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算功臣还是奸臣

李斯算功臣还是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4/1/16 17:31:58

李斯是秦朝丞相,也是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功臣。不过李斯虽然对秦国有功,但他却和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嘱,导致秦朝迅速陨落,李斯究竟是算功臣还是奸臣呢?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李斯犯下了诸多不可饶恕的罪状。而李斯的下场也很惨,最后被赵高所猜忌,落了个夷灭三族的结局。所以李斯的一生是充斥着许多争议的,这样的人物我们最好是分两面来看,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李斯,一起来看看吧。

李斯,多么简单的一个名字,又是影响多么深远的一个人。他曾位极人臣,达到权力的巅峰;又被打入牢狱,受尽屈辱。最后被腰斩于咸阳。

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厕所里看到吃粪便的老鼠,老鼠见有人来,就顺着墙脚仓皇逃窜。而米仓里的老鼠则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很少有人来打扰他们。于是,李斯发出了千年一叹:"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于是,李斯和同时代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怀揣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梦想,投奔到那些掌握"资源"的人门下。他先在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术,然后又投奔到吕不韦门下当门客,企图改变自己的"环境",成就人生的辉煌。在吕不韦门下站稳脚后,他又像秦王"进攻"。因为吕不韦这片云彩并没有霞光万丈。

后来,李斯成功说服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终于,秦王实现了一统江山的大业,李斯也被拜为丞相。历史上丞相多了去,而真正让李斯名扬历史的,是他反对分封制,成功说服秦始皇采用郡县制;是他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诸子学说,禁止私学,以加强思想统治;是他参与制定的法律,是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等,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对后世的影响远比战争的胜利深刻而悠久。

说李斯是秦朝的超级功臣,一点也不为过。

李斯的人生到这里是成功的、一帆风顺的。

但是,人生充满了变数。太多太多的岔路摆在面前,每一条岔路都有不同的风景。前路的风景如何,就看你走哪一条岔路。是荆棘丛生还是山花烂漫?

正所谓"一子落错,满盘皆输"。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选的,但又有多少人能保证他们选择的路一定是正确的呢?

秦始皇死后,是站在公子扶苏一边,还是站在赵高、秦二世一边?这是摆在李斯面前的两条路。不幸的是,李斯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的路。

在赵高的"循循善诱"下,李斯与赵高联合,逼死公子扶苏,陷害蒙恬,立秦二世为帝。

当他们的对立面被基本肃清后,赵高将矛头对准了李斯。

也许,政治经验丰富的李斯应该可以战胜——至少是躲过赵高射过来的箭吧。哎,李斯是政治家,政治家也有摆不平的政治事件。可惜了,英明一世的李斯最后还是死在赵高手里。

赵高诬陷李斯和儿子谋反,李斯被下狱"治罪"。狱中,他悲愤欲绝。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他给秦二世上书,信中说,我当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现在回想起来,我有"七大罪过":

第一罪:帮助嬴政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罪:北逐胡貉,南定百越,稳定大秦政权。

第三罪:建立新的选官制度和爵位制度,提高大臣的地位。

第四罪:立社稷,修宗庙。

第五罪:统一度量衡,建立规范的礼乐法度。

第六罪:修筑尺道(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方便出行。

第七罪:缓刑法,减赋税。

"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

做大臣做到我这种份上,早就该死了。

李斯的反语泄愤,并没有换来秦二世的额外开恩——也许信被赵高截获,秦二世根本没机会看到。

没过多久,李斯和儿子在咸阳被腰斩。死前曾对儿子感叹:"好想和你牵着黄狗去打猎兔子。"

