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汉景帝削藩成功,为什么明朝建文帝却失败了

西汉汉景帝削藩成功,为什么明朝建文帝却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19 更新时间:2024/3/24 21:14:12

“分封制”这一项制度,虽然说从秦朝开始,之后就很少再用了,但还是有些朝代在建国初期封了很多藩王。然而,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封王,最终都还是会走上同一条路——削藩。例如西汉时期和明朝时期,都曾经有过削藩。然而,西汉时期汉景帝的削藩成功了,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却惨遭失败,自己的皇位也丢了。为什么结果差距会如此之大?

削藩(这里的“藩”,特指同姓藩王)这件事,西汉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发生过了。但从农民起义走上皇帝宝座的朱元璋,为了能够让他更多的儿孙享受获得江山的成果,又开始分封藩王。而分封藩王以后,各方面的工作又没做好。因此到建文帝的时候,才不得不又像西汉文景时期那样,再一次削藩。

为什么汉景帝能够削藩成功,而建文帝却失败了呢?

1.领兵的大将不一样。

帮汉景帝率兵削藩的大将是周亚夫。周亚夫是西汉初年名将周勃的儿子。汉文帝时期,汉文帝虽然屡次打击周勃,但不过是惩戒了一下,最后还是让他得善终,而且重用周勃能干的儿子周亚夫。周亚夫在汉文帝时期,就表现出了他卓越的带兵能力,又在数次与匈奴作战中得到了锻炼。因此,由周亚夫率兵削藩,虽然面对五倍于自己的藩军,依然能够大胜。

帮建文帝打仗的则是耿炳文、李景隆这些人。由于朱元璋建国以后,大肆诛杀功臣,当时带兵打仗能力卓越的一批人,比如蓝玉、常遇春、徐达等,都先后被处死或暴卒。留下来的,基本上是一些庸碌之辈。比如耿炳文,他当年跟在徐达、常遇春身边,还马马虎虎能打一些胜仗。现在自己带兵,就完全不行了。李景隆是个将二代。他爹李文忠当年本来就是个二流将军,而李景隆又基本上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

反观他们互相的对手。朱棣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刘濞则从未打过仗。此消彼长,战争胜负一开始就定了。

2.参与作乱的藩王范围不一样。

汉景帝时期,虽然有七国作乱,但其实并不是全部藩王造反。因为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对削藩做过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分封自己的儿子和弟弟为王。因此在七国之乱中,这一部分藩王,是坚决站在汉景帝身边的。尤其是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正是因为他死命拖住吴楚的军队,让周亚夫从容截断七国的粮道,最后才顺利打败七国。

朱允炆时期不一样。朱允炆一开始就高调大肆削藩,连削五个。可以说,藩王中人人自危,没有一个藩王是支持朱允炆的。虽然他们也许并没有参与朱棣的造反,但是也不率兵勤王,这使得朱棣在和朱允炆打仗的时候,避免了不少阻力。

其实,如果当时的藩王站在朱允炆一边,率兵勤王的话,朱棣未必打得过。可以举后来明代宗时期“北京保卫战”为例子。瓦剌军大军围攻北京城,为什么会失败,除了于谦指挥将士顽强抵抗外,还在于各路藩王纷纷率兵前来救驾。这样瓦剌才怕了,赶紧撤军逃走。而朱允炆没有这样好的运气。

3.皇帝处理的方式不一样。

汉景帝先是用晁错削藩。后来藩王们闹起来后,他竟然把责任推在晁错身上,腰斩了晁错。汉景帝这一招是够无耻的,不过却也起到了好效果。这样一来,就把造反的刘濞等人推到了很不利的境地。他们的起兵,就纯粹是造反,道义上他们一开始就输了。然后汉景帝派中央军去打藩军,便打得理直气壮。

朱允炆则不是这样的。朱允炆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帮助他削藩,他自始至终都信任这些人,没有在朱棣喊出“清君侧”的时候,像汉景帝那样杀了这些帮他的人。这样,朱棣就一直有借口,一直可以为“清君侧”打下去。

