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凿壁借光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匡衡长大后有什么成就?

凿壁借光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匡衡长大后有什么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70 更新时间:2024/2/19 8:30:00

说到“凿壁偷光”,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自己的老师说过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一直都被当做是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的确,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之后,确实是功成名就了,但是,一个小时候努力学习的人,长大之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了,他还真的会继续保持一开始的心吗?匡衡长大之后,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相信大家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都学过“凿壁借光”的故事,史书有着详细的记载,“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匡衡西汉(生卒年不详)时人,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匡衡出生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很很勤奋尤爱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更买不起书,只好跟着好心的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识字的能力。

那时候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书在那个年代是非常贵重的,就是有书也不会轻易借给别人的。为此,匡衡就选择了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只求肚子能吃饱不要工钱,就是请求东家必须借书给他看。

就这样度过了几年后,匡衡也逐渐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时间能看一点书,所以借来的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想既然白天没时间好好看书要种地着急,我只能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家里真的很穷很穷,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给他点灯看书,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哈!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轻轻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

匡衡考了九次试,才悬悬中了个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因为匡衡对《诗经》独特的理解,让当时的经学家们所尊崇,连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元帝即位后,立即任命匡衡为郎中、尊为博士后为给事中。这时,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一系列灾变,引发全国上下一片惊慌。

这是匡衡乘机上书,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

就是依据《诗经》里面的经典来规劝汉元帝要节俭,要亲贤能而远小人,要以“圣人之心”来治天下等等,这些都是对国家有积极作用的。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升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因此又任命匡衡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

匡衡可算是因明经而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的典型了。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更深得元帝的信任。

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了石显以前所犯罪恶,并检举了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

因其在元帝时被封为安乐侯,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但匡衡晚节不保,竟然利用制定郡图勘定地域的时候,非法扩大封地和掠夺他人田地四万多亩。

这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了!年轻时偷光是为了做好学问走向仕途,可老了却偷占掠夺国家和私人田产,落了个晚节不保。名扬天下的好学之士的楷模,最终却成了一个搜刮民脂民膏的大贪官呀!

这时候的匡衡逐渐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听不进同僚的劝告并与同僚之间有了相互猜忌离,被人弹劾。被司隶校尉等官员联合奏参告其私自扩大封界强占他人私产,再加上石显挟私报复不,被成帝下召抄没一切财产和封地,最终被贬为庶民。

就这样,匡衡从位极人臣的高官,一下子变成了一名普通百姓,只好返回了故里返回,没有几年后,病死于家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夸父追日的神话是什么意思,夸父追太阳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夸父追日这个神话,很多人都是非常了解的,作为古代的神话传说之一,夸父虽然没有追上太阳,但是他的这种精神,一直都是这段故事要传达给人们的一种信念。不过很多人对于夸父的行为也觉得很奇怪,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呢?夸父追日故事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夸父追太阳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也不至于无端端的就想要去追日啊

  • 李世民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李世民的皇位传给了哪位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例如唐朝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功绩可谓是居功至伟,那么他的皇位最终传给了哪位皇子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一生为国为民,在唐朝建立起后并没有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带兵出征塞外,那时候李世民还未是唐朝的王帝,在四方征战那几场,战役中。李世民都是亲身参与的,在这四场战役中

  • 清朝统治中国长达多少年,因为什么原因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许多的封建王朝,然而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清朝,那么它统治中国长达多少年,最后因为什么原因走向了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末期时清军的皇太极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从而建立起了大清王朝,清朝是我们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一共经历了2

  • 街亭之战马谡是怎么被打败的,马谡为何不肯听诸葛亮的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大军第一次北伐曹魏,最终由于马谡丢失街亭,不得已诸葛亮只得退军放弃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的惨败主要是因为马谡指挥不当,将大军屯于山上造成的。如果当时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安排,能否守住街亭?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由汉中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攻取关中的郿县,而自率主力出击汉中西北方向

  • 杨坚的皇后是谁,独孤伽罗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隋朝的隋文帝尤其著名,但是他的皇后同样非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杨坚的皇后是谁?她是怎么帮助丈夫杨坚的,为何和他并肩称为二圣?独孤伽罗14的时候就因为美貌而名闻遐迩了。慕名前来求聘的全是贵族子弟。可是父亲独孤信唯一相中的只有开国勋臣杨忠的儿子杨坚。为了证明自己的确是慧

  • 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刘备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被众人所了解的一个乱世,其蜀汉的衰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因为夷陵之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最终惨败的原因有哪些?他若不攻打孙吴,是否可以笑到最后?刘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会选人,也会用人,成就了他的功业。但他指挥的夷陵一战,让蜀国就此走向没路,让人叹息

  • 马拉松是怎么来的,马拉松战役的爆发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马拉松战役”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场战役的,因为这一次战役好像和马拉松有关系了,但是其实虽然说有关系但是仔细的分析的话还是有一些联系,但是其实就在叫“马拉松”这个地方打了一场战役而已了,那么有的人一直都在问马拉松战役的爆发地在哪?这个问题为什么会

  • 刘弗陵之后是哪个皇帝?刘弗陵下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刘弗陵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位皇帝还是非常给力的,他虽然是西汉的第八位皇帝吧,但是起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最近很多人问了这个刘弗陵相关的故事,有人问这个刘弗陵当时是传位给了谁?这个刘弗陵之后是哪一位皇帝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刘弗陵死了之后并没有传位给谁,因为他是病

  • 孝庄皇后和多尔滚是什么关系,孝庄皇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孝庄皇后是清朝初年著名女政治家,一生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不过历史上,关于孝庄皇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一事一直存在争议。孝庄皇后“下嫁之谜”最早是根据《建夷宫词》中的一首词得出,但根据史学家孟森先生的说法,“太后下嫁之谜”此事根本子虚乌有。下面就为大家

  • 蒙恬是怎么死的,历史上蒙恬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恬出生于将军世家,他从小便胸怀大志,希望可以为国效力。同时,蒙恬还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将领,所以才会让他率领30万大军到北方抵御匈奴。可惜正是因为蒙恬太过忠心正直,才会被赵高这样的小人陷害,最后死的极为憋屈。如果蒙恬不死,并且得知赵高的阴谋,那秦朝的历史肯定会被改写。那很多人好奇,蒙恬死后,他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