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奢一生有哪些功绩

赵奢一生有哪些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4/1/19 6:25:45

赵奢是战国末期著名将领,也被后世称为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虽然赵奢是赵武灵王的儿子,但他早期只是一名征收田租的官吏。赵奢为人公正,因此避免不了会得罪人,但他还是选择秉公办事因此深的民心。而赵奢一生最出名的战役便是在阏与之战击败秦国,当时秦国国力强盛位居七雄之首,赵奢却能击破秦军立下大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赵奢在这场战役中的重要性,一起来看看吧。

几千年前的历史,几乎没有人能确切地说个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掌权者能开创朝代,当然也能编造史书,为了让自己的王权变得正统,被篡改的历史,总会模糊世人的双眼。

战国时期更是如此,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楚霸王的火烧阿房宫,几乎毁坏了所有先秦时期关于百家争鸣的著作,我们所看到的这段历史,也仅仅只能从后世著作中找寻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那个年代。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就是战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贵族统治的奴隶社会面临着分崩离析,而官僚制的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当然也可以说这个时代是布衣变将侯的黄金时期。

说到战国,我们无可避免的要说到打仗,而打仗就要有将军,这个时代诞生的兵法家数不胜数,有战无不胜的吴起,有杀人狂魔白起,有围魏救赵的孙膑,也有发明火牛阵的田单

但我们这次要说的是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

赵奢生平打过几次仗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却能知道赵奢没有打过败仗,让他出名的也仅仅是因为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史称阏与之战。

那么,仅凭一战就被列为八名将之一的赵奢多厉害?他的一句话影响几千年。

不纳谏的将军也能成名将,打破强秦不败神话的赵奢是如何炼成的?

公元前269年,时间点已经接近战国末期,中原诸侯国已呈现出两极分化,强国只有秦和赵,韩、魏、楚、燕、齐已经不具备争霸中原的实力,所以统一华夏的天平就落在了秦和赵两国的身上。

就在这时候,赵惠文王用交换城池坑了秦昭襄王一把,本来交换讲究的就是对等,但是赵国接收了秦国的土地之后,就撕毁了交换协议,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再给秦国了,怒不可赦的秦昭襄王立即发兵进攻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

阏与这个地方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说,如果秦国占领了阏与,那么赵国首都邯郸将不再有西部屏障,秦国的铁蹄对于邯郸的攻势,就势不可挡了,也可以说秦国想要打邯郸,早上吃了饭,下午吃了下午茶就能到达邯郸城下。

除此之外,如果秦国占领了这块地方,那么赵国的国土将会被秦国一切为二,即使秦国占领不了赵国西部全部的土地,这些地方也都会被韩国侵蚀,赵国衰落那就成为了必然之势,赵国朝堂为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救不救阏与的辩论赛。

秦国进攻阏与必须要经过韩国的地盘,赵国本来以为身为自己盟友的韩国稍微也要抵挡一下,但是韩国的表现让赵国非常失望,因为韩国已经被秦国打残了,秦国刚说借它的地盘进攻赵国阏与,韩国立即就和秦国一起出兵攻打赵国阏与。

这下赵国彻底慌了,赵惠文王立即召集权臣开会讨论,这时候赵国能说得上话的有四个人,大将廉颇,丞相蔺相如,从燕国俘虏的乐乘,以及在攻打麦丘时崭露头角的赵奢。

首先开口的是廉颇,廉颇说:阏与道远险狭,难救,紧接着蔺相如说:甚是,当弃阏与,设防武安,提防秦军,乐乘也点头赞同廉颇和蔺相如认为阏与不好救援的看法。

四个人中三人认为阏与不好救援,这让赵惠王很烦躁,毕竟事端是自己挑起的,如果为此丢了阏与之地,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心里比吃了绿头苍蝇还难受,正在这时,赵惠王看到了一言不发而又若有所思的赵奢,觉得这件事还有门,就单独召见了赵奢。

赵惠文王见到了赵奢就问道:爱卿,依你之见,阏与该不该救?

赵奢回答:大王,阏与现在不是该不该救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救,如果我们丢了阏与,我们赵国就危险了。

赵惠文王立即又问:爱卿之见,这仗该怎么打?

