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皇帝生平简介

乾隆皇帝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4/2/28 8:54:38

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让大家对乾隆皇帝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一生有功也有过,但后人对他的评价整体来看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晚年的乾隆性情突然变的暴虐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有人觉得是跟感情有关,不过也跟乾隆年纪太大也有关,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乾隆皇帝的一生都发生过哪些比较重大的事件,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十年的四月,川陕总督庆复急忙乾隆火速报信,四川金川一带,发生藏人劫掠商旅,甚至抢劫官兵,已经到了“实非用兵不可”的地步。

此前乾隆尚不希望大动干戈,还曾发下谕旨给川陕:“如单小小攻杀,事出偶然,即当任其行消释,不必遽兴问罪之师,但是无犯疆圍,不致侵扰,竟可置之不问。”《乾隆实录》

这次收到川陕总督的强烈建议,可见形势紧急,于是他连发两道谕旨,第一道是调庆复回京任职,任命广泗为川陕总督。第二道谕旨是宣布派兵进剿大金川。这个金川地区“东西长二、三百里,横约数十里,口不满万人。”然而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与十多个土司地区相接壤,其中土司情况复杂,内部不稳,经发生互相攻杀。

张广泗(?—1748年)

早在乾隆二年(1737),大金川土司与革布什咱土司辖地,双方发生严重格斗,二年后,杂谷、沃日的名号土司又三次攻劫大金川;为此川陕总督鄂弥曾对此上书乾隆进行出兵弹压,此时乾隆没有作战准备,否决建议。这次决定派张广泗出任川陕总督认为他有丰富的苗疆事务经历,对他说:“西南保障,实卿堪用”,并对他进一步指示说:“大地番蛮与苗性相似……务须通盘计算,为永远宁谧之图。《乾隆实录》

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金川虽小,战事却接连失利,张广泗向乾隆奏报时,将战败责任推给将领张兴“昏懦无能”而他自己仅仅承担“失察之罪”,请求乾隆将他“交部议处”,同时又要求增兵1万,增加大炮100门,增加饷银100万两,并保证于夏秋之间结束战争。

乾隆十三年春,乾隆这时对张广泗还抱有一线希望,并将其所提要求给予满足。并选派首席军机大臣讷亲作为经略,赴前线指挥。

不料战争的进展远远超出乾隆预料,由于清军严重缺乏高原作战经验,用兵二十多万,耗银二千万两后,还是屡次失利。当乾隆得知3000清兵被打的抱头鼠窜时,乾隆震怒批示到:“即不能以一当十,亦至三千之众,不能敌贼番数十人,而至闻声远遁,自相蹂躏,此事实出情理之外,闻之骇听。”这时对讷亲、张广泗彻底失望。九月十九日,当乾隆再次收到讷亲、张广泗报告说:“大金川兵二三十人夜袭杂谷营卡,趁土汉官兵熟睡,偷袭营盘,杀死兵丁,抢去炮位。”乾隆气愤至极指出:“则其平日毫无纪律,视同儿戏可知……总由军纪不明,以至无一人合宜,殊非朕本意所及料也。”《乾隆实录》

从乾隆十一年(1746)六月开始,金川用兵二年有余,所费几及2000万两,而对付不了一个土司,乾隆决定惩办讷亲、张广泗,九月二十九日,乾隆以“玩兵养寇,贻误军机”罪名将张广泗革职,交刑部审理,令侍卫富成押解回京。到了年底,乾隆在瀛台亲自审理张广泗,最后以“狡诈欺罔,有心误国,情恶重大”,决定处死张广泗。没多久又以“退缩偷安,劳师糜饷”下令将自己曾经最器重的首席军机大臣讷亲绑缚军营,被赐了一把“遏必隆刀”,让他自己自裁,庆复则被赐了一条白练,悬梁上吊。

金川之战虽然数次失败,但是对于处死三位重要高级大臣,在清代一朝也为罕见。乾隆十三年前,对于全国的死刑犯,乾隆能不处死的,尽量不处死,乾隆十四年秋审的时候,一改以前做法,对死刑犯大批勾决,并且连带所有贪污挪用官吏全部进行处死,这一年被处死的官员级别和数量都突破了整个清朝的最高人数。

那么是什么引起乾隆巨大震怒,走了一个罕见的极端呢?

