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人生哲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人生哲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44 更新时间:2024/4/10 2:52:03

古人常说“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藏在《战国策·齐策一》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邹忌讽齐纳谏》,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故事。齐国大夫邹忌劝说齐威王,希望他能够多多纳谏,接受批评的故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吧,看看它藏在背后的人生哲理吧。

一、原出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背景故事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都很光鲜美丽。他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他的妻子说:“您已经非常美了,徐公怎么能和您比?”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妾回答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对而谈,又问客人说:“我和徐公比,谁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又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更是觉得自己和徐公的容貌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就反思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就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徐公美丽。但是因为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现在的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是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也没有一个是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也没有一个是对大王没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三、人生哲理

这个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到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作为下属,要在领导看不清的时候,委婉提醒。这样才能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年羹尧是怎么死的,年羹尧为什么突然失宠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年羹尧是清朝将领,他一生立有多项战功,深得雍正帝重用和宠信。但年羹尧为人才气凌厉,居功自傲,有时甚至不将雍正放在眼里,这也为他今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公元1725年,雍正帝开始公开表达对年羹尧的不满,此后更是对他列举出了九十二款大罪,其中大逆罪有五条,这都够年羹尧死好几次了。不过雍正念在年羹尧是功臣

  • 刘备为什么要赐死刘封?刘备赐死养子刘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刘封这个人想必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因为他不是很出名,或者说还没有等到出名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大家可能也没有想到刘备还有第二个儿子,此人正是刘封。刘封对于刘备来说是一名养子,刘备为什么要收他当养子?后来又为什么赐死刘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刘封乃是刘备的养子,因为刘备一生四处征战,其中有不少老婆

  • 毛文龙到底该不该杀,毛文龙死的真的冤枉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毛文龙的死的问题,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毛文龙到底该不该杀?其实稍微对毛文龙这个人有了解的人会发现,毛文龙是死的真的冤枉,毛文龙对比袁崇焕来说更加不该杀,所以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毛文龙不该杀的,为何这么说,下面我们来简单说明说明。其实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毛文龙都不该杀的,毛文

  • 四川玉树地震时间日期,四川玉树地震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截至2010年

  • 朝鲜首都是哪里,朝鲜首都是汉城还是平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英语: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简称“朝鲜”,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是朝鲜劳动党,首都平壤。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朝韩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 《溱洧》诗词原文,诗经溱洧中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这就导致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大家一般都是对情诗很感兴趣,那大家听过《溱洧》这首诗吗?这首诗是很唯美的,那你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在这首诗中作者又描写了一个什么节日呢?今天小编就来讲讲这首诗

  • 波谲云诡是什么意思,波谲云诡最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也还是有很多意思的,其中有一个意思就是话说很多成语的用法是不同的,古代的意思和现代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的,最近就有一个成语叫“波谲云诡”,那么这个成语最早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吧。成语波谲云诡最早是用来形容“建筑”

  • 长津湖钢七连水门桥战役后全部牺牲了吗,钢七连还剩下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钢七连的故事比较感兴趣,毕竟已经出现在了我们视野里面很多次了,这个士兵突击还有长津湖,马上上映的水门桥话说都有七连的身影,那么大家看完长津湖之后发生这个钢七连的结局没交代的,那么这个长津湖钢七连是不是在水门桥战役后全部牺牲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真正的历史上,钢七连的人是有留下来的

  • 三八线是指什么分界线,三八线是朝鲜和韩国的分界线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八线是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同为朝鲜民族但政治体制不同的大韩民国(南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两个政

  • 辜鸿铭的简介生平介绍,辜鸿铭晚年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位也许笑我痴心于清室,准确来讲,我并非忠于王室,而是忠于中国的政教,忠于中国的文明,我留着辫子,这是一个标记,我是要告诉世人,我是老大中华未了的一个代表。”辜鸿铭“末代狂儒”辜鸿铭:生于南洋,学在西洋,逃离北大,晚年倍凄凉辜鸿铭少年意气风发,中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