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原因,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纳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原因,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纳子午谷奇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74 更新时间:2024/2/18 22:46:08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子午谷,南北纵向,长约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南至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子午谷悬崖绝壁,栈道无数,其险要的原因乃在于秦岭。秦岭又称为终南山,山势西高东低,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子午谷围于其中,其山势之险峻,途径之恶劣,则可想而知。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之前,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不过,魏延的主张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也即诸葛亮坚决不用这一计谋。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长安,他的目标应当是先取凉州,然后步步为营、逐步蚕食曹魏。

首先,在笔者看来,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之后,诸葛亮之所以没有采纳,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出奇兵偷袭长安,变数实在太多。不能派出很多兵马,因为人多会被魏国发现。但是派出的人又不能少,因为长安是一座较大的城池,不是一般的小城。长安是西安的古城,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

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周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hào)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长安城池坚固,城内粮草等物资众多,足够坚持较长的时间。所以,魏延想要率军攻打长安的话,不管是5000人马还是1万精兵,实际上都是远远不够的。

更为关键的是,魏延又不能率领更多的人马。在夷陵之战后,蜀汉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对于人口不到100万人的蜀国,最多只有10万兵马。考虑到各地关隘、重镇需要的防守兵力,诸葛亮北伐实际能调动的兵力,应该不超过5万人。在此基础上,诸葛亮显然不能将这5万人都交给魏延来冒险。进一步来说,因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偷袭,如果率领的兵马相对较多的话,很可能会被魏国提前发现,到时曹魏大军前后夹击的话,魏延不仅无法攻占曹魏的长安城,很可能要和这数万大军有去无回了。

从这一角度来看,诸葛亮坚决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显然是比较理智的选择。另一方面,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受禅登基,建立魏国,任命夏侯楙为安西将军、持节,继夏侯渊之后都督关中,驻守长安。在魏延看来,夏侯楙是徒有虚名之辈,只要自己的大军顺利攻打长安,夏侯懋就会弃城逃跑。对此,在笔者看来,魏延的这一判断,实际是比较武断的,也即是不可靠的。

退一步来说,即便夏侯楙逃跑了,只要他麾下的将士没有弃城逃跑,并在长安组织有效的防守,就可以拖住魏延。而魏延只要不能迅速拿下长安,就会被曹魏赶来的援军包夹。在汉末三国时期,长安是一座重要的城池,其地位仅次于曹魏都城洛阳。即便夏侯楙真的有勇无谋,但是,他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弃城逃跑的话,无论结果怎样,自己都将必死无疑。但是,只要自己坚守下去,不仅不会被曹魏朝廷惩罚,反而有机会建功立业。

况且,长安距离洛阳并不遥远。只要坚守不战,等待援军必然会胜利。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如果诸葛亮派出的军队一时之间攻不下长安,那么一旦曹魏派出两路援军,一路直扑长安解围,一路直取子午谷断绝汉军退路。那么魏延执行的子午谷计划就等于是在送死。对于一向比较谨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自然不会同意这么冒险的计划。除此之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和诸葛亮的北伐思路是不一致的。对于诸葛亮来说,更倾向于先攻略陇右、凉州等地,再进攻长安所在的关中之地。

最后,陇右是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蜀汉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是抵抗曹魏反扑的天然屏障。因为陇右有此地利,趁虚攻克后即可派兵防守陇山各隘口,阻挡曹魏进攻,如此陇山以西可断而有之。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右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不仅占据了陇右三郡,只要马谡可以在街亭挡住张郃,蜀汉完全可以将陇右五郡都攻占了。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得到陇右地区后,可以阻隔凉州和曹魏关中地区的联系,从而全力经营曹魏的陇右、凉州地区,而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因为易守难攻,加上靠近曹魏腹地,自然不是诸葛亮北伐的优先目标。并且,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为响应东吴而进行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汉军粮尽退军。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魏时,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攻城的难度,也即数万蜀汉大军都拿不下千人把守的陈仓城,更不用数万人镇守的长安城。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所以诸葛亮坚决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郭嘉被称为鬼才实力有多强,郭嘉对曹操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曹操身边有一谋士,被史书以“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来概括,在称赞上似乎要超于诸葛亮等人。这位正是曹操最信赖的一位谋士郭嘉。后人有云: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即后世有人根据史料推测,诸葛亮在当时虽是小有名气,却一直婉拒出仕。极有可能是慑于郭嘉的才华和能力。郭嘉成为谋士以来,

  • 曹操不敢称帝的原因,曹操不当皇帝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曹操实际上已经具备做皇帝的实力,却没有走出这一步。他顾虑什么,让这位有政治理想和抱负的乱世奸雄没有成为曹魏开国之君。首先,赤壁之战打乱了曹操的称帝计划。如果没有赤壁之败,曹操十有八九会称帝,因为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赤壁之战后,曹魏整体是在战略收缩状态,几乎没有太大的进取。这就说明,赤壁战

  • 朱厚照建立豹房是用来做什么的,豹房的建立是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他在位期间因荒疏朝政,荒嬉无度,导致原本已经危机四伏的社会经济不断恶化。要说明朝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肯定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了,可是明孝宗同样也是不遑多让的,他虽然说在军事方面比不上朱元璋和朱棣,但他在治国方面却非常的有一套,更加难得的是明孝

  • 东汉的开国皇帝是谁,汉光武帝刘秀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开国皇帝都是经过战争所开辟的一个新的疆土,那么有战争就会有杀戮,必定会造成许多人伤亡。所以这个皇帝的手里也必定会沾染上许多人的鲜血。就像历史上的秦始皇为统一六国就造成了许多杀戮,也是经过战争所把六国都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大王朝。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并没有经过战争,也没有杀一位功臣的皇帝。

  • 乾隆帝为什么能长寿?乾隆帝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享年89岁,是中国历代以来最为长寿的一位皇帝。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提到清朝,就不得不想到我们后世一直传颂的“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是清朝一代代发展后所达到的最繁荣时期,是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皇帝所打造的。在

  • 三国张苞的实力怎么样,张苞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要去界定三国的分水岭在什么时间的话,那应该是以关羽的死为界限,划清了三国前和三国后。在关羽死之前,刘备军事集团的实力达到最为鼎盛,三国格局已然成为两强一弱的局面,但是关羽败走麦城,丢失荆州之后,蜀汉的实力便开始走向下坡,最终导致了魏强于吴,吴强于蜀的历史格局。大约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蜀汉的五虎

  • 徐达之死的原因是什么,徐达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达,字天德,明初名将、开国功臣,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徐达之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朱元璋有关,一种是积劳龙疾而死,子女结局也各不相同。徐达(1332一1385、字天德,安徽风阳人,朱元璋的老乡,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元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回凤阳

  • 曹操为何要对华佗痛下杀手?三国华佗之死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政治家,两人在相遇前唯一的联系就是同乡关系,然而命运最终将两个人连在一起,发生了一段可歌可叹的故事。华佗医术高超,备受人们尊敬,他对做官从政没有兴趣,一心只要钻研医学,造福百姓。而曹操的愿望是结束割据,一统天下,拯救万民于水火。两个人都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只

  •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到了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

  • 荆轲刺杀秦王为何失败,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他是著名刺客,“荆轲刺秦”的故事为后人熟知。古人的生活相对比较动荡,大部分人很难获得平稳的生活。如果人们生活在经济相对繁荣的朝代,还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状态。但在古代,动荡不安,大家只能放弃寻求更加平稳的生活方式。皇宫里勾心斗角,外敌虎视眈眈,一般情况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