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侯光姬真的很放荡吗

夏侯光姬真的很放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94 更新时间:2024/2/4 2:57:38

说到夏侯光姬其实应该还是有很多人都觉得应该认识这个人的,因为叫夏侯的人其实真的不多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其实她就是夏侯渊的曾孙女了,话说这算是名门之后了,但是这个人却非常的不简单,她长得十分的好看,但是却有十分的放荡,那么这样的描述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正史上的夏侯姬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1、铜马入海建邺期

夏侯光姬,(?-307年),小字铜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征西将军夏侯渊曾孙女,兖州刺史夏侯威孙女,淮南太守夏侯庄之女。

夏侯光姬年幼时便颇为聪慧,《晋书》中说“生自华宗,幼而明慧”,因而被聘娶为琅琊恭王司马觐的王妃,公元276年生晋元帝司马睿。当时曾经有谶语曰“铜马入海建邺期”,而夏侯光姬小字铜环,被认为是司马睿得以继承帝位的谶语。

司马睿(276—322),字景文,司马懿曾孙,司马伷之孙,司马觐之子,东晋开国皇帝。十五岁时,司马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被封为琅琊王,尊母亲夏侯光姬为琅琊王太妃。

司马睿是世袭琅琊王,他的祖父是司马昭的弟弟,论起血缘来与当今皇帝已经是疏而又疏。此时的司马睿在司马家诸多的王爷之中也并不显山露水。就算是“皇帝轮流做”,无论如何也不会轮到司马睿的。他身上最足以构成谈资的反倒是一桩传闻,即“牛继马后”。

据说当年司马懿在谶书《玄石图》中看到了“牛继马后”四个字,为保司马氏江山永不变色,故“深忌牛氏”。可巧当时司马懿帐下有一员猛将牛金,司马懿便“以毒酒鸩”之,以绝后患。不想百密一疏,根子竟出在司马觐之妻夏侯光姬身上。夏侯光姬与一个牛氏小吏私通,生下了司马睿。

“八王之乱”后期,司马睿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被封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匈奴刘渊起兵入侵后,中原局势恶化,司马睿采纳王导之谋,请求移镇建邺(今南京)。当时,司马越也想在江南培植自己的势力,作为日后的退步之路,便欣然同意。

永嘉元年(307),夏侯光姬病逝于江左,葬在琅琊国。同年七月,司马睿移镇江东。永嘉五年(311)五月,司马睿被封为镇东大将军,成为江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建兴四年(316)十一月,西晋灭亡,司马睿称晋王,改元建武。次年(318)三月,司马睿被拥立为皇帝。

2、曲水流觞谢君王

司马睿直追火箭的崛起速度令世人为之目眩,然而可惜的是,司马睿能当上皇帝,并非由于自己的英明神武,而是出自王导、王敦等人的包装和策划。

司马睿初到建邺时,门可罗雀,一个多月都无人前来拜望。司马睿尴尬和失望之余,索性“以酒废事”。在王导的劝谏下,才从醉生梦死中清醒过来。

为了提升司马睿的人气,那一年的三月初三,王导联络了自己的族兄王敦,以及其他北方流亡来的名士,烘托着司马睿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走秀。

三月初三是当时重要节日,修禊祓除,曲水流觞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这一天的景象,王羲之在其流芳千古的《兰亭集序》中对此有着详尽的描述。

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乘上肩舆,安排了威严的仪仗,王敦、王导兄弟,以及诸名士骑马侍从。江东世家大族的头面人物纪瞻、顾荣等人看到这种阵势后,无不对司马睿望风归服。

而司马睿鉴于王导、王敦兄弟的鼎力支持,不仅给他们高官厚禄,还要和他们一起面南背北治理国家,“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即源于此。

对于这份超乎寻常的宠遇,王导全力推辞,而王敦内心却蠢蠢欲动。王氏兄弟虽“立大功于江左”,但是,一个家族的权力太大,总是皇帝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王与马”蜜月期一过,司马睿便“畏而恶之”。

为了抑制王氏兄弟势力,司马睿即位后又重用了刁协和刘隗两个琅邪王幕府中的旧人,以疏远王导兄弟。王导被疏远后,尚能保持平常心,但王敦却不那么痛快。在他看来,司马睿能当上皇帝,东晋能够偏安江南,王氏兄弟功劳系于一半。因此司马睿的这种安排,使王敦“益不能平,于是嫌隙始构矣”。后来,王敦每次酒后便大声歌咏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且用力“以如意打唾壶为节”,以至于“壶边尽缺”。无论是高歌的内容,还是伴奏的激烈,都包藏着王敦对司马睿政权的不满、轻蔑和挑衅。

