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庐州曾经是合肥人的大粮仓

庐州曾经是合肥人的大粮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48 更新时间:2024/3/6 4:16:26

古庐州的圩田面积广大,而东大圩更是合肥最富裕的圩区之一。民谚云:“大圩收一年,合肥吃一年”,“大圩一年丰,庐州三年足”。

著名的巢湖研究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宁业高先生翻开《宋史·叶衡传》对我说,这上面是可以查到的关于合肥圩田的最早文字记载:“合肥濒湖圩田四十里,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

从之。”那个时期,江淮之间为宋金争夺之地,战争频繁,人民大量流散,土地荒芜,地方官和朝廷都鼓励流亡的老百姓耕种,并建设官圩租赁给农民。当时,合肥有36官圩,佃民600户,1000余丁。

到了元、明、清时期,巢湖西北沿岸南淝河、丰乐河下游一带,军屯、民垦圩田不断扩大。《嘉庆·合肥县志》不仅记载了合肥县85个圩的名称,连方位和官屯民田亩数,都十分详细明确。

古庐州的圩田性质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官办;第二种是乡绅地主所有;还有一种为民众合办。属于官办的,由官府设置管理机构,募民耕种,称为官圩;属于乡绅地主的,他们主要聚集流民或无地农民耕种;属于民众合办的,大都是一些小圩,或是寓居流民,或是租种给部分时间务农的渔民。

合肥的圩田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三国时期,曹魏军队在这一带军垦。宋朝和明朝两代,庐州古圩空前扩大。至清咸丰年间以后,大片的河段淤积成滩,从而被围垦成圩田由一线扩展成一片。

合肥东大圩的圩田形成相对要晚一些,清康熙年间始有建圩围田活动。1892年时,东大圩修建了一座隍城庙。根据碑文记载,大规模的建圩活动开始于1740年,1750年农历六月初六建成,前后历时十数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东大圩镇历史上就是合肥的鱼米之乡,现在已经是著名的葡萄产区和大棚蔬菜基地。

这里紧邻合肥,只有16公里。解放前一直属于合肥县南乡,解放初期的时候一度划归肥西县管辖。1958年成立合巢人民公社,l961年12月一分为二,与晓星人民公社分开,成立大圩乡人民公社。l969年4月由原东方红、大圩2个公社合并,l970年l2月改为东方红公社。1971年4月又分为晓星、大圩两个公社。1978年5月晓星、大圩两个公社划归合肥市郊区,东大圩才算是重新回到了合肥的怀抱。

相较于传统的农业基地,如今的东大圩可以说是一年的收成抵得上过去的好多年。

在东大圩采访,听到最多的就是自称是江西“老表”的后人,有的甚至拿出家里的族谱,信誓旦旦地诉说起当年先民是如何一步步从瓦屑坝,艰难地来到这里谋生的。

关于老合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江西瓦屑坝,可从他们过春节时贴同样的对联看出端倪:江右家声远,淮南世泽长。清魏禧《日录·杂说》里云:“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所以江右就是江西的别称;而庐州居淮河之南,这里说的就是他们的祖先从江西迁来合肥的故事。

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朝时,针对年年战乱造成的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局面,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因战乱、灾荒人口锐减的地区进行大移民。南方主要定向“湖广填四川,江西补江淮”。

建设东大圩初期,先民们在湿地周边筑墩为家,形成了后来的沈墩、张墩、余墩、姚墩、程墩等十三墩村落。每个村落划分开耕土地的范围,他们水来打鱼,水退做田。后来,先民们以墩为点,连点为线,形成了今天村落之间道路的基础。

东大圩建成之时,圩区总面积23.5平方公里,23000亩耕地,圩堤总长24公里,是为合肥各圩口之首。上新埂、下新埂两条大堤将东大圩分为上、中、下三圩。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圩7400人,中圩6300人,下圩5900人。

从东大圩走出去的沈晖先生,曾经撰文介绍了他的祖先也是洪武年间来到合肥的。因为大规模的战乱,豫、鲁、皖一带居民十亡八九,村庄十室九空,歌谣唱道:“春燕归来无栖地,赤地千里无人烟。”朝廷规定,家有男丁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迁往江淮人烟稀少地区。

