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背水一战指的是哪次战役,井陉之战是谁指挥的?

背水一战指的是哪次战役,井陉之战是谁指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09 更新时间:2024/1/17 10:08:36

背水一战,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即来自于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选择中立,从而严重威胁汉军侧翼,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

公元前205年,韩信首先率军击灭了魏王豹,平定魏地。此时,黄河北北方尚有代(今山西北部)、赵(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个割据势力。在此基础上,刘邦想要孤立和消灭项羽,就需要消灭代国、赵国、燕国这三个诸侯国。公元前205年闰九月,韩信击败代国的相国夏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统率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对赵国发起攻击。赵王歇、赵军主帅陈余闻讯后集结大军于井陉口防守。于是,井陉之战,也即韩信一生中最精彩的一场战役,就这样正式爆发了。

具体来说,在井陉之战中,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多将广,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对于赵国来说,派出了20万大军,而就韩信来说,则只有3万兵马,这无疑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役了。因此,虽然韩信是兵家里的佼佼者,但是,想要正面击败赵国大军的话,显然是难以实现的目标。于是,韩信决定兵行险招,出奇制胜。韩信指挥部队开进到距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到了半夜时分,韩信迅速实施作战部署:一面挑选2000名轻骑,让他们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的旗帜,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的抱犊寨山(今河北井陉县北)潜伏下来,准备乘隙袭占赵军大营,断敌归路,也即按照韩信的计划,不仅要击败赵国大军,还准备不留漏网之鱼。另一方面,韩信又派出1万人为前锋,乘着夜深人静、赵军未察之际,越过井陉口,到绵蔓水(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东岸背靠河水布列阵势,以迷惑调动赵军,增长其轻敌情绪。

等到韩信完成以上部署之后,井陉之战无疑来到了最为关键的决战阶段了。在井陉之战中,赵军主帅陈余不仅没有察觉到已经潜伏的韩军,还认为韩信率领主力背水列阵,是非常愚蠢的做法,所以越来越轻视韩信及其兵马了。当然,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背水列阵,确实是兵家大忌,如同三国时期的马谡舍弃水源,上山扎营一样。不过,韩信和马谡,显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将领,也即韩信之所以背水一战,不仅是为了麻痹对手,更是为了激发麾下将士的潜能。

换而言之,正是因为背后是宽阔的河流,汉军将士这才遇到了退无可退的局面,那么,这将会让汉军将士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在井陉之战中,两军交手,韩信先率领大军佯装战败,促使赵王歇和陈余误以为汉军不堪一击,所以他们就挥军追击,倾全力猛攻背水阵,企图一举全歼汉军。在这个时候,汉军士兵看到前有强敌,后有水阻,无路可退,所以大家都拼尽全力,从而抵挡了赵军的猛攻。

当然,仅仅是背水一战,抵挡赵军将士的猛攻,还不能实现全歼对方的目标,毕竟20万赵军在兵力上握有巨大优势,等到汉军锐气丧失的话,前者完全可以消灭汉军。于是,等到赵军全部出击的时候,韩信之前埋伏在赵军营垒翼侧的汉军二千轻骑则乘着赵军大营空虚无备,突然出击,袭占赵营。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赵王歇和陈余骄傲自大,没有在大营留下足够的兵力,这导致大营迅速落入到汉军将士的手中。对于这些汉军将士,迅速拔下赵军旗帜,插上汉军战旗,摆出了一副声势浩大的阵仗。

另一边,赵军和汉军激战正酣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大营上插满了汉军的战旗,一下子就惊慌失措,没有了主心骨。面对慌乱不堪的赵军,韩信下令全军立即反击,并且,韩信之前埋伏的轻骑,也从侧后切断了赵军的归路。所以,非常明显的是,此时的赵国大军,已经是瓮中之鳖,可谓插翅难飞了。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韩信指挥3万汉军将士将20万赵军全部消灭,赵军陈余被杀,赵王歇和李左车束手就擒。

最后,在井陉之战中,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从而一举全歼赵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精彩篇章。也即在井陉之战中,韩信不仅是以少胜多,更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这一战术十分危险,所以在韩信之后,很少有名将敢于效仿韩信的做法。比如街亭之战中,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显然有借鉴韩信背水一战的意味,可是,马谡只是纸上谈兵,最终在街亭之战中被张郃击破。

