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都是夺位,为什么朱棣的名声不如李世民

同样都是夺位,为什么朱棣的名声不如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4/2/4 2:58:55

历史上总会发生一些比较相似的事情,唐朝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最终登基称帝,明朝时期,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朱允炆的皇帝之位,同样登基称帝。两次都是非太子、非皇帝的人夺取皇位,可以说是非常相似的,但是从后世的评价来看,李世民显然名声比朱棣好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上说当时李世民被兄长逼急了,所以就带领人手在玄武门发动兵变,将皇太子和弟弟杀死,然后“恭请”太祖李渊退位,他来继承大统。话说李世民即位后的确成了一代圣君,他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团结少数民族,珍惜民生民力,开创了大唐贞观盛世。后人评价李世民,大都用“圣主”、“明君”等词来形容,而他兵变夺位之事却很少被提及。然而同样是发动兵变的朱棣却没那么幸运了,被后世骂为乱臣贼子。

咱们客观的说,李世民是被兄长逼得不得不反,那朱棣是不是呢?朱允炆仍是皇太孙的时分有些大臣们就鼓动他当了皇帝就马上削藩。做了皇帝后便开端声势浩大干了起来,被削的藩王被流放、软禁乃至全家自焚的都有,最终锋芒直指朱棣,假如他不反,就会和那些藩王们相同的下场。最终朱棣决议赌一把,便起兵“靖难”,用三年时刻取得了全国。

朱棣谋反这件事,他本身确实有错,可是职责也并不在他一个人身上。建文帝你削藩用的手段过分份了点,无中生有给藩王安上罪名,然后派兵拘捕,都是你叔叔,太祖的儿子,被你贬为庶人,乃至软禁逼死,那还不如反了(仅仅别的藩王要么窝囊不敢反,要么还没有那个想法就被捕了)。朱棣向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朱元璋曾说儿子之中朱棣最像他,所以朱棣敢背注一掷造反了。

本来看看清朝人写的对于明朝的东西,大都把明朝写得一无是处,这就让人不得不生疑了。明朝它再差劲,也不或许一无是处啊。尤其是把朱元璋写得真是如千古罪人一般,让人都看不下去。画的朱元璋的像,简直便是个怪物,人哪有长成那样的?一看便是在抹黑。说朱元璋害死这个害死那个,开国功臣全部杀尽了,这也不一定是真的吧?杀功臣或许,全部杀掉就有点让人不敢相信了。起码古今中外前史上还没有这么的人呢,就连希特勒都没有这么杀功臣啊。前史现已以前,我们没有日子在那个时代很难知道实际毕竟为何,所以我们在看史书的时分,也要客观的去思考,不是所以史书上的记载都是实在的。

李世民本是就是首倡极力建议李渊起兵的,李渊也答应以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但后来李渊却立了长子李建成。之后李世民战功彪炳,平定各处割据势力,李渊为了鼓励李世民,又说李世民打赢战争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最后李渊又食言了,还是没立李世民为太子,虽然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列亲王、三公之上,但毕竟不是太子。

同时李世民因为地位高了,就威胁到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多次都想除去李世民,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最终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本来李渊就多次说过要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每次都没有实现,给了李世民希望,却又让李世民失望,在加上李建成的原因,最终发生了政变。

朱棣是朱元璋之子,朱元璋在太子去世后,立朱允文为太子,朱元璋觉得朱允文仁厚,以后不能压制的住功臣宿将,所以就开始大杀功臣为朱允文扫平道路,之后又分封朱家之人也就藩王,希望他们可以作为朝廷的屏障。

但是后来朱棣却起兵反对朝廷,反对当时已经身为皇帝的建文帝。最终建文帝被打败,朱棣从他侄子手里夺得地位,登基为帝,是为永乐大帝。从此朱允文的下落也不知去向。

李世民和朱棣一个是和兄弟相争。一个是和侄子相争,一个是在开国皇帝在世时就发动政变,一个是在开国皇帝去世后起兵靖难。一个发动政变牵连不大,一个起兵成功后,大开杀戒。所以不难看出他们的高低。

