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瑾为什么叫立皇帝,刘瑾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刘瑾为什么叫立皇帝,刘瑾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23 更新时间:2024/2/16 2:36:00

1、刘瑾简介

刘瑾(1451年1510年),陕西兴平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朱厚照,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

正德五年(1510年),被同为“八虎”之一的张永带头揭发,明武宗朱厚照下令以“反逆”罪凌迟处死。

据《明史》记载,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求将刘瑾所办的事编成册,写进国家法令。另据《明通鉴》:嘉靖二十年(1541年),兵科给事中屈拴请求颁布刘瑾创立的《见行事例》,按照六部为顺序,编撰成书,颁布于天下,以来显赫国威。据《明史》记载,廷臣上奏刘瑾所变更的法令,计有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明武宗都令按旧制改正。如此看来,其措施大概涉及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共85项措施。刘瑾虽贪婪专权,但颇有政治才能,也从未将国事当做儿戏。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

2、刘瑾为什么叫立皇帝

刘瑾本来只是一个自宫为宦的奴才,入宫后,也长期难逞其野心,但其为人“狡狠”,自弘治时,入侍东宫,便“以俳弄为太子所悦”。等到年仅十五岁的太子即位后,他就“置选功伪,淫荡帝心,击球走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或导万乘之尊与人交易,狎暱媟亵,无复礼体。日游不足,夜以继之,劳耗精神,亏损圣德”。“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进内官监,总督团营。”“上一日不见瑾则乐。”(《纪事本末》)当有人密奏朱厚照,刘瑾有“取天下”的野心时,这位昏君竟表示:“天下任取之。”

为了夺取最高的裁决权,刘瑾每“候帝娱,则多上章奏,请省决,帝曰:‘吾安用尔为?而一烦朕!瑾由是自决政”。最高权力就这样得到了,公公刘瑾便自称为“立皇帝”,开始为所欲为了。

说到他那么不得不说到内行厂了,东西厂可以监视锦衣卫。东西厂监控从王公大臣到,当然,还包括锦衣卫。他们收集情报,哪怕都能直接送达御前。不过这还不行,那么,东西厂谁监控。当然,和西厂可以互相监控。

但皇帝还是不放心,于是内行厂有出现了。逻辑是这样的:锦衣卫监控所有臣民,东西厂除了监控所有臣民外,还要监控锦衣卫。而内行厂的职责就是监控锦衣卫和东西厂。你说谁更厉害。

而内行厂正是刘瑾执掌的。

公元1505年,朱厚照继位当皇帝,改年号为正德,所以又叫正德皇帝。朱厚照继位,刘瑾自然也跟着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太监。于是他想正德皇帝建立,设立内行厂。内行厂成立后,刘瑾开始了自己捞钱之路。

3、刘瑾的结局

那么,他究竟捞了多少钱呢?

按照《继世纪闻》上的记载,刘瑾的家产是“金共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银共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八百两”,即黄金有1205.78万两,白银有2.59亿两。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刘瑾事败后被抄家,籍没之数为“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千万余两,他珍宝无算”。正德朝的金银汇率大致为1∶6,250万两黄金约可兑换成1500万两白银,刘瑾的财产以白银计算,当在6500万两以上。

那么,换算到现在是多少钱呢?

我们还是按对大米的购买力折算。当时的米价为每石400文钱左右(约0.4两银),6500万两白银可以购置1.6亿石大米。明代的一石米约等于今天的150斤,我们以每斤米4元人民币计算,可知: 一石大米=0.4两银==150斤=600元(仅适用于明代中期)。

如此算下来就是960亿人民币。这比后来的和珅财富还要多,和珅都自愧不如,关键是和珅花了30年时间才累计这么多财富,而刘瑾只花了5年时间。这就是差距。

由此可以看出刘瑾的贪得无厌,当然他最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后被同为“八虎”之一的带头揭发,朱厚照下令以“反逆”罪凌迟处死,被活剐了3357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大周后和小周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周后和小周后,是历史上一对很有名的姐妹,她们也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只不过,两个人的命运差别太大,而且要说起来,还是小周后更悲惨一些,李煜被赵光义俘虏,赵光义觊觎小周后,李煜死后小周后也没活多久。但是大周后据说却是被小周后气死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上位。究竟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呢?一般来讲,由

  • 清朝文字狱有多严重,清朝文字狱的案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文字狱在古代每个朝代都会有,只是看执行的力度严不严格。到了清朝文字狱变的最为严重,很多知识分子都因此受到了迫害,乾隆年间最为强烈。当时文字狱的风气基本上已经控制不住,很多假的作品也被拿出来当做证据,天下名仕都人心惶惶。好在嘉庆皇帝上位以后,改变了乾隆的文字狱政策,而且开始调查平凡,这才逐渐恢复成

  • 诸葛瞻的生父是谁,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诸葛瞻的生父他就是“诸葛亮”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知道答案的问题呢?其实就是因为诸葛瞻的种种表现才导致的,话说在诸葛亮死后诸葛瞻是继承了爵位,慢慢的也做到了大臣的位置,一次邓艾讨伐蜀国,诸葛瞻就带领众人防守了,位置就在绵竹这个地方,但是诸葛瞻不停从别

  • 一言九鼎的意思,一言九鼎指哪九个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言九鼎的意思: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讲诚信,一言九鼎。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个“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到底是指哪九个鼎呢?事实上这九鼎并不是指九个鼎,而是指我国历史上的九个州,这九个州分别是扬州、荆州、雍

  • “小李广”花荣是怎么死的,花荣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很多人都看过吧,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事情了,因为这个剧虽然好看,但是有些剧情让人看得太过难受了,就比方说小李广花荣自杀这件事情,真的是尴尬死了,那么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花荣是水泊梁山108位好汉之一,人称“小李广”花荣。他的箭术高超,有百步穿

  • 七擒孟获是真的吗,七擒孟获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当中一段很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和一位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诸葛亮用计,七次抓到孟获后又都放了他,孟获最终被降服,之后再也没有过叛乱。然而,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都要存个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七擒孟获”

  • 百年之后什么意思,百年之后典故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百年之后”其实是个成语,意思是对死亡的讳称,最早出自《曹操集·卷二·军谯令》。曹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曹操写的诗歌相信大家在上学时都有学过。那“百年之后”背后的

  • 胡宗宪是好人还是坏人,胡宗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胡宗宪有不少的人应该不是太认识这个人,当然了这都不要紧的,明朝的戚继光,魏忠贤想必大家是应该知道的,其实胡宗宪也是这类人了,那么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胡宗宪在历史上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简单来说,胡宗宪是受王守仁心学影响,是个愿意做事的人。但是处于

  • 康熙一夜九妃连珠是什么意思,康熙皇帝“九妃连珠”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康熙,可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居住之一,在他统治下的清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强国,是清朝最辉煌的时期。在他在位的61年时间里,清朝的经济逐渐恢复,清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按理说康熙皇帝什么太多不足,但他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受人病诟,就是他&ldq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四书五经到底是指哪几本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小编这个四书五经到底是指哪几本书呢?其实这几本书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硬要说出来这几本书具体叫什么还是比较复杂的,小编反正是说不出来的,但是问题也不大的,说不出来的网友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