赵奢回答:阏与之地,其道远险狭,譬之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赵奢的这句话就是影响中国后世两千多年战争思想“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来源,无数兵法大家也正式基于这个战略思想,打胜了一场又一场看似不能胜利的战争。

赵王一听,觉得真有道理,立即就说,好好好,寡人就命你为大将,率军支援阏与,这就是谁出的主意,谁执行,赵奢欣然领命。

赵国的军队还没有出城,秦国的部分军队已经提前开到了武安附近,决定采取围而打援的战术,先把支援阏与的援军给打掉,那么阏与将会不攻自破,可以说,秦国看问题总是直切要害,进攻阏与是如此,提前在武安附近设防打援也是如此。

但赵奢率领的赵军,到了武安之后,就不再行进了,这下来打援的秦兵摸不到头脑了,任务也由打援变成了搞清楚赵军的意图,结果赵奢就是不动,秦军决定逼着赵军出战,打出他的意图,就在营外叫骂,赵兵很窝火,负面情绪也高涨,赵奢察觉到之后,立即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在本次战争中,不得指手画脚,不然斩。

命令一下,很多低级士兵就对赵奢产生了怨言,心想着,救阏与是你提出来的,蔺相如提出设防武安,赵奢也是反对的,现在却又停在武安挖沟设壕的,这明摆着是按照蔺相如的建议再打啊,这时就有不怕死的一个士兵出现了。

这位士兵,见了赵奢,就说到:阵营外秦军叫骂之声已经让士兵都受不了了,将军一直不去救援阏与也不和秦军开战,这是要闹哪样,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士兵的头被挂在了营帐之外。

就这样,赵奢在武安一呆就是一个月,秦国将领实在憋不住了,就派出使者去问赵奢到底打不打,这位使者见了赵奢就说,将军,你再这样呆下去,阏与就被我秦军给吃掉了,我们将军也很想和您,过过招。

赵奢就说了:不不不,我和你们将军可不是一个级别的,走,我带你看看我们新挖的壕沟和壁垒,就知道我们在武安设防的决心了,结果这位使者还真把赵军不会增援阏与的想法告诉了秦军大将,这是不是让你想到了三国时期的蒋干呢,没错,这样看来蒋干还是有老师的,就是秦国这个不知名的使者。

赵奢估摸着秦军大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即拔营日夜兼程奔赴阏与,当赵军到达阏与附近的时候,赵奢在许历的建议下,立即占领了军事要地北山,等到打援的秦军追着赵军赶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赵奢立即对城外的秦军发起进攻,秦军大败,来救援秦军的后援部队,也在赵奢和许历的夹击之下,被打的找不到北,连秦国大将胡阳也差点被赵奢杀死,秦国遭遇了自商鞅变法后第一次大败。

仅凭一战就被列为八名将之一的赵奢多厉害?他的一句话影响几千年,这句话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是这个勇却不是没脑子的蛮干,而是要讲究智慧和方法的勇,赵奢的这次在这次战争中先采取麻痹敌人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不纳谏的将军也能成名将,打破强秦不败神话的赵奢是如何炼成的?强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富兵强,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这次赵奢大败秦军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或许这也是赵奢仅凭着阏与之战一次战争就被列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最根本的原因。

话又说回来,赵奢不肯纳谏吗,当然不是,进谏的人在这次战争中出现了两个,第一个的人头被挂在了营帐外,第二个却被提升为了赵国国尉,何也?这是因为第一个扰乱了军心,第二个提出的建议能帮助赵军打赢胜仗,所以从这点来说,赵奢也具备了名将的条件。

阏与之战后,秦国看到了赵国的威胁,吞并六国的进程也被大大放缓了,但这也只是赵国的回光返照了,因为赵惠文王死后继位的赵孝成王,彻底把赵国给送进了虎狼秦国的嘴中。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和朱元璋谁开国的难度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出身,最后逆袭当上皇帝的人物。他们从小的经历有相似性,但刘邦早期的日子应该是要比朱元璋好过一些,毕竟元朝末年就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而刘邦应该还是能吃饱饭的。两人称帝路上,各自需要面对的对手都十分强大,他们能成功逆袭可能存在一定的运气,但也需要匹配相应的实力。很多朋友好奇刘邦和

