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杀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54 更新时间:2024/3/5 14:36:38

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在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将昔日的那些功臣们诛杀殆尽的事情,一想到这里,一定有非常多的人认为,朱元璋实在是心狠手辣,丝毫不顾念往日的情面。虽然说担心功臣掌握的权力大了,将来会功高盖主,但是也不至于如此狠心,完全可以夺了他们的权力贬为庶民嘛,这样难道还不够吗?那么,为什么朱元璋没有这样做呢?

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讲到,这些布衣出身的功臣,在成为新贵之后,野心和贪欲逐渐膨胀起来。而皇帝的礼遇是有限的,他们的贪欲一旦危及到朱氏王朝根本利益,就会落到悲惨境地。

表面上是建立政权成功后的卸磨杀驴行为,其实深入分析一下,这些所谓的功臣良将各有取死之道,比如牵连甚广的蓝玉案,至少蓝玉本人死的是一点都不冤枉的,胡惟庸也一样,拿皇帝当傻子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不可否认的是,以蓝玉的战功来说,是对得起他的职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捕鱼儿海的战斗。可是蓝玉这个人的人性和性格缺陷也非常大,比如,朱元璋收义子就收吧,蓝玉也跟着学,一收好几千个干儿子,你蓝玉这样邀买人心到底要干什么。

蓝玉北征的时候,手脚不干净,很多战利品都被他据为己有,并没有上缴,这种事朱元璋能不知道么,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尤其不明智的是,参合到人家兄弟间的家事中去,你蓝玉挑拨朱标朱棣的关系,那朱棣还不恨你,自然在朱元璋那儿说了不少蓝玉的坏话,最后锦衣卫又适时的递上了蓝玉谋反的报告,那蓝玉就算是死的彻底了,平时骄横跋扈不知道收敛,倒霉的日子就不会太远了。

在捕鱼儿海的大功后不久,这个蓝玉竟然强制搞定了元妃,致使元妃羞愧自杀,皇帝为此切责蓝玉。当初,朱元璋本欲封蓝玉为梁国公,因蓝玉有这些过失,便将梁字改为凉,并命人将这些过失刻在世袭的凭证上。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蓝玉的隐忍从他刚刚建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能忍那么多年算是不错。

蓝玉并未因此而收敛,军中将校的官职升降,他一个人说了算,朱元璋斥责了他,他还是没有觉悟,这不是小事,如果大明军中都是你蓝玉的嫡系,皇上全家能睡安稳么。

蓝玉西征返回后,被封为太子太傅,蓝玉不愿位居宋、颍两公之下,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此后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采纳他的建议,蓝玉为此仅仅是闷闷不乐,丝毫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处境已经有些危险,并且在朱元璋的心里也慢慢失去了信任,其他诸如强占良田,纵容家奴的事儿就不用说了,太多太多。

想这种不知收敛的人,配给朱标朱元璋都担心,更何况朱标早死,朱允炆那懦弱性子朱元璋怎会看不出来,蓝玉辅佐朱允玟那是不用想了,把主子弄死倒是有很多种办法的。所以蓝玉必须死,可能各位读者如果处于朱元璋的位置,也会这么做。

全说我可说不过来,我只能再简略的说几个人,不过有一点,我们看待历史要设身处地的用当时人的封建礼教和时代局限性去看,比如僭越,这在今天可能有些人会想,嗐~别那么小气,包容一下就过去了。说实话,在那个年月直接砍了也真的不冤。

常遇春——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得暴病卒于军中。

李文忠——李文忠终年四十六岁。朱元璋怀疑淮安侯华中下毒,便降低爵位,将其家属逐至建昌卫,其他医生及妻子儿女都被斩首。

朱文正——因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后私通张士诚,被朱元璋得知,被软禁,最后郁郁而终。

邓愈——邓愈班师回朝,在回师途中生病到达寿春的时候,因病去世。

胡大海——为降将蒋英等人所杀。

朱亮祖——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最终被朱元璋察觉。拿朱元璋当傻子利用的朱亮祖被召回京师,与长子朱暹一同被鞭死。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追论为胡惟庸逆党,爵位废除。

周德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十日,儿子周骥在宫中和宫女淫乱,周德兴受株连被杀,公田被收。

付友德——付友德死的是比较冤的,也可以说他是死于自己的宁折不弯,毕竟他是自杀的。但是这里面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功劳,根本没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朱元璋参加宴会,而守卫之一就是付友德的儿子傅让,看门的时候未配剑囊,这让朱元璋非常不满,大家可能还没意识到,一般守卫那剑都是要收到剑囊里的,真有危险才拔出来,而傅让就手拎这宝剑,别人倒还无所谓,而皇上就不同了,这绝对能算上大不敬,可以设想一下场景,皇帝来了,一个家伙拿着能捅死人的剑就直接攥手里门口呆着。在那个年月碰上个不好说话的皇帝,杀了也就杀了,也谈不上错。

再看付友德对这件事的处理——朱元璋忽然提起说对傅让有些不满,傅友德起身告罪,朱元璋责备傅友德不敬。这就是我说付友德自恃功高,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的原因,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那么大的功臣道歉也就算了,那么为什么付友德道歉了,朱元璋不但没有原谅,反而还说付友德也不敬?!朱元璋真有这么混么?!态度决定一切!我们日常中也能见到这种场景,某些人错了,但是并不承认错误,或者以无所谓的态度轻飘飘的说对不起,眼中充满了不屑,嘴角挂着轻蔑的笑容,潜台词就是“至于么,小题大做”不但起不到道歉的作用,反而能勾起胸中熊熊怒火。

