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子,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康熙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子,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15 更新时间:2024/1/16 13:15:06

古代皇帝后宫众多,一生当中可能有很多孩子,当然从,除了最终登基成为新皇的儿子,其他的更是多数。清朝康熙时期,康熙帝一生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子,除了最终登基成为皇帝的雍正,另外仍旧有很多。那么,康熙的这些没有成为皇帝的儿子们,最终都是什么结局?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一、年幼夭折之子:

康熙皇帝的24个儿子中,有四个儿子在年幼时不幸夭折。分别是:六子胤祚6岁夭折;十一子胤禌11岁夭折;十八子胤衸,7岁夭折;十九子胤稷,2岁夭折。

二、争夺储位之子

1、长子胤褆

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他迷信喇嘛,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

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让康熙极为寒心。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

2、二子胤礽

是康熙与孝诚仁皇后所生。因为康熙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是深厚,所以在胤礽两岁的时候,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习俗,效法汉人前朝,立嫡长子为太子。

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但是前朝中皇太子是不可以干涉政权的,而满人的习俗却是皇子预政。这样一来,皇帝一是担心被夺权,二是引起朝中大臣和各位阿哥的不满,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废。

但是有皇后崔枕边风,加上康熙对这个儿子的感情也很深,因此借着大阿哥魇镇的事件,在一年之后,复立为太子。只可惜这个太子实在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重新被立以后,他非但不谨小慎微,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集结党羽,打击报复。让康熙寒透了心,五十一年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二年他死的那一刻,雍正给了他理密亲王的封号。

3、四子胤禛

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生母德妃乌雅氏。整个夺嫡运动的胜利者。观其在康熙朝的作为,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为,两面派的作派,说白了就是哪边都不得罪,极尽察言观色之能,以诚孝示君父,将自己打扮成为富贵闲人的模样,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暗地里结交人才,培养门人,最终夺得大位。在位十三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

4、八子胤禩

这位皇子堪称重量级人物,别看他出身微贱,但是很有志气,后来他的母亲因为他的争气,得以晋升妃位。胤禩虽然天资聪颖,才华优裕,待人宽和,广结人缘。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称之为“八贤王”,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荐他。

阿哥党中,不仅有胤禩的弟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祯,还有不少的朝廷重臣,算得朝廷中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集团。但缺点却是致命的,恃才傲物,目中无人,锋芒毕露,做事激进,冒犯君主,尽管他势力很大,却遭到康熙皇帝的打压和排斥,甚至连生病都不愿意去关心他,所以导致他最终没能继承康熙的大业。

其实,朝臣都还是支持胤禩的,大学士李光地(看过康熙王朝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出名的人物)曾说过:“目下诸王,八王最贤”。后来康熙可能也觉得自己做过了头,下诏恢复了胤禩的爵位俸禄。但是,胤禩在康熙朝,只是贝勒而已。

因其人气高,一直被雍正视为眼中钉,深为嫉恨,待雍正继位后,为稳定人心,先晋封为廉亲王,甚至将大儿子弘时过继给他;但同时开始对八爷党进行打击,削其羽翼;四年后,雍正站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并改名为“阿其那”,同年,被毒死的在狱中。

5、九子胤禟

关于他的容貌,有两种说法,一是极其俊美,另外的说法是很胖。这个皇子并不太得宠,就是能挣钱,是当朝第一大富翁,也是胤禩的忠实支持者。不仅为八阿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且据说当时他随身携带毒药,倘若事情不妙,就吞毒药而死。

后来,在雍正朝时,被发配到西北,让年羹看管起来。但是这个老九就是下定决心斗争到底,他居然想出来用西洋文字拼满文的方法制作密码,与他儿子联系,互通讯息,算得上是开创我们国家密码学的先河。雍正非常讨厌他,而且瞧不起他。胤禟曾经说过:成则王侯败则贼,只不过我们亦是兄弟亦为贼罢了。

胤禟的命运很是悲惨,被雍正改名为“塞思黑”,其意一说为“猪”,另一说“讨厌的人”,反正不是好词。最后雍正四年死于囚禁之中,比胤禩早一两个月吧。传说是被毒死。

6、十子胤礻我

这个皇子传说中比较大条,南书房中的倒数。康熙对这个笨笨的儿子还是挺喜欢的。他也是死心塌八爷党,估计是因为自己没什么指望。在康熙年间就被封为郡王,在雍正时期被打发去守陵,后来又跑到张家口那一带蜗居了。但心大的人就是比较有福气,长寿,居然活到乾隆二年。

