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乾隆六次南巡有什么区别?

康熙乾隆六次南巡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4/2/10 5:24:33

清代十二个皇帝中,只有康熙乾隆两人有南巡的记录,且次数都为六次。同样是南巡,康熙和乾隆又有所不同,不管是在花费上,还是出行的性质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

康熙分别与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和四十六年进行南巡。在这六次南巡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康熙都在办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当然,除了治河之外,康熙帝也前往孔庙祭拜孔子,在江宁祭拜明太祖朱元璋

康熙南巡图

在康熙所处的那个时期,笼络士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清初经过连连的战乱,到了康熙中晚期,外患基本已经解决,社会整体处于安定的局面,这个时候他才有时间腾出手来解决江南士人的人心问题。可以说,康熙帝南巡是有政治任务的,是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当然顺带着游水玩水也在情理之中。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康熙的六次南巡都受到了各地百姓的欢迎,“凡临幸郡邑,官民无不扶老携幼,欢腾道左。”

百姓之所以欢迎康熙,主要是因为他南巡时期顾及民生,不浪费国帑。虽然江南各省督抚也为他修建行宫、道路,但是整体的花费很少,大部分都是由皇帝本人的掏钱,也就是说从不用国库银子,一切开销由内务府供应。因此,就不存在摊派,百姓也不必为此买单。经过笔者大概估计,康熙的每次南巡花费应在百万以下。

乾隆帝于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进行了南巡。头两次南巡,乾隆帝也还是做了一些实质性工作的,比如拜祭孔庙,祭祀明孝陵,视察河工等。这两次南巡也同样受到了江南百姓和士子的欢迎。

可是后几次南巡就可以理解为游山玩水了。而且排场一次胜过一次,每次巡幸地方,官员要办差接驾,所有用度都要讲究华美。也就是说,乾隆南巡成为了各省督抚争相邀宠的一次良机,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上贡地方特产,古玩字画以及美女等。

南巡沿途,道路要修葺一新,为了能保证官道的通畅笔直,很多民宅和祖坟都被强行拆移。在接官亭等重要地方,有的还有设置戏台、采棚供乾隆享用。一般情况下,康熙南巡的队伍规模仅有数百人,最多上千人。而乾隆帝南巡队伍则是数千上万人,这一路的开销全都由地方藩库供应,不足的才由户部拨款。

说到底,地方官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来置办这些昂贵的贡品,也不可能拿自己的钱去填藩库的亏空,最终都是要摊到百姓的头上。因此,乾隆的后几次南巡实际上并不受百姓的欢迎,反而将其视为瘟神。

乾隆南巡图

受苦的还不仅仅是百姓,乾隆南巡也成了商人的一大负担,比如扬州的盐商们就苦不堪言,每一次接驾都要花费数百万两的巨资,不是修建花园就是报效珍宝古玩,有的盐商为博的乾隆一笑,甚至还要倾家荡产翻新花样来邀得圣宠。

乾隆南巡所修建的行宫,其规模奢华程度胜过康熙无数,这些钱谁来掏,还是不要商人捐输。在乾隆看来,他能屈驾来到江南,是你们江南人的福分,能一睹天颜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让你们掏点钱那是理所应当的。

乾隆皇帝一生极为自负,他认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能与他媲美者一个都拿不出来,亏得康熙是他的祖父,要不然就连康熙也不能和他相提并论。至于秦皇汉武、唐宗祖和他的治武功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最后一次南巡过后,这位自高自大的皇帝也意识到南巡靡费国帑,几次下来花了有上亿两白银。等到他走不动的时候,他才恍然醒悟。于是在他禅位后下了一道谕旨说:“朕御极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实为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指嘉庆)如南巡,而汝等不阻止,系无以对朕。”

这道谕旨应该是乾隆帝下过最无耻的一道了,他六次南巡玩的尽兴,最后来个总结说花费巨大而无益,而让嘉庆及以后的皇帝不要南巡,难不成人家去南巡也得像他那样铺张,就不能学学康熙吗。既然乾隆有了旨意,这就成了家法,之后的皇帝就是想要去南巡也不可能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世纪中叶,澳门逐渐在广东地方政府的默许下,成为了葡萄牙商人的据点以及天主教在远东的传教中心;教宗更是在1576年宣布正式成立澳门教区。这样,澳门成为天主教向中国内地传教的一个基地。在中国传教异常艰难,不仅皇帝禁止传教士进入,基督的教义也与中国的习俗冲突。为了归化中国人,传教士利玛窦将基督教儒家化

  • 顺治挑选的辅政四大臣有谁 为什么选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顺治皇帝要出家,因此,就让年仅8岁的儿子康熙皇帝登上皇位。因为担心康熙无法执政,救任命了4大辅政大臣。那么,是谁都能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吗?作为辅政大臣,有什么好处和危险?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都是谁?顺治像作为辅政大臣,它跟皇帝的关系是矛盾的。一方面,儿童皇帝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却没有实际的

  • 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如何?真的有私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如何?乍一看荣禄与慈禧太后的关,大部分人的反应,肯定都是这两人不就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吗?等联想到民间传说中,那些有关慈禧太后的香艳情事,大家可能会猜测这两人难道也有私情?实际上说慈禧太后的各种淫乱情事,大部分见于野史和民间传说。虽然不可考证其中真实性,但至少反应了一点,那就是慈禧

  • 历史上苏妲己真的存在吗?苏妲己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妲己,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而苏护苏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苏庄。商纣王子辛的爱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他“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在后代,人们常将亡国之君的过失与女色联系起来,因此,夏之妺喜、商之

  • 顺治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做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清世祖,他的年号为顺治,是清朝入关以后第一位皇帝,也是最为特殊的一位皇帝。在他六岁的时候登基,当时由他的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顺治七年(1650年),硕睿亲王去世,顺治不得不提前处理朝政。他执政十八年,在这期间,他为日后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实行屯田制度

  • 清朝唯一死后进太庙的汉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臣,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氏,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位以汉臣身份得以配享太庙的人。就为人臣子方面来看,张廷玉绝对算的上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公元1672年,也就清康熙十一年在北京出生,父亲张英是康熙朝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父亲是朝廷大臣,出生在官宦世家的张廷玉受

  • 雍正为什么不让子孙后代杀掉曾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如果单从古代皇帝的职业素养来说,清朝皇帝还是能够拔得头筹的,而雍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且不说雍正在位十三年勤勤恳恳(每年只在生日时休息一天),在处理反清复明谋逆人物曾静时更是“富有创造力”。曾静乃湖南永兴人,早年屡试中,靠着授徒讲课为生,著有

  • 北京故宫的历史由来,故宫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故宫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故宫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

  • 康熙共有几任皇后 她们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一共有四位皇后:孝诚仁,孝昭仁,孝懿仁,孝恭仁。但实际上,只有前三位是在康熙生前册封,而最后一位是胤禛生母,在雍正登基之后才按照祖制追封的。纵观清朝历史,只有康熙的皇后们是最悲剧的:她们均和皇帝感情好,却又都没享受很久皇后的尊荣。第一位孝诚仁皇后,也是相对当了皇后比较久的一位

  • 故宫的真实历史故事和经典传说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作为游览胜地,每天接待着国内外上万名游客,故宫的故事和传说你们有听过吗?这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讲究多、难度大。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工部大臣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这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几年了,技术高超。他选几十位工匠,第三天就开工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