大兴三年(320),王敦上疏,为王导“顷见疏外”发表不满,并请司马睿回忆当年所说的“吾与卿及茂弘(王导)当管鲍之交”,言外之意就是指责司马睿言而无信,过河拆桥。这道奏疏到了朝廷,被王导退了回去,而王敦却再次派人送交司马睿。司马睿看到这份奏疏时候是什么心情,史籍中没有记载;但身为九五之尊被一个臣子指着自己的鼻子公开指责,司马睿心里的郁闷和窝火可想而知,于是“帝愈忌惮之”。不久,司马睿便“以刘隗为镇北将军,戴若思为征西将军,悉发扬州奴为兵,外以讨胡,实御敦也”。

3、故垒萧萧芦荻秋

王敦久居宦海,自不难看出司马睿此举别有用心。然而,北伐名将祖逖等人的存在,让王敦自知不是对手,所以一直没敢动手。然而机会很快就来了,大兴四年(321)九月,祖逖病逝。王敦自认为天下无敌,起兵对抗朝廷的计划也随之提上了日程。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再次上疏,并在武昌起兵叛乱,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响应。在奏疏中,王敦还以“隗首朝悬,诸军夕退”来威胁司马睿就范。王敦兵至芜湖时,又上表大谈刁协的罪状,让司马睿杀掉刁协。王敦甚至还提出,如不按照他的意思办,自己将要效仿伊尹幽禁商太宗太甲之故事,让司马睿以此改过自省,重新做人。

王敦对皇权的蔑视,至此登峰造极。司马睿闻报“大怒”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气归气,王敦实力不容小觑。因此,司马睿冷静下来后,又开始笼络王导。永昌元年(322)三月,司马睿以王导为前锋大都督御驾亲征讨伐王敦,并招戴渊、刘隗前来救援。然而关键时刻,守城将周札开门投降,王敦兵不血刃就打进了石头城。戴渊、刁协被杀,刘隗4、投奔石勒

司马睿一败涂地,“官省奔散,惟有侍中二人侍帝”。无奈之下,司马睿“脱戎衣,着朝服”对王敦说:“欲得我处,但当早道,我自还琅琊,何至困百姓如此!”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近乎哀求,但王敦的狼子野心仍未就此抚平。不久,王敦便自己为自己加官晋爵,“敦乃自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司马睿征讨王敦时,曾下令“有杀敦者,封五千户侯”,而王敦却把自己“封武昌郡公,邑万户”,无疑又将司马睿嘲弄了一番。司马睿称帝前积累的那点人气,如今已是荡然无存;王敦只手遮天,朝中任何事情都由自己作主,皇帝徒具虚名而已。

王敦看到太子司马绍有勇有谋,便想以不孝而废之,后因百官皆不从而作罢。四月,王敦还师武昌,遥控朝政。七月,王敦“自领宁、益二州都督”。此后,王敦更加猖狂,以至于“四方贡献多入己府,将相岳牧悉出其门”,司马睿和他的朝廷显然成了摆设。司马睿眼睁睁地看着王敦飞扬跋扈,逼辱朝廷,蔑视皇权,却无可奈何。

永昌元年(322)闰十一月,司马睿的悲剧人生走到尽头。一贯冷峻的史书此时显示出了温情的一面,《晋书》称“闰月己丑,帝崩于内殿”,未提死因,为司马睿身后保留了最后一丝尊严。而此时,距离夏侯光姬谢世已经十五年了。

司马睿死后,儿子司马绍即位,继续受制于王敦。太宁二年(324)六月,王敦病死。司马绍在铲除其党羽之后,下令将王敦“发瘗出尸,焚其衣冠,跽而刑之”,总算为父亲司马睿出了口恶气。但是这一幕,长眠地下的司马睿永远都看不到了。东晋后来的皇帝大都受到权臣的掣肘,这不能不说是受开国皇帝司马睿“失驭强臣,自亡齐斧”的负面影响。

“牛继马后”真相如何,历来扑朔迷离,但《晋书》、《宋书》上都言之凿凿,《魏书》则干脆直接说:“司马睿……晋将牛金子也。”或许正是这段离奇的身世,不经意间揭开了司马睿短暂而凄凉的悲剧人生。

而还有一点可引为佐证的,是作为东晋开国皇帝的司马睿即位后,只称自己是继承司马懿、司马炎等诸帝的事业,并没有追称先父为帝,因此本应母以子贵的夏侯光姬也没有被追封为皇太后,而是被称为琅琊王太妃。然而究竟为何,个中隐情,只能留待后人揣测了。

