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秦始皇那么信任蒙恬

为什么秦始皇那么信任蒙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74 更新时间:2024/3/2 15:09:05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应该是一个多疑而又残暴的君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这些都是一种过于偏激的认识,并不全面,毕竟如果真的是一个这样的人成为皇帝,民众就不该是在十多年后才反抗起来了。至于秦始皇的多疑,成为皇帝的人哪一个没有一点疑心?即便是如此,但秦始皇对于手下大将蒙恬却十分信任,信任到全国四分之一的兵力都放心交给蒙恬。那么,为什么秦始皇会这样信任蒙恬呢?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秦始皇嬴政是一个残忍嗜杀的暴君,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说的却是秦始皇是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精明的君王。作为国家统治人,难免不会生出多疑的这种性子来,比如汉武帝、隋文帝、隋炀帝以及其他很多的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多疑。有哪个能够做到像秦始皇这般的,对人才不问出身,只要你能做这件事,他就会放开手脚让你去做。让你贸贸然将六十万大军交给一个人,你敢吗?

能够得到君主的信任的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是对君主极度忠诚的忠心之臣,另一种就是对权力完全构不成或者不具有威胁的人。很显然,蒙恬属于第一种。蒙家原本是齐国人,在秦昭襄王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入秦为将,官至上卿。到了始皇帝的时候,蒙氏一族已经历时四朝,算是老秦人了,而且不论是蒙骜蒙武、蒙恬、蒙毅,他们都算是权倾朝野。可是朝廷也并不是只有蒙家一家独大,还有王家这个将门世家。

当时秦国大概有120万左右的兵力,蒙恬率领的九原军就有30万,他们长期驻扎在北方,以及长城一带,是秦军的精锐部队,时不时的还要抵御北方的匈奴。秦始皇能够放心将这么多兵交给一个人,还是长时间的让他带领这些兵,这心胸真是大得可以。后来我们看到还有皇帝为了不让带兵的将领和士兵之间熟悉起来,还颁布了将领到了一定的任职时间就要转任的情况呢,那个时候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打起仗来了分分钟输掉。秦始皇能够宽心交出兵权足以表示对蒙恬的信任。

另外秦始皇扶持蒙恬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权衡朝中的势力。王翦家族在秦朝也是将门世家,为秦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秦始皇还是有些不放心,当年放手六十万大军的军权给王翦也是无奈的事。他首派李信攻打楚国,但是李信最后却落得大败的下场,没办法,秦始皇只能重新用王翦。王翦向秦始皇讨要六十万大军才有信心攻打楚国,秦始皇就打趣道“老王你老了,还怕死吗?”而王翦也害怕秦始皇不相信自己,出兵前还多次向秦始皇讨要赏赐,表现出自己完全就是为了赏赐才出兵的,为的就是安抚秦始皇。

太史公司马迁就曾说过王翦虽被秦王尊为帝师,但是不能辅佐秦的统治者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的统治,可以说没有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而王翦当然知道德政的好处了,但是他没有胆子跟秦始皇提起,因为他知道在他们君臣二人之间存在着不信任的因素,稍有不慎自己就落得个兔死狗烹的结局了。

不过秦始皇除了焚书坑儒和攻打各个国家之外好像也没有做过什么太坏的事了,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秦始皇残暴多疑呢?据我所知,除了秦朝丞相吕不韦被秦始皇整死了之外,为建立秦朝立下大功的蒙氏兄弟和王翦父子等人都没有遭到秦始皇的迫害呀,而且还给了他们很大的军权和财富。并且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当时只是贬谪了吕不韦,并没有想要杀他的意思。对于打了败仗的李信,秦始皇还是将他视为攻打齐国的首选。

可以看得出来在蒙恬和王翦两人当中,始皇显然更信任蒙恬。一来蒙氏一族也同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家世代都忠于秦国主。二来就是秦始皇和蒙恬两人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对彼此都比较看得明白。

