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楚霸王项羽使用的武器是什么,项羽的武器叫什么

西楚霸王项羽使用的武器是什么,项羽的武器叫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1 更新时间:2024/3/19 22:22:42

我们关注一个人,往往也会连同其他一些与他有关的方面一起关注,就好比喜欢一首诗,会去关注它的作者和诗中提到的物事。很多人也关注项羽,同样会对他的武器很感兴趣。身为一代霸,当然不可能赤手空拳,一件像样的兵器是一定要有的,就像孙悟空拥有金箍棒。那么,项羽的武器又是什么?

楚汉之争,为后来的四百年历史定下了基调,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刘邦、项羽都各自有自己的一帮粉丝,直到今天依然吵来吵去。不过,不管是刘邦粉还是项羽粉,都有一个共识:项羽的武力值非常高。那么,战斗力爆表的项羽,究竟有哪些武器呢?

首先,不得不提一提项羽的长兵器:戟。在后世的一些故事里,项羽的武器都被演绎为枪,并且因为项羽“西楚霸王”的名头,给项羽的枪取名为“霸王枪”。实际上,项羽用枪的说法起源于明代的一部小说《西汉演义》,这部书里,项羽用的是一杆名为“火尖枪”的大枪。

但是在《史记》中,并没有项羽用枪的记载。而且,秦汉之际,枪指的是单纯竹木结构的武器,没有金属头的,所谓“斩木为兵”,指的就是枪。在记载中,项羽的长兵器是戟。在楚汉相持不下的时候,项羽曾经派出勇士去汉军阵前玩“一骑讨”。而此时的汉军已经弥补了骑兵方面的弱项,招募了一些楼烦族的骑兵,而楼烦族骑兵中有一名神射手,连续射杀多名楚军勇士。于是项羽大怒,亲自穿着铠甲手持长戟冲向楼烦神射手,并且大声呵斥。楼烦神射手被吓得不敢仰视,无法安静的射击,只好回到汉军的营寨中。

这段记载中,虽然项羽没有和楼烦人进行交战,但是已经能够看出项羽的实力。

戟,是秦汉时期最适合马上使用的兵器,因为当时没有马镫,如果用长枪进行马上冲锋,反作用力很容易将骑兵撞下马背;而戟有横向的小枝,冲锋时可以让马的冲击力转化为小枝的啄击力,是当时少数可以借助马匹冲力的武器之一。

不过关于这段记载,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楼烦人不敢朝项羽射箭,难道项羽真的有那么吓人么?受到了惊吓是一个原因,当然也还有别的因素。

首先,因为马背的颠簸,骑射手的作战距离不会太远;当时还没有马镫,骑射手的射击距离必然更小。而项羽有速度超快的乌骓马,进入骑射手的射击距离之内,骑射手只有一箭的机会。项羽可能故意选取了时机,在骑射手将箭扣在弦上的时候猛然呵斥,致使他没能成功搭箭,延误了时机,只能选择逃离战场。

另外,项羽身上还穿着了铠甲,虽然史书没有记载项羽穿的是什么类型的铠甲,但是项羽作为统帅,铠甲防御效果必然不俗。即使骑射手不进行移动,坐在马上进行射击,也不能保证射中项羽暴露在铠甲外的要害部位,因为项羽也在高速移动之中。

除了戟之外,项羽使用短兵器依然是个好手,在记载中,项羽多次利用短兵击杀多人。

比如在起事时,项羽用剑斩杀了太守,并且接连击杀太守衙门里的工作人员近百人。在乌江自刎前,项羽也曾经击杀汉军“数百人”。在垓下突围的时候,项羽也多次与汉军交战,虽然没有提到项羽的武器,但是综合来看,应当也是刀剑类的短兵。

如果记载属实,那么项羽这个战斗力绝对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有趣的是,项羽年幼时并不喜欢剑术,当时他认为剑术是一人敌,而兵法是万人敌,故而终止了对剑术的学习。

但是,项羽有非常大的力气,他自己说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在体能方面他还是很自信的。史籍也记载项羽力能扛鼎,一些影视剧里项羽动不动扛个四方鼎,这当然有所夸张,但是普通的圆鼎也有二三百斤,能够扛起来也属不易了。俗话说,“一胆二力三功夫”,只要力气大,胆子大,在实战中就不会吃太多亏。

另外,史书记载的很多项羽持剑的战绩,都有一些有利的客观因素。比如斩杀太守,是突然袭击,太守的手下想必也没有武装,只能空手被项羽砍;在斩杀卿子冠军宋义的时候,项羽以朝见为名进了宋义的大帐,宋义也必然没有防备。

至于乌江边的那次“无双模式”,笔者个人是这么理解的:首先,项羽的剑一定是一把耐用的宝剑,绝非当时一般的青铜剑或者低碳钢剑。在当时,已经有了少量中碳钢甚至高碳钢的剑,并且经过了局部淬火的处理,硬度和韧度都非常高。项羽身为一方诸侯,拥有宝剑不足为奇。

其次,在乌江边,汉军的追击部队一共数千人,都是骑兵。项羽的逃出去的部队才二十多人,而且必然都是精锐,马一定都不错,人少马好,行军速度就快。后面汉军骑兵的速度并没有慢到哪里去,可能汉军为了活捉项羽故意轻装简行,没有穿戴铠甲,甚至可能在武器上都能省则省,只带一样轻型武器,极有可能只携带了一支长戟。

在乌江边,项羽已经将自己的坐骑给了乌江亭长,并且命令手下士兵下马步行,持短兵作战。按理说,汉军这时候是人数占绝对优势的骑兵,靠马的碾压也足以把项羽等人碾死。然而,大家想一想,这时候并不是在大草原或者大平原上,而是在长江边上。那时候,长江流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尤其是长江北岸,充斥着芦苇丛生的湿地沼泽。

