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虞允文简介

虞允文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4/2/4 2:41:27

说到允文其实大家多多少应该认识这个人,他的一生非常的传奇,话说他其实是一位书生的,但是他却为南宋成功的续命了百年,那么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一位文弱书生是怎么做到让一个国家续命这么久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虞允文怎么死揭秘

虞允文是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虞允文简介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一月初六日,长江南岸采石矶宋军大营中,一位中年文官与一群惊慌失措的武将们发生激烈争执。他们谈论的话题,是“战”与“逃”的抉择。

任凭这位文官如何解释,武将们仍纷纷表示反对,什么敌众我寡啦,什么士气已堕啦,更有甚者,还质疑这位文官“不知兵”。

终于,这位文官忍无可忍,一巴掌拍向几案,喊出了一句令在场所有武将羞愧难当的千古名言:

今前控大江,地利在我,孰若死中求生?且朝廷养汝辈三十年,顾不能一战报国……

这意思是说:诸位啊!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拼死一搏?况且朝廷养我兵千日之恩,难道我们今天不应该一战报国吗!

一瞬间,大帐内鸦雀无声,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时刻,到了……

大器晚成,忠臣出于孝子之

这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文臣,名叫虞允文,隆州仁寿(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据《宋史》记载,虞允文自幼聪明好学,六岁时已通读《周礼》《左传》《论语》等九部儒家经典,七岁时就能撰写文章。

当然,内在才赋的施展离不开外在教育。虞允文的父亲虞祺,乃是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的进士,他在多处任职地方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史书记载,虞祺在梓州知州任上,就曾因坚决抵制奸相秦桧的盘剥勒索,被当地百姓所称颂。而虞祺为官、做人的风骨,日后也深深感染了虞允文。

除了才学突出外,虞允文也是个孝廉之人。

当时,由于宋朝泛滥的恩荫制度,别看虞祺仅为中层官员,但是虞允文还是通过恩荫获封了一个闲散的小官。可是,虞允文是一个孝子,他先是因为母亲病亡,哭得死去活来,以至于身体羸弱不堪,长期病休;后来,又因要照顾生病的父亲,拒绝任何调动。

就这样,虞允文守在父亲病床前,一守就是七年。这段时间里,他放弃了多次外调高升的机会,“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一心日夜照顾老父,寸步不离。

虞祺死后,一身傲骨的虞允文不想凭借父亲的恩荫做一个“闲散官”,决心通过科举正途,做一名为国为民的好官。于是,因照顾双亲而耽误了最佳入仕时间的虞允文,以44岁“高龄”参加了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的科举考试,并顺利进士及第。

可是,由于当时把持朝政的宰相秦桧极为忌惮蜀中文人那一身铮铮铁骨,导致虞允文始终没有机会在中央机关任职。他先后在四川老家的黎州、渠州等偏远地区任知州,直到秦桧死后,才有机会回到临安,得到宋高宗接见。

但真正的人才,是无惧被埋没的,既然有机会面圣,虞允文就要把治理国家的良言觐见主君。所以,在与高宗进行君臣召对时,虞允文便向皇帝提出了“畏天”“安民”“法祖宗”三原则,并对当时朝廷内外存在的文字轻浮、投机取巧、为政苛刻等时弊,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对于虞允文的这些意见,《宋史》记载:“上嘉纳之。”皇帝很是欣赏他的治国之才,决定重用。所以,在此后三年多时间里,虞允文连续升任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等清贵官职,似乎,他的人生就将终身与“文”相伴了。

然而,一件突发大事,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临危不乱,变身督师主帅战场

原来,南宋政权的老对手金王朝,在经历了二十年的两相和平共处后,突然决定向南宋下手。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也很野蛮——金朝皇帝完颜亮准备通过发动对南宋的战争,转嫁其国内严重的政治危机。

于是,大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月,由于残杀宗室、大兴土木而导致内忧外患的完颜亮,发动大军六十万,兵分四路,攻打南宋。四路大军中,完颜亮亲自统帅中军主力渡过淮河,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杀到长江岸边,南宋的两淮防线,很快土崩瓦解。

而此时的虞允文,正担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也就是前敌总指挥部的高参,他此次被派遣的任务,是到长江南岸采石(现在的安徽省马鞍山市一带)军营犒劳军队。

当虞允文来到采石的时候,他看到的,是近两万名从江北败退而来的残兵败将。而大江彼岸,则是十多万士气高昂的金国军队。糟糕的是,完颜亮已经准备好了战船,随时可能渡江。

更可怕的是,敌情已经如此严峻,当时的宋军却是群龙无首——前任总指挥王权畏敌如虎,已经被撤职;而新任总指挥、抗金名将李显忠,还在快马加鞭赶来前线的路上……长江防线,危在旦夕!

