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曌是什么意思

曌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31 更新时间:2024/4/3 5:07:37

武则天”这个称呼,是后世人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取的,至于她的真实姓名,历史上却并没有记载,但是在现在的很多影视剧中,她有了非常多的称谓。只是,不管是哪个称谓,我们都已经无法去探知,但是有一个名字,是她自己给自己取的,叫做“武瞾”。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它就是武则天自己创造的字。那么,为什么武则天要造这样一个字,她又为什么要为自己取名“武瞾”呢?

“曌” (zhào),武曌为自己选的名字,意指日月当空普照大地。

最初,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没有名字。她是武士彟第二任妻子杨氏所生的次女,武士彟是当时中国西北的一位富有的木材商人,在唐朝(公元618~907年)初年成为朝廷官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像这般血统并不尊贵的女子鲜被提及。中国历史的传统更多是通过记载忠心文臣的睿智谏言以及骁勇武官的英勇战绩来向后代进行道德说教。

武后或武则天的后代对这位独特的人物可谓耳熟能详。然而,“则天”并不是一个名字,而是取自她的一个称号“则天大圣皇帝”(其中“则天”意为以天为则),这是她在公元705年被迫让位后使用的尊号。705年底,她自愿放弃了帝号,但保留“则天”作为她“则天大圣皇后”称号的一部分。在她去世数十年后,她的称号进一步被精简为“则天武后”。

然而,几个世纪之后,历史学家往往称她为武后或武则天,这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则天”就是她的名字,因此大众将“则天”与其姓氏连在一起,开始称她“武则天”。如此一来,“则天”二字便脱离了她的帝号,沦为了一个俗名。在儒家的历史学家以及很多现代学者的笔下,“武则天”这个名字所对应的,往往是一个残酷、淫荡、非法、无情而又野心勃勃的篡位者形象。

“则天”的称谓很可能来源于洛阳的则天门,公元690年武曌在此登基称帝。说来也奇怪,此门恰好可以证明“则天”并非武曌本名。应天门在唐初被焚,并于公元665年重建后改名为则天门。如果作为皇帝,她的本名即为“则天”,那么用这两个字命名一座宫门应是当时之人十分忌讳的做法。

历史上她通常被称作武氏,这是一种对武家女子的泛称。尽管当时中国的女子婚后仍然保留自己的姓氏(现在也是如此),这一习俗并不能说明个人赋权的程度。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一个人的姓氏及血统十分重要,这体现为中国的人名总是姓在名前。婚后,娘家的情况可能决定一位妇人在夫家众多儿媳中的地位。即使是在为女人所作的纪念性墓志铭中,女子的名字也很少出现。

武曌的乳名为“华姑”。在她正式登基之后,为了回避女皇的名讳,华州更名为太州,位于今湖南省洞庭湖北岸的华容县改名为容城县。武曌这个幼年时期的称谓与一位同代人黄灵微的一个称谓极为相似,黄灵微为唐代的著名女冠,世人称其为“花姑”,谓其年八十而有少容,貌如婴孺,蹀履徐步,奔马不及。

13岁时,武曌凭借父亲生前作为唐朝开国功臣的地位以及自己的智慧与美貌,离开寡居的母亲,被召入宫,选为才人,成为唐太宗后宫九位五品才人中的一位。才人并不是她的名字,甚至也不是一个重要的内官职位,它只是对后宫五品内官的一个通称。

因为她的美貌,太宗赐号“武媚”。后来,当她被太宗的儿子与继位者高宗带回后宫后,又被升为昭仪。和才人一样,昭仪也只是一个封号而不是名字,仅说明其为九个正二品妃嫔之一。

她最初默默无闻,其后迅速崛起,在公元655年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取代了出身名门望族的王皇后。674年,高宗与武曌开始自称“天皇”和“天后”。683年,高宗驾崩之后,武曌的政治权威日渐加强,她因此获得了更高的皇室封号。首先,和其他丈夫去世的皇后一样,她成了皇太后。然而,她扮演的却是摄政者的角色,在儿子继承高宗的皇位后继续代理朝政。大臣们称其为“陛下”,她自称朕,意即“寡人”,这个称谓彰显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这个称呼为皇帝所垄断,其作用与欧洲王室的自称“the

Royal We”类似。

据此看来,父权社会的各个阶段对她的称呼均为姓氏加上内官称谓:她是武氏家族的一员,是太宗皇帝的一名才人,是高宗的配偶以及皇后,在高宗死后被尊为皇太后。然而,她依然没有自己的名字。

公元688年,武曌加尊号“圣母神皇”;690年正式称帝,称“圣神皇帝”。此后,更多夸张的封号加诸其身:693年加“金轮”;694年加“越古”;695年加“慈氏”,同年,去“慈氏越古”,但增加“天册”。封号虽然显赫,终究只是封号,仍不是她的本名。

在父权社会和政治体系下,女子的名字长期被抹掉、被忽略。武家的这个二女儿出生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公元7世纪早期“男尊女卑”的时代,存续了上千年的儒家思想在人们的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这种父权体制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中剥夺了武曌的名字,只根据她和不同男人的关系为其贴上了标签:她是武氏家族的一个无名女子,是皇帝宠爱的女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她后来费尽周折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名字。

在公元689年冬至,武曌代替当时名义上的皇帝,也就是她的儿子李旦,发布了一份诏书,宣称:“朕又闻之,人必有名者,所以吐情自纪,尊事天人。是故以甲以乙,成汤为子孙之制;有类有象,申繻明德义之由。朕今怀柔百神,对扬上帝,三灵眷祐,万国来庭,宜膺正名之典,式敷行政之方。朕宜以曌为名。”

