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40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3:27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打响了创建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枪。时至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86年的光辉历程,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光荣称谓却并非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而确立,这一称谓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日渐发展壮大不断调整演变而来。


土地革命时期: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失败中认识到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27年8月1日,爆发了南昌起义。起义虽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而是在政治上以国民党“左派”的面目出现,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和发动秋收起义的主要任务,还明确提出了“创造革命军队”,“建立工农的革命军”的任务。

然而,对这支革命军队的名称却没有作出明确的决定。一时间,各地的起义部队纷纷打出不同的旗号,有的叫“工农革命军”,也有的叫“农民革命军”,还有的叫“共产军”“工农讨逆军”“农民自卫军”等等。

9月9日,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将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统一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明确规定“本党应当组织完全与雇佣军队不同的工农革命军”,“新军队的名称定为工农革命军”,各割据区域先后将自己的部队更名为工农革命军。

1928年5月25日,参考共产国际提出的建议,中共中央颁发了《军事工作大纲》,其中规定“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随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开始陆续改称为红军。1931年以后,我军又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向国民政府发出通电,请缨杀敌,表示红军“愿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受命为抗日先锋,与日寇决一死战”,国共二次合作。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然而,半个多月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却再次发出命令,要求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隶属第二战区序列。

其实,蒋介石此举无非是想将平时军队编制的八路军改为战时编制的第十八集团军,为在抗战结束后取消共产党领导的这支军队的合法性打下伏笔。然而,八路军这个名称早已深入人心,“为敌人所畏,为国人所爱”,岂容轻易更改。

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10月,下令将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还有战斗在东北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以及由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等7支战斗在华南地区的人民抗日游击队所组成的华南抗日纵队。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了皖南事变,并诬蔑新四军为“叛军”。为对抗蒋介石撤销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1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并逐步将陇海路以南、长江南北地区的新四军、八路军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继续高举抗战旗帜,坚持华中敌后抗日,直至全国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一直沿用至今,其间,又经历了从“解放军”到“人民解放军”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过程。

我军首次公开使用“解放军”这一称谓,是在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前夕,出现在朱德发布的命令中,并刊登于《解放日报》。1945年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向我军各部队发布反攻进军和接受日本投降的命令。11日,朱德在《受降及配合苏军作战的第四号命令》中宣布:“所有山西解放军统一由贺龙指挥,统一行动。”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使用了“解放军”的称谓。

在此之前,刘少奇曾于1944年多次提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可改称解放军的建议,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讨论问题或发布指示时也在内部使用过“解放军”这一称谓,但从未公开。

1945年8月15日,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向中央军委建议,将我军改称为“人民解放军”。8月19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9月2日,中央在延安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但对外仍称“第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并一直沿用到1946年上半年。

1948年,中央军委根据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的精神,于11月1日正式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通令,对全军的编制、番号作了统一规定,并对军分区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正式公开使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知青下乡是哪年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知青下乡是在1955年开始,返程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下乡知青,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袁隆平谈获勋章感受 袁隆平对国家的贡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1月29日,袁隆平在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共和国勋章。他告诉记者,在他得到的这么多奖章里,共和国勋章确实很“重”。“很激动,也是个鞭策。”他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还要攀高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袁隆平对国家的贡献是什么?袁隆平(

  • 揭秘“小平您好”横幅的诞生:横幅是偷偷带入场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平您好事件简介小平您好,该词汇起源于国庆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学生自发打出的口号标语。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打出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电视画面记录的瞬间。横幅的书写者,是北大东

  •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1、李家发李家发(1934年-1953年7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县人。是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李文忠的22世孙,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战士。1952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一次敌机空

  • 中国近年来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技成就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上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天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科技成就二、歼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展示。科技成就三、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

  • 楚汉之争的主要内容故事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简要概括: 公元前206年五月,项羽前去攻打田荣。刘邦趁机出兵,1

  • 1984年阅兵为何给人印象如此深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每次阅兵都有不一样的进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很多人说,84年阅兵是最有气势的一次,满满的都是杀气。后来的阅兵规模更大了,武器装备更先进了,比起84年阅兵却有所不足,这是为什么呢?有种说法是,当年的受阅部队是从越南战场上撤

  • 抗美援朝中国将领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美援朝中中国将领: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上将: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

  • 和珅救灾往粥里放沙子,纪晓岚很愤怒,乾隆和百姓却露出了笑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个人不能因为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就对他全盘否定。就像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认为他是一个好人,都是太片面的观点,看一个人要全面的去看,不能太偏激走极端。清朝大贪官和珅,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是贪污腐败的代表,在一次救灾的时候和珅往粥里放沙子,纪晓岚知道后很愤怒,但是乾隆和百姓们却露出了笑容,这是为何?人

  • 大庆油田究竟是谁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最大的油区,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其中大庆油田为大型背斜构造油藏,自北而南有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等高点。油层为中生代陆相白垩纪砂岩,深度900米~1200米,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具有含蜡量高(20%~30%),凝固点高(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