危急时刻,虞允文以文人之身挺身而出,他激励将士与金兵决一死战,更是对众位武将意欲投降的主张进行了痛斥,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大家听到虞允文为国请命的诤言后,看到一名文人尚且不怕死,身为武将的军人们瞬间燃起了士气不甘落后,他们纷纷表示:“今既有主,请死战。”只要有人牵头,我们愿意决一死战。

但是同时,也有人好心地提醒虞允文:“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您是来犒赏三军的,不是来指挥作战的,您这样会不会被误认为越权呀?如果有人向朝廷打您的小报告,您恐怕会受到处分。

可是虞允文挥挥手,慷慨激昂地回答道:“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国家如果都亡了,我还能躲哪儿去?生死存亡之际,哪还顾得上怎么考虑去逃避责任。

宋军得遇如此领袖,看来,战况很是有转机的可能。

采石大捷,终留一曲千古传奇

巧的是,正当这边虞允文激励将士、动员民众积极备战之时,长江对岸的完颜亮却遇到了麻烦事。

原来,由于完颜亮荒淫残暴,导致文武公卿早与其离心离德。他的堂兄完颜雍竟趁其率兵攻宋时发动政变,宣布自己即位,将远在千里之外的完颜亮废黜。

此时的完颜亮,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立即回师率兵平叛,要么迅速灭掉南宋,再去处置政变的事情。由于在江北作战过于顺利,再加上完颜亮狂傲的性格,他瞬间决定:迅速渡江作战,一鼓作气消灭南宋政权。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采石之战爆发了。

决战当日,毫无指挥作战经验的虞允文决定:利用采石矶独特的地貌,将水军主力隐藏在突出江面的山石之后,将步兵和少数骑兵沿江岸列阵。待金兵战船刚靠岸、士兵们立足未稳之际,南宋水军与陆军便即刻一起杀出,夹击金兵。

由于金兵在此前从未遇到过宋军的拼死抵抗,再加上后方政变的消息早已传开,因此,本就是士气低落、阵脚大乱;再加上宋军统帅虞允文战略有方且鼓舞士气,所以,这一场采石之战,可谓立刻扭转了两军战局。

在这场持续了将近一天的战役中,一方面,宋军在陆战中顺利大溃金军;另一方面,在水战中,宋军更是比金军经验丰富得多,战船也灵便得多,先后击沉了不少金军战船。

然而,由于宋金双方的兵力对比相差接近10倍,力量过于悬殊,慢慢缓过劲儿来的金军,还是逐步向长江南岸压了过来。

恰在此时,一支从其他战线上败退下来的宋军路过采石,虞允文灵机一动,将他们拉上前线与周边民众一起,帮助宋军擂鼓助阵、摇旗呐喊,以之为“疑兵之计”唬住金兵。

这一招还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金兵听见长江南岸鼓声震天,又隐隐约约看到山背后旌旗招展,误以为宋朝援军到了,瞬间士气减了大半。他们很快兵败如山倒,退回了长江北岸。

金军的惨败,令完颜亮暴跳如雷。可他非但没有安抚军心,反而痛加杀戮,令金军厌战情绪更加高涨。不甘心失败的完颜亮原计划在第二天再次发动攻击,没想到虞允文竟然先发制人,主动出击江北,焚烧金兵战船300艘,基本上打垮了金军南进的力量。

