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什么没有杀功臣

朱棣为什么没有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66 更新时间:2023/12/28 14:05:19

明朝时期,朱元璋创立明朝之后,基本上杀掉了所有的功臣,而且不仅仅是功臣,明初四大案当中,死伤也是不计其数。然而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朱棣夺了朱允炆的皇位,但令人很奇怪的是,这位很多人心中残暴的君主,在成为皇帝之后竟然一个功臣都没有杀。为什么,难道朱棣不担心功臣造反吗?朱棣为什么不学朱元璋呢?

在很多人印象之中,朱棣就是一代暴君,多疑好杀,比如诛杀方孝孺十族,残忍杀掉三千宫女,对建文帝忠臣下狠手等。清朝以来的各种民间宣传中,将朱棣描述成了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一言不合就杀人。然而,如此一代暴君,在打下江山之后,却为何没有杀功臣呢?

靖难之役中,朱棣通过武装政变,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在这一过程中,朱棣有很多功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功臣,分别是姚广孝、朱能、张玉、丘福。

这四个人,除了姚广孝是病死之外,其他三个人都是血洒疆场。需要注意的是,张玉是死于靖难之役,朱能死于征讨安南,丘福死于征讨鞑靼。也就是说,除了张玉死在朱棣登基之前,其他三人都死于登基多年之后。

其中,朱能、张玉(儿子)的不仅手握大权,荣华富贵还世袭罔替,直到明朝灭亡都一等显贵。至于姚广孝,一直到去世之前,都是明朝头号重臣。姚广孝去世之后,朱棣追赠他为荣国公,害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李自成进京,多铎进南京之后,很多功勋之后,都排队叩头投降。这些功勋是哪里来的?其实,主要就是朱棣封赏的功臣之后。明朝有一个习惯,文官为了打击武官,所以通常不同意皇帝给武官封爵,所以明朝中后期获得爵位的武官,屈指可数。当然,明末除外。

总之,不仅仅是这些大功臣,其他的一些功臣,不仅不杀,反而都得到了重用。在这一点上,朱棣和朱元璋截然相反。那么,既然朱棣如此残暴不仁,为何不杀功臣呢?原因有四。

1.出身不同。朱元璋是底层农民出身,非常讨厌大臣犯法,他杀了的一些大臣,固然有维护江山的原因,更多是认为这些人祸害了百姓。然而,朱棣却是“官二代”,对百姓疾苦缺少深刻理解,更多的是只要大臣支持他,那么一切都可以商量。

2.名声需要。说到底,朱棣是篡位夺权,就犹如李世民一般,更在意好名声,希望历史上留有好名声。所以,朱棣有很多伟大的功绩,除为了名声之外,还要体现自己比朱允炆强,郑和七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等,都非同一般,因此自然也就不会轻易杀功臣了。

3.形势需要。朱棣的篡位夺权,靠的是原本“燕藩”的文武部下,这一部分功臣本就不多,自然不需要杀。更为重要的是,反对或非议朱棣篡位之人很多,尤其文官系统,所以朱棣需要手下功臣为他保江山,制衡其他人,自然不会擅杀功臣了。

4.目的不同。朱元璋后期杀功臣,部分是为了朱允炆。但对朱棣而言,却没有这样的顾虑,因为他还在世,谁敢翻天?更为重要的是,朱棣雄才大略,登基之后,南征北战,往南打越南,往北打鞑靼,杀了功臣还如何打?如此比较,朱棣这一点真让朱元璋汗颜。

关于朱棣,有一点让人惊奇,传言都说朱棣是一代暴君,但要问暴在何处,估计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点,比如诛杀方孝孺十族(后被证明是伪造的史料),残忍杀掉三千宫女,对建文帝忠臣下狠手,除此之外,好像也没什么了。

可以说,明朝皇帝的一点“残暴”之处,都给予无限放大,举国震惊,有无数英明之处,却装着看不见。而后世王朝的一些皇帝,只要有一点“英明”之处,也给予无限放大,举国欢腾,有无数残暴之处,却装着看不见。

