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首都在哪里

明朝首都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3/21 17:06:54

在古代,朝代众多,很多朝代会选择的首都也不尽相同,现在就留有很多个曾经是某一朝代首都的城市。但是,即便是同一个朝代,也可能存在迁都的情况,出于各种原因,皇帝迁都至其他地方,就比如朱棣,就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迁都总是有理由的,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迁都北京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

,定都应天,就是现在的南京。朱元璋晚年曾经有意迁都北方,派太子朱标到北方巡视,回来后,朱标不幸去世,此时朱元璋已到了暮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迁都的事情自然也就被搁置了。建文帝时期,发生了靖难之役,迁都的问题无从谈起。明成祖即位之后,他宣布以南京为京师,北平为北京。

从永乐十五年开始,大规模的营建北京的宫殿,从云南、四川、湖广等地调了大量名贵木材(金丝楠木),北京西山运来的名贵石头,到永乐十八年,宫殿全部修建完毕,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于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宣布迁都北京。

可是,刚刚宣布迁都北京不久,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史书上有记载,有目击者看到这场大火足足烧了几天。苦心建造的宫殿付之一炬,朱棣自然是心痛不已,但是更为心痛的是,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天降大火烧毁三大殿,乃是迁都北京有违天意所致。成祖大怒,立即处死萧仪,并责令大臣们跪在午门外辩论。朱棣还说,“彼书生之见,乌足以达英雄之略哉!”意思是说你们都是书生之见,怎么能理解我英雄的胸怀呢?

朱棣为什么要迁都

那么到底朱棣为什么一定要迁都北京呢?大多数人认为有下面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叶落归根。他们说朱棣21岁开始,就藩北京,他在北京足足过了十六年,后来以此为根据地,发动靖难之役,挥兵南下,武力夺取了天下。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便是朱棣的兴旺之地,每个人都有叶落归根的思想,朱棣在北京足足生活了十六年,对北京有着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靖难时期的将士大多也来自于北京,他们都有思乡的情怀。所以,当他君临天下的时候,便想迁都北京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这里还是个兴旺之地。

第二,天子守边。还有一些人认为,明朝当时最大的敌人还是北元,由于北京距离长城很近,明朝定都北京后,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北元。朱棣曾以北京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从对元作战来看,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增加了朝廷上下抵抗外敌的决心。

《明史·地理志》中有记载,明成祖时期的大民疆域“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1100万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尽入版图。”朱棣迁都北京后,五征北漠,确实打残了北元的势力,扩大了明朝的疆土,但是我觉得朱棣迁都不仅仅因为这个,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理想,那便是天下大同。他要先把自己域内的事情治理好,然后再建立一个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秩序。

朱棣的天下观

这国际秩序,在郑和下西洋时,在朱棣带给世界各国国的诏书中有说道,“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意思是说,凡是天地承载、罩着的地方,太阳、月亮照得着的地方,霜露所能够下得着的地方,当地的人民,无论老少,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生活,不至于流离失所,没有产业。因此,朱棣要派郑和带着诏书到你们各国去,希望大家一起遵守条约,“循礼安分,毋得违约,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意思是说,大家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要乱闹,大国不可欺负小国,强国不可欺负小国,大家一起享受和平发展带来的幸福吧!

这就是成祖朱棣的天下观,是一个多么伟大,多么宽广的天下观啊!在后来的事件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一直到宣德五年,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明朝在跟各国交往的过程当中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总是给别人多一些,而索取的却少一些。朱元璋曾说:“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他说这些地方不起眼,我们没有必要攻取,我个人认为朱棣站的高度比朱元璋还要高很多,说强不能够凌弱,众不能暴寡,共享太平之福。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董卓、貂蝉、吕布三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布就是因为杀了董卓,才被别人称为“三姓家奴”,不过吕布当时跟随董卓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会突然把董卓给杀了呢?这中间有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貂蝉。貂蝉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不过实际上貂蝉是一位虚构出来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貂蝉,所以貂蝉能入选古代四大美女她所做的这件事给她加了很多分。那董卓、貂蝉和吕布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人们讨论秦始皇一生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的时候,难免会把焚书坑儒拿出来当一个典型例子。焚书坑儒肯定是秦始皇的罪过之一,但是关于焚书坑儒的真相却一直存有争议,秦始皇到底是坑儒还是坑术士呢?如果是坑的术士是不是就能证明秦始皇这项举措不是罪过而是功德了呢?毕竟当时这些术士练出来的东西都是害人的,难道

  • 李治是否被武则天架空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看来,唐高宗李治,似乎是一个权力被武则天架空的皇帝,很多事情都是由武则天来最终做决定,俨然已经到了武则天的势力大过李治的势力的地步。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武则天后来的权势的确很大,大到了没有人可以与她抗争的地步,最终成为一代女皇,但是在李治时期,她真的有把李治架空吗?也许是因为武则天后期的

  • 赵云是文官还是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赵云,长久以来都是民间很推崇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且由于《三国演义》的叙述,赵云便成了一个英勇有位,忠君护主的武将形象,然而也有人发现在一些武侯祠里面,赵云身上穿着的竟然是文官的衣服,推断应该是当时的统治者重文轻武的结果。那么,赵云究竟是一个文官还是一个武将?也许你这么多年以来的认识都是不太对的。赵

  • 东汉末年的十大诸侯排名,你知道都有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纷争四起,各路诸侯都在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有一些有背景的自然很快就崛起了,但是很多没有背景的,只能依靠慢慢的打拼和积累。而在东汉末期,有排名前十位的诸侯,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在三国后期并不多见,但是在初期,广义上的三国时期来说,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那么,这些人都有谁呢?你是否都有所了解呢?1

  • 蒋琬在诸葛亮死之后,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主要人物,但也有很多人虽然是一直都存在,却直到后期才终于显示出能力来,在此之前几乎是隐身的状态。蜀汉的蒋琬就是其中之一。蒋琬是蜀国“蜀汉四相”之一,是一个能够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出镜率比姜维还要低。但其实,这个人的才能远远比他的出镜率要高多了,从他在

  • 韩信是怎样评价项羽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项羽的性格,你会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项羽作战英勇神武令人钦佩,而且还曾经两次都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以少胜多,让后世在提到“霸王”两个字的时候,第一个就能想到项羽。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后世人眼中的项羽,那么当时期的人呢?韩信曾经在项羽的阵营待过,后来去了刘邦阵营,他又是怎样评价项羽的呢?不论一个人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在死后,一般都会有一个谥号,作为一个对这位皇帝一生的功过的评价,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庙号”,庙号与谥号是有所不同的,而我们平常在称呼皇帝,诸如“汉高祖”“唐玄宗”“宋徽宗”的时候,就是他们的庙号。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不仅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那就是秦始皇,我们在称呼他的时候,一般

  • 隋唐演义中,秦琼和罗成谁跟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琼和罗成,两个人都是古代小说《隋唐演义》当中的人物,所不同的是,秦琼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罗成则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有一个人物原型。他们在小说当中还是一对表兄弟,而且同是习武之人,既然如此,就免不了会被拿出来进行一番比较,那么,秦琼和罗成两个人,谁的武功更厉害一些呢?话说这隋

  • 张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张仲其实应该还是有挺多人不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其实就以为东汉末年的人物了,也算得上是三国时期的了,这个人不是蜀汉的谋臣也不是东吴的谋臣,更加不是人才济济曹魏的时期的谋臣,那么这位叫张仲的人到底是谁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在很多人身边叫张仲的人就不少,历史上也不乏叫张仲这样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