当然了,虽然朱允炆最后被朱棣推翻了,但是他也获得了很大一片忠臣。方孝孺就是被“灭十族”,依然要站在他那边。景清就算朱棣重用他,他也要为了朱允炆刺杀朱棣。朱允炆得到这么多忠臣,就算失败,他也值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成型时期,这种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新型人才选拔制度,一直被沿用了一千多年,甚至现在的各种考试,也都是科举的后续发展。而诗仙李白,他所生活的时代就是科举制度一步步完善的时期,他本人又十分热衷于做官,想尽办法也要跻身仕途行列。但是有一点很奇怪,爱做官的李白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难道他是

  • 金庸笔下能战胜扫地僧的人物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天龙八部中,大家都在猜测扫地僧真实实力到底如何,凭借自身强大的内力,光靠气场就能击败萧远山和慕容博,功力实在深不可测。就拿当时的状况来看,整个天龙八部里也没人能击败扫地僧。不过要是把金庸其他作品里的人物拿出来作比较的话,有没有人能击败扫地僧呢?这里我们并不打算拿出所有人物进行比较,因为有很多都没出

  • 樊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樊哙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是知道这个人的,是真的不容易啊他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啊,但是有的人也说了这好像有点意思啊,这么一位具有传奇意义的人其实也做到了大将军了,而且也是左丞相,那么樊哙的一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生的呢?下面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介绍吧!樊哙简介樊哙(公元前242-公元前189),沛人,出身寒微

  • 韩信有什么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不可避免,每个人都会有。韩信,历史上的一位“兵仙”,用兵如神所向披靡,但是这样的人同样也会有缺点。不过,在民间一直流传有一个传言,认为韩信的母亲是被他活埋而死的。这是真的吗,韩信真的活埋了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传言,并且还有人深信不疑呢

  • 西天三大佛祖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中,天庭上没有一位神仙有能力制服孙悟空,最后只能找如来佛祖帮忙。不过如来也不是西天最厉害的佛祖,只能排到第二位,那西天三大佛祖中最厉害的人物究竟是谁呢?下面就为大家公布答案。不过在西游记后传中,孙悟空最后成为了万佛之祖,这个名号应该要比如来还要厉害一些,不过在佛教中并没有这个职位,所以我们这

  • 李隆基才死了几十年,为什么白居易就敢写《长恨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可能都以为,古代的人们是不能对当时的上位者,尤其是皇帝说什么的,擅自议论皇帝完全就是“大不敬”,一定是会被治罪的。不过,白居易作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却敢公开发表自己的《长恨歌》,诗中写的还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这究竟是为什么?古人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些言论,为什么白居易写诗就没事呢?白居易是唐代伟大

  • 为什么五子良将的名气不如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五虎上将,而且更能够很明确的说出这五位大将的名称,甚至是生平事迹,他们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一方的强力战斗人员。不过,与此相对的,曹魏同样也有五位大将,人们将他们成为“五子良将”。但是,能够准确说出五子良将人员名称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事迹了,为什么会这样,五子良将的名气为何会比五虎上将要低

  • 张无忌是不是金庸武侠中最厉害的主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庸先生曾说过,张无忌是射雕三部曲中最厉害的主角,也就是说张无忌要比郭靖还有杨过都强。如果光是比内力的话,郭靖应该也在杨过之上,因为杨过只修炼了部分九阴真经,而郭靖修炼了完整的九阴真经。但武功招式杨过可能会更胜一筹,毕竟三位主角当中只有杨过自创出了一套招式,而其他人都是靠着主角光环把别人的武学成果变

  • 历史武大郎和武松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都怀疑武大郎和武松怎么会是亲兄弟,因为两人不管是相貌还是外形都完全不像。不过根据《水浒传》当中的设定,两人的确是亲兄弟,而且关系非常密切,武大郎就像武松的爹,是被武大郎一手带大的。所以武大郎被西门庆还有潘金莲害死后,才让武松这么气愤,一定要为自己的大哥报仇。其实武松为人非常正直,对自己的大

  • 老子为什么叫唐圣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一般都有庙号,我们现在也会用庙号来称呼古代的一些皇帝,例如唐朝时期的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等,然而唐朝时还有一位奇特的“皇帝”,他有庙号,然而他却不是李唐王室的成员,甚至都与他们不在一个时期,他就是春秋时期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为什么会这样,老子为何被称为“唐圣祖”,这个称号有什么含义吗?1.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