除了秦始皇主观的原因之外,还有蒙恬身上的客观原因。蒙恬这人对秦始皇忠心耿耿,他们蒙氏兄弟都为了秦国赴汤蹈火。对于一个不管怎么看都是忠臣的人,你不信任都说不过去。况且从二世当国赵高弄权来看,蒙恬绝对是个老实孩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江东奠基人孙坚武力值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直以来,说到三国历史,很多人的关注点都会在曹魏和蜀汉身上,而很少去关注东吴,但是三国历史毕竟有三国,只知道热点比较多的两个国家自然是不够的。东吴势力比较有名的自然就是孙权,但是他的父亲孙坚也不弱,是江东政权的奠基人。那么,孙坚在历史上又有多厉害呢?孙坚的能力究竟有多高?孙坚,生于155年,卒于19

  • 马超从弟马岱,斩杀叛将魏延,官至平北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作为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一直被人们讨论不休,那个时代的名将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对那个时代的将领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只要自身有能力就能在三国那个乱世中出人头地,从而青史留名,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名将太多,竞争太过激烈,很多其实能力不弱的将领都被其他传奇名将给压了一头。今天

  • 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法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国王,恐怕路易十五就是实至名归了。他在后期执政期间因为自己荒淫无度的所作所为非常不得人心,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路易十五一生只顾自己享乐,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最后也导致了他的孙子路易十六的悲剧人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路易十六是法国波旁王

  • 东汉皇帝刘宏有多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汉朝时期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多少呢?或许是开国汉高祖,或许是末代汉献帝,也或许是汉武大帝。其实,汉朝历史上还有一个非常奇葩的皇帝,他把皇宫布置成街市,自己和后宫妃嫔扮演着街市上的不同角色。这样奇葩的皇帝整个历史上并不少见,他们或许在其他领域能够有一番作为,可偏偏做了皇帝,也是身不由己。今天就一起来

  • 一诺千金是谁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诺千金,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已经是一种极其难得,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的事情,太多的人不重视承诺,说过的话也根本不放在心上。但是古人在这一点上做的就非常好。还是一诺千金这个词,讲的就是战国秦汉时期一位极其讲信用的人物,季布。但是,尽管在我们看来,季布的名气非常大,但是当时他的名声又是怎么传播开来的呢?

  • 不做皇帝做木匠,明朝奇葩皇帝朱由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爱好这个东西人人都有,有些人的爱好还比较特殊,其实干点自己喜欢的事也无可厚非,但是耽误了自己的正事就不好了。古代就有一位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却沉迷于木工活之中,而且还练就了一番好手艺,他便是明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下面小编就来带着大家看看这位不做皇帝偏要做木匠的明朝奇葩皇帝朱由校的一生吧。朱

  • 古代名将白起、韩信、李靖和岳飞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古代名将,那真的是多不胜数,在中国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多少天才将领,而真正在青史留下他浓墨重彩一笔的,却为数不多。今天小编就挑选出来历史上四位天才将领,他们分别是白起、韩信、李靖和岳飞,我们根据他们的功绩,就来比较一下他们四人中究竟谁更厉害。下面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白起、韩信、李

  • 曹魏后期三员虎将,如若他们未死,司马懿怎敢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的曹魏政权,虽然最终夺取了天下,但还是让人挺惋惜的,因为最后曹魏的天下被司马家所夺,三国归晋。懂得隐忍的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夺取了大权,后来司马家成功篡位,创立了晋朝。都说司马懿活得长,成功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其实也不无道理。不过即使是曹魏后期,也有许多将领是可以镇得住司马懿的,如果他们

  • 诸葛亮死后,为何司马懿终生都不伐蜀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最经典的谋士对决,恐怕非诸葛亮和司马懿莫属了,这两人的较量可谓是棋逢对手,十分精彩。最终因为各方面原因,诸葛亮还是输给了司马懿,数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而且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因病去世,星落于五丈原之上。按理说诸葛亮一死,司马懿大可以趁此机会攻伐蜀国,可是为何司马懿却选择终生都不伐蜀呢?司马懿是

  • 刘备在汉中称王后,谁的官职是最高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刘备曾经在汉中称王,对于刘备称王之后封官这件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会以为,刘备手底下官职最高的应该是那些劳苦功高之人,诸如武将中的关张二人,或者文臣中的诸葛亮或者法正。但其实,当时官职最高的并非是这些人,而是一个在历史上名气不及他们的许靖。有人可能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很少听说,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