《明史·成祖本纪》之前说了一大堆,说得不错,但最后一句却让人惊诧,“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这典型是文学表述中的“先褒后抑”,重点在最后的“抑”。说朱棣倒行逆施,这太过了吧。其实,朱棣一生之成就,后世有皇帝能与之相比?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为什么不能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贵妃,几乎算是无人不知的一位古代皇贵妃,她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容貌之美可以想象。李隆基对于杨玉环实在是宠爱,宠爱到不惜从儿子手里把她抢过来,而且之后一直恩宠不减。但是,既然如此宠爱,为什么李隆基没有把她立为皇后呢?杨贵妃终其一生都只是贵妃,为何当不了皇后,这中间的原因又是什么?古代的历史长河之中

  • 曼德拉的逝世,南非举国哀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界从古至今,各个国家都有着伟大的国王和领袖。在非洲的南非,被称为“南非之父”的南非前任总统曼德拉于2013年12月5日晚上20.50分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5岁。曼德拉走的很安详,他去世的时候,家人都在身边陪着。这一消息传播出去后,南非全国人民都在哀悼乃至世界都在哀悼。他现在安息了,我们国家

  • 历史上恭亲王奕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一些亲王很多人表示其实还是挺有趣的,因为他们真的挺难受的,感觉前期还是风光无限的,但是后来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他们的结局也还是挺惨的,就好比这个恭亲王奕䜣,他一开始还真的是呼风唤雨的,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挺难受的,那么他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谁小编一起解密分析看看!其实仔细研究奕䜣,

  • 曹睿杀郭皇后到底是不是为了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军师联盟中,曹丕很早就喜欢上了郭皇后,甄宓的出现成了两人之间的第三者,而且还是曹操强行将甄宓嫁给曹丕。其实这里的剧情和正史当中的情节严重不符,当年曹丕非常宠爱甄宓,而且郭皇后根本就还没出场,曹操也是一位喜欢美女的人,怎么可能还把大美女甄宓送给曹丕,明明就是曹丕自己争取来的。因为这事父子两还差点争吵

  • 身为袁绍亲弟弟的袁术,为什么看不起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绍和袁术,两个人都是出身于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家族,汝南袁氏,而且从血缘上来讲,袁绍还是袁术的亲哥哥,两个人是亲兄弟。不过,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可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密切,身为弟弟的袁术还十分瞧不起哥哥袁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袁绍在袁家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袁术会如此瞧不起袁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

  • 嘉庆和永璘都是令妃的儿子,为什么乾隆对他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常说“爱屋及乌”,这一点很适合用在古代的皇帝对待后宫妃子的态度上,如果喜爱一个妃子,很可能连带着很喜欢她所生的孩子,如果不喜欢,也会对他的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历史上,乾隆对令妃是非常宠爱的,但是对于她的两个孩子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一个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皇位都给了,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但另

  • 唐朝凌烟阁功臣中,秦琼为什么排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琼秦叔宝,很多人都会在过年的时候看到他的画像,因为他是现代的门神之一,很多家庭都会在大门上贴上门神秦琼。秦琼是唐初时期的人物,是李世民夺取皇位的功臣之一,李世民为了纪念这些功臣,特意在凌烟阁当中挂上了他们的画像。然而,民间名气很大的秦琼,在唐初的凌烟阁功臣里面仅仅排到最后一位,这是为什么?正所谓“

  • 蛮族入侵,血洗千里——5大铁血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骁勇悍将,他们拥有勇气与智慧,精妙的战略思想,使自己战无不胜。就在欧洲公元374年至568年这个蛮族入侵的近200年里,欧洲出现了无数骁勇善战的铁血猛将,创造一个个奇迹和骇人听闻的事件。大家最耳熟的便是匈奴,匈奴这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残暴至极,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在入侵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有什么资本争夺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期,原本并不是太子的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发动的一场政变。在这一场政变当中,太子李建成被杀,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得以成为太子,之后登基称帝。但是,要发动这样一场政变,没有势力没有实力都是不可能的,那么,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究竟有多大的势力,才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呢?中国几千年的

  • 空中的红色骑士,王牌中的王牌——红男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飞行这的新型的技术第一次被投入战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王牌飞行员,其中有一名德国飞行员名字叫做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这个名字听上去大家肯定都不熟悉,但是他有一个被世人所取的外号大家一定很熟悉,那就是德国一战的王牌飞行员,空中的红色骑士“红男爵”。曼弗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