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犯了哪些错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犯了哪些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59 更新时间:2024/1/27 2:40:04

唐太宗一世英名,被称为“千古一帝”。不过圣人也会犯错,唐太宗到了晚年也曾犯过几个错误,给后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唐太宗晚年会突然犯起糊涂,接连做了一些荒唐之事。实际上这是偶然,但也可能是必然,毕竟唐太宗年轻时常年征战四方,而且勤于政事,所以精力消耗过多。而且一旦坐上皇位,又有哪个皇帝不想多干几年呢?唐太宗也只是肉身凡体。

唐太宗晚年所做的昏庸的事情有以下六件:

一是讨厌直言。唐太宗最出名的一点,就是他能听得进去大臣们的直言进谏。就算他不认同大臣的话,他也绝对不会打击报复。但是晚年的时候,他听不进去了。一些直言的大臣,比如刘洎,甚至遭到了唐太宗的打击报复。魏征一生忠直敢言,但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却做了毁灭其墓碑的事情,显得有些挟私报复。

二是大兴土木。大兴土木是昏君们的常规动作。之所以古代皇帝大兴土木会被看衰,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力不雄厚,耗不起。唐太宗晚年重修玉华宫等宫殿,确实消耗了不少国力。

三是追求长生。追求长生不老,是古代皇帝的通病。越是在历史上取得了大功绩的皇帝,越是喜欢长生不老。毕竟他们的权力无边,人间的享受无边,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愿意丢掉这一切撒手人寰。唐太宗晚年也有这样的毛病。而且唐太宗的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因为追求长生不老,乱服丹药造成的。

四是好大喜功。唐太宗晚年的时候,发动了一些对外战争。包括对东突厥、吐谷浑,以及西域诸国的战争。另外还多次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这些战争,虽然对边关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战争太多,对国力消耗也是很大的。同时,也体现了唐太宗好大喜功的思想。

五是篡改史书。唐太宗为了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多次要求史官把《起居注》这样的史料给他看。本来历史上是有传统的,皇帝不能干涉史官的行为。但是,李世民害怕包括“玄武门政变”这样的事情在后世留下不好的影响,因此,全面介入史官的写作行为。这样做,在后世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六是耽于享乐。唐太宗到了晚年的时候,在政事上有些懈怠,同时耽于享乐。选了不少美女充斥他的后宫,包括武则天也是这时候选入后宫的。而他选了武则天,却很少宠幸武则天来看,也可以看出他要的主要就是排场。唐太宗这一点,和历史上的那些昏君也是极为相似的。

那么,唐太宗本来是一代明主,为什么到了晚年,却要做出这样昏庸的事情呢?

一、需要消除的恶劣影响已经消除。

唐太宗最让人称道的,是他的“纳谏”。也就是说,他不但愿意重用各方人才,包括敌对阵营里的人才,还愿意听取这些人才的各种建议。就算这些人才说的话让人很不舒服,他也会听取,不会打击报复。

这一点,在皇权社会是十分稀有,也是弥足珍贵的。因为皇权社会里,皇帝的权力无边无际,不受约束,自然也不受挑战。而大臣提出的建议,很多其实就是为了限制皇权。限制皇权,皇帝就不可能独裁,因此就很不高兴。所以,从古至今,能够做到“察纳雅言”“从善如流”的皇帝,少之又少。

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与唐太宗本人的性格,以及他对皇权的认识有关外,最重要的,是他想消除他通过“玄武门政变”上位时的恶劣影响。他因为能够包容各方力量,听取各方意见,让众人觉得,唐太宗虽然“杀兄逼父”,但是,选择唐太宗当皇帝,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唐太宗通过“善于纳谏”,确实实现了这个目的。

当唐太宗实现了这个目的后,他就不再想再这样做了。因此听取“直言”也就变得越来越少了。

二、没有选好太子产生灰心丧气。

唐太宗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是很失败的。他着力培养的太子李承乾,最后却选择造反,想逼迫他提前退位。他的两个儿子李承乾和李泰明争暗斗,互相倾轧,最后发展到兵戎相见。

因为皇位至高无上,皇帝和王爷的待遇差别非常大,因此后代争夺皇位,也算是正常。但让唐太宗心里觉得很悲哀的是,李承乾和李泰的做法,与他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做法,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仿佛就是他和李建成、李元吉争斗的时光重现。

这种结论,对于唐太宗来说是触目惊心的,同时也是让他灰心丧气的。他觉得,自己虽然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励精图治,但是依然逃不掉当年“杀兄逼父”的惩罚。于是,他想要努力修改史书,把不该留下来的消除掉。