至于井陉之战的结局,则对楚汉之争的走向起到了重要影响。原本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重创了刘邦,这让不少诸侯选择和刘邦保持距离。但是,韩信通过井陉之战逐渐消灭了赵国,无疑壮大了刘邦的势力范围,并为向东攻打齐国铺平了道路,从而造就了孤立项羽的有利态势。在井陉之战后,韩信派人降服燕国,又在潍水之战中消灭楚国20万军,最后,韩信又率军参加了垓下之战,消灭了项羽,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因为这些令人赞叹的战绩,“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成为楚汉之争时人们对韩信的评价。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麻喇姑是个怎样的奇女子,苏麻喇姑的生平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熙作为一代有名的皇帝,但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两个女人,一个是孝庄皇后,一个就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是随孝庄陪嫁到后金宫庭之中。她一生经历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数朝。康熙四十四年,她以九旬高龄去世。她虽是侍女的身份,但康熙皇帝却以嫔礼为其办理丧事,同时还将她的灵柩和孝庄文

  • 寇准是哪个朝代的人,寇准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寇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寇凖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代名相,他的形象也曾出现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这位曾定下澶渊之盟的北宋政治家的结局却十分凄惨。寇凖的一生因自信而获得重用,最后因自以为是被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寇凖结局的前因后果。寇凖的自信是与生俱来的,幼年丧父的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十九岁就

  • 关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李自成的造反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是明末时期农民起义领袖,自称闯王,他的一生像是坐过山车,有高峰,也有低谷。1644年,李自成带来着起义军打进了北京,崇祯自杀了。不过他这个皇位坐得并不安稳,没多久就被满清赶出了北京,然后彻底不知所踪,消失不见了。关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进了北京,放松了对部下的管教,迅速腐化

  • 武则天守陵人无头之谜,61个守陵人为什么没有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武则天守陵人的无头之谜,就在乾陵,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这座陵园的规模非常的宏大,也极其有气势,有着120多件巨型石刻雕群。在这些石雕群中有着非常神秘的无字碑,也有着巨大的石人和石狮子。而在这其中最为神秘的就要属那61尊没有脑袋的石像了。这些没有头的守陵人是怎么守陵的?真

  • 傻狍子中的狍子到底是什么动物,傻狍子真的傻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傻狍子”这个词相信大家都没少听过了,我们经常会用这个词语来调侃一些傻乎乎的人。但是大家知道,这个傻狍子中的狍子到底是什么吗?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难道真的非常傻吗?若是真的那么傻的话,为何不被自己傻灭绝了呢?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傻狍子&rdqu

  • 朱雀和凤凰的区别在哪,朱雀是什么神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于八卦为离,于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阳,四季中的夏季。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亦称

  • 伏羲山在什么地方,伏羲山门票价格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新密市伏羲山山区开放时间:08: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53起伏羲山,原名浮戏山,中华文明发源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古城新密市境内,最高海拔1108.5余米。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曾在此正姓氏、演八卦、置嫁娶、开创中华文明起源。据《山海经》载:泉水欹危

  • 山阴公主刘楚玉介绍,历史上的山阴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山阴公主,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王朝孝武帝刘骏与皇后王宪嫄的第一个孩子,废帝刘子业的同母姐姐,本名刘楚玉。后与何戢结婚。刘楚玉长相俊美,在当时的刘宋王朝,有着皇族第一美人之称。其在封建历史上被称作“淫乱放荡”,其弟刘子业曾赐她三十面首。公元465年(景和元年),被叔父宋明帝刘彧

  • 主父偃是哪个朝代的人,主父偃生平简介个人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主父偃,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

  • 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具图片,三星堆面具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我国对于三星堆文物的探索有有了新的突破,再一次的发现了500余件文物。对此,我国也是开始不遗余力的各种研究,毕竟三星堆文明是中华大地孕育的历史文明遗产,是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晶,并且展现了中国古代精湛的制造工艺。那么最近又发现关于三星堆面具竟然有耳洞?这是真的吗?这个三星堆面具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