名字是统治者用来辨别与区分、融合或彰显、创造及维护社会阶层的工具。孔子反复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照此逻辑,名字是基本结构单元,国家的基础据此构建,如果人名不正确,或事物的标签不准确,则必将造成混淆及不和。因此,作为一个力图登上皇帝宝座的皇太后,武曌需要一个可与她独特的政治地位相匹配的名字。

当她最终拥有了选择自己名字的自由时,她选中了“曌”,这个字象征着她的权力。为了证明并提升她的地位,她创造了一个在之前漫长的中国文字历史中前所未有的新汉字。这不仅反映了她的创造性,更彰显了她的胆识与魄力。这个新发明的曌字描绘的是日月当空照的景象。曌字的创造,就好像她向世界宣布:“现在,你们知道我的名字了吗?知道我是谁了吧?这就是我的名字!独一无二的一个名字!”曌字包含了天体中的太阳和月亮,从字面上看这就是一个万丈光芒、夺人眼球的名字。

因为她的名字与“诏书”的“诏”同音,为避其名讳,诏书改名制书。与众多中国皇帝一样,她深信名字包含着很强的魔力,能够趋吉避凶。如果名字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经常提起,这必将削弱它们的力量并带来厄运。

作为她的代表,这一自创的曌字融合了儒释道思想的精髓。这不是一个称谓,不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诨名,也不是代表妇女的通用称呼,这是她自己的名字。与这个名字的主人、这个与众不同的女人一样,曌字可谓不同凡响、超凡脱俗,在中国历史上更是独一无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刘备知道刘禅投降,他会怎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蜀汉是最先被灭亡的一个国家,而说到蜀国的灭亡,恐怕很多人就真的会认为是刘备所托非人,刘禅刘阿斗分明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帝王,怎么做都不行,尤其是最终竟然开城投降,虽然目的是想要保住百姓们,但最终还是亡国了。如果,刘备有一天知道了这些事情,他会怎么样对待刘禅?会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再把他摔一次?

  • 狄仁杰真的是个神探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关“神探”的形象,有人会想起卷福,有人会想起柯南,自然也会有人想起狄仁杰。狄仁杰原本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明镜高悬”的神断,断案如神,没有出差错,但并非是神探,像现在我们印象中的那种,一点点蛛丝马迹都能够串联起来,脑洞大开想到案件发生过程的人。“神探”这个名号,还是后来一位外国人给他加上去的。那么,

  • 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为什么诸葛亮还能领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严和诸葛亮,作为刘备临终前托孤的对象,一文一武,分处不同的派别,也是刘备希望借此平衡两方势力的举动。这个时候,兵权还是在李严的手里的。但是我们从后面的事件可以明白,诸葛亮数次北伐,足以证明他的手里也有兵权,不然如何能够调动军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诸葛亮为什么还能够领兵呢?很多人都受演义

  •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挟天子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也正是因此,很多人对于曹操的作为表示不能接受,不认同。但是曹操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更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当时的天子汉献帝,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曹操为什么还要挟持他在手里?曹操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看《三国演义

  • 姜维屡次北伐,为什没有还是没有太大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在很多人的心中,几乎算作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人”,这也都得益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姜维,虽然是魏国人,但后来投降蜀汉,可以算作是诸葛亮培养出来的传人。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北伐,次数更比诸葛亮还要多。但是尽管如此,也没能阻止蜀汉灭亡的脚步,而且综合来看,姜维也不算是有太大的功绩,这究竟是怎

  • 白袍战神陈庆之,率领八千人马大破北魏数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陈庆之此人大家应该有所了解,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著名将领,其一生颇为传奇,陈庆之每次作战都是以绝对劣势的兵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在其中一次作战中,陈庆之仅率领八千人马就大胜北魏数十万大军,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其身着白袍的英姿让人心生向往,被人们称为白袍战神。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

  • 南宋抵抗蒙古五十年,为何突然间全线崩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当我们提起南宋,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南宋一直积弱,难道真的是因为军队太弱小或者没有能带兵打仗的人吗。其实不然,南宋当时也涌现了一批军事能力很强的优秀将领,其中以岳飞最为著名,后来也有王坚、孟珙等名将出世。后来蒙古帝国崛起,在蒙古的铁蹄之下,南宋抵抗了蒙古五十年,可是后来突然间就全线崩盘了,这是为

  • 早年关羽卖枣张飞杀猪,为何二人武艺如此高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中刘关张三兄弟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哥刘备作为蜀汉政权的统治者,其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早年跟随其一路南征北战,实在是功不可没。不同于早期称霸一方的其他诸侯,刘关张三人除了刘备有个名义上的“汉室宗亲”,其他二人都是出身低微,据说关羽早年以卖枣为生,张飞则是个屠户。为何两人一个卖枣一个杀猪,

  • 刘备举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大意失荆州,随后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杀,当刘备听到这个噩耗时痛苦万分,差点哭晕过去。失去了手足兄弟的刘备随后开始她的复仇大业,当时的刘备不顾北方曹魏的虎视眈眈和丞相诸葛亮的劝阻,一意孤行誓为二弟关羽报仇,号称举国之力讨伐东吴。刘备作为一个枭雄,此次举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吗?公元221

  • 三国李进之死原因揭秘,三国李进个人资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李进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自己身边还是有挺多人都是叫这个名字的,名字也比较的普通了,但是其实我们今天要说的一个人其实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人物了,这位人物在三国历史上不没有相关的记载,但是这个人有一件事情让人觉得十分的有趣,那就是他是唯一一次在历史有记录打败吕布的人,所以这个人到底是有多么的厉害下面跟随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