三、年迈造成身体和精神的懈怠。

这其实是所有皇帝存在的问题。

古代皇权社会,皇帝是终身制。就算他们身体衰败,精神懈怠,他们依然是皇帝,而且还会更加留恋皇位。

因为身体衰败,因此就总是极力追求长生不老。因为精神懈怠,之前那种勤政的作风就不存在了,而且还会抓紧时间享乐。同时,由于留恋皇位,他们变得疑神疑鬼,担心别人会夺去他们的皇位。

唐太宗也是皇帝,虽然他曾经是不错的皇帝。但是,他依然逃脱不了皇帝的这个怪圈,最终就造成了晚年的昏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荣是齐国田氏宗亲,秦末跟随陈涉一同起义,最终恢复齐国并自立为王。不过当时推翻秦朝的主力是项羽,项羽还是想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来稳固权利。此后项羽便开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计划,不过田荣并没有臣服项羽,反而第一个站出来起兵对抗他。田荣此举将项羽彻底激怒,此后项羽亲自率领大军攻齐,田荣兵败被杀。为什么田荣明

  • 朱高煦真的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朱高煦其实这个人其实在历史上也是很有故事的,传说啊,传说这个人最后竟然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我的天啊,这也太惨了吧,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在历史上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真正的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此事,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也还是很有话说的啊,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老哥别错过了

  • 吕蒙一生有多励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蒙是吴国名将,也是东吴四杰之一。实际上吕蒙的有一段十分励志的经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实际上两个成语就和吕蒙有关。吕蒙早期不识字,孙权告诉吕蒙如今他已身居要职,应该多读点书才对。但吕蒙总是以军务繁忙当做理由,直到孙权再次好心相告才下定决心开始学习。等鲁肃再次见到吕蒙时,不禁感

  • 司马光如何评价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兔死狗烹”可能很多人都会因此想到韩信,韩信被誉为是刘邦开国的第一功臣,最后却遭到陷害,不得善终。虽然史书提及韩信有谋反的迹象,但真相究竟是什么早已无从知晓。韩信也是有勇有谋之人,难道他就没提前想到自己的下场吗?司马光就曾评价韩信,认为他的失败还是因为没能看透刘邦的为人。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司马光究

  • 刘备性格助他成就大业,刘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往往就会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刘备在演义中被贴上最大的标签便是“仁义”二字,不过光有仁义还不能帮助刘备成就大业。刘备身为蜀汉的领袖,他必须要有过人的领导力,还要有审时度势的敏感嗅觉。可能因为蜀汉的人都太出名,导致很多人都忽略了刘备的重要性。实际上,蜀国能有一番成就刘备绝对占据最

  • 唐朝李泌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目前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男主李必其原型人物就是唐朝的谋臣李泌。李泌是大唐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谋臣和学者,很早便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从而成为东宫官员。此后遭到宰相杨国忠的嫉妒,因此只能暂且选择归隐。李泌一共经历了四代君王,期间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很多小伙伴想知道李泌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性

  • 如何正确评价白起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也是历史上首位拿下超百万规模歼灭战胜利的将领。其实史书对于白起的记载有限,他的一生还有很多未知的信息,想要了解真正的白起不能只看他的战绩,实际上白起是一位很全面的人。但白起最后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他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最后却被秦昭襄王无情赐死。白起会落得如此下场,实际

  • 唐伯虎晚年生活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影视剧中,看到风流倜傥、才高八斗的唐伯虎,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唐寅并非像是《唐伯虎点秋香》中那样的光鲜亮丽,或许唐寅早年的生活还不错,但到了晚年却是职场、清场双失意。最后只能靠卖画为生,放纵于酒色解愁。唐寅的确有他出众的一面,在绘画、书法和

  • 当年的萨达姆究竟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说起萨达姆,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非常的熟悉了。很多人都说他是乱世枭雄,也有人说他是独裁暴政,对他是恨之入骨。反正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到2006年萨达姆被处以绞刑,已经是过去了十多个年头了。曾经中东的霸主萨达姆也已成为了过眼云烟。1937年,萨达姆出生在伊拉克一个普通的

  • 有哪些因为电视剧而被长期误解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而很多人在看了电视剧之后,都会对其中所讲述的一些人物有很深的印象,如果是有历史背景的古装剧的话,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误解,因为剧中的故事和人物设定,与历史上真实的这个人物是不相同的,但是人们却又很容易记住这个电视剧里面呈现出来的样子而不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样子。那么究竟要有过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