7、十三子胤祥

又是一个重要人物。事实上,虽然胤祥在兵法谋略上不差,但总的说来还是有些偏文。胤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应该是康熙比较宠的妃子,但是在胤祥十三岁那年就死了,后来胤祥教给德妃抚养,所以跟四阿哥胤禛走的很近,二人感情非常之好。

据说这位阿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典型的文武全才,他甚至曾经单独猎得过一头老虎。

康熙亦曾派他去泰山代父祭天,这于古代帝王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当时许多人认为十三阿哥的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胤祥遭受了牵连,从此十余年,默默无闻,仿佛消失了一般。

惟与胤禛关系最密,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直到雍正继位后,才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但是胤祥在这些年间得了一种叫做“鹤膝风”的病,大概是现在的“骨结核”。

这在当时,算得上一种绝症,容易复发,不能劳累。胤祥的早逝,与这个病是有关的。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为了纪念他的功劳,雍正还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清代唯一事例。

8、十四子胤禵

也是“八爷党”的主要人物。随着胤禩不再受康熙喜欢,八爷党便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康熙五十六年,封他为大将军王,挂帅出征,去西藏平叛,得胜。

胤禵与四阿哥胤禛虽然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他们的感情却并不好。十四曾经在胤禩获罪的时候仗义直言,惹得康熙皇帝拿剑要砍他,而且据说他在军中的时候设法敛财,所以康熙皇帝似乎并不中意十四阿哥。

胤禵在雍正年间被打发去守皇陵,虽然郁郁不得志,但也算不得监禁,因为皇陵附近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却也还算过得舒服日子。这个皇子也是活得比较长命,乾隆二十年才去世。

三、与世无争之子。

1、三子胤祉

就是个书生学究,不太热心皇储。我们知道的《康熙字典》,应该就是他主持编撰的。当时他聚集了社会上的一些名家,诸如陈梦雷,李钹,还有我们熟悉的方苞等人,合力编书。事实证明康熙的确挺喜欢的,康熙晚年的时候经常去儿子们的园子里游玩,就是到他跟雍正的园子。而且去他的园子的次数远远多过于去雍正的园子的次数。

但是因为与太子交好,后来被雍正打压,雍正继位后,命胤祉守护父亲的景陵。并且因特别擅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雍正8年,论罪八款,削爵、拘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10年幽死,以郡王礼葬。

2、五子胤祺

康熙的五儿子胤祺(qí),宜妃所生。胤祺早年带兵,掌管某一个旗的兵力吧,他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之中,康熙年间也是被封为亲王。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据说他因为打仗的缘故,破了相,本来长得是帅呆了。雍正继位后,还是不能容他,所以结局也不算很好,也是死在雍正年间的。

3、七子胤佑

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

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胤佑领镶黄旗大营,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贝勒,五十一年封为郡王,也是一个没有参加储位竞争的皇子,雍正八年死。其他不清楚。

4、十二子胤祹

这个皇子是苏麻拉姑养大的,所以与其他的儿子不一样。他也没参与夺嫡,但在康熙末年还是很受重用的。雍正刚上台后给他封了个郡王,随后又予以打压,后来在乾隆时期上台,加封了亲王,这位皇子生性很是豁达,为人豪爽,活到了七十八岁,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一位皇子。

5、其余八个皇子。

分别为十五子胤偶、十六子胤禄、十七子胤礼、二十子胤袆、二十一子胤禧、二十二子胤估、二十三子胤祁、二十四子胤秘,都未曾参与储位斗争,也没有什么名望和大的政绩,都是游手好闲,碌碌无为的,其中十六子十七子的待遇还算不错,尤其是十七阿哥允礼,在胤祥死后,是雍正最宠的弟弟了。

正所谓,龙生九子,九子各不相同。

再来追溯一下他们现在是否有后裔

他们当然有后裔了。清代皇族人口大约有三四万人之多。其中,康熙的后裔大概能占1/4,目前,从全国各地大致有一万人,共有十八支后裔。

分别是:1.皇长子允褆;2.皇次子允礽;3.皇三子允祉;4.皇五子允祺;5.皇七子允祐;6.皇九子允禟;7.皇十子允礻我;8.皇十三子允祥;9.皇十四子允禵;10.皇十五子允禑;11.皇二十子允祎;12.皇二十二子允祜;13.皇二十三子允祁;14.皇二十四子允祕。