完颜亮眼见从采石渡江无望,便移师扬州,强令金军三天之内渡江,否则就全部处死。金军在绝望之下,杀死完颜亮,整师北归。

谁能想,南宋的一场灭国大祸,就这样烟消云散,一场硬战恶战,竟以这样的方式赢得漂亮结局。也由此,朝廷延长国祚达百年之久。

但不管有如何幸运的外因,宋军能赢得这场战役的最大幸运,还是因为虞允文的存在。

作为一介书生,他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激励本已丧失斗志的残兵败将奋勇杀敌,是为大义;在他人瞻前顾后时,能够不计个人荣辱,以国家大局为重,是为大忠;在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时,能够审时度势,沉着应战,最终击败强敌,是为大勇。

这也就难怪毛主席在读到《宋史•虞允文传》“采石之战”这一段时,会发出“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赞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意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如意公主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她在《隋唐英雄》这档历史电视剧中是地位很高的,在历史上也是有这个为公主的,但是就是不怎么出名了,毕竟是女性,因为古代都比较的弱化了女性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如意公主真的是一样的结局吗?还有如意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

  • 独孤求败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独孤求败应该算是金庸武侠当中,名字最霸气同时又是最神秘的人物了,虽然独孤求败本人从来没有出过场,但凡是得到他武学真传的人几乎都成为了江湖上最顶尖的高手,杨过和令狐冲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独孤求败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讲讲这个问题。金庸先生并没有给独孤求败标出具体的出身年月日,但我们

  • 历史上有哪些看似好人,其实是坏人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即便是面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流传着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而人们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总是只看到其中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们的全部,而每个人的角度出发点也不一样,这当然也就导致见仁见智了。不过历史上却有那么一些人,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正面形象,可实际上真相却并非如此。这个其实根本就

  • 如何评价纣王、秦始皇和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纣王、秦始皇、杨广,这三位都是史书当中非常有名的“暴君”,在史书中,他们几乎算是“无恶不作”,在他们的统治之下,当时的社会简直就是民不聊生,人们想要活下来简直就是难如登天。然而如果仔细看,他们却同样对后世的历史有很大的功绩,而且很多都是“利在千秋”,但是当时的人们的确算是饱受迫害的。那么,究竟应该

  • 杨志的性格特点分析及主要事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杨志其实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人,或者是你的邻居或者你的同学吧,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其实是水浒传里面的著名人物了,这个人就是青面兽杨志了,他的星宿是天暗星,所以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的命运很差了,那么有的人就非常的想知道杨志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还有关于他的事情,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揭秘一起分析看看吧!杨志

  • 窦建德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窦建德其实有不少人不太知道这个人,话说这个人也不是很简单的一个人的,他其实可以和刘邦想必的,也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但是这个人的结局却不怎么好,所以他的一生还是很有意思的,那么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生呢?下面就是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别错过了!窦建德(573年----621年

  • 王维在诗画上有多大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维是唐朝中期著名诗人、画家,并有“诗佛”之称。王维即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也是水墨山水画派的创始人,不过人们对于王维的了解更多还是通过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写作的风格以自然脱俗著称,这种独有的清新使得王维多了一层他人难以达到的意境。虽然王维在思想表达上可能不如李白、杜甫,但在艺术层面

  • 王平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平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虽然王平的名声在蜀汉不算太响亮,但王平对蜀汉后期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平原本是曹操部下,汉中之战曹操败给刘备,而王平则投靠刘备,此后被任命为牙门将。诸葛亮北伐,王平也是深受重用,第一次出祁山便和马稷一起镇守街亭。虽然街亭最后失守,但王平此后还是受到了器重,足以说明刘备和诸葛亮

  • 没有太多化妆品时代的欧美女星谁最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20世纪中期,西方欧美的影视业已经很发达了,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非常纯粹的美丽的女明星。说到这里,估计很多小伙伴们就会想到奥黛丽·赫本、秀兰·邓波儿、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这样的知名女星。那么在那个没有太多化妆品的时代里,女性们表现出来的多半是自己非常纯粹的美。那么她们当中谁最美呢?接下来我

  • 王翦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翦是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也被认为是秦国一统六国的首席功臣,后人也将王翦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据说王翦小时候就对兵法非常感兴趣,后来跟随秦始皇作为统帅平定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过王翦带兵的方式其实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和当年白起那种打法有一定相似性。只是因为当时秦国国力要远胜于其他的诸侯国,所以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