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盛世为什么出现在王朝往统一的时候

古代盛世为什么出现在王朝往统一的时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22 更新时间:2024/1/16 23:09:27

古代的盛世为什么大多发生在大朝刚刚统一的时候呢?

这是因为经过之前的战乱,旧的贵族被推翻,他们占有的土地和财富被重新分配给百姓,社会的贫富差距得到极大的缓和。又因为战乱,大量的人口死亡,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也缓解了。只要新的统治者稍微聪明一点,采用低赋税的方式治理国家,国家的人口和生产力可以得到一个飞速的发展,从而出现一个所谓的“治世”或者“盛世”。

隋朝初年的“开皇之治”就是这么产生的。

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隋朝统一中国,几百年来中国常年处于分裂的状态。各个政权之间不断作战,朝代更替频繁。时局混乱,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

是即便在和平年代,百姓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

我们知道,南朝的门阀政治是一种非常落后的制度,南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特别喜欢三个贵妃,专门为她们建造了三座高楼。高楼奢华无比,到处都用珠宝玉石装饰、门窗都用香木制成,每有微风吹来,香飘数里。陈叔宝就和他的嫔妃、大臣们在这里饮酒作乐。陈叔宝像典型的南方贵族那样,醉心于吟诗作赋。他作了一首《玉树后庭花》,描写的是嫔妃娇媚的神态,用词香艳。

作诗不犯法,可当皇帝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写这种玩意上了,就有问题了。所以后世把《玉树后庭花》这首诗当做亡国之音。最有名的就是大诗人杜牧所写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的这首诗叫做《泊秦淮》。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河。从东晋开始,南方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南京一直是南方最重要的城市,从三国时的孙吴直到南北朝,中间一共有六个南方政权都定都南京,所以号称“六朝古都”。秦淮河是南京的繁华地带,这里停泊着很多船,两岸还有很多的店铺。

杜牧是晚唐人,他所生活的时代,唐朝经过了安史之乱的转折,已经从强盛走没落,国事一天不如一天。有一天晚上,杜牧乘坐的船停泊在秦淮河上。岸边酒家里,歌女唱歌的声音飘进了杜牧的船中(诗中的“商女”是“歌女”的意思),杜牧一听,这唱的是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啊。他一下子想到,南京当年也是陈叔宝的故都,陈叔宝就是在《玉树后庭花》的纸醉金迷中走向亡国的。今天,同样的末世、同样麻木的权贵、同样的歌声又在同样的地方唱出来,这、这大唐国要完啊!

自然,亡国的责任不能由歌女,甚至不能由听歌的权贵来负。杜牧写这首诗的意思,就是把《玉树后庭花》当成了亡国之音,当成了象征了。

再说回到南北朝。

一般情况下,皇帝个人的玩乐其实对国家的影响不大。只要别像秦始皇那样,总搞那种造宫殿、凿大山的超大型工程,皇帝个人玩一玩其实没什么。但陈叔宝最糟糕的地方是不仅自己玩,还让整个国家都陪着自己玩。宰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或者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他应该是总理朝政,统筹百官的关键人物。结果陈叔宝任用宰相的标准是能不能好好陪自己玩,他的宰相天天陪着皇帝吟诗作乐,不去管理国事。唐朝诗人商隐就对此作了一首诗,说:“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陈叔宝还宠爱嫔妃,甚至很多国家大事就由嫔妃来决定。这么可就玩过线了,当皇帝把整个国家的前途都放在后宫里,就会变成天下人的苦难了。

南北朝末年,南朝就是这个糟糕样子。

那么北朝呢?

北朝相对好一些,那些所谓的蛮夷之族其实一直在坚持进行汉化。中国几大著名王朝的皇室都非常重视子弟的教育问题,皇子皇孙猛学儒家经典,比今天的学生要辛苦多了。

这种刻苦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说“儒表法里”,儒学在外表,并不是说儒学就是虚假的、没用的。儒家强调等级秩序,讲究“君君、臣臣”。意思是说,当君主的得有当君主的样子,当臣子的得有臣子的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规则。让皇位的继承人从小接受高强度的儒家教育,就能让他将来继承王位的时候,能按照儒家的规则去行事,做事不能太出格。