司马睿是中国封建皇朝中最少权威的一位开国之君。这除了他本人“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之外,还由于他之所以能够称帝于江南一隅,不是凭借他本人的权威或者实力,而是因为他出身的西晋皇室在当时已成为汉族政权的象征。只有在这一旗号之下,北方的大族才能在江南立足,南方的大族才能接纳来自北方的各种势力。那么在此情形之下,他因“牛继马后”之类谶纬之词受人讥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不管怎样,司马睿建立了东晋,使晋祚又延续了百年之久。夏侯光姬作为一朝开国皇帝之母,只手扶弱子成就伟业,其历史功绩也是不容抹杀的。而作为千古之谜的“牛继马后”,也为亳州夏侯门阀又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使亳州大地又增加一页璀璨的历史传奇。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门四学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的文坛,苏轼当然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不管是他的诗文还是豁达,都给了后人无数的启发。而这样一个厉害的人,当然不能没有学生,他的学生总人数可能不在少数,然而其中也有四个最为出色的,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这苏门四学士都是哪几位?他们有怎样的生平事迹,各自在文坛之上又有多少的影响力呢?苏轼对他们的评价

  • 苏东坡真的很痴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轼苏东坡,以文学界大佬的名义广为人知,文人嘛,不管做了些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有受到感触,就会文采大发挥笔而就,留下千古传诵的诗篇。而苏轼,不仅爱吃旷达乐观,同时也是很多人眼中的“痴情人”,而能表现出这一点的,就是他的那一首怀念亡妻的《江城子》了。但是,苏轼这个“痴情人”真的合格吗?苏轼一生又有几任妻

  • 陈宝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陈宝琛其实大家也应该是很有体会的,那就是这个人真的是很出名的,他的历史评价也非常的高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陈宝琛到底是谁,他又有哪些历史功绩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陈宝琛是中国清朝著名的官员和学者,福建螺洲人,出身在书香世家,十八岁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之后便一直在朝廷任职。

  • 黄清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黄清沅其实这个人也是挺有意思的,话说他好像真的挺给力的,话说他被誉为是民国时期的川北土皇帝,但是他其实还是一位土匪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民国时期川北土皇帝黄清沅,其家族是标准的土豪劣绅,把持一方,贩卖烟土,拉帮结派,炫耀武力,欺凌

  • 明朝皇帝朱允炆下落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的皇位之争,最后由朱棣胜出,但朱允炆的下落却成了一个千古谜题。史书中只是记载朱允炆在皇宫内的一场大火中,下落不明,最后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朱允炆被朱棣抓住后肯定也是活不了了,朱棣此番一不做二不休,朱允炆不死他也坐不上皇位。其实在历史上,还有几位皇帝最后同样下落不

  • 杨过历史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金庸先生很多作品当中的男主角,都是有不同原型参照的。其中有很多时间背景都放在宋朝,就是因为宋朝往往能体现出大英雄的家国情怀,无论是郭靖、杨过还是张无忌,都有参与过宋国保卫战。“侠之大者”也正是送这方面给体现出来的。那《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他的历史原型是谁呢?他就是宋朝的大将军张珏,曾坐镇钓鱼城举

  • 宋仁宗究竟有多仁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皇帝一般都会是极其有威严的一个人,有的皇帝甚至是心狠手辣,面对帮助自己的开国功臣们,或者对自己极有帮助的人们,却因为担心他们功高盖主而杀人灭口。然而,历史上还是有一些以“仁厚”著称的皇帝,比如宋朝时期的宋仁宗,而正是因为他的仁厚,才使他得到了“仁”的庙号。那么,宋仁宗究竟仁厚到了什

  • 抗倭名将戚继光,他平生还有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倭名将,一说起这个,很多人都会想到戚继光。的确,戚继光一直都是以抗击倭寇而闻名,倭寇骚扰侵略东南沿海,正是因为抗倭名将戚继光,才能够基本平息这些祸乱。不过,戚继光也并非是只有抗倭这一项成就,那么在他的人生中,还有一些怎样的,与抗倭一样值得闻名后人敬仰而记住的成就呢?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以抗倭闻名于世

  • 王保保忠于元朝,为什么朱元璋对他评价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个王朝如果到了即将覆灭的地步,那么下一个即将建立的王朝,或者已经取代的王朝,必然会对前朝的一些事情进行抹黑,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清朝对明朝、汉朝对秦朝的抹黑一样。不过,在明朝取代元朝时,朱元璋却对元朝的王保保大加赞赏。王保保是元朝一位著名的将领,而且十分忠于元朝,为什么朱元璋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呢?

  • 曹雪芹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能够写出那些传世的经典作品,而作品中又蕴含着让人读来觉得悲痛,或者有切身体会、能够想象的感觉的文字作品的作者,都是一些经历过很多常人没有经历过的重大变故的人,比如曹雪芹。曹雪芹写出《红楼梦》的期间,正是他曹家被雍正皇帝抄家之后的那段时间,那么又是为什么,曹雪芹家族会被雍正抄家呢?《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