当然他们都是很有作为的皇帝,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不管如何,历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寇。他们既然成功的取得权利登基为帝,那他们就是胜利者,至高无上权利的皇位之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人都很崇拜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子仪是唐代非常出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郭子仪是当时的武状元,但并不是说郭子仪在“文”方面就不行,相反郭子仪可以称为是文武双全的人。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带领军队接连收复河北、河东,后来还联合李俶收复西安、洛阳,再后抵御吐蕃战功连连。实际上郭子仪在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地位都非常高,而且非常受到百姓的崇拜

  • 真实历史上,包拯有没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名臣包拯,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刚正不阿的黑脸包公,脸虽然很黑,但是一双眼睛却像是明镜一般,照射出罪犯,为民做主,这也是人们爱戴包公的一大原因。不过,包拯算是功成名就流芳百世,但是却很少听说他有什么儿女,很多人也只知道他的好友和属下,却不知道他的后人。那么包拯是否有后人,他们又是谁呢?包公是

  • 黄皓是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皓被认为是蜀国的大奸臣,但蜀国的灭亡同黄皓的关系究竟大不大呢?其实黄皓对于蜀国的成败并没有起到最关键的影响,多数原因还是蜀国内政出了大问题。诸葛亮去世以后,并没有一位合适的人选能够替代诸葛亮,不管是姜维还是蒋琬都得不到朝中多数的支持。黄皓顶多算是在其中添乱雪上加霜,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人才的问题上。

  • 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湘西巨匪姚大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土匪我们到底知道不少的,不管是什么时代土匪这个东西好像都是经常性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的,但是说到巨匪想必大家应该就应该很少知道了,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巨匪的事情,今天的主角就是我们比较陌生的姚大榜了,那么他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又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湘西地处

  • 建极绥猷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建极绥猷”这四个字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四个字的,这个四个字现在是挂在故宫太和殿上面的,也就是刻画在匾额上的,它是乾隆爷亲笔书写的,那么这四个看起来十分的复杂了,那么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这四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建极绥猷 :[jiàn] [jí] [suí]

  • 《史记》中,为什么韩信的评价并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身为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同时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军事方面,韩信的确是有着过人的能力,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统一天下的愿望就太难实现了。然而,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和张良都被列入“世家”,但是韩信却只能入“列传”,这是为何?为何在司马迁的眼中,韩信的地位和评价都不怎么样呢

  • 乔峰没有主角光环依然是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般的武侠小说当中,我们都能看到主角的成长。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成长算是最普通的一类了,武功的学习是慢慢才有了进步,最后华山论剑击败四绝成为最强。而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则像是开了挂一样,开场就算会了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让他直接从一个快要死去的人摇身一变成为武林最强的存在,可能很多人的梦想

  • 如果海瑞成为明朝首辅,明朝会不会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海瑞,是明朝时期,一位历经四朝的著名的清官,海瑞在民间的名声非常好,人们将他称为“海青天”,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与爱戴。不过,海瑞虽然是个清官,却一直没怎么得到重用,那么如果海瑞真的得到重用,称为明朝首辅,那么依照海瑞一贯的做事风格,明朝会不会在他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好呢?海瑞(1514年1月22日-15

  • 郭嘉、庞统、周瑜,谁的死影响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代,是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能人,然而经过后世的发展,最终为人所熟知的却并不是太多。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曹操手下的郭嘉,刘备手下的庞统,以及孙权手下的周瑜,这三个人都是能够搅动风云的大人物,但是却同样都是英年早逝。那么,这三个人的死,究竟哪一个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三位英

  • 岳飞为什么那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一直被认为是南宋初期非常有名的抗金英雄,他带领岳家军抵抗金国的入侵,使得金国人一提起岳飞的名字都会胆战心惊。不过,很多人大概都在关注岳飞之死,他的死的确是南宋的一大损失,不过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与岳飞之死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要说一说,岳飞为什么能够做到让金国人提心吊胆。岳飞自从出世以来,无论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