话赶话,说戕了,一气之下,朱元璋让付友德带傅让首级来见,立刻,傅友德提着二儿子的头颅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说“你怎么忍心。”这里再插一句,有的朋友会说,咦?你要人家儿子脑袋人家都拿来了,朱元璋怎么会假惺惺的说“你怎么忍心”?原因很简单,前文说过,这是争执之中的话赶话,说到那儿了,一句气话,但付友德就是宁折不弯的脾气直接就把儿子头提来了,所以朱元璋下文会暴怒!非常暴怒!因为这不是朱元璋的本意,一句气话让付友德用行动变成了对朱元璋的反戕。说白了就是置气至死。说了这些大家在看看原文的描述还会觉得这段话很奇怪么?傅友德说:“不就是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最后在朱面前自刎死,朱元璋当即暴怒不已,下令傅家所有男女全部发配辽东、云南。

冯国用——至正十九年(1359年),冯国用暴卒于军中,年仅三十六岁。

冯胜——坐蓝玉案赐死。

郭英——到朱棣时期都还或者,朱棣也没动他,只是免了官,郭英最后老病而终。

至于贬为庶人这个问题,我觉得既然犯罪了,就要认罪认罚,大明律干什么用的,凭什么就贬为庶人不必承担后果?至于政治上的考量,这些功臣们的能量是非常大的,不是说没官,就扑腾不出水花了,比如什么浙东派和淮西派。我把蓝玉这个倒霉蛋再次拎出来讲解一下,蓝玉可不能放虎归山,因为这哥们的臭毛病之一就是任人唯亲,部队里都是他自己人,真让蓝玉瞅准机会,那老朱就该受伤害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算不算三国杰出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拥有的头衔很多,包括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等。诸葛亮当过蜀汉丞相,独揽朝中大权,算是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了。诸葛亮写的《出师表》国内所有学生在上学的时候都会学习,所以文学家也说得通。外交家和发明家也是根据史书中的一些相关记载而给出的评价,唯独军事家可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毕竟诸葛亮的

  • 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很多人提到他的时候一定会联想起另一个名字,杨贵妃杨玉环。的确,他们之间的故事相比于李隆基的其他事件更为人所熟知,但这并不代表李隆基这辈子只有这么一件事情,毕竟他也是一代皇帝。李隆基晚年时候身为太上皇,然而日子却过得十分凄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李隆基晚年会这般凄凉?唐玄宗

  • 刘备为什么更信任法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一直到三国时期,一直都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时期,三位雄主当中,可以说只有刘备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他虽然名义上有贵族的身份,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贵族。帮助刘备走到后来的人中,谋士法正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即便是说刘备对于法正的信任,比之对于诸葛亮的信任还要更高,看起来也是没有问题的。法正,法

  • 西汉相国曹参什么都没做,为何还是一代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参这个人物,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顶多只知道他是跟随刘邦开创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仅此而已。其实,西汉第一任相国是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第二任就是这位没什么名气的曹参。的确,曹参的所作所为怎么也没有办法让他名声大振,因为他在当相国的期间,什么也没做,整日饮酒玩乐,然而他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被后世称

  • 曹操孙权刘备为什么能造就三国鼎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孙权和刘备三人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开始,虽然曹操没有称过帝,但他的贡献一点不比皇帝小,而且综合能力应该也在孙权、刘备之上。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曹操、孙权还有刘备三人的品质还有优点,东汉末年各地群雄崛起,为什么最后只有这三人的政权能保持下来呢?曹操刚开始在朝廷也不怎么顺心,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还想着

  • 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难道朱元璋真的是猪腰子脸么?我们在看朱元璋的照片是大家肯定都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实际上朱元璋的画像一直都有两幅面孔,一幅是正常的,还有一幅就是比较突出形象的,那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呢?其实古代的画师也算高危职业,特别是给皇帝画画,太丑不行太帅也不行,还要根据当时的审美做调整。如果朱元璋真的是猪腰子脸估计

  • 项梁项伯为什么不帮助项羽,反而帮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梁项伯,两个人都是项羽的叔伯辈,照理来说,他们在楚汉相争之际应当帮助的自然是自己的侄子项羽,事实上他们也的确都在项羽身边,然而从后面所发生的很多事情来看,他们做的很多又像是在帮助刘邦,最终刘邦能够得到天下,与他们可以说不无关系。那么,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难道他们也希望项羽输掉与刘邦的对战吗?项梁和

  • 刘邦分封的八个异姓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了八位异姓诸侯王。一般当皇帝要分异姓诸侯王的时候,就说明这个政权逐渐走向衰落了,毕竟一般封王都是封同姓亲戚,也比较保险。但有些诸侯看到皇帝权势下降,就会逼着皇帝给他们封王,那他们的地位就上升了不少,所以一个朝代的异姓诸侯王慢慢多起来并不是什么好事。那为什么刘邦一开始就要封八位异姓

  • 刘邦算不算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历史上对于刘邦的评价一直比较两极化,如果是把刘邦和项羽放在一起比较,那刘邦就成了反面人物。但是刘邦又建立了非常伟大的汉朝,这可不是项羽能比的,如果是论成就的话刘邦能算是千古一帝吗?虽然刘邦是第二位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但他的王朝可要比秦始皇的长太久了。其实刘邦和普通人还真不一样,在处理很多事上都有

  • 曹腾是宦官怎么生的曹操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懿当年嫌弃曹操是赘阉遗丑,所以一直不愿意帮曹操做事。其实汉朝百官也都一直比较嫌弃曹操,毕竟他们都是出自名门望族,而曹操一个宦官的后人自然上不了台面。不过并不是说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而是说曹操的爷爷曹腾是宦官,那曹腾是怎么身下曹嵩的呢?实际上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原本姓夏侯,还是夏侯惇的叔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