几百年过去了,许多人在这里扎下了根。他们一代一代辛勤耕耘,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已经成了优质大米的产地,除了合肥城区百姓消费外,还运往南京、上海等周边大城市。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诛九族”是指哪“九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皇统治而发明了很多极为残酷的刑法,其中就有株连九族,下面小编来简单讲述一下古代极刑诛九族,是指哪九族。说法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3

  • 中国女排20年来奥运周期最低谷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怎么看伦敦奥运周期的中国女排 ?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无缘冠军,还输过小日本,时隔4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再一次摘金,介于之间的伦敦奥运周期的战绩就很尴尬,你怎么看这段灰色的时光呢?故事要从2009年4月9日蔡斌执教开始。那个时候精英赛败给巴西后,输球的步伐就停不下来了。无缘瑞士女排精英赛决赛,最好也就

  • “骑木驴”残忍至极,保留到现在就不会有出轨离婚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骑木驴是古代惩治罪犯的刑法,多用于勾结奸夫谋害亲夫的女人所用。在水浒传中王婆做了坏事被抓后,官府把王婆推上了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剐"字,拥出长街。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两把尖刀举,一朵纸花摇,带去东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剐。也就是说,王婆不但骑着木驴游了街,

  • 避讳八字的这八种方法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以下为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rd

  • 古代姬妾制度:文人苏轼如何对待婢妾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大文豪苏轼,文风豪迈,一代大家。很多人都知道他对自己的妻子王氏一往情深,一曲《江城子》令人潸然泪下。然而若是考察他对待婢妾的态度,可就足以让现代人目瞪口呆,不得不对他的深情形象另作评价。苏东坡一生姬妾众多,风流韵事层出不穷,而他对这些姬妾的态度,则基本无情无意,完全如宗法制度,仅仅是将她们视作私

  • 李渊出身望族权力无限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渊出生于名门望族,其祖父李虎在南北朝时期在西魏担任要职,与李虎同朝为官的还有杨忠、孤独信与宇文泰等人。这三个人的名气都没有他们的儿子有名气。在他们中间,有两家的儿子都凭借自己的雄才谋略创建了王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李家,是等到了孙子李渊出生之后,才真正将李家发扬光大。当然,还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 李渊背后的女人窦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窦氏不仅是李渊的妻子,还是北周武帝的外孙女。聪明伶俐的她一直得到周武帝的喜爱,并允许留在宫中生活。当隋炀帝取代北周自立为帝的时候,窦氏才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她看着自己的外公和舅舅们倒在自己的面前,心中充满愤恨,咬着牙说:“我痛恨自己不是男儿身,否则我就可以帮助外公灭掉这些贼子。&rdq

  • 李渊起兵因为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渊为什么会反叛呢?可以这样说,李渊是迫不得已才选择反隋立唐的,毕竟他与杨家是如此近的亲戚。而且,他们并没有任何亏待自己的地方,年纪轻轻就将自提拔为太原留守,这已经充分表现出对自己的信任!虽然当时正处于乱世之中,各地纷纷起兵反隋,英雄辈出,自己也曾经混迹其中,但是完全取代杨家江山这件事真是没有想过,

  • 李靖受到李渊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渊占领长安之后,很多隋朝官员都自愿归附李渊,其中就有一个小官名叫李靖,担任马邑郡丞,简单地说,就是马邑郡的第二号长官,李渊的下属。殊不知,李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出身名门,15岁就当上了长安县功曹,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县人事局长。20岁担任汲县令,之后又出任安阳与三原的县令,每一次的效绩考核结果都是优

  • 李渊苦恼于继位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渊占领长安之后,很多隋朝官员都自愿归附李渊,其中就有一个小官名叫李靖,担任马邑郡丞,简单地说,就是马邑郡的第二号长官,李渊的下属。殊不知,李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出身名门,15岁就当上了长安县功曹,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县人事局长。20岁担任汲县令,之后又出任安阳与三原的县令,每一次的效绩考核结果都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