其实,究其原因,李斯并非死于赵高。以赵高的才智,是个也敌不过李斯。李斯是死在皇帝这种制度手下的。是这种高度专制的集权制度把李斯送上了断头台。

李斯亲自设计了皇帝制度。可是,这种专治制度一开始就让它的奠基人、设计师以生命的代价尝试了它的残暴和恐怖。这样的结局,令深思者不寒而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仁宗为何频频猜忌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狄青是北宋一代名将,曾立下无数军功,被人们称为“面涅将军”。不过宋仁宗还是会频繁猜忌狄青,狄青出门打仗宋仁宗就派一名副官要跟着狄青,始终放不下这份戒心。其实宋朝武将的日子都不好过,对于武将的猜忌也成了日常,所以宋朝军事弱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内部。狄青一生如此为宋征战,到了最后还是因为被文官集团猜忌导致

  • 鲁班是如何发明锯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锯子直到今天都是一个用途十分广泛的工具,而中国木匠鼻祖鲁班就被认为是锯子的发明者,那鲁班究竟是如何想到制作出锯子的呢?鲁班已是2500多年前的人了,他在当时发现自己的手被一种植物给割伤,通过观察鲁班发现这个植物的边缘是齿状,所以经过多次试验制作出了锋利的锯条,也就发明了锯子。不过以当时的技术来说,能

  • 武则天有一点无法超越长孙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皇后,李治的母亲,在历史上享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誉。或许在这点上,武则天也没办法和长孙皇后相比。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李世民,此后被封为秦王妃,还曾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人似乎都十分佩服长孙皇后的能力,或者说是长孙皇后独有的魅力,她有一套专属的处事准则,让人不得不敬佩。可能武

  • 文天祥是如何成为民族英雄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政治家、爱国诗人以及抗元名臣,和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但文天祥还是最出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位。文天祥被称为民族英雄,不仅因为他为宋朝所作出的贡献,也因为他大义凌然、宁死不屈的精神折服了无数后人。文天祥在军事和文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或许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文天祥的一生究

  • 项羽为什么没有直接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是推翻秦朝的功臣,也是率领各方起义的领袖,不过项羽灭秦以后他并没有选择马上称帝,而是分封诸侯建立了西楚政权。为什么当时项羽没有直接称帝呢?实际上当时项羽还没办法自称天子,为了说服众人只能再次拿出分封制,所以项羽等于是没能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来让自己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而此后自己又输给了刘邦,从而丧失

  • 杨贵妃死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据记载杨贵妃能歌善舞,而且通音律,是当时宫内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不过杨贵妃的下落却一直是个谜,关于她的死因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死于马嵬坡、有说死于佛堂等,这一点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如今想要弄清事情的真相或怕已经不现实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线索来推测出,杨贵

  •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曾说过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意为:如果不能做一位治理好国家的宰相,那去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罢。《伤寒杂病论》中有记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这便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典故。范仲淹的思想和为人影响了无数后

  • 吕后和戚夫人之争,两人注定不能和平共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曾十分宠爱戚夫人,还差点废长立幼,将戚夫人的孩子立为太子。吕后曾一度以为自己将会失去所有,但在张良的帮助下终于扳回一城,顺利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总有人说吕后对戚夫人太残忍,得势以后把戚夫人虐待的人不成人样。但她们二位注定不能和平共处,加上吕后强势的性格,一旦让她占据上风肯定不会给戚夫人好日子过

  • 韩信创建背水一战,为何后人无一能够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是初汉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西汉开国功臣,当时韩信用了一套奇特的兵法帮助他打赢了很多看似无法战胜的对手,其中“背水一战”便是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当时韩信仅仅用几万兵力来对抗敌方20万大军,因为自己的手下多数没有经历严格的训练,所以便采取了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打法,而这种战术此前可是被称为兵家大忌。

  • 桓温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桓温是东晋为数不多的名将,他是东汉大臣桓荣的后代,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一生战功累累,不仅收复蜀地还多次北伐,为东晋立下显赫功劳。此后桓温独揽朝政十几年,还曾有自立的打算,只是北伐战绩多为战败,所以也难得人心。可能桓温最后是有些动机不纯,但他的功劳可是实打实的。或许还有很多小伙伴不太熟悉桓温,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