这样的地形显然是不利于骑兵作战的,这应当也是项羽令部下下马步行的原因之一。在很多影视剧中,项羽在此时都是站在江边平地等候汉军的到来,我认为,此时项羽很有可能已经埋伏进芦苇丛中。在这样的地形下,汉军必然也只能分散兵力,下马进行搜索。

如果咱们之前的猜测成立,汉军只带了戟,那么就说的通了。在这种地形下,长兵器尤为不利,戟尤为不利。江边芦苇密集,且往往有一人多高,长兵器灵活性大大减少;而戟有小枝,更容易钩到东西,非常不便。

而且汉军大多是北方人,不适应这种地形,而项羽是长江边长大的。项羽等人埋伏在芦苇之中,出其不意的杀敌,杀几个人换一个地方,只要体力没问题,连续击杀数百人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史书没有说击杀数百人具体用了多少时间,所以这个战绩极有可能不是在一天取得的,而是多天的战绩总和。

而且项羽身受十几处伤,并且在最后还遭遇到了一名曾是他部下的汉军指挥官,这些都说明项羽并非一个人站在那里等汉军来一波杀一波,而是在不断运动之中间断杀敌。

除了戟和剑之外,项羽对远程兵器也玩的出神入化。在史籍记载中,项羽曾经准备和刘邦进行“一骑讨”,刘邦自然不会上当,在军营中大声呵斥项羽的罪状。项羽听后大怒,用藏好的弩一箭射中刘邦的胸部,差点要了刘邦的命。

当时项羽和刘邦对峙,项羽虽然上前挑战,但是双方的距离应当也在“一箭之地”外(一百五十米),能够在这样的距离射中刘邦的要害,着实不简单。这差不多也算是最早的“斩首”作战了。

不过刘邦在沉着冷静上的确无人能比,在被项羽射中之后竟然还能抱着自己的脚说“虏中吾指”,甚至在病危的时候强行起来去安抚军心,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侯霸的一生是怎样的,夏侯霸为什么要投靠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侯霸是曹魏大将夏侯渊的儿子,但是最后夏侯霸却选择投靠蜀国,这中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本曹家主持大局的时候,夏侯家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但是曹睿死后曹家似乎就没有能控制司马懿的人,所以司马懿发动了兵变,曹爽被杀夏侯霸的堂侄也是难逃一死,夏侯霸见状不妙感觉司马懿迟早会除掉自己,所以被逼无奈选择投靠蜀

  • 秦始皇手下的名将都有谁,秦始皇手下十大名将排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始皇的事情,大家也知道的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手下的文臣武将的功劳也是不能少的,那么秦始皇手上的名将都有谁呢?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吧,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1、王翦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常说去“见周公”,意思就是去睡觉了,因为有一本解梦的书借用了周公的名,这个说法也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如果你以为周公只会解梦,那就真的是小看他了,解梦对他来说只是副业,众多副业的一个,他的主业,就是辅佐周王建功立业。而在这里,汉末时期的大枭雄曹操,有一句很著名的诗

  •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诸葛亮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政治家,谋略家,当然了,在当时的三国史上。诸葛亮的事迹被人们称作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在现在依然在使用,比喻的就是那些忠心耿耿的人,为了事业愿意付出一切的人们。诸葛亮这样一位伟大的功臣在当时也只活了50多岁便死去了,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其实,有人说诸葛亮是自己病死的,具体

  • 吴下阿蒙的历史典故,吴下阿蒙说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吕蒙,大家肯定不陌生,大名鼎鼎的关羽就败在了他的手上。吕蒙早年虽然勇敢,但是读书很少,后来于军务之中抽空学习兵法,并且能在实际战场运用自如,勤奋上进的吕蒙最终成为一代名将。今天我们要说的“吴下阿蒙”这个成语就和他有关,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这则成语背后

  • 董卓死后谁大哭一场,三国蔡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奸雄董卓被吕布干掉后,被曝尸长安街头示众,守卫看到董卓肥得流油,就将他肚脐眼当灯点着。愤怒的老百姓路过街头看到董卓尸体,都过去踢打一番以泄心头之恨。董卓被杀,举国欢庆。王允为了庆祝朝廷得救,就在都堂大摆宴席,召集大小官员畅饮庆贺。大家正喝得高兴,忽然有人进来报告说:“不好了,有一个人去董

  • 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看待李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李斯人如其名,他的一生为了帝王之术,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断四处游走,终于投靠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 国并且做了秦国的丞相,文采飞扬又兼具政治家的、纵横家的能力,结果却败在了一个奸臣手里,不得不说他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

  • 二郎神的师傅是谁,二郎神的法术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二郎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否则后人也不会供养他,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二郎神的性格特点。我们都知道他有一条忠厚老实的狗,他们两人非常的投缘,所以二郎神才教他法术,让这条狗修炼成人。其实二郎神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忠厚老实的人,且一根筋,做事不会拐弯抹角。他有事喜欢一个人扛着,不喜欢告诉别人。他非常重情义,所

  •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是一部什么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应星(1587~?)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科技巨人。他一生淡泊功名,专心从事生产技术的考察,随时把考察所得记录下来,写成了《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记述了直到明代为止的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所以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分上、中、下三集,从专门技术的角度,把农业、手工业方

  • 宋朝包拯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包拯是病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被安葬在安徽省合肥市,关于当时包拯在开封逝世的情况,他的墓志铭上有说明,嘉佑七年五月,包拯患病,期间有吃过药但还是去世了。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包拯从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几天,期间还服用了好几味治疗效果极佳的药。因为包拯生前敢于谏言,他不害怕权贵,执法的过程中不被私情困扰,他每次的秉公执法,都是在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