因为这一年是乾隆最不痛快的一年。甚至在登基之初,乾隆就对这个十三年有所不好的预感,他说:“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乾隆实录》

说来也巧,这年,他一生最珍爱的孝贤皇后富察氏因病在德州路上去世,这一事件直接给乾隆巨大精神打击,就在这一年,有的官员因为在百日内剃头,乾隆认为他们这是对皇后的大不敬,一怒之下处死湖广总督,革去了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的职务,从大学士、总督、尚书、巡抚不下百名,这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政坛。“乾隆十三年、十四年,为高宗生平的第一变,由寅畏小心,一切务从宽大而一变为生杀予夺,逞情而为。”《清朝的皇帝》

这使一向做事很讲规矩的乾隆瞬间变得极其任性,完全随着性子来剥夺了许多人高级官吏的性命,这也解释了为何金川之战一下子将三位主官全部处死的原因。

对于金川之战的不利,乾隆特别决定,今后关系军务的犯人,要从重处理,“不少假借。”武官临阵畏惧者,一律不得保全首级。

虽然诛杀武将的乾隆十三年是场特大情绪风暴,但通过金川之战的失利,乾隆认识到军纪废弛,因而力图整顿,他特别在象山建立了健锐营,训练强兵,自己经常去检阅训练,为此后全面做好“十全武功”的第一功做出了准备。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是一位奸诈之人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已经被贴上了“仁义”的标签,但刘备的“仁义”是“真仁义”么?其实网上一直都存在一种声音,说刘备其实就是一位奸诈之人,往往都是为了收买人心和百姓才装的自己仁心宅厚。难道刘备人设也要被推翻了?其实我们现在也没办法去真实刘备内心真正的想法,不过刘备能白手起家成为一国之君肯定还是有他

  • 三国王平怎么死的揭秘,三国王平将军简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有看到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马稷丢失街亭的时候还有一位参与者这位参与者就是我们熟悉的王平了,这个王平其实也挺不简单的,话说当时马谡如果不听诸葛亮的话,要是听了王平的话也不会败得如此的惨,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王平这个人的相关的消息吧,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王平是怎么死的,还有王平将军的简介了!王

  • 曹操和汉献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虽然从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但是他和汉献帝之间又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可能很多人都会不解,曹操为什么不敢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其实曹操内心也是顾虑繁多,如果就这样强行结束掉汉室那天下人就会把曹操当做逆贼看待。毕竟当时天下还没被统一,这时候称帝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汉献帝想让位都让不出去,整天还提心吊胆

  • 汉献帝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与曹操,一般都会认为,汉献帝在曹操的挟持之下,没有自由,身为皇帝却只能被当做一个摆设,傀儡,生活上自然也不会有多舒坦。但是如果单单这样认为,就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了,汉献帝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可能在汉献帝看来还会很尴尬。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刘

  • 三国李儒算得上顶尖谋士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们其实大家也知道还真的是听到的呀,就好像有什么诸葛亮啊,有什么庞统啊,还有什么司马懿啊,郭嘉啊,还有什么陆逊啊等等,这些谋士都被誉为是顶级的谋士了,但是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些出名的人了,没有仔细的分析其他的情况了,最近有人在董卓旗下有一位叫李儒的谋士了,那么他到底算不算得上

  • 蒋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蒋济其实应该是有很多人不太知道这个人的,因为他也不太出名了,但是如果熟悉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的人是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和司马懿一样的长寿,他是魏国的死朝元老,看到这想必大家都非常的好奇他是谁了吧,那么下面继续跟随小编揭秘看看他的生平简介和是怎么死的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说到蒋济就不得不说

  • 历史上有没有没杀过功臣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很多短句谚语,都能够昭示出一个很大的道理,有一句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皇权更替,朝代更迭,很多统治者在新的王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功臣们功高盖主,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都会选择将这些有功之臣贬低,甚至直接杀死,不去动摇他们的地位,甚至还将他们抬高的,那就非常少了。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几个没有

  • 曹操的父亲为什么要给宦官当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大家都不陌生,他作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奠基人,也是后来人们争议非常大的一个人物。很多人关心曹操到底算是什么形象,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占据的角度不同,角度不同,那么评价自然也就不同。曹操的父亲曹嵩,史书中记载他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也有说他原本是夏侯家人,那么为什么曹嵩会成为曹腾的养子呢?曹操

  • 为什么令妃去世后才被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在看延禧攻略的时候,会发现令妃魏璎珞和乾隆皇帝非常恩爱。不过在正史里,并不是这么回事,乾隆皇帝并不怎么喜欢令妃,而且是等令妃死后才追封他为皇后,如果不是嘉庆当了皇帝令妃是绝对得不到这个名号的。乾隆和富察皇后之间的感情我们都明白,但之后乾隆就真的没有第二个喜欢的人了么?那未免这个皇帝也太专情了吧,

  • 钟会灭亡蜀国后,身为灭蜀功臣却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三个国家当中,蜀国是最先灭亡的,而灭亡蜀国的大功臣,其中一个就是三国后期的名将钟会。钟会不仅是一位将领,还是一个谋士,可以说是智勇双全,当时人都将他比作是张良。在灭蜀的过程当中,钟会算作是一位大功臣,他与邓艾的相互配合,使得蜀后主刘禅直接开城门投降,比耗费兵力攻取更迅速快捷。然而,原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