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为什么会变成财神

关羽为什么会变成财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74 更新时间:2023/12/19 19:39:03

可能很多人也会有这个疑问,虽然现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拜关二爷的习俗,但好像都是把关二爷当做财神来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三国演义当中,蜀国应该是最清贫的一个国家,想贪点都没东西可贪,而且像关羽这么正直的人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贪腐的事情来。那关羽从战神转变为财神的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其实就是因为关羽实在太讲义气了,导致很多做生意的人都会拜关羽,一起来看看当时的人们具体怎么做的吧。

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关羽都是义薄云天仗义疏财的典范,而且与张飞总是鞭挞士卒相反,关羽对手下士兵也很宽厚。既慈又义,这样的人带兵是带不好的,经商也是发不了财的,因为“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似乎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公理。事实上关羽的仁慈并没有换来手下士卒的忠诚,襄樊失利进而丢掉荆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给投降过来的于禁七军三万多人找饭吃,关羽无奈抢了孙权的粮仓,给了孙权撕破脸皮的借口;二是他自己的队伍被吕蒙的攻心计弄得人心涣散纷纷叛逃——如果关羽不让他们娶妻生子置办偌大家业,这伙人没有后顾之忧,也没那么快跑回南郡享福。但是后世商人拜关羽为财神,也是有十分的道理和原因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曾经给出过答案。郭德纲做这个答案的时候,是拿秤杆举例的:关羽为什么能成为财神?看看秤杆上三颗星就知道了。

在说郭德纲的答案之前,咱们先来看另一种说法:关羽懂会计——这一点在正史和演义中都有体现。大家都知道,在孔子的七十二门徒中那个端木赐(子贡)就是成功的商人,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子贡是很出了一些钱的。子贡之所以出钱,可能是因为他赚钱的本事也是跟孔子学的,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子贡对数之一道最为精通,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关羽关云长其实也是孔子的忠实门徒,他每天读的不是什么《太公阴符》《孙吴兵法》也不是《史记》,而是孔子写的《春秋》。

关羽很会算账,挂印封金是真实存在的,每天的收入和支出,关羽是记了一本账的:朝廷给他的俸禄一分也不少要,曹操的赏赐一文不取。而这些账都是关羽自己计算的,如何能够用有限的俸禄养活一大家子人,关羽必须精打细算,不懂会计是不行的。据说关羽为了算清跟曹操的往来账,还发明(也许是跟孔子著作学的)记账方法,那方法类似今天的“借贷记账法”,可惜笔者多年前学的会计原理全都下了酒,只记得“左借右贷”收支平衡,根本想象不出关羽应用的原、收、出、存四项记账法有多高深。

但是古代会算账的名人多了,要是选会算账的名人来当财神,关羽也不会取代管仲范蠡而成为财神——管仲还兼职另一个行业的祖师爷,经常犯一些男人常犯错误的人,一定会在挂着粉灯管的地方看到管仲的画像,不过那地方有时候也拜关羽。所以关羽成为财神的两种说法,还是郭德纲的说法比较靠谱。

闲话少叙,咱们还是来看郭德纲是怎么解释的:古代秤杆上每一斤刻度之间都有十六颗星,这十六颗星代表着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以及福、禄、寿三星。而每一斤的标志不是一个点而是三个,成三角形排列(现在都是电子秤,看不见点秤了)。这三个点分别代表福禄寿:缺一点折福、缺二点折禄、缺三点折寿。所以“十六花三星点”秤代表着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古代的商人做人经商都是以信义为本的,所以他们不供奉唯利是图并成为某个行业祖师爷的管仲,也不供奉智计百出倾国倾城的陶朱公范蠡,而是把义薄云天的关羽当做财神供奉,是尊崇,也是警示。

在传说中,关羽除了义气,还很讲诚信:投降曹操事先“屯土山约三事”,其实就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像某些矮子那样提上裤子不认脏:明明是无条件投降,后来讨价还价弄出好多条件来。关羽是说到做到:说要立了功报答曹操之后才离开,所以就斩颜良文丑;曹操违约(正史中没有违约)层层设卡拦截,所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让曹操吃了哑巴亏折了本。

