是乱世中难得的结局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菩提老祖是西游记当中的专属人物,所以在古代神话中并没有菩提老祖这个人,而且他也不位列仙班。那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其实菩提老祖更像是结合了道家、佛教和诸子百家的一位人物,因为菩提老祖的名字就是道佛合一,一身打扮像是道教的人,而思想都是儒家思想。所以这样一位综合体人物去当孙悟空的师傅,教出来

  • 三国中刘备若是最终一统天下,他会效仿刘邦杀掉关羽和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次只要谈论起三国,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可以让我们讨论,虽说三国最后的结局有些令人意外,曹魏后来被司马懿篡位,最终是司马家笑到了最后,但是三国中那些雄才伟略的君主让我们至今仍无法忘怀,其中蜀汉昭烈帝刘备最为可惜。后世人关于刘备做出了许多假设,有一种假设颇有意思,说是刘备若一统天下,他会不会效仿高祖刘邦

  • 马超和赵云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的马超和赵云,两个人都是蜀汉名将,而且在人们的心中,造型也有些类似,白衣甲不说,两个人都还骑着白马。只不过不同的就是相貌了,马超应该属于刚毅勇猛,而赵云就偏向“儒将”的类型。这样的两个人,自然有人会很好奇,他们谁更厉害一些呢?在“蜀汉五虎将”里面,马超是排在赵云的前面的,而清代毛宗岗给三国二十

  • 魏延为什么深受刘备赏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魏延总是受到诸葛亮的嫌恶,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魏延的脑袋后面长了“反骨”,诸葛亮认定这个人日后必定会反,对蜀汉非常不利,也正是因此,才会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想要直接杀了他。但是刘备却拦住了,他不赞成诸葛亮的做法,魏延也因此才保住性命。这当然是《三国演义》的情节,但是历史上,刘备却

  • 三国时期最大的家族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司马、诸葛、夏侯这种复姓也都算是大家族了。而且每家几乎都能出几位大人物,像司马懿、诸葛亮,还有曹操原本也是夏侯家的人。那如此比较的话,这三家到底谁的实力最强呢?可能还是最后完成统一三国大业的司马家会更厉害了,不过司马家有一位继承了这三大家族的血脉,而且还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他到底是谁呢?如

  • 曹操和曹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非常重用曹真,自己的特种部队虎豹骑首领就是曹真,可能有人还以为曹真是曹操的儿子,实际上并不是,那曹操和曹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根据百科上的资料曹真是曹操的族弟,具体是什么关系也没介绍。不过据说曹真是由曹操抚养长大,所以两人的感情也像是父子一样。对于曹操来说曹真的确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武将,帮助自己立下

  • 关羽降曹之后为什么不跟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被后世尊为“武圣”的关羽,也曾经投降过曹操,但是后来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十分看重他的曹操,继续去跟随刘备去了,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被称为是“封金挂印”,关羽拒绝曹操给予的一切高官厚禄,宁愿跟着刘备。有人说这是关二爷够讲义气,但是,关羽这样做真的只是简单地讲义气吗?如果抛开义气来看,关羽是

  • 曹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到曹丕,可能有不少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阴险狡诈”这一类的形容词,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曹丕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但其实,罗贯中都已经把曹操黑得看不出原型了,曹丕自然也不会逃得掉,而且很多事情只要细细想想,就会觉得曹丕不仅不是心狠手辣,相反,与其它帝王比起来,已经是相当的心慈手

  • 魏明帝曹叡是不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曹叡,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史称魏明帝。有关于曹叡的形象,一直都不算是很出名,很多人关注的三国,都是刘备孙权曹操时代的三国。但是历史毕竟是在发展的,政权时代的更迭不容忽视,魏明帝曹叡在魏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影视形象的刻画,让人们可能对这位皇帝产生过一些疑问,他到底是

  • 曹操与曹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了解三国历史,或者观看三国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个名字“曹真”,他与曹操的关系总会让很多人有疑惑,说是父子,又总觉得不是很像,毕竟在曹操的那些儿子当中,从来没听说过有曹真,但如果说不是父子,却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关系会那么好。那么,曹操和曹真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到底是不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