这里只简单举几位在社会上比较有名望清朝后裔的例子。

如:曾任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金毓本,是皇次子允礽的后裔;曾在北京师范学院工作的金克纲,是皇七子允祐的后裔;民国时期的少将溥熏,是皇十子允礻我的后裔;北京“正名庐”主人金焘纯,是皇十四子允禵的后裔;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溥藤,是皇二十三子允祁的后裔;曾在西城区文化馆工作的金恒琦,是皇二十四子允祕的后裔。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对康熙儿子及他们之间的争斗乐此不疲,并不断的演绎。皇权的争斗向来充满腥风血雨,有人成功,也必然有人失败。是非成败转头空,只能留给后人来评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丘吉尔在1945年大选中为什么会落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丘吉尔算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领袖了,但是作为二战获胜的三巨头之一,丘吉尔为什么会在1945年的英国大选中惨败给共党呢?按理说,当时丘吉尔的支持率应该是达到了最顶点,却也没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只能说当时丘吉尔所在的保守党实在不得人心。不过落选的丘吉尔也没闲着,开始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作为二战

  • 程昱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程昱算是曹魏比较早的一批谋士了,曾为曹操立下过无数功劳,按理说程昱活了80岁,不管是资历和威望在曹魏应该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为什么最后却连个三公都不是呢?实际上程昱生前的罪过一次曹操,导致他和曹操之间产生了一些裂痕。但是程昱这次做的事情却未被了人伦,而且有点令人感到生理恶心。所以曹操也是在这件事后对

  • 汉初三大名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初三大名将和汉初三杰并不是同样的三个人,其中只有韩信是两边都占了一个名额,其余两人都不一样。可能我们更加熟悉的是韩信、萧何跟张良这三人,但这次要说的汉初三大名将可能知名度就要小一些了。汉初三大名将中的三人都是非常厉害的军事家,而且最后的结局也都是以谋反罪被杀,但其中的真相已经不得而知了。反正关于韩

  • 为什么刘邦可以先入咸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末之际,原本被攻灭的六国势力复又崛起,虽然说是六国复辟,但是总体看上去好像还是只有刘邦项羽两方势力在争斗。楚怀王曾经向他们两人约定,谁能够先进入攻入咸阳,谁就是王,原本势力强劲的是项羽,他的希望看上去也很大,但是最终首先进入咸阳的却是刘邦,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刘邦可以首先进入咸阳?秦末天下大乱,六

  • 嘉庆为什么把皇位传给道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提起清朝后期,都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实在是为那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感到愤怒而又无奈。鸦片战争是在道光年间发生的,因此也就连带着道光帝,都对他没有什么好感。呢么,既然道光这样没有太大的治国本事,为什么当初嘉靖会看重道光,将他选定为清朝的下一任的统治者呢?道光有其他的什么优点, 以至于能够成为

  • 曹睿遗言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曹睿在位的时候是非常忌惮司马懿的,或者说曹睿根本就不相信任何人,所以经常想办法独揽朝中大权。特别是在曹休和曹真相继去世后,曹睿明白士族和宗亲之间的天平已经被打破,所以更要想办法来限制司马懿的权利了。只可惜曹睿不太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活到了司马懿一般的年龄便去世了,但曹睿既然明白司马懿对曹魏来说是个

  • 关羽不敌马超赵云,为何排在五虎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三国时期,蜀汉有五位知名的战将,后世虽然将他们合称为“五虎上将”,但是实际上还是会有先后的排名。在这个排名当中,关羽一直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如果看武力值的话,关羽是打不过马超和赵云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一直把关羽排在第一位?关羽到底有什么优势,能够让其他人都排在后面呢?马超是西凉刺史马腾的儿

  • 历史上真实的韦昌辉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韦昌辉"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话说他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北王,而且他出生也不简单的,但是很多人说了韦昌辉好像在内斗的时候杀了很多自己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大家所说的那种人,真正历史上的韦昌辉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不要错过了!韦昌

  • 庞统成就不高,为什么与诸葛亮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时期的谋士,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排名,而这些谋士当中也有很多是被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比如凤雏和卧龙。但是,在很多人心中,卧龙诸葛亮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说,协助刘备建立蜀汉,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一生都在奔波劳碌。然而要说庞统能与诸葛亮齐名,肯定有很多人觉得名不符实,毕竟庞统也没有什么作为。既然如

  • 乾隆出生地是怎么造成三朝乌龙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纵看乾隆一生,他应该是整个清朝最顺风顺水的皇帝了,没得过什么大病,活的时间也长。还是整个清朝执政最久的皇帝,康熙是在位最久的皇帝,但是乾隆还当过几年的太上皇,实际权利还是在他手上。不过在乾隆出身的地方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还造成了“三朝乌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件事和乾隆就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