当然,我们知道,人的内心深处都自私自利、贪图享乐。那些接受了儒家道德的君王长大以后,也会贪图享乐,说是为国为民、其实也偷偷盖宫殿、混后宫“儒表法里”嘛,私底下做的是另外一套。

但是另一方面,当大臣当面指出皇帝生活糜烂、荒废朝政的时候,皇帝也会脸红,也知道自己理亏,知道自己是不对的。而且要知道,皇帝他只是一个身居大内的普通人,他要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借助别人的手,让那些大臣帮他去做。所以大臣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能力抵制皇帝的命令的。

这就是说,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对皇帝的行为多少是一个约束,不至于让皇帝的行为太出格。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意思是人都有私心,一个人只要当上了独裁者,他肯定就腐化堕落了,谁也拦不住。

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根本就不能有独裁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婿为什么称为“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知道皇帝女儿被称作公主,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 。那么,公主的丈夫、帝王的女婿为什么称为“驸马”呢?背后有无特别的含义?说起“驸马”一词,人们都会自然想起两部古装大戏,一是《铡美案》,二是《女驸

  • 周处:历史上唯一斩杀过蛟龙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遂分三国,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造就了一个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然而与我们熟知的“关张赵马黄”不同,有一人出身于三国后期,虽然在演义中寻觅不见他的踪影。但是,他却有一项纪录让吕布都为之汗颜,他便是周处,中国历史上唯一斩杀过蛟龙的人。周处(236-297年),字子隐。义兴

  • 中国为什么失去日本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现在由北到南被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所包围着,可是看过地图的人都知道,东北那么大的地方,跟日本海是近在咫尺,但是却没有一个出海口,历史上,中国应该面临的是五个海,那么中国为何失去了日本的出海口,谁又该为此负责呢?日本海,中国古代的时候称为“鲸海”,从秦朝

  • “中国”之称在西周时期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的大地上曾出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国家。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国号叫中国。但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至少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开始,中国人就一直称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为“中国”,华夏先民就一直称自己是“中国民”。

  • 古代的银子有多少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关于清朝时期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里面的人物动不动就拿出一大锭银子狠狠的砸在桌子上叫店小二赶紧上菜。吃个饭就要花这么大一锭银子,那么清朝时期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每升最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余文(1两银子等于1000文)。据《清会典》记载计算,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

  • 兰陵王为何要戴面具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兰陵王的爷爷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权臣,控制着东魏的傀儡皇帝。他老爹高澄在他爷爷去世之后继续捏着皇帝把玩。但是为官肯定没有当皇帝过瘾,高澄开始密谋造反。好巧不巧的是,本来十拿九稳的事,在举事前夕,高澄却被他一个由爱生恨的基友给捅死了。天大的馅饼被高澄的弟弟高洋捡去了,废掉了皇帝,自己坐上了王位。如果

  • 古代“龙”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二生肖中,唯一被视为虚构的生物就是龙,其他生肖都是寻常的各种家禽家畜、动物,唯有龙在生活中找不到参照物。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出使辽朝时也听说过。他在《梦溪笔谈》中写到:“黑水之西有连山,谓之夜来山,极高峻。契丹坟墓皆在山之东南麓。近西有远祖射龙庙,在山之上。有龙舌藏于庙中,其舌如剑。&

  • 六大古都,哪几个你知道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期周朝至唐朝有两都之称,后来经过《两都赋》、《两京赋》的传播深入人心,即是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明朝的南北两京是南京应天府和北京顺天府。五代、宋、金皆定都开封,到明朝汴梁、洛阳、西安、南京称为四大古都。1920年代,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将中国著名古都成为“大古都”并将几大古都并

  • 解读丐帮净衣派和污衣派 丐帮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先来说说丐帮是何时有的。在宋代以前,“乞丐”多用作动词,意即求食,对以乞讨为生的人则称作丐、丐人、丐者、乞儿、乞人等,如《吕氏春秋·精通》有“闻乞人歌于门下而悲之”句。又有“乞索儿”的叫法,如《太平广记》卷四九八引

  • 谢瑶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与上官婉儿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周时期,有两个传奇女子,一个是上官婉儿,一个是默默无闻的谢瑶环。谢瑶环和上官婉儿两人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她们都曾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两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背负着血海深仇,进宫是为了报仇,后来在家国大义和个人恩怨面前选择前者,放下仇恨,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为其效命。上官婉儿之所以能在武则天面前得宠