  • 顾和搏虱如故道出人心难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顾和是晋朝官员,出生于吴郡吴县,祖父是东吴荆州刺史顾容。其实顾和的一生并没有太多波澜可讲,只是在《世说新语-雅量》中有记录一个关于顾和的故事,名叫顾和“搏虱如故”。“搏虱如故”这个故事主要道出了一个人世常态,人心是最难看透的,可能也只有那些胸怀宽广、博学多闻的人才能把一个常态给看破。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北齐开国功臣段韶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段韶善于骑射,从小就被称为有将帅之才,后来得到高欢重用并且视为心腹。段韶在战场上的确没让高欢失望,消灭尔朱兆、抵御宇文泰、征讨玉壁,立下无数战功。段韶作为北齐开国功臣,为北齐立下的汗马功劳天地可鉴,而且参与朝政段韶也有一番自己的理解。不过历史上真正能获得不错结局的开国功臣并不多,段韶到最后也要靠“自

  • 关羽虽为一代名将,性格却有致命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关羽绝对能排进三国所有人物中的前三名。实际上古人对于关羽的崇拜还要更加狂热一些,毕竟在演义中关二爷的待遇基本上和男主角一样。不过关羽虽然是一代名将,但他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关羽性格存在一定缺陷。可能你要是身在三国,想要跟关羽打交道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关羽也因为自己刚直的性格得

  • 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是由商鞅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本商鞅想在魏国实施,但魏惠王并没有采纳,此后商鞅便来到了秦国继续推行自己的变法。也正是在秦国商鞅遇见了自己的知音秦孝公,在秦孝公的帮助下商鞅顺利将自己的改革措施推向整个秦国。此后秦国国力逐渐强盛,不过从宏观来看商鞅变法的确是秦国崛起的基础,不过对于秦国百姓来说

  • 李白和杜甫晚年有什么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朝十分伟大的诗人,很多人好奇李白和杜甫的关系,两人都如此有才能,那他们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实李白和杜甫算有一定交集,但友谊并没有那么深厚。李白和杜甫作诗的风格相差很大,而且两人所处的时期也有一定区别。后来杜甫定居长安城,李白则开始了自己游历的生活,两人便逐渐疏远。不过据说李白和杜

  • 冯太后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太后被称为是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改革家,也正是在冯太后的带领下,北魏才能全面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冯太后是北燕皇族后人,北燕灭亡后成为拓跋焘的婢女,后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最后荣升皇后。但文成帝早逝,年幼的献文帝继位后根本无法处理朝政,此后便由冯太后临朝辅政,并且献计除掉权臣乙浑,这才别北魏带来了改制

  • 历史上有郭利仕这个人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同学应该都知道郭利仕就是唐朝著名宦官高力士。实际上高力士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评价,他为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从这个称号就能看出高力士对唐玄宗忠心耿耿、至死不渝。高力士曾帮助唐玄宗平定韦后以及太平公主之乱,此后受到玄宗重用,还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这次就准备为大家介绍下高力士这个人物

  • 唐高祖李渊在位8年最后被迫禅位,大唐开国皇帝为何如此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高祖李渊可能是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之一了,身为大唐的建立者李渊仅仅在位八年便被迫禅位李世民,为何李渊最后会落得如此憋屈的地步呢?恐怕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渊没能做好立嗣工作。实际上唐朝的建立,李世民也是立下赫赫战功,而且更有人说李世民功绩不在李渊之下。但李渊还是执意把李建成立为太子,导致兄弟最后

  • 梁武帝萧衍发明“魔”字,自己却因“心魔”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魔”这个字是由梁武帝萧衍所发明。梁武帝是南北朝南梁开国皇帝,在位47年时间。梁武帝在位期间不仅治国有方,而且他本身还很有文学造诣,所创诗赋有上千首,而且还有不少名作。不过梁武帝晚年却因沉迷佛教,开始怠慢朝政,导致朝内动荡,爆发侯景之乱。实际上当时梁武帝的精神状态已经出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