现在人们只知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其实这是无良商人给自己找的借口。古人经商讲的是“不义之财不可取”“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不守诚信不讲义气的人是发不了财的,所以还有“不义之财如流水”的说法。而关羽恰好是忠义诚信的典范,商人也认为,只有以关羽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忠义传家久,富裕千百年”,奉关羽为财神,就表示自己赚到的每一个铜板都不是不义之财,这样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现在很多人对关羽成为财神表示不理解——包括某讲坛某名家,还对此进行了调侃。但是以那位名家的年纪,是应该见过杆秤并知道秤上三星的含义的。只不过是现在杆秤已经被基本取缔了,而随着杆秤一起被弃如敝履的,还有商人的信义:只要能赚到钱,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个字都忘记了。忘记这八个字的商人,因此得到了两个字的称呼,这称呼大家都知道,咱们就不说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墓三大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陵墓目前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没办法进行正式挖掘,主要还是秦始皇陵墓占地面积实在太大了,而且完全不知道地底下的东西是否保存完好,如果盲目动工很有可能带来巨额损失。不过关于秦始皇陵墓的秘密非常之多,因为秦始皇本来就是历史上少有比较喜欢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大工程的皇帝,光是看兵马俑这架势就已经把我们给惊住了

  • 水浒一百零八将排在最后一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一百零八好汉,很多人比较关注的,应该就是排名靠前的,或者那些很出名但是排名不靠前的好汉,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些小角色,比如拍在最后一位的好汉。要说这个人,或许很多人都叫不上来他的名字,更不要说他的生平事迹了。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排在最后,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1.第一百零八位好汉这第一百

  • 蜀汉官二代为什么不如曹魏官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蜀汉和曹魏的开国一代君臣并没有拉开多大差距,但是从二代开始好像差距就越拉越大了。例如曹操和司马懿的儿子就要比刘备还有诸葛亮的儿子出色很多,关键是刘禅好像没有继承刘备任何优点,反而还有种玩世不恭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样两代的差距呢?难道曹魏那边出身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就会更好么。实际上还真有

  • 金庸小说最令人羡慕的男主角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看你是想选神功盖世的郭大侠,还是家庭美满有七个老婆的韦小宝了。不过有七个老婆是不是也太累了一点,而且感觉韦小宝的工作环境要比大侠们凶险百倍,可能只有天选之子最后才能活到最后。但是像郭靖、杨过这样的大侠,起码还能给后人留一个好名号,而且都是为国为民的英雄。其实金庸笔下的每位主角都

  • 关羽一生只杀过四个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结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来看,我们现在推崇的武圣关羽,一生当中并没有打过几次胜仗,虽然说斩杀的小兵是有不少,然而死在他手下的武将却屈指可数,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有几个,但是如果放在正史当中那就更少了。既然这样,为什么现在还会将关羽尊为“武圣”,将他提到和孔子并列的地步?关羽实际战力不怎么样,为什么还有这么高

  • 蔡京高俅在历史上有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俅和蔡京,这两个名字,读过水浒传的人一定是不陌生的,他们是书中两个非常有名的奸臣,其实在历史上,他们倒是与小说当中有一些差别,至少没有小说中那么忘恩负义十恶不赦。不过,他们在真实历史上又各自是怎样的结局呢?他们这“奸臣”的人生又经历过一些什么,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历史上,北宋末期的宠臣高俅和权臣蔡

  • 老子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不被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孔子的儒家思想更受推崇,而老子的道家思想则不被重视呢?不过就现代来看,孔子的儒家思想实在有些太过于迂腐了,很多陋习都是出自于儒家。反而道家这种开阔的想法更加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不过古人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肯定也不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阶级划分的非常严重,而且因为没有科学的存在,很

  • 天龙八部三兄弟后期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关于天龙八部三兄弟的武功排名,大家应该也看过很多了的,但往往都会把萧峰给排在最后。原因是段誉和虚竹都学过非常强大的内功,唯独萧峰的内功一直是个谜,所以萧峰到后期自然敌不过段誉还有虚竹,但真实情况真是这样么?萧峰能凭借一招降龙十八掌从开场无敌到结尾,就足以说明萧峰内功足够强大,不然根本就不可能把降

  • 1400年前就有人自封宇宙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难想象,1400年前就有人自称宇宙大将军了,“宇宙”这个词不是个现代词么,难道那个时候的人们就已经知道有宇宙的存在了?实际上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对宇宙的定义,《淮南子》中曾记载:“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说明古人对空间也有了基本的概念和想象能力,虽然没有科学去佐证,但这种理念还是非常先进

  • 菩提老祖和太上老君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西游谜都比较好奇,菩提老祖和太上老君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两人可以说都是孙悟空的大恩人,一个教会了孙悟空长生不老之术,另一个教会了孙悟空金刚不坏之躯,让孙悟空从此获得了不死不坏之身。实际上关于孙悟空的身世算是一个天机,只有玉帝和太上老君能够知道,而太上老君又是道教始祖跟女娲是同时期的人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